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设考点 >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254 题号:1219148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文物承载文明与文化,维系着民族精神与时代价值,理应依法受到保护。被业界誉为“南方周口店”的福建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曾获评 2000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把古人类在福建生活的历史提前至约 18.5万年前。珍贵历史文物“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后代子孙”。对于事关全局利益与长远发展的文物保护,切不能只算经济账、眼前账、局部账,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为了谋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坏全社会和后代的利益。正如习近平同志当年批示所要求的,“必须认真妥善地加以保护”。

②具体的文物保护工作,确实常常与地方推进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矛盾,有的可能“耽误”矿产开采,有的可能“妨碍”土地资源盘活,有的还可能“影响”工业园区建设。据测算,叫停万寿岩矿体开采,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有6000多万元。这可不是一笔小钱,直接关系到企业效益与区域发展。然而,经济发展可以转型,文物资源不能再生。历史文物一经破坏,便难以修复,损失无法计量。所以,在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上,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来不得半点含糊。

③人们常说,文物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其实,“利”同样在“眼前”。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对历史文物进行科学开发和利用,完全能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一方面,相比文物的单一与脆弱,经济建设所需资源,大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可替代性,下功夫去寻找去改变去升级,总会有解决办法和出路。另一方面,文物保护不等于单向度付出、投入。万寿岩遗址如今已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独树一帜的遗迹展示、教育与研究基地,按文化旅游融合思路去开发,同样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缓解资金压力,创造新的增长点。不为短期利益蒙蔽,算大账、长远账,完全能够做到“文物保护和发展生产两不误”。

④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是一体两面的辩证关系。保护,是“让文物活下去”;利用,就是“让文物活起来”。保护是利用的前提,保护好才能利用好;利用是保护的拓展,利用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传播文化,更有效地提升文物保护意识。近年来各地博物馆借助网络“走出去”,历史文化景区开展研学旅行、体验旅游,文创产品蓬勃兴起,都是文物保护与利用相得益彰的成功案例。把“文物保护与利用”这篇文章写精彩,必须精准把握好舍与得、破与立的关系,该关停的影响保护的发展项目必须坚决叫停,该拓展的价值利用项目一定要积极推进。

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保护文物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文化使命,锻造文化自信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全社会共同努力,在保护和利用文物中激发穿越时空、直击人心的文化力量,一定能留住文化之根,守住历史之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魂聚力。

(周人杰《让历史文物“活起来”》,有删改)

材料二:

文物呈现的不仅是“物”,更是“文”,其中蕴含着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唐代画论家张彦远认为,图像有“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的效用,“与六典同功”。基于此,要想让文物“活起来”,不仅要讲好文物的故事,展现文物的美,还要挖掘文物本身的文化意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先,文物本身就是礼乐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文物”二字最早见于《左传·桓公二年》:“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中国传统金石学关注的主要就是带有文字的青铜器、玉器、碑刻等器物,这些基本都与礼制、制度相关。其中鼎、簋、鬲、盘、尊、爵等礼器,主要用来表明使用者的身份、等级与权力。

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青铜器利簋,被认为是国宝级文物,就是因为内壁底部铸有铭文4行33字,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簋本是食器,后用作祭,祀和宴飨的器物,被赋予了特殊含义。天子在祭祀、宴飨、随葬时,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依次类推,不能越级使用。

其次,文物留存有中华文化的符号。“器以载道”,文物是文化的载体,是实物的文化,它蕴含着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精神状态、风俗信仰等信息,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南宋史学家郑樵认为,“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故人亦易为学,学亦易为功”。文物是看得见、摸得着、可感可知的实物,每个人面对它时,都有自己的打开方式,让文物“活起来”就是要帮助人们找到那把打开的钥匙。

