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 题号:1215526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学时空观的演变及其意义

①文学特别是叙事文学,有两个基本的构成要件,一个是时间,另一个是空间。所谓的时间是指什么呢?任何一部叙事文学作品,都必须经历一个时间的长度量,它必须有起始、发生、发展、高潮、结尾,要经历一个时间的跨度。作家正是通过时间的变化,来展现人物的命运,并以此表达他的某种道德判断、他对读者的劝告、他提供的意义。什么是空间呢?空间是在时间变化当中出现的片段,比如场景、画面、人物的装束、衣服、帽子、肖像——包括戏剧性的场面,所有这些都在空间的范围内。

②过去的文学,是时间和空间两个部分构成的,这两个部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传统的文学里,空间永远是附属于时间的。空间不是没有意义,它有意义,但是它的意义从属于时间的意义。也就是德国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当年告诫我们的,文学作品要提供意义,要提供道德训诫,要对人对己有所指教。可是到了18、19世纪以后,空间性的东西开始急剧上升,加速繁殖,然后空间性开始慢慢取代时间性,并压倒时间性。在传统的文学里,空间是时间化的;在今天的文学里则相反,时间是空间化的。而且,空间最后碎片化了。我们都是碎片化空间的俘虏。

③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文学时空观的巨大变化呢?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本身发生了变化,因为文学从总体上来说是在模仿这个社会,它是对社会的一种反映。那么,这个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近代科学带来巨大的变化,呈现了太多空间。旅行变得太容易了,你可以随时经历无数个空间。在旅行当中,你不经历时间变化,你经历的是空间,从一个宾馆搬到另外一个宾馆。这样一种变化,跟近代科技的进步有非常大的关系。碎片化的空间,在以几何级数加速繁衍。我们一生中经历了无数的事情,这是古人远远不敢想的,这构成了我们物质生活也是文化里非常重要的部分。但同时,它也造成了另外的后果,就是恍惚中,我们都忘了时间。

④有的人也许会说,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空间化的碎片中也挺好。我自己有时候也很爱读那些空间化的小说,比如说类型化的小说,我喜欢读侦探小说,也喜欢读金庸的武打小说。疲劳的时候你读一读,确实非常有趣。这都是很正当的娱乐行为。

⑤可是,因为我们过度地沉湎于这样一些空间性的行为中,我们忘掉了文学最根本的目的,它要提供意义,它要阐述对这个世界的深刻理解,它有个巨大的情感上的诱惑力——这些东西本来是文学最核心的东西,而我们现在把它排除了,文学变成一种简单的娱乐。今天有个口号叫娱乐至死,这很可怕。

⑥如果你真的能把时间忘掉固然挺好,但问题就在于,我们忘记不掉。我们还是时间的动物,我们只不过是假装忘记了时间,时间一直在那儿,它从来不停留。《红楼梦》里写道,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说得很清楚。我认为,没有对时间的沉思,没有对意义的思考,所有的空间性的事物,不过是一堆绚丽的虚无、一片绚丽的荒芜。

