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当代 > 袁行霈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977 题号:124431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燕南园62号

                                 ——记恩师林庚【注】

袁行霈

燕南园62号是一个中式的小庭院,庭院中央有一棵高大的柿子树,右手数竿竹子掩映着几扇窗户,窗棂雕了花的,那就是静希师住房的东窗,窗边就是他经常出入的东门。走进东门穿过走廊是一间客厅,客厅南窗外有一段廊子,所以客厅里的光线不很强,有一种舒缓从容的氛围。从客厅一角的门出去,右转,再打开一扇门便是他的书房,那里东、南、西三面都是窗子。冬季的白天只要天晴,总有灿烂的阳光照进来陪伴着老师。这正应了他的两句诗:“蓝天为路,阳光满屋。”

静希师在五十年代末期就买了电视机,那是一台苏联制造的黑白电视机。他喜欢体育,常看的是体育节目。那时候电视机还是稀罕物,第26届世乒赛期间,系里的年轻教师们每天都到他家观看比赛的实况转播,他的家成了演播厅。就在这次比赛结束以后不久,老师买了一张乒乓球台,放在院子靠近南墙一片宽敞的地方,系里的青年教师常去那里跟老师打球,我也是其中的一个。老师的眼神好,对球的感觉敏锐,处理球的手法细腻,会突然抖腕发力,改变球的方向,使我招架不住。

我在北大求学和工作的五十一年间,不知多少次进出这庭院,进出这客厅,在那里向老师求教,一起谈论学问和人生。有时候老师让我进入他的书房,我们隔一张写字台面对面坐着。我们距离更近,谈话也更亲切。不管甚么话题,老师都有独到的见解。有一次谈到孙悟空,他说孙悟空身上有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愤慨情绪和叛逆精神。1962年静希师开始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上部,他告诉我,李白的《独漉篇》,别人都不选,我们要选。这首诗我原来没有留意,经老师指点,细细读了几遍,才明白它很能代表李白独特的风格,末尾四句:“罗帏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这样奇特的想象和构思,这样明快而新鲜的语言,非李白写不出的。后来他仍不断鼓励我在学术上要胆子大一些,要追求突破,只要是经过自己认真研究得出的结论就要坚持,不必顾忌别人一时的看法。这使我想起他对自己所提倡的“盛唐气象”的坚持,当这个见解刚发表的时候,遭到强烈的反对,但他从未放弃,后来终于得到学术界的承认。

他常常把自己新写的诗读给我听,并让我评论。我特别喜欢他51岁时写的那首《新秋之歌》,诗的开头说:我多么爱那澄蓝的天/那是浸透着阳光的海/年轻的一代需要飞翔/把一切时光变成现在。这首诗里洋溢着对年轻人的爱和期望。他鼓励年轻人飞翔,希望他们把握现在创造未来。诗的结尾是这样的:金色的网织成太阳/银色的网织成月亮/谁织成那蓝色的天/落在我那幼年心上/谁织成那蓝色的网/从摇篮就与人作伴/让生活的大海洋上/一滴露水也来歌唱。这样铿锵的韵律,这样富有启发性的意象,这样新鲜的感受和语言,四十年后读起来还觉得好像是旦晚才脱笔砚的。

几十年近距离的接触,我越来越感到静希师首先是一位诗人,是一位追求超越的诗人,超越平庸以达到精神的自由和美的极致。他有博大的胸怀和兼容的气度,我从未听他背后说过别人的坏话;他有童心,毫不世故;他对宇宙和人生有深邃的思考,所以他总能把握自己人生的方向。他九十岁出版的诗集《空间的驰想》,用物理学家的眼光思考时间和空间,呼唤人类对空间的突破。他可贵的独特之处,或者说别人难以企及之处,乃在于他是以诗人之心从事研究,是带着新诗创作的问题和困惑来研究古典文学的,同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来指导自己的创作实践。他对“建安风骨”和“盛唐气象”的提倡,既符合建安和盛唐诗歌的实际,也启示着新诗创作的一种突破的方向。

静希师在燕南园62号这栋住宅里生活将近六十年了。虽然院子大门的油漆已经剥落,室内也已多年没有装修而显得有些破旧,但住在这里的年近百龄的主人精神依旧!有时趁着好天气我陪他在燕园散步,他不要我搀扶,自己昂首向前,步履安详。他曾告诉我,走路一定要昂起头来。他一辈子都昂着头,而昂着头的人,精神是不老的!