现藏于曲阜孔子博物馆的《明版彩绘孔子圣迹图》,以连环画的形式,通过36 幅画记录了孔子的73载春秋,构图精练、造型传神、设色亮丽,通过图像和题文,让世人知晓至圣先师的善德懿行,在潜移默化中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摘编自周俊玲《器·美·道——文物叙事的三重向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物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历史文物一旦遭到破坏便难以修复,因此,经济发展必须要为保护文物让路。
B.在保护的前提下对文物进行科学的开发和利用,就可以弥补因保护而带来的经济损失,而且社会和经济收益会更大。
C.文物的价值不在“物”而在“文”,因此,我们研究和利用文物,要挖掘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因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古代的青铜器、玉器、碑刻等器物,基本与礼制、制度相关,并且能反映出使用者的一些信息,为中国传统金石学所关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存在着矛盾,单纯强调保护文物,就有可能影响到某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地方的经济发展。
B.目前,许多学校安排学生到博物馆或历史文化景区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这也是使文物“活起来”的一种方式。
C.我们要想了解某一时期的社会生活、精神状态、风俗信仰等,最好的途径就是研究那个时期遗留下来的文物。
D.在考古研究中,根据墓葬内鼎、簋等礼器的数量多少,考古专家可以大致推断出墓主人的身份、等级。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让文物“活起来”的举措的一项是(     
A.某地博物馆依托唐颜真卿楷书《西亭记》残碑召开形式多样的学术研讨会。
B.敦煌博物馆从收藏的残损文物中挑选出一部分珍品安排专家进行修复。
C.央视《国家宝藏》栏目通过对文物的梳理与总结,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
D.故宫博物院根据太和殿屋顶檐角的装饰物推出文创产品脊兽钥匙扣。
4.如何才能让文物“活起来”?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月球诞生新说

蒋葳

①关于月球起源的争论由来已久,不久前来自南非和荷兰的两位科学家提出新的看法,认为月球曾是地球的一部分,在约45亿年前的一次大型核爆炸中与地球分离,并逐渐演变成地球的一颗卫星。那次大爆炸的强度相当于400亿颗在广岛投下的原子弹。

②两位科学家是根据一种裂变理论提出这种观点的,这种裂变理论早在19世纪初就有科学家描述过。该理论认为,地球和月球都来自宇宙中同一旋转的熔岩,后来一部分分离出去形成了如今的月球。然而,除了撞击以外,19世纪初的科学家无法用其他理由来解释形成月球的那一部分熔岩是如何分离出去的。

③目前,关于月球的形成,主流科学界中最流行的就是这种大碰撞学说。该学说认为,地球在形成初期曾遭到火星体大小的外星体的撞击,而月球就是在此次碰撞中形成的。然而,不久前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重新对月球岩石进行了化学分析,他们发现月球和地球拥有相同的氧、硅和钾等同位素元素,这表明两个星体有可能有相同的起源,而月球的物质组成应当仅仅源自地球。因为太阳系进化的模型显示,地球的化学组成和撞击天体的化学组成不可能是同样的。

④如果地月同源的话,只有大型核爆炸才有能力将地球物质喷射到太空中从而形成新的星体。此前有关地球内部构造的传统理论认为,地球的内核是由部分结晶的铁和镍铁合金组成的,内核外面是由液态的铁、镍和一种或多种较轻的元素组成的流体核。1940年以来,这一理论在地球物理学领域一直处于支配地位。最近,美国的地球物理学家亨顿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核地球”的新观点,亨顿认为,在我们脚下约6500千米深的地方,有一个由铀和钚构成的直径约 8千米的巨大的核反应堆内核,正在不断地进行核反应,从而产生了地球磁场,并为火山和大陆板块的运动提供能量。这正好可以解释传统地球构造理论难以解释的神秘现象:地球磁场平均每20万年发生一次磁场极性倒转,且磁场强度会周期性变弱或变强。

⑤这个天然的反应堆形成之初体积应该较小,但是随着放射性元素等能发生爆炸的物质逐渐增加,在核心区域附近形成了巨大的液态物质聚集区,岩石中的放射性物质发生反应,当其与足够的燃料相混合的时候,就会产生巨大的爆炸。这一理论恰好也能解释地球所释放出的能量要高于所接收到的太阳能的现象。

