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设考点 >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 题号:118661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态文化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生态智慧,融合现代文明成果与时代精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文化载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文化必将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生态文化,构筑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生态文化通过人与自然交往过程中的生态意识、价值取向和社会适应,维护和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支持、文化四项服务功能,实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可以说,中华民族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更加懂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朴素生态文化哲学智慧,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伴随和影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成为凝聚人民追求梦想、鼓舞斗志的力量源泉。

绿色发展理念是对奢侈消费、资源低效高耗、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彻底否定,是科学发展的思想精髓,也是生态文化的时代内容与创新。绿色发展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正是由于绿色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文化内涵,显示了中国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形成节约资源、恢复生态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生态良好,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状态和高尚的心灵境界,是构成美丽中国的基本要素,人们都向往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气清地净,老百姓渴望着能喝上干净水,呼吸清新空气吃上安全食品、住上敞亮房子、有个舒适的宜居环境,这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诉求是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森林文化、湿地文化、荒漠绿洲文化和竹文化、花文化、茶文化、园林文化等生态文化载体建设和生态制度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出版科普读物及影像制品,开展生态文化公益活动,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产品和文化服务,提高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的公信度和参与度,增强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的自我的束力和社会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已日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以及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却不尽如人意。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却不是文化强国。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为支撑,生态文化的兴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成缺的重要内容。必须继承、发展和弘扬生态文化,以文化育人,提升公民综合素质,增强核心凝聚力、竞争力,充分发挥生态文化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的作用,让中华民族的生态文化走出国门,以其巨大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摘编自江泽慧《业扬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文化是重要的文化,在传承中国文化与生态智慧、融合现代文明成果与时代精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方面功不可没。
B.中华民族的生态文化博大精深,它通过人与自然交往过程中的生态意识维护和增强生态系统的供给等多项服务功能,实现质的飞跃。
C.中华民族只有比世界任何其他民族更懂得尊重和保护自然,“天人合一”等哲学智慧才会始终伴随和影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
D.绿色发展的理念是科学发展的思想精髓,绿色发展的思想主要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自然辩证法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二段主要阐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生态文化的作用和意义。
B.文章第三段主要从绿色发展理念、思想等角度论证生态文化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原动力。
C.文章第四段论述构成美丽中国的基本要素,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措施及目标。
D.文章第五段主要论证了我国生态文化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驱动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     
A.绿色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文化内涵,彰显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变,以民为本,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等。
B.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诉求,就是向往美好的自然环境和高质量生活,如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希望喝干净水、吃安全食品、住敞亮房子等。
C.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森林文化、湿地文化、荒漠绿洲文化和竹文化、花文化、园林文化等生态文化载体建设和生态制度建设。
D.中国在文化资源上是大国,但就文化而言却不是强国。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复兴的支持,而生态文化兴盛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障。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仪式感”这碗新鸡汤

李少威

这两年,人们突然爱上了“仪式感”这个词。“生活要有仪式感”,吃饭,出行,购物,过生日,样样如此。

仪式本来是个重要的东西,对应着一种“认真完成了”的心理需要。

人的生活中,有一类完成本是法定的,比如婚丧嫁娶,办过手续就是确认,但人们仍会举办并不强制要求的仪式。另一类完成与法定无关,过节,过生日,奠基、开业,办个仪式都是人的自愿。无论哪一类,仪式的根本意义在于昭告,昭告于人,昭告于天。因此,仪式其实是一种连通纽带,人和自然连通,和他人连通。

和自然的连通,是起源于无知,自然规律未被认识时,我们把自然理解为一种人格,一个神秘的主体。人有一种被统治感、被支配感,所以我们需要对那个无形的统治者表示臣服和敬畏。和人的连通,则是由生存需要决定的。从原始时代的小型共同体,到农业时代的国家,人们都必须借助合作才能生存。原始时代的合作是为了应对食物不足问题,以及共同防御外在的威胁;农业国家时代的合作则是出于建造农业公共设施的需要。

也就是说,仪式是一种为了生存、合作、被统治而设计的行为形式,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通知”。它包含两个要素,源于事情的重要性,目的是共同确认。

