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体裁 >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4 题号:1227574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听郑五愔弹琴

孟浩然

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注】①郑五愔:郑愔,在堂兄弟中排行第五。②阮籍:三国魏人,“竹林七贤”之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将郑愔比作阮籍,描绘了郑愔与朋友在清风竹林豪饮畅弹的欢乐场景。
B.诗歌颔联通过“下”“拂拭”等词语,描写了郑愔弹奏时潇洒不羁的样子。
C.“夕阳沉”点明天色已晚,既写出听琴者的浑然忘我,也衬托郑愔的高洁。
D.本诗语言清新明净、平淡自然,典故的运用使得诗歌内涵丰富,形象饱满。
2.音乐能给人带来不同的心境,试比较孟浩然听郑愔弹琴,与白居易听琵琶女演奏(并自叙身世)后不同的心理感受。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小寒食舟中作①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②萧条戴鹖冠③。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本诗为诗人暮年漂泊潭州时所作。隐几:席地而坐,靠着小桌几。鹖(hé)冠:相传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交代写作时间与地点。“舟中”一语双关,真实反映了杜甫晚年的漂泊处境,同时隐喻天下百姓像自己一样流离失所。
B.首句承题,写诗人强打精神,饮酒过节。“强饮”两字意蕴丰富,折射出诗人不欲饮酒、应节当饮、以饮浇愁的复杂心绪。
C.第二句写诗人穷愁潦倒的身世际遇。以儒士之身而戴隐者鹖冠,点出诗人无官无职,包蕴着不为朝廷所用的无奈与辛酸。
D.尾联总束全诗,深化主题。面对眼前春江之上青山白云的自然景色,诗人遥想万里外的 长安,表现了他忠君忧国的执着。
2.颈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概括画面特点并加以描述。
2020-11-06更新 | 5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其一)

苏轼

野雁见人时,未起意先改。

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

无乃槁木形,人禽两自在。

北风振枯苇,微雪落璀璀。

惨澹云水昏,晶荧沙砾碎。

弋人[注]怅何慕,一举渺江海。


【注】弋人:猎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至六句作者夸赞陈处士画雁时没有惊到雁,得以捕捉到雁的自然之态。
B.作者借画面的“槁木”“枯苇”“微雪”等意象,营造了全诗凄凉的意境。
C.全诗以咏画为主,但在行文中又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体验,两者自然天成。
D.全诗结构完整紧凑,以“野雁见人”始,以“弋人怅然”终,首尾呼应。
2.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宋代画家画的是精神,而不是外在。……自然本身是活泼的,画家应当在画里把握万物的内在精神。”根据上文,结合苏诗分析陈处士的画妙在何处。
2019-11-25更新 | 7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边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2)整首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春景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018-10-20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