⑥南非和荷兰的两位科学家相信,在地球形成初期,造成月球从地球分离出去并进入轨道的能量是由地球地幔边界的一种超临界反应堆所产生的。这种反应堆产生足够的热量使得地球上的硅酸盐等物质蒸发并被喷射出去。他们认为,要想证明这一理论,需要依靠未来的月球探测任务带回月球内部更深处的物质样本。

(有删改)

1.关于月球起源,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流科学界认为,地球外一个火星体大小的星体与地球相撞,使地球的一部分分离出去形成了月球。
B.有科学家认为,月球是在地球形成初期地球地幔边界的超级核爆炸将地球的部分物质喷射出去后形成的。
C.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重新对月球岩石进行了化学分析,其结果否认了大碰撞学说。
D.南非和荷兰的两位科学家提出的新假说结束了关于月球起源的争论。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月球和地球拥有相同的同位素元素,因此它们可能有相同的起源,月球的物质组成应该仅仅源自地球。
B.地球磁场会发生极性倒转,磁场强度有周期性变化,这可能是因为地球内核存在巨大的核反应堆。
C.如果地月同源,只有产生巨大的核爆炸,才可能将月球这么大的一块固体物质喷射到太空中从而形成新的星体。
D.传统地球内部构造理论受到质疑,新观点认为地核作为一个不断进行核反应的核反应堆,达到临界点就会爆炸。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月球是因外部力量的撞击而分离出地球的,那么它除了有与地球相同的物质外,还可能有撞击天体的某些物质。
B.最新的核爆炸诞生月球的说法其实并不新鲜,早在19世纪初就有科学家提出过,只是当时人们没有科学的依据。
C.美国科学家亨顿的“核地球”观点突破了地球内部构造中传统的铁镍地核理论,这为月球诞生新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D.地球释放出来的能量之所以高于所接收到的太阳能,可能是因为地球的核反应堆内核一直在不断释放巨大的能量。
2020-10-11更新 | 6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汤一介指出,道家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在“自然的和谐”基础上,推展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人与人的和谐”,以此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相似,即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进而使人的心灵需求得以妥善解决。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则从“自我身心的和谐”出发,依次推导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的和谐”。如此,儒道两种不同的价值路向,相反相成,互补互促,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架构。

“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说,人的活动效法地,地的运动效法天,天的运转效法“道”,“道”的运行效法自身。它揭示了人之所以应效法“道”,是因为“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体现着宇宙秩序的和谐。“道”本指道路,引申为本源、道理、法则诸义。总体来说,“道”就是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道家以“自然为宗”,崇尚“自然”是其根本特点。冯友兰指出,道家学说可用“复归自然”一言以蔽之。据汤用彤考察,“自然”一词本为形容词,“自”指本身,“然”指如此。“自然”就是相对于人为而言的一种自发的、天生而然的状态。“自然”后来才用作名词,具有了自然界、物理定律和本心自性等多层含义。“自然”的今义,从形而上角度看,是指客观规律;从形而下角度看,则包括原生态的自然界、由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而生成的人化自然。

道家把宇宙看成和谐的生命共同体,是在“道”支配下相互依存的有机系统,维持整体性平衡,使万物协同发展。老子认为,“道”之所以尊贵,在于它对事物不妄加干涉,这样人与自然就和谐了。庄子提出“太和万物”的观点,认为万物天然处于和谐中,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人类应该“顺之以天道,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即以天道来规范人道。在这种系统观中,和谐的人生与社会应是“自然的和谐”的一种再现。照此思维看,从“自然的和谐”出发,健全社会模式的各环节方可依次得以展开。由此,“道法自然”便从自然领域转进到社会领域。