⑦如果作家不能够重新回到时间的河流当中去,也过度地迷恋这些空间的碎片,那么我们每个人就都会成为这个河流中偶然性的风景,成为一个匆匆的过客。

(选自格非《文学时空观的演变及其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来实现对人物命运的抒写、道德情感的表达以及对读者的劝告。
B.较之于传统文学中的时间,传统文学中的空间没有实质意义。即便有意义,也是从属于时间的意义。
C.文学是社会的一种反映,从总体上模仿这个社会,所以导致空间的碎片化,并以几何级数加速繁行。
D.作者认为,我们无法忘掉时间,如果没有对时间和意义的思索,所有空间性的事务都将是虚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解释文学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再指出二者关系的演变并分析变化原因,最后指出空间化的危害。
B.文章第二段将传统文学和今天的文学的时空关系进行比较,得出我们都被碎片化空间所俘虏的结论。
C.文章第四段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指出若偶尔读读自己喜欢的空间化小说,也是很正当的娱乐行为。
D.文章第六段中引用《红楼梦》“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的诗句,证明我们无法也不能忘记时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传统文学里,时间和空间两个部分紧密相连,空间也永远附属于时间。
B.在旅行中,我们从一个宾馆搬到另一个宾馆,更多感受到的是空间的变化。
C.文学若想不变成简单的娱乐,就需要将文学中的人物形象置于首要地位。
D.作者用“时间的河流”、“偶然性的风景”来提醒作家要重视时间的重要意义。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折枝花卉是中国花鸟画的表现形式之一,花卉不画全株,只选其中一枝或若干小枝入画,展现的是一种无我美学。花卉装饰,花卉细部写实程度高,彼此之间具有形式上的呼应关系,展现的则是一种有我美学。

②中华美学一开始虽起步于物感说,但重点不是人对物的感知,而是物引发人有所感。在这里,居于中心位置的不是人,而是物。人有所感是由于物的触动。中华美学此后发展出的传神论、气韵说、意象说等都始终没有抛弃物的基质意义,神、气、韵、意等都是物向人呈现出的,而非人观照的结果。因而,美感享受不是人在对象中见出了什么,而是物本身有了这样的呈现。所以,折枝花卉虽然看上去有折枝,但不失自然态势,依然深深栖息于对象的物态。

③折枝装饰体现的是有我美学,是因为其中有一个鲜明的我在。折枝失落了自然样态就表明是人刻意安置的结果。这个结果不是自然本身固有,而是人刻意安置,以满足人之所需;折枝花卉则相反,堪称无我美学,因为其中没有一个确凿的我在。画面虽有折枝,不见全株,但任何人为安置的痕迹都竭尽可能被降到最低限,画面显得自然而然,仿佛是自然将自身如此呈现在画中。

④当然,有我无我听上去有点像相悖论:但凡审美,尤其是艺术,必然有个我在。就审美而言,必然有个观照的我在,一个感性地视或听的我;就艺术而言,作品本身就是人为创制的产物,其中又有个创制的我在。西方之有我美学不仅指有个感性之我在,也指有个创制、设置之我在。具体而言,这个可以体现为感性观照的视角、眼界等,也可以印证在作品语汇中,那可以是作为创制者(艺术家)的我,也可以是作为观赏者的我。西方艺术即便进入现代主义,纵使抽象,也有个向外投射之我在;中华美学之无我,其实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无我,只是没有外在感官之我而已。一个日常观照,系之于外在观看的我在折枝花卉中悄无声息地消失,日常所见不复存在。但是有图像在,观看依然。随着意念完型的激发,由折枝图案引发的看就开始向内转,转向日常外在观看视见不到的领域,那就是画外。所以,中华美学之无我美学追求的其实是一种内在性,一种将日常视看,即外在视看向内转的努力,转向对象的内在生成,在折枝花卉那里就是转向全株形象的意念生成。画中不见全株,意念中却有出现。不是外在观看见出,而是在内在意象中呈现。因此,美学上的有我无我只是日常感性维度上的指称。

⑤在中国,画家不是通过身体器官(感官),而是通过心把世界转变成了画。折枝花卉之所以成为中华美学的美学方式就是因为其赏心,在中华美学中其实是内在感受的代名词,是将外在之感向内逆转的产物。就折枝花卉而言,逆转之发生是因为看到的局部依然保持与全株有自然关联,进而必然引发依循对象关联的完型意想。这样,完型不是出现在通常视看中,而是出现在视看引发的意想中。这个意想的一头连着看,即日常视看,另一头连着想,此乃在观看。这个并不是西方意义上的精神,精神是离开感的,位于感的另一面。心还没有离开感,依然处于感之中,但同时又与内在连接,与外在视看的另一面连接。折枝花卉应合的就是这样的,这是西方没有的。花卉装饰虽也见局部,但由于成为单纯装饰,与全株失去了任何自然关联,因此不会引发逆转,不会促成对全株的意想,只会引发不再关联全株的单纯遐想。

