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五代十国 > 刘昫等 > 《旧唐书》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4 题号:1191720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商隐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仇怨。宗闵党大薄商隐,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为背恩者,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椽曹,令典笺奏,明年,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府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壤终身。弟义叟,亦以进士擢第,累为宾佐。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选自《旧唐书·李商隐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府/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
B.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府/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
C.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府/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
D.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府/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担任官职。“解褐”、“解巾”、“下车”、“释巾”等都是此意。
B.“会昌”为皇帝年号。帝王年号纪年始于汉武帝,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文中的“开成二年”“大中初”均采用帝王年号纪年法。
C.“左迁”即降官,也称“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迁”指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D.“诔”和“奠”都属于祭文,但是“诔”用于上对下或尊对卑,是韵文,相当于悼辞;“奠”可不讲上下尊卑,且也可以是散文,祭祀时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商隐幸得贵人助。令狐楚在天平、汴州曾提携李商隐,王茂元爱惜义山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
B.李商隐郁郁不得志。李商隐陷党争之中而受排挤,如跟随郑亚去岭南,做卢弘正的椽曹和掌书记等。
C.李商隐恃才偏激。李商隐无操守,怪异偏激,为当时宦途中人所鄙薄,所以名臣不予推举,坎坷终身。
D.李商隐才华卓异。李商隐自幼便能写文章,也擅长写诔文和奠文,但文思清丽方面却不及温庭筠。
4.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商隐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
(2)宗闵党大薄商隐,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为背恩者,尤恶其无行。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智兴,字匡谏,怀州温县人也。祖瑰,右金吾卫将军。父缙,太子詹事。智兴少骁锐,为徐州衙卒,事刺史李洧。及李纳谋叛,欲害洧。洧遂以徐州归国。纳怒,以兵攻徐甚急。智兴健行,不四五日赍京师求援。德宗发朔方军五千人随智兴赴之,淄青围解。自是,智兴常以徐军抗纳,累历滕、丰、沛、狄四镇将。自是二十余年为徐将。元和中,王师诛吴元济,李师道与蔡贼谋挠沮王师,频出军侵徐,徐帅李愿以所部步骑悉委智兴以抗之。郓将王朝晏以兵攻沛,智兴击败之。贼又令姚海率劲兵二万围丰,攻城甚急。智兴复击败之。于贼壁获美妾,智兴惧军士争之,乃曰:“军中有女子,安得不败?此虽无罪,违军法也。”即斩之以徇。累官至侍御史、本军都押衙。十三年,王师诛李师道,智兴率徐军八千会诸道之师进击。与陈许之军大破贼于金乡,拔鱼台,俘斩万计,以功迁御史中丞。贼平,授沂州刺史。长庆初河朔复乱征兵进讨穆宗素知智兴善将迁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充武宁军节度副使河北行营都知兵马使 大和初,李同捷据沧德叛,智兴上章,请躬督士卒讨贼。从之。乃出全军三万,自备五月粮饷,朝廷嘉之,加检校司徒、同平章事,兼沧德行营招抚使。初,同捷狂桀犯命,济之以王廷凑,王师经年无功。及智兴拔棣州,贼大惧,诸军稍务进取。以智兴首功,加太傅,封雁门郡王。贼平入朝,上赐宴麟德殿,赏赐珍玩名马,进位侍中,改许州刺史、忠武军节度、陈许蔡等州观察使。大和七年,改授河中尹、河中节度、晋磁隰观察等使。开成元年七月卒,年七十九。赠太尉,不视朝三日。葬于洛阳榆林之北原,四镇将校会葬者千人。

(节选自《旧唐书·王智兴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长庆初/河朔复/乱征兵进讨/穆宗素知智兴善将/迁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充武宁军节度副使/河北行营都知兵马使/
B.长庆初/河朔复乱/征兵进讨/穆宗素知智兴善将/迁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充武宁军节度副使/河北行营都知兵马使/
C.长庆初/河朔复乱/征兵进讨/穆宗素知智兴善/将迁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充武宁军节度副使/河北行营都知兵马使/
D.长庆初/河朔复乱/征兵进讨/穆宗素知智兴善将/迁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充武宁军节度副使河北/行营都知兵马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官名。隋时州长官称为刺史。此后刺史一般可看成从前的郡太守。
B.表,古代的一种文体,指给皇帝的书信。奏章,其他类似的还有疏、章、奏等。
C.王师,也称作京师,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名称,一般指的是国都、首都。
D.太尉,官职名,是中国古代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全国最高军事长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纳叛乱,李洧带领徐州归顺朝廷,李纳愤怒地派兵攻打徐州,骁勇猛锐的王智兴快走赶到京城,不到四五天就解了淄青之围。
B.在敌军频繁出兵侵犯徐州的情况下,李愿将自己的步兵和骑兵全部交给王智兴统领,王智兴临危受命,多次击败贼人,立下了战功。
C.李同捷占据沧德叛乱时,王智兴上表请求讨伐叛贼,得到朝廷许可后,他发动三万将士,自己准备了五个月的粮饷,受到朝廷嘉奖。
D.王智兴深受皇上器重,在他死后,皇帝停止三天朝会;王智兴也深受同僚们爱戴,他下葬榆林北原,四镇将校前来送葬的达到千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陈许之军大破贼于金乡,拔鱼台,俘斩万计。
(2)及智兴拔棣州,贼大惧,诸军稍务进取。
2022-05-12更新 | 5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小题。

