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 题号:11851412

文化是有生命的,它一定要生长、发展。这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其中必然涉及文化的开新与守成。

近年来,人们特别关注传统文化。但在讲传统文化时,常常忽略一个重要问题——传统文化不是不再变化的凝固体,它始终在变化发展。作为正统思想,在中国延续2000多年的儒家思想始终是变化的,比如,董仲舒时代的正统思想就与朱熹时代的正统思想不同。传统文化在新陈代谢中往往呈现出自己的复杂性,中华传统文化就蕴含着两种不同的精神:一种是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精神,它锤炼出多种文化经典;另一种是秦汉以后形成并逐渐得到强化的,奉儒家思想为正统的精神。后者成为许多人自觉不自觉继续尊奉的传统,其实它并非传统文化的全部。

文化的发展既然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反映在人的主观意志上,就有开新与守成之间的争持和互动。平常时期,这种争持与互动并不明显,但在文化转型期就会表现得特别突出和激烈,新文化运动时期便是如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核心问题是如何改造传统文化,使其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文化。近代历史上,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是在中西文化激烈冲突的背景下推进的,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与人们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文化新陈代谢过程中,开新者和守成者内部又会有各种不同的类型。例如,开新者中有的非常激进,有的比较持中;守成者中有的颇为温和,有的相当保守。

开新与守成都是文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开新是为了发展,守成也是为了发展。传统文化会不断通过新陈代谢丰富并发展自己。所以,守成者并非只守着老祖宗的家底,也包括守住后来通过新陈代谢所获得的新东西。就像生物学上的遗传与变异一样,某些后天的变异稳定下来,通过遗传传给了下一代,于是新的物种逐渐形成。只有变异而没有遗传或只有遗传而没有变异都不能形成新物种。

在文化开新与守成过程中,特别要防止那种自觉不自觉地将传统文化与新文化、外来文化对立起来的倾向。一种文化越是善于吸收包括外来文化的新文化,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营养,就越会获得更加旺盛的生命力。相反,拒斥新文化,必定渐趋委顿。鸦片战争前,中华传统文化整体上未遇到重大挑战,于是许多人误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完全独立发展起来的,无需借鉴吸收其他文化。这心态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众所周知。我们所说的文化自信,包括对自己文化的生命力有自信。勇于吸收包括外来文化的新文化,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营养,才能助推中华文化不断发展进步。不能把文化自信变成自我满足,甚至排斥新文化。

(摘编自耿云志《文化的开新与守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文化作为正统思想,它的生长与发展是个新陈代谢的过程,离不开“开新”和“守成”。
B.只要引进外来文化来改造传统文化,就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C.“守成”不仅要求我们要守住传统文化的精华,也要求我们守住通过新陈代谢得来的新东西。
D.文化自信就是指我们对自己文化的生命力有自信,敢于借鉴外来先进文化来发展自己的文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举了董仲舒时代与朱熹时代的正统思想不同的例子,论证了传统文化始终在发展的观点。
B.文章从“守成”与“开新”两个角度,分析了文化发展的一些特点,增加了论证的思辨性。
C.文章第四段以“遗传与变异”类比,形象阐明了守成与开新在文化的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D.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结构上先总后分,以时间为序,层层深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秦时期出现了多种文化经典,由此可见,百家争鸣的精神也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
B.如果持中派的开新者遇上温和派的守成者,开新与守成间的争持和互动就不会发生。
C.如果在发展过程中排斥包括外来文化的新文化,传统文化就无法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D.中华传统文化在鸦片战争以前也并非独立发展起来的,也是借鉴吸收了其他文化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烟火作为中国的民俗文化,其所沉积的宗教、民俗、神话、社会乃至美学意义,令人叹为观止。《周礼·春官·大祝》所载“九祭”中,第三祭为“炮祭”,这种烧柴祭天的仪式,被认为是烟火的起源。南宋时,开始用火药制作烟火。至于其功能,依然延续驱鬼避邪的旧俗,其后,烟火延伸为敬神拜祖之祭祀以及检阅军队等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绵延至明清,烟火除祭祀功能外,更多用于节庆、典礼、婚丧嫁娶等礼仪。及至我们这一代,烟火原初的驱邪、祭祀功能逐渐淡化,差不多蜕变为纯娱乐的工具。