“道法自然”引发的环境伦理,旨在倡导一种善待自然、师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要求从自然界学习人类生存发展之道,自觉维护生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最基本层面是人与物的和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必须首先解决人与物的关系问题。因为人类对自然界的正确认识是处理天人关系的基础,若不及时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就连常见自然灾害也无法抵御,生存条件没保障就谈不上天人和谐,所以人与物的关系是“道法自然”的基本问题。对于儒道两家在此问题上的差异,陈寅恪说:“中国儒家虽称格物致知,然其所殚精致意者,实仅人与人之关系。而道家则研究人与物之关系。故吾国之医药学术之发达出于道教之贡献为多。”道教继承发展了道家“天道自然”“万物一体”等观念,并付诸实践。冯友兰对道教对待自然的科学精神有充分肯定,誉之为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学的神秘主义的体系。

“道法自然”意味着人类要懂得敬畏自然,并向大自然学习,使人道合于天道。现代仿生学的发展,便是“道法自然”的一种实际应用。但从本质上说,“道法自然”即“法自然之道”,亦即要符合各种事物的“本然”之理并顺应之。如能把握客观规律,顺势而为,因势利导,自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走上科学发展的大道。

(摘编自赵建永《道法自然的智慧》)

1.下列对文中所引名家观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汤一介认为道家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自然的和谐是基础,顺序是人与自然、人与人、自我身心的和谐。
B.道家以“自然为宗”,其根本点是崇尚自然,冯友兰据此指出,道家学说可以一言以蔽之,叫做“复归自然”。
C.汤用彤考察以为“自然”一词本为形容词。自,本身;然,如此。自然,就是人本身自发的、天生如此的状态。
D.陈寅恪说,和道家有相同处,儒家也讲格物致知,讲人与物的关系,但竭尽思虑的,究其实还是人与人的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为辨明“道法自然”的本义,试图将儒道两家价值取向的差异进行比较,以此突出道家有别于儒家的崇尚“自然”的根本特点。
B.第二段引用了《老子》第二十五章中的语句,并对其解读,由是揭示出“道法自然”的基本内涵,以及“道”具有的“自然无为”的特性。
C.第四段延续了人类应该顺应“天道”的讨论,将老庄并举,阐释人对事物不妄加干涉,而人所以如此,是因为人本身是自然的一部分。
D.第五段论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借陈寅恪的话,再一次论及儒道两家的差异性,回应了开篇,也使遵循自然之道的观点得到强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阐释“道法自然”的本义及其现代转化,这是正确传承“道法自然的智慧”的应有之义,至少能认识到“道”的运行效法自身,“道”是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
B.人们对于“自然”一词的界定是有变化的,“自然”的今义,发展而有了多层含义,或指客观规律,或指原生态的自然界,或指由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而生成的人化自然。
C.人与自然的和谐具体表现为人与物的和谐,有理由认为人类必须首先解决人与物的关系问题,由是可知,人与物的关系是“道法自然”的基本问题,否则谈不上天人和谐。
D.本质上,“道法自然”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意味着人类要懂得敬畏自然、善待自然、师法自然,使人道合乎天道,能够顺势而为,走上科学发展的大道。
2020-04-13更新 | 32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中国古代并未把“诗心”作为一个诗论范畴来使用,“诗心”应该是一种超脱、淡泊、自由的审美胸怀。

儒家“心性论”的“心”是一种以“善”为根本的“道德心”,这种“道德心”包融着像屈原、杜甫那种积极“入世”,关怀家国命运、民间疾苦,“执着”地、真情地去抒写世道沧桑、生命悲欢和对美好社会理想的追求之心,这是一种充满社会关怀、现实关怀、人类生存关怀的富有人文主义精神之心。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道家与禅宗的心性论所阐述的“心”或“性”更切合作为审美胸怀的“诗心”的本质特征。“自然无为”便是“道心”,人的心性达到这种境界就是超越了世俗的“道心”境界,从而进入逍遥自由的心性境界。禅宗认为必须不执着于物,不生贪念,不被五光十色的尘世现象引诱迷惑,经常保持清净的心态,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种境界,而这种禅境既是美好的人生境界,也正是我们所谓审美胸怀、所谓“诗心”的境界。

