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战国 > 荀子(前313-前238)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9 题号:12550277

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槁()𫐓使之然(róu)()()
B.(jiāo)(kuǐ)(jì)(zhǎo)
C.(lóu)()非异(xìng)(xué)
D.而望()而不舍()(áo)乎己(xǐng)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直绳 中:合于。B.虽有槁暴:晒干。
C.舆马者 假:借助。D.君子非异也 生:出生。
3.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4.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 )
A.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
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D.人强马壮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种生活现象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实现超越。
B.第一段用“ 𫐓以为轮”来推导出通过学习和“参省乎己”才能达到理想境界的结论。
C.第二段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种生活体验阐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性。
D.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述了只有积累、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6.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劝学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乙) 劝学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矣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1.秦观《劝学》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矣/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B.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矣/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C.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矣/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D.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矣/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B.朔:古代有“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朔”,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C.《齐史》,“二十四史”之一。“二十四史”是指我国古代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前四史”则指“二十四史”中的《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
D.“传”: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详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的《劝学》,善用比喻来阐述道理。像选文中的第一段,便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观点。
B.荀子在《劝学》选文中的第二段,运用了比喻、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了学习应该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C.秦观在《劝学》中讲述了自己幼时读书不勤奋,成人后开始发愤读书,可是聪明却远不如从前。这和颜真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感受相同。
D.秦观在《劝学》中说到不勤奋和善忘让他荒怠了学业,但看到孙搴答邢词中的句子,深表赞同,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有文采的句子,编为《精骑集》。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5.秦观《劝学》中读书的故事可否论证荀子《劝学》中的中心论点?请作出判断并阐明你的理由。
2023-09-06更新 | 33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陆澄)问:看书不能,如何?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

一日,论为学功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捡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利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靡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

(节选自王阳明《传习录》)

[乙]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节选自《荀子》)

1.甲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方框内涂黑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字母。
凡A明不得B行C不去D须反E在自心F上G体H当I即J可通。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明”,指懂得,用作动词,“亲贤臣”的“亲”指亲近,两者用法相同。
B.文中“间”,指间断,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间”,两者词义相同。
C.文中“廓清”,与下文“克去”相近,指把私心杂念彻底清除,即“拔去病根”。
D.甲文“永不复起”中“复”与乙文“不复挺者”中“复”词义相同,都是“再”。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阳明认为,做学问不仅要看得多、解得通,更要在内心上苦下功夫、仔细体会。
B.治学者的心绪安定后,就不要一味地悬空静坐,而要有意识地反省体察克制私欲。
C.扫尽心中杂念,在自我反省与自我审视上下功夫,达到意念专诚,才能天理纯全。
D.荀子与王阳明都是儒学大家,二者在思想上一脉相承,都强调初学者应“静心学习”。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
5.两则材料都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请结合材料对此简要分析。
2023-12-14更新 | 16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一)劝学

《荀子》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看在荀子《劝学》)

(二)《精骑集》序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尝而望矣             踮起脚后跟
B.而神明自得               非凡的智慧
C.喜从滑稽饮酒者     交往
D.辄复不                  反省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B.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C.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D.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句的相关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广见于先秦典籍,西周、春秋对贵族的通称,强调政治地位的崇高,后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如本课“君子曰,学不可以己”中的“君子”即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B.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与今天的“步”不同。
C.朔,古代有“月相纪日法”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殊来纪日。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朔”,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D.“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与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传”意义不同。
4.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善于把深奥的道理寄寓于大量的浅显贴切的比喻,以此来阐述道理,像选文第一段,使用大量事物设喻,反复强调了“善假于物也”的观点。
B.荀子在选文第二段中除了设喻,还使用了对比论证,比如“骐骥”“驽马”的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
C.秦观在《<精骑集>序》中讲述了自己幼时读书不勤奋,成人后开始发愤读书,可是聪明却远远不如从前。这和颜真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感受相同。
D.秦观在《<精骑集>序》中说到不勤奋和善忘让他荒怠了学业。但看到孙搴答邢词中的句子,深表赞同,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有文采的句子,编为《精骑集》。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6.秦观《劝学》中读书的故事可否论证荀子《劝学》的中心论点?请作出判断并阐明你的理由。
2024-03-15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