②对烟火的质疑,来自现代都市文明的崛起。相比起来,烟火与都市文明在实践层面上的冲撞、矛盾关系,远大于两者在文化上的依存关系。的确如此,烟火的四处散放,给都市留下自娱的快乐,也带来各种问题。都市为此付出过巨大的、难以承受的代价。因此,有学者将此现象谑称为恶俗、恶习,虽刻薄了些,却也道出了由烟火燃放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在这种压力下,烟火燃放方式的移风易俗,便成为都市文明发展的必然。

③如何既存护烟火所固有的习俗与记忆,又使其在与都市空间的结合中,转型为当代艺术形态,日益成为时代性课题。近年来,由艺术家、工艺师、城市管理者等合作的、以烟火为媒介的大型公共艺术,成为目前破解上述难题的最佳方案。烟火作为公共艺术,不仅以全新的视觉景观呈现出都市的活力,也准确地表达了时代的精神诉求。更为重要的,它还将爆破有效地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有效避免了散放时可能带来的危害。烟火作为公共艺术的范例极多,在澳大利亚、英国、西班牙等国际性的音乐烟火大赛及各类庆典上,主题类大型烟火燃放与爆破,已然成为常态。

④就艺术创作而言,烟火是一个具有无限开拓空间的新领域。在艺术家手中,烟火被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突破原有局限,一跃成为大型的爆破艺术新形态。它带给观者的,是视觉、听觉复合为一的现场震撼与艺术感受。虽然烟火在天空转瞬即逝,却以其华丽盛大给人们留下恒久的审美记忆。在这里,值得确信的是,凭借现代科技的支持,烟火已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自我重生。

⑤当然,仅仅在视觉审美层面理解烟火公共艺术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艺术家的烟火艺术创作,往往是围绕某一时代主题而展开的。以时代精神、文明进步、科学理念等主题有效地置换炮祭中的旧习俗、旧观念,是烟火由炮祭转向大型公共艺术的关键一环。另一个事实在于,观者只有与时代主题心有所感,意有所通,将视听震撼转化为内心感应,方能带来心灵的快乐。比如,在2008年奥运会上,当燃放起烟火时,人们能够从绚烂的烟火中,感受到一个国家成长的节奏,内心充满骄傲和自豪。烟火公共艺术之教化,和传统的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有异曲同工之妙。

⑥从炮祭转向大型公共艺术,烟火准确地丈量出一个都市、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尺度。燃烧于夜空的璀璨景象,震荡于寰宇的爆裂之声,不仅唤醒我们古老的记忆,也让我们脚下的道路熠熠生辉。