但现在,“仪式感”所指向的几乎是所有不重要的事情,目的也不是共同确认,而是自我确认。工业化社会生存不成问题,合作非常隐形,人也不再有被自然所统治的压力,在强大的技术条件下“通知”快捷而直接,那么在逻辑上,人们对仪式的需要将越来越少。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违背了逻辑,人们不但更加重视仪式,还把仪式降维,应用在一切平庸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其实,今天所谓“仪式感”,就是个体存在感换了一个说法。“仪式感”,事实上是反仪式的。

在个体化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有真实情境的接触大幅减少,如果必要,除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接触,今天几乎可以做到完全消灭所有接触。我们日常参与的社会互动的确在急剧减少,人越是趋向于独处,生活就越缺少变化,记忆就越缺乏附着之物,个体独特性就越难以体现,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感觉日子没有任何变化,个人存在缺少价值也缺少意义,体验不到自身的重要性。于是人们开始寻求形式的支持,把变化、价值、意义和自身的重要性,折现为形式,就像资本时代人们把人和财富的价值全部标记为货币一样。“仪式感”成为了个体存在感的面值。

人类本来没有仪式这种说法,在中国古代叫礼和仪,“仪式”一词是1908年法国人类学家范热内普首先使用的。在中国,“仪式感”由谁首先使用无可稽考,但可以肯定的是,表面上由各种媒体渲染,但其流行归根到底是由商业力量推动的,商业善于把人的一切心理需要都动员到消费领域去实现。

我们可以联想起“小资情调”“诗与远方”……它们出现以后,商业就高超地把消费主义以一种“反消费主义”的外衣包裹起来,用以推动消费主义。实现这种高超嫁接的机制,是先把这些名词无限鸡汤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行仪式源于事情的重要性,而今天的“仪式感”指向的几乎都是不重要的事。
B.举行仪式的目的由共同确立变为自我确立,这与社会状况的改变密切相关。
C.人们爱上“仪式感”,表现了对个体存在价值和个体生命意义的重视和追求。
D.今天所谓的“仪式感”实质是个体存在感,商业力量的推动是“仪式感”走向反仪式的根本原因。
2.下列对于本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将现在和过去人们对仪式的理解作对比分析,加深理解。
C.文章用较多笔墨分析当代人们的心理现状,是为了肯定“仪式感”在当今社会新的价值。
D.文章最后用类比分析,指出“小资情调”“诗和远方”和“仪式感”流行原因具有相通性。
3.如何理解标题“‘仪式感’这碗新鸡汤”的含义?
2020-02-18更新 | 5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报纸上读到百年柯达破产的消息,令人唏嘘。柯达记录了美国和国际上几代中产阶级的人生,养育了摄影的艺术和产业,进而将摄影送上几乎取代文字的时代图像文化的高位。今天,人们将柯达破产的原因归于柯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保守的经营路线。

我觉得,特定的即使、特定的发明必然带着深刻的时代烙印,柯达将注定随着工业时代的勃兴而繁盛,随着工业时代的转型而衰微。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它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技术进步和思想进步,并成为人类文明长链承上启下的一环。柯达的破产也带来一种技术文化的命运的信息。随着技术的汰换,那技术的文化必将转型。

由此,我想到了油画。显然,油画不是科技文化,但它有技术的因素,有材料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在数字图像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绘画的方式及其能量正受到疑问。今日欧美绘画的衰微就是例证,因此我们才反复提出“图像时代绘画何为”的命题,对绘画的时代使命和历史命运提出警示,并将思考持续地指向绘画的当代关怀。

我画葵,是画向阳花开的一代人,正如著名作家余华所说:“向日葵是我们共同的记忆,是让一代中国人热泪盈眶的意象。”显然,葵是一种诗化的意象。但葵的绘画却不是一种象征,更不是意识形态的替代物,而是一代人的历史性的生命写照。这种写照在今天和今后仍然存在,它持续而真实地描绘着一代人的历史经验和生命轮廓,并以生动的形象,呼唤绘画古老的诗性命题,进而重建我们这个时代处于式微之中的感受力。

