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考点 >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9 题号:1255631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巡边在河北作

张说

抚剑空馀勇,弯弧遂无力。

老去事如何,据鞍长叹息。

故交索将尽,后进稀相识。

独怜半死心,尚有寒松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开篇的“抚剑”“弯弧”,紧扣诗题中的“巡边”,表明诗人的身份
B.第二联通过诗人的自问自答,把诗人老来无依的形象刻画得十分鲜明生动。
C.诗人这次来到边关,看到从前的老朋友没几人了,新进的将士几乎不认识。
D.本诗写了诗人巡边时的所思所感,由此可以想象,诗人年轻时曾驰骋疆场。
2.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雪晚晴出西村

范浚

步屐寻春犯雪泥,村南村北鹁鸠啼。

堕梅残白犹明树,着柳暗黄初映堤。

风景快晴云擘絮,江天未暮日悬规。

最怜碧涨侵沙尾,更傍横桥一杖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工于炼字,一个“犯”字从侧面写出道路难行,突出了诗人寻春之不易。
B.颔联与“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样都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界新旧交替的感悟。
C.颈联上句写天快放晴之时白云如絮,下句写天放晴后落日如规,极富画面感
D.尾联着眼于近景,用“最怜”二字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对初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2.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个词语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1-05-20更新 | 49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

后游①

杜甫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②薄,沙暄日色迟。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注]①此诗是唐肃宗上元年,作者重游修觉寺时的作品。此时正值安史之乱,也是杜甫漂泊西南期间。②烟光:云霭雾气。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用“曾”和“再”点明题目“后游”, “桥怜再渡时”中的“怜”为”爱怜”之意。
B.在诗人看来,壮丽秀美的山川好像等着诗人去登临纵目,斗艳作姿的花柳无私地盼望着诗人去领略欣赏。
C.“野润”一句写薄如轻纱的晨曦滋润着火地。 “沙暄”一句写傍晚余晖迟迟不退,人们在沙地上嬉戏,声音杂乱。
D.颈联两句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诗人从清晨到傍晚都在此,可见其流连之久,又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景色之美。
2.诗的前两联写人有意,物有情。下列诗句中最接近这种写法的诗句是(       )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B.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
C.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D.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唐·王维《书事》)
2020-09-28更新 | 11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古城春望

李梦阳

阴阴日欲暮,迢迢春望稀。

野色吹寒立,林鸦逆雨归。

孤城还麦秀,白首且花飞。

临路柳长袅,前朝今是非。


【注】①秀:谷类植物抽穗开花。
这首诗的首联点明时间,渲染了一种___________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一个“_____________”字总领全文。
2021-09-17更新 | 1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