文本二:

盛唐气象之继承了建安风骨,盖为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建安时代乃是一个解放的时代,那是从两汉的宫廷势力之下解放出来,从沉闷的礼教束缚之下解放出来;于是文学也就有力地从贵族文学中解放出来,带着人民胜利的心情、民主要求的信念。建安也是一个艰苦的时代,因为一切都似乎是草创的。一种荒凉高亢的歌声,所谓“惊风飘白日”“高台多悲风”,就是建安风骨的基调。而初唐社会上残余的门阀势力与诗歌中残余的齐梁影响,到了盛唐就一扫而尽。这一种解放的力量,也就是建安风骨真正的优良传统。盛唐时代是出现在百年来不断上升的和平繁荣的发展中,它是一个进展得较为顺利的解放中的时代。一种春风得意一泻千里的展望,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大道如青天”“明月出天山”。这就是盛唐气象与建安风骨,同为解放的歌声,而又不全然相同的地方。盛唐诗歌的色调要比建安更为鲜明,其基调也更为爽朗。

(选自林庚《盛唐气象》)


【注】林庚(1910-2006),字静希,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南园62号”既是一处庭院,也是本文构思的重要依托,文章写人记事,叙议结合,首尾呼应,形散神聚。
B.林庚提出“盛唐气象”的见解,并在《独漉篇》的诗句中读出了“盛唐气象”,在《新秋之歌》中表现了“盛唐气象”。
C.文章写林庚打球“突然抖腕发力”,走路“昂首向前”“一辈子都昂着头”,注重抓住动作和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
D.从日常闲谈到传道授业,从诗歌创作到学术研究,林庚都表现出既源自天性而又久经修炼的独特的气度和风范。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蓝天为路,阳光满屋”两句,诗境清新明朗,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感悟,体现了近体诗鲜明的形象性和韵律美。
B.林庚先生告诉袁行霈,坚持将别人都不选的李白的《独漉篇》选入《中国历代诗歌选》,说明治学严谨细致的重要性。
C.林庚“盛唐气象”的见解一直遭到学界的反对,但他坚持自己的看法,表现了一位杰出学者的学术自信和风骨。
D.《新秋之歌》对“网”这一意象的运用,以及《说“木叶”》中对“木叶”的美学辨析,体现出林庚非凡的艺术感受力。
3.建安风骨与盛唐气象有什么异同?请结合文本二简要回答。
4.有人认为林庚达到了“诗歌魅力、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交融”。如果以此为主题写一则《燕南园62号——记恩师林庚》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而这也是盛唐时代的性格。它是思想感情,也是艺术形象,在这里思想性与艺术性获得了高度统一。有人认为只有揭露黑暗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这是不全面的,应该说属于人民的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的。如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离骚》,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强烈追求理想、追求光明的性格形象,很少具体描述黑暗面。当然追求光明就会与黑暗面形成敌对,这原是矛盾的两面;作者究竟是带着更多黑暗的重压,还是带着更多光明的展望来歌唱,这在形象上是不同的,这事实上正是一个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盛唐气象正是歌唱了人民喜爱的正面的东西,反映了时代中人民力量的高涨,这是盛唐气象所具有的时代性格特征。它是属于人民的,是与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相敌对的,这就是它的思想性。

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和平生活繁荣发展的时代,它不同于战国时代生活中那么多的惊险变化,因此在性格上也就更为平易开朗。《楚辞》比《国风》复杂得多、曲折得多,而唐诗则与《国风》更为接近。这一深入浅出而饱满蓬勃的风格,正是盛唐诗歌所独有的。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五花马,千金袭,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已经是万古愁了,感情还不沉重吗?然而正是这万古愁才够得上盛唐气象,才能说明它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气象可以匹敌,有着联系;才能说明盛唐的诗歌高潮比陈子昂的时代更为气象万千。我们如果以为白发三千丈”“同销万古愁仅仅是说愁之多,愁之长,也还是停留在字面之上,更深入理解,会发现这个形象的充沛饱满,这才是盛唐气象真正的造诣。