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长安人。年十三,嫔于太宗。隋大业中,常归宁于永兴里。太宗即位,立为皇后,赠后父晟齐献公。太宗常与后论及赏罚之事,对曰:“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太宗固与之言,竟不之答。时后兄无忌以佐命元勋,将任之朝政。后固言不可,每乘间奏曰:“妾既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后又密遣无忌苦求逊职,太宗不获已而许焉,改授开府仪同三司,后意乃怿。太宗不听,竟用无忌为大将军、吏部尚书。有异母兄安业,好酒无赖。献公之薨也,后及无忌并幼,安业斥还舅氏,后殊不以介意。及预刘德裕逆谋,太宗将杀之,后叩头流涕为请命曰:“安业之罪,万死无赦。然不慈于妾,天下知之。今置以极刑,人必谓妾恃宠以复其兄,无乃为圣朝累乎?”遂得减死。后所生长乐公主,太宗特所钟爱,及将出降,资送倍于长公主。魏征谏曰:“谓长主者,良以尊于公主也。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主,理恐不可,愿陛下思之。”太宗以其言告后,后叹曰:“尝闻陛下重魏征,今闻其谏,可谓正直社稷之臣矣。”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用缺少欲有奏请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八年,染疾危慑,太子承乾密启后曰:“尊体不瘳,请奏赦囚徒,冀蒙福助。”后曰:“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法?”承乾以告房玄龄。玄龄以闻,太宗及侍臣莫不歔欷,朝臣咸请肆赦。太宗从之,后闻之固争,乃止。将大渐,与太宗辞诀。时玄龄以遣归第,后固言:“玄龄事陛下最久,小心谨慎,愿勿弃之。又妾之本宗,幸缘姻戚,慎勿处之权要。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但请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十年六月己卯,于立政殿,时年三十六。

(节选自《旧唐书》卷五十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用缺少/欲有奏请/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
B.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用缺少/欲有奏请/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
C.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用缺少/欲有奏请/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
D.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用缺少/欲有奏请/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宁,为古代礼俗,指已出嫁的女子回娘家探视父母。
B.出降,指帝王之女出嫁。帝王为天下至尊,公主下嫁臣子称“降”,臣子娶公主称“尚”。
C.“社稷”从字面来看是说土谷之神。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神和谷神,即祭社稷,后来“社稷”就被用来借指国家。
D.皇帝死叫“崩”,皇后、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禄”,庶人死叫“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即位后,长孙皇后身居后宫,不愿干预朝廷政事。太宗准备提拔长孙皇后的兄长,她多次向皇帝表明自己的反对态度。
B.长孙安业是长孙皇后同父异母的兄长,品行不端,薄情寡义,曾置养护弟妹的责任。于不顾。长孙皇后并不介怀,反在他获罪时救他一命。
C.唐太宗宠爱长乐公主,出嫁时给她的赏赐超出了礼法规定,大臣魏征正言指出这一做法的错误。对于魏征的直谏,长孙皇后大加肯定。
D.长孙皇后病危之际,太子欲上奏太宗大赦囚徒以祈求福佑,长孙皇后为太子孝心和朝臣的诚意所打动,只好答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又密遣无忌苦求逊职,太宗不获已而许焉。
(2)玄龄以闻,太宗及侍臣莫不歔欷,朝臣咸请肆赦。
2022-08-19更新 | 6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也。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累迁洛州司马,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诸宰臣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又《春秋》云:‘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秦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余,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四十》,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B.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C.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D.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是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由郡国或公卿推举,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
B.“出”是由京城到地方做官,与后文“人为司宾主簿”中的“入”相对。
C.“视事”为就职治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多指政事言。
D.“季秋”,秋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古代,每个季节的三个月依次用“孟、伯、季”来表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景俭处事谨慎。房嗣业被免去益州司马,在州署没有接到朝廷的诏令之前,他还想大权独揽,杜景俭先是对他进行劝说,未果,于是斥退左右以防祸事发生。
B.杜景俭心怀公正悲悯。天授中,他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门审断钦犯案件,人们称遇到杜景俭审案,则可以活下来。
C.杜景俭敢于为民请命。契丹入侵,国土沦丧,沦陷地的百姓都受牵连将要获罪。杜景俭认为他们屈从是形势所迫,应该得到宽宥,所幸建议被采纳。
D.杜景俭仕途数遇波折。因周允元上奏弹劾其与李昭德结党,杜景俭被贬为秦州刺史,后又因泄露了禁中语而被降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
(2)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
5.为什么武则天听了杜景俭的陈述后称赞他“卿真宰相也”?
2020-11-03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