我经常遇到一些外国朋友,他们总是询问我的老葵、我的葵园中有什么政治意图。我希望我们能够绕过“东方与西方”的传统话语,绕过冷战所构造和延续的意识形态话语,来开启一个新的对话空间。我以为在那些既有的话语中,某些误读总是严重地遮挡着现实的整体,某些习惯的定见总是掩蔽着生活本身,并且压抑着我们可能拥有的生动而广大的思想资源。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数字媒体的时代,无以量计的图像以各种方法迅疾产生并包围着我们。一方面,我们获取众多的便利,另一方面, 又无奈地领受技术的宰制;一方面是图像的汪洋,另一方面仿像无处不在。众多的景观“装置”将我们切割成消费和被消费的碎片,我们越来越失去对事物整体的、深刻的感受能力。面对图像的汪洋大海,感受力原是唯一的渡筏。但随着主体的碎片化和浅表化,时代的感受力正在衰微。我们所谈论的绘画的衰微,正是源自于这种时代的感受力的衰微。因此,绘画的当代使命和振兴,就与时代感受力的拯救相关联。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柯达记录了美国和国际上几代中产阶级的人生轨迹,使摄影艺术得以提升,使摄影产业获得快速发展。
B.技术汰换,技术的文化必将转型,作者由此想到了油画,因为油画完全只是一种技术而不是科技文化。
C.作者画葵,是在画向阳花开的一代人,葵是一种诗化的意象,是一代人的历史性的生命写照。
D.今天,众多的景观“装置”将我们切割成消费和被消费的碎片,我们正失去对事物整体的、深刻的感受能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柯达产业的推动下,摄影技术得到长足发展,最终登上了取代文字的时代图像文化的高位。
B.作者认为,特定的技术与发明都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柯达也一样,随着工业时代转型而衰微。
C.在数字图像产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欧美绘画的衰微,证明了人们在质疑传统绘画的方式及其能量。
D.今天,我们在享受获取无以量计的图像的便利的同时,又要无可奈何地领受各种技术的宰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有人将柯达破产的原因归于柯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保守的经营路线,作者也是非常赞同这一看法的。
B.我们提出“图像时代绘画何为”的命题,警示绘画的时代使命和历史命运,并将思考持续地指向绘画的当代关怀。
C.面对外国朋友对我的老葵的疑问,我希望我们能够绕过意识形态话语,来开启一个新的对话空间。
D.主体的碎片化和浅表化使时代的感受力正在衰微,要完成绘画的当代使命并使之振兴,就要拯救时代的感受力。
2017-04-10更新 | 4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易经·系辞》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按照这个说法,诗词曲赋与琴棋书画等艺术门类都可归入无形的“道”的范畴,强调哲理和美学意义;而建筑与车舆、衣服、盆碗类似,属于有形的“器”的性质,注重实用性,兼顾审美,主要由匠人来制作,文人士大夫阶层极少直接参与。由此导致中国古代建筑界虽然巨匠辈出,巧夺天工,取得极高的成就,却一直缺乏理论总结。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相对得到主流阶层的追捧,出现了《园冶》《长物志》等理论名著,而在更广泛的建筑领域,相关学问备受冷落,虽然有宋代《营造法式》、清代《工程做法》等官书和明代《鲁班经》之类的民间著述传世,但数量远远不及西方,而且主要内容都偏于实际操作层面的记述,没有太多的理论探索,与西方古罗马《建筑十书》以及文艺复兴以来的建筑名著差异很大。

19世纪末叶以来,随着清朝的衰落和灭亡,中国受到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全面冲击,传统建筑行业走向衰微,源自欧美的现代建筑材料、结构和形式逐渐在中国各地流行,使得拥有千年历史的华夏大地的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至今日,中国的建筑体系与世界其他国家完全趋同,与古代则大相径庭,广大建筑师对于传统的建筑技艺普遍感到生疏,绝大多数设计作品都近于西方建筑的翻版,失去了本土的文化基因。在此情形之下,从20世纪初开始,一些中外建筑师努力尝试扭转这一趋势,在现代建筑中刻意表现“民族形式”,将传统建筑的造型与文化内涵融入新的建筑项目,如亨利•墨菲设计的燕京大学校园和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以中国营造学社为代表的先贤致力于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对中国古代建筑展开研究,梁思成、刘桢等学者四处考察测绘,搜集古籍,成果斐然。经过几代人的艰难跋涉,对于中国现代“民族形式”的探索仍处于迷途之中,尚未找到相对圆满的解决之道,而对于传统建筑的研究,长期侧重于历史本身,理论方面的论述非常有限,还不能对建筑设计进行明确的指引。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香港建筑师李允鉌先生正式出版《华夏意匠》一书,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作者在《卷首语》中解释:“‘华夏’指的是古代的中国,‘意匠’可作建筑的设计意念,‘华夏意匠’意即‘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意念’。”此书得到海内外建筑界的高度评价,一时洛阳纸贵,至今仍被视为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研究最重要的一部专著。此书的撰写显然受到西方建筑理论的影响,引述了大量的前人论述和经典实例,完备性超过之前任何一部研究中国建筑的著作,恰如武侠小说中全真派的全套武功。无所不包,既有“道”层面的精神诉求。也有“器”层面的实践指导意义,故而难能可贵。建筑史学家龙庆忠先生为此书所作序言中说:“中国古建筑是古今都在东亚地区,由东亚人民产生的,它是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艺术和清静环境,是古代养目、养心、养身、遂生的具体表现。