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说愁多、愁长,也是形象的名句;然而这个形象绝不是盛唐气象,它说愁多、愁长,却说得那么可怜相;它的一江春水向东流黄河之水天上来,在形象上简直是无法比拟的全然不同的性格。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也是典型的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是饱满的、蓬勃的,正因其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是充沛的,它夸大到白发三千丈时不觉得夸大,它细小到一片冰心在玉壶时不觉得细小;正如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也耀眼地说明了整个春天的世界。它玲珑透彻而仍然浑厚,千愁万绪而仍然开朗这是基于对饱满的生活热情、新鲜的事物的敏感,与时代的发展中人民力量的解放而相伴成长起来的。它带来了如太阳一般丰富而健康的美学上的造诣,这就是历代向往的属于人民的盛唐气象。

盛唐气象是中国古典诗歌造诣的理想,因为它鲜明、开朗、深入浅出;那形象的飞动、想象的丰富、情绪的饱满,使得思想性与艺术性在这里统一为丰富无尽的言说。这也就是传统上誉为浑厚的盛唐气象的风格。

(摘编自林庚《盛唐气象》)

材料二:

唐朝继隋之后,经过太宗贞观之治,文化交融的过程大大地加速了。南朝的妆点了北朝的,北朝的充实了南朝的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一种融合了南北文化之长、与唐帝国的政治经济形势相适应的新文化达到了成熟的地步。盛唐气象正是这种富有深厚内涵的新文化的升华。

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都会,居住着许多外国的王侯、供职于唐朝的外国人、留学生、求法僧,外国的音乐家、舞蹈家、美术家,以及大量外来的商贾,至于外国的使臣更是络绎不绝。在宗教方面,佛教之外,伊斯兰教、袄教、景教和摩尼教也都得以流行。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交流也给盛唐社会注入新的气息。中外文化的交流,打开了盛唐人的眼界,开阔了他们的胸襟,这对气象的形成无疑起了积极作用。

关于盛唐经济繁荣的局面,文献中不乏记载。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元结《问进士》)四方丰稔,百姓殷富……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郑崇《开天传信记》)从中宗神龙元年到玄宗天宝十四年,短短五十年间,唐朝人口增幅达40%。天宝年间人均粮食达到了700斤。无法想象,在一个民生凋敝、战乱频仍、国家分裂的时代会有什么气象可言。

在安定的局面下,儒、释、道三教得以并用,思想界出现比较自由的气氛。在这样的气氛中,诗人们可以从各方面汲取营养。李白信道,杜甫尊儒,王维崇佛。他们的不同信仰,对形成各自的诗歌风格起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唐朝实行抑制门阀士族的政策,以科举取士,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与此同时,文化也从少数士族文人手中转移到中下层庶族文人手中。这批在唐朝建国后成长起来的新人,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比较了解社会的实际、政治的利弊和民生的疾苦。他们有抱负、有见识、有能力,敢于冲破旧的藩篱开拓新的局面。盛唐文化实际上主要是这批新人创造出来的,盛唐气象也就是这批新人的气象。

(摘编自袁行霈《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朝气蓬勃作为盛唐气象最为突出的特点,既是盛唐诗歌的艺术风格,也是盛唐时代的性格特征。
B.盛唐时代和平繁荣,性情更为平易开朗,这一时期的诗歌风格与深入浅出的《国风》比较接近。
C.李白“万古愁”的咏叹虽然感情沉重,但比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更为气象万千,充沛饱满。
D.唐代儒释道三教并用,诗人可以从多方面汲取营养,而诗人不同的信仰也决定了其不同的诗风。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盛唐时代,人民力量高涨,喜欢歌颂正面力量、追求光明理想的作品,不喜欢揭露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的作品。
B.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借用玲珑剔透的意象表达饱满的内心感受,有别于盛唐气象的宏大浑厚的艺术特征。
C.盛唐气象,呈现出了鲜明开朗、形象飞动、想象丰富、情绪饱满等特征,实现了诗歌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D.盛唐气象的出现,与唐代实行科举取士,产生文化下移效应,从而打破了门阀士族长期垄断政治的局面密切相关。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盛唐气象”的一项是(     
A.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材料一在论述“盛唐气象”时,提到楚国的屈原和南唐后主李煜,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5.假如你在进行关于盛唐文化的研究性学习,要针对“盛唐气象的成因”写一份报告,请结合材料二,列出报告要点。
2024-01-12更新 | 4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②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铤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群形,纠纷舛错,逐意奔走。”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

