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0 题号:125129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鲁迅毕生都在批判传统文化,以他为代表的激进思潮造成了传统文化在五四时期的断裂。这种观点表面上好像是有根据。的确,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是非常深刻的,有时候他的批判态度是非常偏激的。

五四时期,鲁迅一谈到旧制度,旧文化,就深恶痛绝,有时候他把话说得很绝。他曾说:“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不可否认,在对待传统这个问题上,鲁迅的确采取了和惯常的思维方式不同的那种叛逆的评判,这让人震惊,又让人清醒。

在《狂人日记》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从来如此,便对吗?”这是狂人的话,其实也是鲁迅的质疑。对于普通人来说理所当然的事,鲁迅会质疑,他可能有独特的发现。清朝乾隆年间花了13年时间修的《四库全书》,一般人都认为这当然是一个伟大的文化建设工程。但鲁迅却认为,这种编书的行为也是一个文化的“统制”,是以胜利者的看法来批评和征服汉族的文化和人情。因为清朝的文字狱、烧书也是与编《四库全书》同时进行的。当时在《四库全书》之外,被列为禁书的一共有13600多种,烧掉了15万册。鲁迅得出一个结论:“官修史书往往把历史上的真实给抹去了,这就是所谓篡改历史,强迫遗忘。”

这样的例子在鲁迅的作品里比比皆是。鲁迅对传统始终是采取有一种怀疑的态度,他用另外 一种眼光,透过历史的本质重新去思考,去评判。这种逆反式的评判,它给人一种警醒,使人挣脱被传统习惯捆绑的思维定势,揭示真实,正视传统文化中那些不适合我们时代发展的腐朽成分。

现在也有些学者在批判鲁迅,认为鲁迅提倡不要读中国书。鲁迅在《青年必读书》里说:“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废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废和厌世,所以主张少看和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只看这个言论,似乎太绝对了,但问题是,当时正逢五四落潮以后政府主张重新尊孔读经,所以鲁迅提出少看中国书。这是特定语境中的文学表达,其中蕴含有鲁迅自己的一个整体的感悟。

我们读鲁迅的时候,不要逮住他一句话,就认定这是一个论文式的结论,实际上这是一种批判式的文学表达。他不是写学术论文,他写的是杂文,他是文学家。传统文化中有精华的,也有糟粕,不能笼统地褒或者贬;但当传统作为一个整体,仍然严重牵绊着中国社会进步的时候,鲁迅那个时代的人就要冲破这个铁屋子,就要采取一种断然的态度,所以说话比较偏激。他认为在中国如果不大声疾呼,用决绝的,而不是温吞的态度去告别旧的时代,那是做不成事的。在中国做事,用他的话说,是“搬动一个桌子都要流血”。

这大概就是五四启蒙主义那一代人比较激进的原因,这是文化转型期的一种现象。

把古代传统文化作为整体来看待,鲁迅是全盘否定的,他不讳言自己是激烈的,这是他的一个策略。但鲁迅不是一个历史虚无主义者,他有学者冷静和严谨的一面,他在批判传统的同时,也用大量的精力在整理、研究、分析传统史化,发掘其中有活力的东西,可以借鉴的东西,可以转化的东西。鲁迅一生用了差不多30年的时间,整理了 22部古籍。20世纪20年代他在北大上过中国小说史这门课,他写的《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到现在还是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研究的标杆性著作。