它既具有几何构成.又有模式表达和逻辑构成。这是出乎西方人恋料的。”中国古建筑的产生与发展由中国独特而广袤的地理气候条件所决定,同时又受到各种社会、人文因素的深刻影响。《华夏意匠》对此有深入剖析,从各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演进脉络和多重影响因素。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建筑单体的规模往往有一定的限度,造型上的差异也不大,更注重以群体组合的方式构成丰富的院落,“由一座变多座,小组变大组,以建筑群为基础,一个层次接一个层次地广布在一个空间之中,构成一个广阔的有组织的人工环境”。以北京紫禁城与巴黎卢浮宫作比较,可见前者以“数”的集聚完成复杂的总体结构,而后者以“量”的叠加形成庞大而清晰的多层系统。殿亭楼台分占不同位置,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巧妙的布局,在彼此之间构成严密的呼应关系。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如何延续本民族、本地域的传统文化,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一大难题。光辉灿烂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也面临消亡的危险,幸而有诸多前辈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孜孜以求,拯危继绝,传递薪火,一息不灭,功莫大焉。

(摘编自十一贝子《中国建筑如何免于沦为西方建筑的翻版?》)

材料二

近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正在故宫博物院如火如荼地开展,集中展示故宫六百年建筑、艺术、文化成就,让人们有机会从遗产地和博物馆双重视角认识故宫的文化价值。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作为皇家御用建筑,紫禁城堪称我国建筑文化的集大成者,凝结了上千年的建筑工匠的智慧,将传统设计艺术和建筑完美融合。如我国建筑特有的“过白”,利用近景建筑或其他景物,构成“镜框”,留出适当的天地空白,使画面构图完美。

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说过:“历史上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个民族都能从古建筑中理解并发扬自己的文化。”反观当下,一些盲目跟风模仿甚至“奇葩”的建筑出现,究其根源,是这些城市建设中没有系统研究传统文化,也没有做好挖掘本土文化的功课,为“雷人”建筑提供了温床。另外,建筑设计存在贪快、出奇的心理,这样用力过猛,就容易“奇奇怪怪”。

传承传统文化,不是照葫芦画瓢,而是既要画皮更要画骨。建筑设计应与当地城市乃至区域的文化传统相匹配,让建筑与城市文化充分融合。这次展览用“丹宸永固”作为主题,展示了故宫讲好中国故事的决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又与时俱进。那么,六百年故宫将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为后世设计师们提供中国的建筑文化素材。

(摘编自乔妙妙《传承传统建筑文化,既要形似更要神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道”强调哲理和美学意义,如诗词曲赋等;“器”注重实用性兼顾审美。如建筑车舆等。
B.中国古代建筑领域的理论名著,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远不及西方建筑名著。
C.千年华夏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是因源自欧美的现代建筑材料、结构和形式等的流行。
D.燕京大学和中山陵在现代建筑中刻意表现“民族形式”,融入了传统建筑造型与文化内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实用性,兼顾审美。所以主要由匠人来制作,为我国古代建筑界巨匠辈出提供了可能。
B.文人士大夫阶层极少直接参与建筑,导致中国古代建筑界一直缺乏理论总结。可见古代政府从不关心建筑界。
C.建筑史学家龙庆忠先生的序言,既说明中国古建筑独有特色,出乎西方人意料,又说明《华夏意匠)难能可贵。
D.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需要我们传承前辈孜孜以求的精神,也需要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汲取建筑文化素材。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故宫建筑文化特点的一项是(     
A.以群体组合的方式构成丰富的院落
B.殿亭楼台布局巧妙,彼此呼应
C.是现存规模最大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D.拥有我国建筑特有的“过白”
4.为什么说“《华夏意匠》一书,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
5.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我国传承传统建筑文化所面临的问题。
2020-12-21更新 | 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