③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④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

(选自袁行霈《境与象》)

材料二:

①诗歌意境,从表现对象分,有“物意境”“事意境”“情意境”“理意境”。

②所谓“物意境”,也叫“物境”,就是以“物”为表现对象的审美意境。山水诗、咏物诗、山水画、花鸟画中多有此类意境。“物境”具有令人身临其境的“形似”的审美特点。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这些都是“物境”名句,一个个逼真如画,历历在目,令人有“处身于境”、目悦神怡之美感。

③所谓“事意境”,也叫“事境”,就是以事为表现对象的审美意境。叙事诗、咏史诗和写人诗中多有此类意境,此外古典戏曲、小说和散文中也往往有此类佳作。事境有大有小,有时一句诗就是一个事境,如“少小离家老大回”“风雪夜归人”“落花时节又逢君”;有时一首诗是一个事境,如《孔雀东南飞》《长恨歌》和《卖炭翁》。事境的审美特点是“近”,贴近生活,真实可信,所以才能获得“亲切不泛”的美感享受。

④所谓“情意境”,也叫“情境”,就是以“情”为表现对象的审美意境。抒情诗、抒情小赋、抒情散文和音乐、戏曲中多有此类意境。在古典诗歌中,有直抒其情成境者。如赵嘏《忆山阳》:“折柳城边起暮愁,可怜春色独怀忧,伤心正叹人间事,回首多惭江上鸥。”金圣叹评云:“看他四七二十八字,中间杂用‘愁’字、‘怜’字、‘忧’字、‘伤’字、‘叹’字、‘惭’字, 凡若干悲苦字成诗,知先生怀忧,真有甚深者也?”但更多的是借景抒情而成境者。如汉乐府《西洲曲》:“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又如苏轼《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李白是写情境的圣手,他有许多这方面的名句,诸如:“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在李白笔下,风、水、月皆成为情的化身,而又是那样亲切自然,尽情尽理,真是大家风范。

⑤所谓“理意境”,也叫“理境”,就是以“理”为表现对象的审美意境。如果说“情境”的审美特点是求“美”的话,那么“理境”的审美特点则是求“真”。玄言诗、哲理诗、议论散文、寓言、写意画中多有此类意境。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些都是直言其理的名句,还有借景言理的,如崔颢《黄鹤楼》一诗,金圣叹评云:“他何曾是作诗,真是直上直下放眼恣看,看见道理却是如此。”什么“道理”呢?就是“黄鹤” 飞了,“昔人”去了,甚至他们早都死了,而“楼”还存在着。生命是有限的,空的,只有“楼”是无限的,实的。所以,感叹生命无常、人生短暂,便是这首诗的道理。这些道理是通过昔人、黄鹤、楼、白云、此地、千载等时空意象表现出来的。前者所举名句,或理,或意,都浸泡在浓郁的感情里;后者所举的“道理”则隐含在意象之中。所以朱光潜先生说:“诗有说理的,但是它的“理”融化在赤热的情感和灿烂的意象之中,它绝不说抽象地未受情感饱和的理。”