(摘编自温儒敏演讲《怎样读鲁迅的作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鲁迅为代表的激进思潮导致了传统文化的断裂,这是文化转型时期的一种现象。
B.和人们惯常的定势思维不同,鲁迅对传统文化的确有采用一种偏激的批判性态度。
C.鲁迅的偏激,是因为鲁迅是文学家,无法用论文式的表达,只能采用文学式的表达。
D.虽然鲁迅并不是一个历史虚无主义者,但他对传统文化确实是持全盘否定态度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儒敏多次引用鲁迅原话,是为了对鲁迅的话逐个进行批判,进而表明自己的观点。
B.文章运用举例与对比论证,证明了鲁迅的质疑与批判态度常常让他有独到的发现。
C.文章就如何看待鲁迅的偏激这一问题,从现象、意义到原因层层深入,进行了分析。
D.文章从文章体裁与历史环境两个角度,分析了鲁迅杂文中的偏激态度产生的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是因为有怀疑与批判的态度,鲁迅才能够透过历史的本质重新去思考和评判,并发现传统文化中的腐朽成分。
B.鲁迅建议青年人少看中国书,是出于对当时社会的倒退思潮的愤激,他批判传统文化,是因为渴望中国社会进步。
C.鲁迅在批判传统文化糟粕的同时,也整理并发掘了其精华,这一点和他在《拿来主义》中所表达的态度是一致的。
D.我们现在倡导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是因为今天传统文化不再是阻碍社会进步的力量,而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放眼全球,伟大文明的起源,无不伴随着神话幻想支配的文明奇观:埃及金字塔与斯芬克斯像,巴比伦神庙庙塔,迈锡尼的黄金面具,中美洲玛雅金字塔等等。对照之下,中国文明起源期的文化奇观既不在巨石建筑方面,也不在贵金属的冶金术方面,而是突出表现在切磋琢磨的玉礼器传承方面。如凌家滩5300年前80公斤巨型玉猪,北方红山文化玉雕神祖像与南方玉雕羽冠神徽之类,还有延续五千多年,至今依然发挥经济作用的西玉东输路线——“玉石之路”。

②与其他文明古国相比,中国文明起源期覆盖的地理范围非常广袤,与尼罗河、两河流域和希腊半岛孕育出的偏于一隅的文明古国截然不同。这就需要从理论上解释:为什么中国人能够不分地域、族属、语言的巨大差异,凝聚到一个文化共同体中?化干戈为玉帛,这一句古代熟语已道出此中奥秘,那就是认同到华夏文明特有的最高价值观。如《论语》所记孔子的发问:“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③需要认真思考的是,为什么礼神祭祖要以玉器为中介?以玉和帛为至高价值的国教信仰,究竟源于何时何地?项目研究成果表明,此类国家信念体系,建立在中国文明独有的两种物质的互动基础上。从文明的基因构成看,先于青铜时代王权国家,还有一个更早更深远的玉器时代,该时代铸就的意识形态和话语,注定给文明发生提供不变的价值导向。诸如卞和献玉璞、周公手持玉璧玉圭和祖灵展开现场对话等故事,读书人早已司空见惯,却未能有效反思其所以然。其实,这和一万年来玉文化在东亚大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史前玉文化的点线面传播过程靠什么因素得以实现?靠的是共同的史前神话信仰的认同力量。具体讲,以玉为神,以玉为天,以玉为永生不死的象征,这是一整套神话信念体系。此类观念的跨地域传播,在距今四千年之际覆盖到我国大部分地区。这是一个没有金戈铁马的精神统一的渐进过程。该过程要比秦帝国武力统一中国,早出整整两千年,其重要的文化史和思想史意义,不言而喻。

④以往的国学传统受制于文献史学观,根本无法认识到这一场先于甲骨文汉字而存在的文化整合和凝聚过程。唯有走出已有的书本知识的束缚,跟随第四重证据(考古发现的遗址和文物)不断出现的轨迹,才能走进前文字时代物证符号认知的广阔天地。这就意味着要对大量史前考古遗址和文物进行再学习,并由此展开辨析解读工作,在此基础上构建文化文本编码与再编码的本土化理论。

⑤对“玉文化先统一中国”这个重要命题,现已逐渐形成更为细化的认识推进:璧、琮、璜,加上锥形器和冠形器的完整玉礼体系,早在五千年前的环太湖的长三角地区就已率先完成。在良渚文化之后辗转传播到中原,奠定了夏商周玉礼符号的基础。此种认识的递进,又推出基于环太湖地区田野调研的考察记类著作《玉文化先统一长三角》(2021年),让玉文化先统一中国的理论得到进一步的细化探讨,揭示出在无文字时代发生过的重大文化传播现象对文明起源的意义。如果要追问为什么史前玉文化的高峰没有出现在中原和北方,却唯独孕育在长三角地区,那一定和一万年前长江流域率先驯化出稻米,并在七八千年前开启养蚕缫丝生产等物质积累优势有关。

