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牧(803-853)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58 题号:1264763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①此诗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宣城)团练判官时。②范蠡,春秋时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后乘扁舟归隐于五湖一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勾连古今,写登楼所见之景:放眼天际,惟见草色连空。诗人眼中风景如故,但六朝繁华已为陈迹。
B.颔联人歌人哭,并非一时之景。“歌哭”言喜庆丧吊,代表了人由生到死的过程,反映了宛溪两岸的人们就是这样世世代代聚居在水边。
C.颈联描绘两种景象:一阴一晴;前句明丽,后句朦胧。汇集复合起来,从而融合成一个对宣城、对宛溪的综合而长久性的印象。
D.尾联诗人的心头浮动着对范蠡的怀念,无由相会,只见五湖方向,一片参差烟树而已。全诗笔意挥洒自如,含蓄有致。
2.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诗所表达思想感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芦花被

[元]贯云石


仆过梁山泊,有渔翁织芦花为被。仆尚其清,欲易之以绸者。翁曰:“君尚吾清,愿以诗输之。”遂赋,果却绸。

采得芦花不涴尘,翠蓑聊复藉为茵。

西风刮梦秋无际,夜月生香雪满身。

毛骨已随天地老,声名不让古今贫。

青绫莫为鸳鸯妒,欸乃声中别有春。

赠渔父

[唐]杜牧

芦花深泽静垂纶,月夕烟朝几十春。

自说孤舟寒水畔,不曾逢著独醒人。


【注】①鸳鸯:绣在绫绢上的鸳鸯图案。②独醒:出自《楚辞·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芦花被》第二联写西风袭来的雪夜,诗人因身盖芦花被御寒,不觉得冷,于是安然入梦。
B.“青绫莫为鸳鸯妒”一句,诗人极富幽默情调地安慰“青绫”不要妒恨主人拿它换芦花被。
C.《赠渔父》和《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的“孤舟”意象寄寓了相似的情感。
D.《赠渔父》“不曾逢著独醒人”一句借用屈原的典故来抒情,显得含蓄蕴藉,回味无穷。
2.两首诗中的渔翁形象“同中有异”,请简析。
2021-05-27更新 | 29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晚与沈十七舍人期游樊川不至

杜牧

邀侣以官解,泛然成独游。川光初媚日,山色正矜秋。

野竹疏还密,岩泉咽复流。杜村连潏水,晚步见垂钩。

【注】①以官解:因公务在身而不能前来。②泛然:飘然,无拘束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因友人未至,侍人飘然独游,悠闲地欣赏樊川景色。
B.颔联“媚”“矜”二字运用比拟手法,化静为动,将水光山色描绘得尤为动人。
C.颈联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了诗人在厨外漫步的所见所闻。
D.尾联用姜太公钓鱼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从政的期待。
2.这首诗的情感较为丰富,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3-04-18更新 | 3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题扬州禅智寺

唐·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注】开成二年,杜牧任监察御史,得知弟弟患眼病,寄居在扬州东北的禅智寺。杜牧赶去扬州给弟弟治病,病没治好,但假期已满。唐制规定:“职事官假满百日,即合停解。”他毅然放弃官位留了下来,此时写了这首诗。
1.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书是(  )。
A.《乐府诗选》B.《律诗集萃》C.《诗余选粹》D.《古诗菁华》
2.下列关于本作品写作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寓情于景物之中B.视觉听觉相结合
C.叙述与写景结合D.炼字又不失自然
3.此诗首联和尾联的写作手法有相同之处,请对此进行赏析。
2020-05-05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