(选自古风《意境探微》)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与境交融之后生成意境,意境可以超越具体的时间和空间,给读者更多的想象余地。
B.“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这一比喻的意思是象生于境,没有境就没有象。
C.“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特殊手法的作用,旨在表明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可见意境的形成不一定借助特殊的艺术手法。
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物境”讲究的是逼真如画,历历在目,具有令人身临其境的“形似”的审美特点。
B.《长恨歌》体现了一首诗是一个贴近现实生活的事境,可给读者“亲切不泛”的美感享受。
C.抒情诗、抒情小赋和抒情散文中多有“情境”,这种“情境”有的是直抒其情,有的是借景抒情。
D.“情境”求“美”,“理境”求“真”,“情”“理”在同一诗作中不能兼而有之。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理意境”观点的一项是(       
A.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B.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D.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4.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三段的论证思路。
5.杜甫诗云“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崔颢有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请结合材料分析以上诗句中境与象的关系。
2023-11-07更新 | 17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关于文学作品的多义性,南朝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说:“隐以复意为工。”又说:“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南朝刘勰所说的“复意”“重旨”,就是我在这里所说的多义性。在西方,对诗的多义性也有人谈到过。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所讲的“双意复言名词”以及“三义”词、“四义”词,就是一个与多义性有关的问题。不过,对多义性的深入研究,却是20世纪以后随着语义学的建立而开展起来的。语义学是符号学的三个分支之一。符号学认为,许多理论问题都可以通过分析、研究表达这些理论所使用的语言符号,而得到解决或说明。有人用符号学的理论来研究诗歌,把诗歌也看作是一种符号,叫“复符号”。这种“复符号”所投射出来的语意,只是它所包含的意义的一部分。这就涉及诗歌多义性的问题了。英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语言学家理查兹的学生恩普逊,在1930年出版了一部书,书名叫《意义暧昧的七种类型》。它的主旨是说明,为什么对同一首诗的意义会有不同的理解。恩普逊找出七条原因,归纳为七种类型。朱自清先生写过一篇题为《诗多义举例》的文章,就是用恩普逊的方法分析了四首中国旧诗。可惜朱先生对这个问题没有继续深入地研究,学术界对这个问题也没有重视,以致今天我们在这方面仍无进展。

②文学既然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又是语言最精粹的一种文学体裁,那么,研究诗歌特别是研究诗歌艺术,自然离不开诗歌语言的研究,离不开语义的研究。从语义学的角度研究诗歌艺术,无疑是一条途径。但是,决不能用语义分析代替对诗歌艺术规律的探讨。

③诗的多义性与词汇学上所说的词的多义性不同。词汇学中,词义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概括的反映,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群体在使用过程中约定俗成的。由于语言中词的数量有限,不可能一对一地表示复杂的客观事物和现象,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多义词。然而不管一个词有多少种意义,这些意义都是确定的,而且这些意义都是为社会所公认的。而诗人不仅要运用词语本身的各种意义来抒情状物,还要艺术地驱使词语以构成意象和意境,在读者头脑中唤起种种想象和联想。读者在读诗的时候,他们的想象、联想和情感,以及呈现在他们脑海里的形象,虽然离不开词义所规定的范围,却又因人因时而有所差异。

④另外,在词汇学里讲词的多义性,是把同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加以总结,指出它的本义和引申义。一般说来,一次只用其一种意义,歧义是一般情况下使用语言时需要特别避免的毛病。但是在诗歌里,恰恰要避免词义的单一化,总是尽可能地使词语带上多种意义,以造成广泛的联想,取得多义的效果。中国古典诗歌的耐人寻味,就在于这种复合的作用“诗无达诂”这句话,如果理解为诗是不能解释的,那么这句话当然是错误的。如果从诗的多义性上理解,这句话倒也不无道理。由于中国古典诗歌具有多义性,读诗的时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有不同的体会和理解,这是很自然的。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多义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多义性,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早在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他的文学理论专著中就有所提及。
B.诗歌是语言最精粹的一种文学体裁研究诗歌艺术一定离不开对诗歌语言的研究,离不开对语义的研究。
C.诗歌其实就是一种叫“复符号”的符号。“复符号”所投射出来的语意,其实就是诗歌所包含的意义。
D.中国古典诗歌具有多义性,读诗的时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有不同的体会和理解,这是很自然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①段举例子,做阐释,论述了古今中外对文学作品的多义性问题都有所关注。
B.本文第②段,简单阐述了研究诗歌艺术离不开语言研究,也离不开语义研究的原因。
C.第③段在论述词汇学中词的多义性与诗歌多义性的区别时,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D.本文围绕诗歌的多义性问题,论述了诗歌的多义性与词汇学上词的多义性这二者的区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朱自清早就用恩普逊的方法分析了中国旧诗,因学术界对此不重视故到今天我们在诗歌的多义性研究方面仍毫无进展。
B.与词汇学中用词时通常一次只用其一种意义不同,诗歌中的词只要有歧义,就形成广泛的联想,从而使诗歌耐人寻味。
C.“诗无达诂”这句话,如果理解为诗歌因其词语的多种意义,而在读者头脑中唤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则是对诗歌的误读。
D.贺知章《咏柳》中“碧玉妆成一树高”既能让人想象婀娜多姿的柳树,又能让人想到“小家碧玉”,这就体现出诗歌的多义性。
2020-02-09更新 | 2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