当然,单从儒、道、禅的心性论理解“诗心”的性质特征是不够的,“道德心”和“智慧心”还不是“诗心”的特质。从中国传统诗论看,“诗心”的特质在于情感性——“诗心”是一种以情感为特质的性灵之心。

“诗心”在诗歌创作乃至一切艺术创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诗心”作为一种审美胸怀,是优秀诗歌创作的心理条件,是创构艺术意境所必备的心灵境界。可以说,没有“诗心”就没有艺术意境。这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没有美就没有艺术意境,而“诗心”是发现和产生美感的心灵境界,因为美的发现和容纳必须凭借于艺术家禀赋的“审美胸怀”,所以有“诗心”才能创构艺术意境。

当艺术家带着某种欲望即功利态度去看世界时,他们就既看不到美、不能判断美,也不能产生美感,而当艺术家“用志不纷,乃凝于神”,以一种无私的、不旁及实用功利和欲望的心态,如同“童心”般的“诗心”去看待世界时,他就不仅能看到美,而且能把握住美、容纳美,进而创造出超越平庸的艺术境界。

第二,艺术意境须凭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创构出一个虚实相生的想象世界。

诗不囿于“写实”,要超越现实,表达理想追求,就是既要有合乎自然的“写境”,又要有超越现实的“造境”,有实有虚,虚实统一。就是说,艺术对于自然的描写,只有通过“诗心”的映射才能构成一个“渊然而深的灵境”即艺术意境来。

第三,艺术意境的创造必须凭借感情去体验、把握宇宙自然、人生世相,化景语为情语。

“诗心”,是一种具有情感特质的审美心灵,既有“超旷空灵”的胸怀,又有“缠绵悱恻”,即具有丰富、热烈、深沉的情感。深沉的情感,“缠绵悱恻”,一往情深,才能深入万物的核心,体验宇宙人生的深哀或真乐,唯此才有艺术意境的创成。顾恺之的画境、陶渊明和谢灵运的诗境的创造,莫非如此。诗情画意、宇宙人生浑然一体,这就是饱含情感的“诗心”创构的艺术意境,

“诗心”是诗人、艺术家创构艺术意境的一种审美心灵境界。在人生实践上也是成就一个人审美人格、创造艺术人生的心理条件,两者是统一的。诗人、艺术家只有自觉培养并拥有一颗充满人生关怀和社会关怀的热情,以自然无为、超脱自由为特征的“诗心”,才能真正达到审美的人格境界、人生境界。

(摘编自柯汉琳《论诗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心”是一种融汇有中国儒、道、禅三家观念的审美心灵境界,它具有超脱、淡泊、自由性灵的特征。
B.之所以美的发现和容纳必须凭借于艺术家禀赋的“审美胸怀”,是因为有“诗心”才能创构艺术意境。
C.“诗心”是优秀诗歌创作的心理条件,有了它,诗人就能够深入万物的核心,体验宇宙人生的深哀或真乐。
D.当艺术家带着功利态度去看世界时,他将不能看到美、把握美、容纳美,也无法进行创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先从介绍儒、道、禅三家的“心性论”入手,有助于读者理解“诗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B.为了论证“有‘诗心’才能创构艺术意境”,文中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式,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C.文章经过充分论证后,在最后一段由论述审美境界升华到人生境界,亮出中心论点,构思巧妙。
D.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气势通畅。论述“诗心”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时,采用了并列式的结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有“道德心”和“智慧心”是不够的,还要再加上“性灵之心”,才能真正组成完整的“诗心”的特质。
B.艺术对于自然的描写,既要有合乎自然的“写境”,也要有超越现实的“造境”,只有这样,才能构成艺术意境。
C.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天姥山,其实是诗人远离俗尘的心灵映射的对象,是凭胸臆创构出的一个虚实相生的想象世界。
D.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创构艺术意境,使诗情画意、宇宙人生浑然一体,离不开饱含情感的“诗心”。
2021-02-13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