(摘编自叶舒宪《文明探源的交叉学科视角及方法论创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明起源期的文化奇观,不像其他文明起源的文化奇观那样都表现于巨石建筑和贵金属冶金术方面。
B.中国人能凝聚到一个文化共同体中,是因为他们能不分地域、族属、语言的差异,认同华夏文明特有的价值观。
C.以玉帛为最高价值的国教信仰,靠共同的史前神话信仰的认同力量跨地域传播,距今四千年之际逐渐覆盖全国。
D.完整的玉礼体系率先完成于环太湖的长三角地区,在良渚文化之后辗转传播到中原,奠定了夏商周玉礼符号的基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将中外文化奇观相对照,点出中国文明起源期文化奇观的独特处。
B.第②段引用孔子的话,证明玉帛承载了华夏文明特有的最高价值观。
C.最后两段采用正反对比论证,强调要认识史前玉文化需在研究方法上创新。
D.文章从文明奇观差异说起,接着对中国玉文化探源释因,最后阐述探源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明起源期的文化奇观在玉礼器传承方面表现突出,这与史前玉文化跨地域在我国大范围传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B.以玉为神、为天、为永生不死的象征的神话观念的传播,是一个精神统一的渐进过程,并最终形成中国大一统的局面。
C.对史前考古遗址和文物进行再学习,开展辨析和解读,有助于人们认识先于甲骨文汉字而存在的文化整合和凝聚过程。
D.史前玉文化的高峰没有出现在中原和北方,而在环太湖的长三角地区率先孕育完成,这与长江流域的物质积累优势有关。
2023-03-16更新 | 16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守什么,如何守?变什么,如何变?

“守”,是要守住文化传统、精神传统。继承传统一方面要深刻体悟中国画的文化特质和内在精神,一方面要深刻理解并遵循中国画自身发展逻辑。任何一项民族艺术,都是在这两个维度中连接文化传承,成就不同的表现个性,传达审美精神的差异。

中国画的文化特质,在于其独特的审美诉求和精神意蕴。如“一花一世界”所包含的博大。建立在中国哲学和中华美学基础上的中国画,不注重感官刺激,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宋代郭熙在《山水训》中有言,“山水,大物也”,一个“大”字,便道出山水画所营造的精神要义,即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作者的精神追求,以大道为终极取向,并辉映时代气象。正如北宋国力富强,收复燕云十六州一直是国家方略,故北宋山水画也多宏幅巨制;而南宋偏安一隅,山水画也从“大山大水”变成气象萧疏的“边角山水”。所以,中国画创作者应将中国画传承问题提升到文化自信、光大中华文化的高度来看待,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

中国画有自身的发展逻辑,其笔墨法度皆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特定审美意蕴的彰显。就像中国画最高的成就是“写意”,其中既包含“写”的审美性,也包含“意”在形式上所体现出的特定审美意境,二者相辅相成。因此,中国画创新既要守住精神,也要守住其笔墨法度与核心内涵,不能仅从形式上追求创新。现在一些画家为了求变,偷换概念,虽用的是宣纸、毛笔、水墨等中国画工具,但实际上画出来的是水彩、素描的样子。这种创新,实则是在玩形式游戏,充其量是一种艺术实验,不能展现中国画真正的魅力,更不可能成为中国画主流。

真正意义上的求“变”,是创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还要面向时代、面向生活。这又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让“笔墨当随时代”,表现时代审美和时代精神;一是要以高蹈的视野看世界,取各国艺术精髓并将其化为己有。这都要求创作者要有广博的学识、独立的艺术观而不随波逐流。林风眠的中西融合之道,张大千的“泼彩”山水,都为中国画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径。在他们的绘画中,既有借鉴外来艺术形式和观念所呈现出的现代性审美,又有立足中国画传统的核心要义进行的创新转化,最终于笔墨法度中成就新的精神气象。这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融会创新,恰恰建立在极其深厚的传统功底之上。从整体来看,中国画要想达到这个境界,还有一段路要走。

