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李贺(790-816)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0 题号:11847040

李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注】①李贺:唐代诗人,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属“王孙”,但系远支,与皇族关系已很疏远。②三梁:古人帽中横的硬衬,用竹制成。汉唐冠帽有五梁、三梁、两梁的制度。天子戴五梁进贤冠,太子、诸王戴三梁进贤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二句,俯看竹子倒映水中,水波荡漾,仰观竹影凌空而上、一片生机。
B.第三、四句写诗人在竹林小径所见。长满竹笋的小径上挂着露珠,竹根快要被青苔遮住,环境十分幽雅。
C.诗的前四句写竹子潇洒的风度、劲直的气节,为后面诗人直抒其志作了充分铺垫。
D.后四句转换笔法,描写竹子的功用,寄寓诗人的感慨,抒发了诗人的怀抱与希望。
2.有人评价这首诗以一“喜”字贯穿全诗,你同意吗?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空山”句写箜篌的乐声使空旷山野上的浮云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倾听。
B.“十二”句写箜篌的乐声聚合了十二门前的冷光,让人们感受到了深秋的寒冷。
C.“石破”句写女娲在天上所补的五色石为箜篌声破裂,天界震惊,逗落了秋雨。
D.“吴质”句写成天伐桂的吴刚被箜篌的乐声吸引,倚着桂树,陶醉而忘了睡眠。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诗人按次序先后写了时间、地点、人物、器物、事件,有先声夺人的力量。
B.“昆山”句以形写声,表现乐声的起伏;“芙蓉”句则以声写声,渲染乐声的优美。
C.第七句到篇终写音乐效果,其中前六句写运动着的物象,后两句写静物,以动衬静。
D.诗人想象奇特,把对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等联想为具体的物象,使之形象可感。
3.本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都有对音乐的描写,请结合两诗的内容,从修辞手法的使用、音乐描写的角度、所写音乐的表达作用等方面赏析两诗音乐描写的异同。
2023-01-08更新 | 49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李凭箜篌引

李贺(唐)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前四句开门见山,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B.紧接四句,“昆山”句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接着诗人借想象的翅膀描写天庭,把读者带到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想象大胆新奇。
C.再接四句,“石破”句一个“逗”字将视觉转化为听觉,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与事件联系起来,既出人意料,又感人肺腑。
D.最后两句,用忘记睡眠的吴刚和蹲伏在一旁任露水打湿皮毛也不肯离去的玉兔,衬托乐声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结合全诗,从艺术手法上欣赏,《李凭箜篌引》这首诗的特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2020-02-10更新 | 23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客游

李 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

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④,归问时裂帛⑤。


【注】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②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曹植诗云:“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③平原客:“平原”指战国时赵国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之地,故云“平原客”。④弹铗:《战国策·齐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⑤裂帛:指裁剪丝帛以写家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的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C.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
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阶层,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
2.同学们初中学过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诗中的“书”指家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2020-05-07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