(摘编自王才勇《从折枝花卉到花卉装饰——中西艺术的不同处理方式及其可互喻的美学追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折枝花卉是中国画的绘画技法,画出的枝叶花保留有自然状态,但不注重细节的勾画和彼此的呼应。
B.起步于物感说的中华美学,居于中心位置的是物不是人,人有所感是因物的触动,呈现“无我”的特征。
C.中华美学中的“有我”“无我”都有“我”的存在,“无我”把日常视看转向审美对象内在的生成。
D.花卉装饰与折枝花卉都可以表现事物的局部,但前者不能保持与全株的自然关联,只是单纯的装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①段提出“有我美学”和“无我美学”,其后四段采用递进方式,讨论中西方艺术的不同处理方式。
B.在讨论折枝花卉和折枝装饰的具体区别时,文章主要采用对比论证的方式,找出二者间的不同。
C.文章第④段在讨论“有我”“无我”时,从审美、艺术的角度主要论证了中西美学中“我”的作用。
D.“赏心”概念证明了“有我”的审美对象不再是人为构建出来的形象,而是物与心的契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折枝花卉因为不失自然态势,深深栖息于对象的物态,所以其有神、气、韵、意的加持。
B.折枝装饰的有我美学,主要体现在选择的绘画内容失去了自然样态,这是人为的选择和刻意的安排。
C.西方美学中的“我”既可指艺术家本身,也可指观赏者,体现的是感性观照的视角、眼界等。
D.中国画体现的是内在感受,是画家把看到的景物通过向内逆转而产生的与自然联系密切的完型意想。
2023-05-16更新 | 5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华夏文明第一次系统、深刻地进行自我批评、从而展开一场文明自我更新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主要就体现在战国时代墨家和法家的思想中。墨法学说,可谓此后一切中国改革、变法思想的源泉。

墨法两家,成于魏,归于秦。墨翟、孟胜、吴起、商鞅这些人之所以艰辛辗转,四处碰壁,这主要就是由于当时“魏康楚富,齐淫吴巧”,即发达地区民风奢华,文明积习太深,听不进批评意见,更不愿展开自我批评,特别是墨子所倡导的“艰苦奋斗”这一条,在文明发达的地区,非但难行,而且难听。能够接受墨法思想的,最终证明是被文明核心区视为“戎狄”的秦。正因为秦在七国之中开化最迟,尚不存在六国那样庞大的既得利益阶层、贵族世家集团,因此,墨法“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为则上,无能则下”的平等政治主张,方才能够在秦地得以实行。正因为贵族、世家的力量还没有形成,正因为“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乃是秦的民风,以至“王亦不爱其家”,故“上同而下不周比”“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制度,亦方才能够在秦地顺利推进。而更为重要的是,正因为秦开化最迟,百姓极不善言辞文饰,不存在一个靠巧言令色、舞文弄墨发达起来的智识阶级,故商鞅那一套以“农战”立国的思想,方能在秦地大受欢迎。吴起自鲁赴魏,又去魏适楚,而商鞅亦自中原最发达的魏亡命入秦,他们所献出的强国之策,首先就是对华而不实、只说不练的中原文明弊端的诊断和分析,在文明反思的基础上,他们方才转而倡导一种埋头苦干、只练不说的新文化品质。于是,开化最迟、民风淳朴的戎狄秦地,便这样成为他们培植新文明的试验田。这是秦人艰苦奋斗精神的起源,这更是秦走向富强的动力。