(选自张晓凌《烟火:从炮祭到大型公共艺术》,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烟火”一词源于《周礼·春官·大祝》中的记载,其在古代的功能是驱鬼辟邪、祭祀和用于节庆、典礼等礼仪。
B.随着现代都市文明的崛起,燃放烟花爆竹逐渐变成了一种恶俗、恶习,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
C.烟火转型后,不纯粹是娱乐的工具,也是可以让观者在视觉、听觉和心灵层面得到满足的艺术。
D.烟火转型为公共艺术后能够与都市空间很好地结合,由此解决了传统烟火与都市文明的矛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从烟火及其与都市文明的冲突谈到烟火转型,最后突出烟火转型后的意义,条理清晰。
B.大型烟火公共艺术表演在国际上已成常态,进一步证明了烟火转型为公共艺术的正确性。
C.文中以2008年奥运会燃放烟火为例,意在表明观者要得到心灵的快乐,需理解其中的时代主题。
D.文章分别介绍了烟火的起源、功能的演变及与城市文明存在冲突的现状,这些是烟火需要转型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传统烟火转变为大型的公共艺术,这是保护与发展民俗文化道路上一个较成功的案例。
B.如果没有现代科技,烟火很难成为一种大型的爆破艺术,也很难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自我重生。
C.要让烟火在现代社会中长久发展,就应该改变烟火的燃放方式,使之更加适应都市文明的崛起。
D.烟火由“炮祭”转型为公共艺术并被大众普遍接受,其作用最关键的一环是用新主题有效置换旧风俗。
2020-12-21更新 | 2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
村落的消失,城市进程中的文化灾难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最近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国每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速度之快令人咂舌。这些消失的村落中有多少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则无人知晓。
如潮水般无法阻挡的城市化进程,让无数村庄成了只能记忆的碎片。人口的大量流动与迁徙,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与生活秩序,也毁坏了乡村社会的文化。记忆中曾经有过的田园生活被异化,牢笼般的城市蜗居成为人们必须的选择。农村人盼着进城,小城市的人走向大城市。在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毫无节制地迅速膨胀,农村被一步步蚕食。割裂的城市与村庄之间,充斥的不仅仅是“乡约”的遗失,还有被毁的精神家园。
还有多少农村被遗忘,等着消失?似乎谁也说不清楚。而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农村成了底层边缘的象征。悲怆的农民工身后,那日渐荒凉、寂寞凋敝的村落,正在高楼大厦的阴影下消失。与之相伴的,还有留守儿童与孤苦老人的无望与无助,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以及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
尽管现有政策对农村的倾斜前所未有,然而在新农村建设中,按照城市化经营的逻辑依然在运行。在这个过程中,确如冯骥才所说,地方政府经营农村的运动,对村落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在有些地方,全县已经找不到一个有点历史厚重感的村落。
孟子曾说:“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这是乡土中国延续千年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乡土中国不仅是地理意义的农村,也是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我们对自己的民族过于不自信,一切都想连根拔起,但乡村是否真的就适合用全球化、现代化的模式来发展呢?我们在追求发展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到这片土地的根性呢?”这是《中国在梁庄》一书作者梁鸿的困惑,更是我们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必须进行的思考。
任何单向度的城市化都不可能取得永久成功,唯有城市与农村的双向发展,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均等,现代化能够在尊重传统社会的基础上进行,才是不可逆转的取向。偌大的中国不能没有农村,也不能没有农民。
村落不能消失,社会延袭千年的传统不能被一时的政绩发展所粉碎。这应是现代化进程中该保有的敬畏。我们应该让先人的气息能够在祖辈居住的村落上空徘徊,社会能够自然地延续那些乡土中国的价值,延续属于自己的文明。
(选自2012年10月22日《重庆时报》)
【注】①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老百姓无论埋葬或搬家都用不着背井离乡,在家乡同耕一块田地。
1.下列选项,不属于“村落的消失”是“城市进程中的文化灾难”的表现的一项是(     
A.城市化进程迅速而凶猛,让无数村庄成为过去,只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
B.古人所说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场景已被异化,人们被迫选择蜗居于城市。
C.因为城市毫无节制地迅速膨胀,农村的土地被一步步蚕食。
D.旧的村落消失后,新农村的建设,大多都是按照城市化经营的逻辑在运行着。
2.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村落消失的过程中,农村、农民逐渐被边缘化,一系列棘手的问题亟待解决。
B.我们现在采用的城市化模式折射出了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的不自信。