(摘编自洪湖《中国画的“守”与“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的“守”指要守住文化传统、精神传统,“变”也应以继承传统为基础。
B.中国画的“笔墨法度”皆是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彰显出了其特定的审美意蕴。
C.“写意”是中国画最高成就,因此它展现了中国画的真正魅力,是中国画的主流。
D.中国画的“变”,需创作者传统功底深厚,学识广博、艺术观独立且能融会创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指出理解“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并对二者分别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证。
B.文章通过引用和举例来证明中国山水画的精神要义是追求大道,辉映时代气象。
C.文章指出“变”的两层含义,以老艺术家为例,指出真正意义上的变是融会创新。
D.文章以中国画现存问题为背景,论述“守”与“变”的辩证关系并指出具体措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画家为了创新而创新,导致一些创作样式变得“不伦不类”,精神苍白无力。
B.任何一项民族艺术,只要体悟其文化特质,遵循其自身发展逻辑,就能继承传统。
C.“为祖国山河立传”最重要的是创作者要有家国情怀,对绘画技法的要求并不高。
D.在对“守”与“变”的不断探索中,中国画创作实现了形式的更新、审美的衍变。
2019-03-01更新 | 5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61130日,“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1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之一,二十四节气就是我国古代人民总结出的一套天文气象历法。它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基本描述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并记载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时刻。因此二十四节气是一部反映太阳对地球产生影响的太阳历。它被列入农历中,成为农历这一古老的阴阳合历的一个重要部分,千百年来一直被我国人民沿用。即使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它所蕴含的古老智慧同样非常有价值。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今天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摘编自《郑州晚报》2016121日)

材料二

公元前1200年的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记载了四方风”——四个方向的风,它反映了春分与秋分、夏至与冬至以及四季的变化。这表明,在该时期,二分二至的节气体系已经形成。

战国后期的《吕氏春秋》中已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的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了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

西汉武帝时期的《淮南子》第一次完整地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并说明了确定方法。

1645年清朝《时宪历》开始,二十四节气采用定气法计算。定气法以太阳运行的位置为准。二十四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度所到达的位置。现代二十四节气沿用定气法,具体节气时间由专家测算,以紫金山天文台颁发的《天文年历》为准。

(摘编自《二十四节气历史溯源》

材料三

二十四节气客观反映了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状况,是我国物侯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相连。几千年来二十四节气在指导我国农业生产和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大实践作用。今天,现代养生更看重节气,如三月八,吃椿芽儿,又如依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等等。

专家认为,二十四节气和相关活动有着凝聚族群、和谐天人关系的重要意义,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中国对于整个人类的文化贡献,对促进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编自2016121日新华社报道)

1.下列关于民众对“二十四节气”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之后之所以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为多民族所共享,是因为它被当作了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
B.民间传唱的“二十四节气”歌每句含六个节气,其中第三句“秋处露秋寒霜降”所指的节气依次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C.今天,“二十四节气”对于指导农业生产的功能逐渐减弱,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养生保健方面更重视季节更替和物候、气候的变化状况。
D.今天人们的生活中常用阳历,有时也用农历,“二十四节气”属太阳历,又被人们列入农历,由此可见农历和阳历两个系统互有交叉成分。
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从最早记载“四方风”始,到从《时宪历》开始并沿用至今的“定气法”止,在近三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二十四节气”步步完善。
B.近八成国人要么仅仅知道“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要么完全不了解。这表明,两千多年来,“二十四节气”跟人们的生活是渐行渐远的。
C.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我国古人已经用甲骨文明确记载了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这表明,当时“二分二至”的节气体系已经形成。
D.战国时记载了八个节气的《吕氏春秋》和西汉时完整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淮南子》,是两部和清朝的历书《时宪历》性质相近的专著。
E.国人对“二十四节气”相关的美食及相关传统活动和诗词、谚语的了解关注度高,表明人们对它的需求既有实用性,又有人文性。
3.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十四节气”有哪些重要的现实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1-09-15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