商鞅在《商君书·农战》中,曾比较“境外”的秦地与“境内”的中原文明。他认为由于中原地区文明发达,方才养成了盘根错节的贵族世家势力,方才铸成了导致阶级分化的富豪大贾集团,方才重用巧言令色、只说不练的智识阶层。而此三者具备,固可谓文明之成就,但也却正是“求荣取辱”“政怠宦成”的开端,是“人亡政息”——即国家危亡的征兆,是文明走向异化的开始。作为“戎狄”的秦,之所以能据天下之雄图,最终统摄四海,扫荡群雄,这就是秦人的生活朴素、务实使然,秦人正是以朴素的“又战斗来又生产”、以南泥湾开荒般的“农战”精神,最终战胜了中原文明之骄奢淫逸。秦的改革蓝图,其实就来自中原精英对于自身文明弊端的自我批评。这种自我批评,最终演化成“西戎”之秦对于中原文明所进行的“武器的批判”。秦王扫六合,乃是中国文明艰苦奋斗精神的第一次胜利、中华民族第一次自我更新。

《荀子·强国》亦曾赞美秦的朴素民风说:“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又说“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荀子观察到的,恰是百年之后,中华文明在秦苏生的基础。这个主张艰苦奋斗的新文明,就是墨法政治理想的高度实现。

(节选自韩毓海《中原与夷狄:两种文明的砥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墨法思想产生于文明发达的中原地区,却难被中原地区各诸侯国接受,最后反而在开化最迟的秦国落地生根。
B.墨法思想强调的贵族和平民在法律面前平等、选贤任能应不问贵贱等在文明发达地区根本不能实行。
C.墨法思想成于魏,归于秦,它为秦国提供了改革蓝图——对中原文明进行“武器的批判”。
D.秦国之所以能够走向富强,最根本的原因是秦地开化最迟、民风淳朴,越是落后的地方越能强盛起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高度评价了墨法思想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阐明观点,统领全文。
B.文章第二段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墨法思想在戎狄秦地能够被接受的原因。
C.文章采用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分析中原文明的弊端,意在和秦地文化形成对比。
D.文章多处引用古代典籍作为论据,都是为了论证墨家和法家思想在当时的先进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法思想对中华文明影响巨大,中华文明的首次系统而深刻的自我批评和自我更新主要体现在其中。
B.中原地区各国贵族世家、富豪大贾、智识阶层的出现,是其文明发达的表现,但也是其文明走向异化的开端。
C.荀子观察到并高度赞扬了体现在秦地百姓与官吏身上的朴素风气,并预见到百年后中华文明在秦的兴盛辉煌。
D.“西戎”之秦最终统摄四海、扫荡群雄,以朴素务实战胜了骄奢淫逸,可见艰苦奋斗精神在文明中的重要性。
2020-03-21更新 | 7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元杂剧《窦娥冤》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位列我国十大悲剧之首。之前我们解读《窦娥冤》悲剧的原因主要是制度的黑暗、官吏的贪赃枉法、地痞流氓的猖狂和封建礼教的束缚等。近年来,人们讨论《窦娥冤》冤情的证据和法理问题,并引发了一些争论。大家普遍认为,由于当时的审讯方式的主观随意性和没有强有力的自然科学技术、实证科学研究传统与职业传统的支持,悲剧是必然的;也有人认为,对于借助鬼神来作为裁判的依据,丧失了法律的独立性。但是,无论是法学家还是文学史家,在研究《窦娥冤》时,都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蔡婆,只把她作为弱者看待而深深地同情她。实际上,蔡婆才是这个悲剧的起因。

我们知道《窦娥冤》的第一个也是很关键的焦点是高利贷。楔子里说,窦天章因为不愿错过三年一次的科举,不得已借蔡婆的高利贷;又因为还不上蔡婆的高利贷,才忍痛将女儿卖给蔡婆八岁的儿子作童养媳,所以才有后来的悲剧发生。显然剧作家也是将蔡婆放高利贷作为故事的起因。