C.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不能为了政绩而破坏村落有关的传统,这是我们应有的敬畏。
D.只有城市与农村的共同发展,均衡发展,尊重传统与现代,现代化才是不可逆。
3.3.文中说到“孟子曾说:‘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这是乡土中国延续千年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是一种怎样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这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看法。
2016-11-18更新 | 8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这里,“道”是意向,“德”是基础,“仁”是归依,而“艺”则是自由的游戏。孔子所说的“游于艺”的“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孔子说,“君子”在“志道”、“据德”、“依仁”之外,还“游于艺”,便是说“君子”对于与物质技能有关的一切训练要有熟练掌握。对物质技能的掌握,是产生自由感的基础。所谓的“游于艺”的“游”正是突出了这种掌握中的自由感。
这种自由感与艺术创作和其他活动中的创造性感受是直接相关的,因为这种感受就其实质说,即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审美自由感。可见,与后世某些儒家单纯强调伦理道德不同,在“志道”等之外提出“游于艺”,表现了孔子对于人由于物质现实地掌握客观,世界从而获得多面发展的要求,对于人在驾驭客观世界的进程中感受到和获取身心自由的主张,同时也说明了孔子对掌握技艺在实现人格理想中的作用的重视。因为这些技艺并非可有可无的装饰,而是直接与“治国平天下”的制度、才能、秩序有关的。
另外这种“游于艺”的活动摆在“志道”、“据德”、“依仁”之后,可以看出,“游于艺”既是前三者的补足,又是前三者的完成。仅有前三者,基本还是内向的、静态的、未实现的人格,有了最后一项,便成为实现了的、物态化了的、现实的人格了。因为这种人格具有一种实现了的自由和现实的自由感。它不仅标志着对客观技艺、事物规律的物质实践性的熟练掌握和运用自如,而且标志着一种由于掌握了规律而获得自由从而具有实践力量的人格的完成。这其实便是孔子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了。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便正是主观目的与客观规律的协调、符合、一致。“游于艺”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虽然似乎前者只讲技艺熟练,后者只讲心理欲求,但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角度看,这二者是有贯穿脉络和共同精神的。只有现实地能够做到“游于艺”,才能在人格上完成“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个“不逾矩”便不只是道德的教条,而是一种人生的自由。前者是外在技艺的熟练,后者是内在人格的完成,但在孔学里,二者有其深刻的关联。荀子提出“积学成伪”“制天命而用之”,便是在理论上发展这个方面。后世颜元等人也强调“六艺”的物质实践性。这表明在儒学中,“圣人”的人格实现与六艺的物质实践性的现实掌握是相关联的。只有宋明正统理学家们过分强调心性,而把“游于艺”当作一种并不十分重要的补充,并且常常局限在诗文书画的所谓纯艺术的狭隘范围内,才从根本上失去孔门六艺的原始的物质实践的丰富内容。实际上,“游于艺”——在礼、乐、射、御、书、数中的“自由游戏”,决不是一个单纯掌握技艺的问题,而是通过对客观规律性的全面掌握和运用,现实地实现了人的自由,完成了“志道”、“据德”、“依仁”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历程。
(摘编自李泽厚《美学四讲》)
1.下列各项中,关于“游于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能让人产生一种自由感,这种自由感与艺术创作和其他活动中的创造性感受是直接相关的,因为二者的实质是一致的。
B.指的是“君子”要学会训练别人熟练掌握物质技能的一切技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具备产生自由感的基础。
C.其中所指的“艺”,对君子而言,并非可有可无的装饰,而是直接与“治国平天下”的制度、才能、秩序有关的。
D.这不是一个单纯掌握技艺的问题,而是意味着一种由于掌握了规律而获得自由从而具有实践力量的人格的完成。
2.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所说的“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能,要掌握这些,人们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
B.孔子在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后,又提出“游于艺,”这说明他很重视对掌握技艺在实现人格理想中的作用。
C.孔子认为,“游于艺”是外在技艺的熟练,“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内在人格的完成,二者有着深刻的关联。
D.孔子并非单纯地强调伦理道德,“游于艺”的提出表明他还要求人们通过获得多方面的发展,以便更好地驾驭客观世界。
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仅仅强调“不逾矩”就只是道德的教条与说教,一旦与“从心所欲”结合起来,便是一种人生的自由,从而成为一种境界。
B.其实,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既表现了对个人主观目的的强烈追求,同时又显示了对客观规律的熟练把握和自觉遵守。
C.后来荀子提出的“积学成伪”“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和后世颜元等人的观点有相似性,前者从理论上发展,后者从实践上强调。
D.宋明正统理学家们过分强调心性,认为“游于艺”不太重要,常常把它局限在诗文书画的所谓纯艺术的狭隘范围内。
2016-11-18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