元代放高利贷是合法的,但元代高利贷的利息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元英宗时代修订的《大元通制》上明确指出:“诸称贷钱谷,年月虽多,不过一本一息……违例取息者,禁之。”一本一息就是按借款金额的10%支付利息。但是我们看蔡婆的利息,是百分之二百,借二十两,要还四十两,这样的放贷明显违法。而且看上窦天章的女儿,提出作为交换要窦娥作童养媳,属于夺人女儿。按照法律规定,罪上加罪,应该严惩。不仅如此,蔡婆在道德上也有明显问题:当窦娥心疼她违心承认下毒以后,她采取默认态度,一言不发,和窦娥“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形成鲜明对比。轻易代窦娥答应张驴儿父子的婚事,说什么喜事冲冲的,而和张驴儿父亲厮混在一起。所以蔡婆在法律上有罪,道德上有明显过错。

桃杌太守贪污受贿、严刑逼供,是案件的裁定者,也是悲剧的直接制造者。张驴儿父子为非作歹、抢劫投毒。也是悲剧的参与者和制造者。桃杌太守接受张驴儿的贿赂,贪赃枉法,内外勾结,固然在程序上、法理上有值得指责的地方,在证据上的处理也明显违法。

《元史·刑法志》说:“诸有毒之药,非医人辄相卖买,致伤人命者,买者卖者皆处死。”作为毒死张驴儿父亲的毒药是哪里来的?按照元代的法律,需要搞清楚,致死人命,应该买者卖者皆处死,但是桃杌太守完全不问毒药的来源,直接判处窦娥死刑,明显渎职枉法。

窦娥临死前发了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楚旱三年。结果显示,窦娥的这三桩誓愿都应验了。这三桩誓愿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也是古代人们表达冤枉时习见的方式。利用不可能出现的现象虚构,一方面是中国古代承认鬼神的存在,另一方面是古代天罚神断传统的延续,所以在当时没有什么瑕疵。戏剧的题目叫作《感天动地窦娥冤》,中国人信奉天人感应,认为人世间的事都会在天象上表示出来。感天动地实际上是对桃杌太守和整个楚州的惩罚。

中国的诗歌、戏剧、小说的悲剧在末了往往出人意料地体现出美好的结局,譬如《孔雀东南飞》的化鸟,《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等,成为中国文学的特色。

(摘编自孙娟《〈窦娥冤〉里的蔡婆》,《光明日报》20200316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窦娥的悲剧是因为当时没有强有力的自然科学技术、实证科学研究传统等的支持。
B.实际上,蔡婆才是这个悲剧的主因,在研究《窦娥冤》时,许多人都忽略了这一点。
C.违法放贷,夺人儿女,承认下毒,代答婚事,蔡婆在法律上有罪,道德上也有过错。
D.桃杌太守在证据处理上明显违法,在程序、法理上值得指责,是悲剧的直接制造者。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之前人们解读《窦娥冤》悲剧的原因和近年来讨论《窦娥冤》冤情的证据和法理问题并引发的一些争论,提出了个人观点。
B.文章在论证上,分别从法理和道德层面条分缕析,探讨窦娥悲剧产生的原因,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之混乱、黑暗与残暴。
C.文章引用《大元通制》《元史·刑法志》的内容,是基于法理的考量,这就从不同于以往的研究视角让人们思考窦娥悲剧产生的原因。
D.文章采用因果论证,多角度探讨窦娥悲剧产生的原因,从蔡婆通债到窦天章以女当债,从张驴儿父子通婚到桃杌太守逼供,形成因果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按元律,非医人买卖毒药致死人命者,应该买者卖者皆处死,但桃杌太守完全不问毒药的来源,直接判处窦娥死刑,明显渎职枉法,草菅人命。
B.三桩誓愿是古代表达冤枉时习见的方式,利用不可能出现的现象虚构来体现天罚神断传统。
C.窦娥的冤案最终得以昭雪,中国的诗歌、戏剧、小说的悲剧都会在末了出人意料地体现出这样美好的结局,这也成为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
D.戏剧的全名叫作《感天动地窦娥冤》,窦娥冤感天六月里飞雪,动地楚州三年不下雨,既应了中国人信奉天人感应的思想,又正好和题目切合。
2023-03-14更新 | 1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