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知识 > 古代文化常识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86 题号:1267075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稜,长威,庐江襄安人也。祖硕,以渔钓自给。父岘少骁勇事章大宝为帐内部曲告大宝反授谯州刺史陈灭废于家。高智慧、汪文进反,庐江豪杰亦举兵相应。岘旧将,共推为主。岘欲拒之,稜谓岘曰:众乱既,拒之祸且及己,不如伪从,别后计。岘然之。后潜使稜至柱国李彻所,请为内应。彻上其事,拜上大将军、宣州刺史,封谯郡公,诏彻应接之。彻军未至,谋泄,为其党所杀,稜以获免。上以其父故,拜开府,寻领乡兵。

大业三年,拜武贲郎将。后与朝请大夫张镇周自义安泛海击流求国,月余而至。流求人初见船舰,以为商旅,往往军贸易。稜率众登岸,遣镇周为先锋。其主欢斯渴刺兜遣兵拒战,镇周频破之。稜进至低没檀洞,其小王欢斯老模拒战,稜败之,斩老模。其日雾雨晦冥,将士皆惧,稜刑白马以祭海神,既而开霁。分为五军,其都邑,乘胜逐北,至其栅,破之。斩渴刺兜,获其子岛槌,虏男女数千归。帝大悦。加稜右光禄大夫,镇周金紫光禄大夫。

辽东之役,以宿卫迁左光禄大夫。明年,帝复征辽东,稜为东莱留守。杨玄感反,稜击平黎阳,斩玄感所署刺史元务本。寻奉诏于江南营战舰。至彭城。贼帅孟让据都梁宫,阻淮为固。稜潜于下流而济,至江都,袭破让。以功进位光禄大夫,赐爵信安

后帝幸江都宫,俄而李子通据海陵,左才相掠淮北,杜伏威屯六合,帝遣稜击之,往见捷,超拜右御卫将军。复度清江,击宣城贼。俄而帝以弑崩,宇文化及引军北上,召稜守江都。稜集众缟素,为炀帝发丧,备仪卫,改葬于吴公台下,衰杖送丧,恸感行路,论者深义之。稜后为李子通所陷,奔杜伏威,伏威忌而害之。

节选自《北史•列传•卷六十六》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众乱既                              作:兴起,发生
B.分为五军,其都邑             趣:督促,促使
C.帝遣稜击之,往见          克:战胜
D.往往军贸易                       诣:前往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岘旧将,共推为主                            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B.别后计                                             止,行
C.上以其父                                      王之不王,是折枝类也
D.虏男女数千                                   子路率尔对曰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岘/少骁勇/事章大宝/为帐内部曲/告大宝/反授谯州刺史/陈灭废于家/
B.父岘/少骁勇/事章大宝为帐内部曲/告大宝反/授谯州刺史/陈灭/废于家/
C.父岘少/骁勇/事章大宝为帐内部曲/告大宝反/授谯州刺史/陈灭/废于家/
D.父岘/少骁勇/事章大宝/为帐内部曲/告大宝反/授谯州刺史/陈灭废于家/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字,为成年(男20岁、女15岁)时所取,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对平辈或长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如《侍坐》中的“子路”“皙”就是“仲由”“曾点”的字。
B.刺史,又称刺使,职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西汉末到东汉,刺史改称州牧,级别提高,成为最高地方行政长官。
C.侯,是中国古代爵位名,自先秦时代开始,已有君主赐封侯爵,是周朝的五等爵之一。《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提到的晋侯和秦伯便分属二等爵和三等爵。
D.光禄大夫,相当于战国时代置中大夫,汉武帝时始改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魏晋以后,皆为加官及褒赠之官。隋时左右光禄大夫分别为从二品、正二品。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稜聪敏多智,虑事长远。当其父意欲拒绝担任造反部队的主帅时,他劝说父亲为了避免祸及自身,可以暂时假意顺从,再做打算。
B.陈稜作战所向披摩,讲求兵略。在流求、黎阳、江都、淮北等战役中每战必捷,在江都战役中,由下游渡河偷袭,击败敌军。
C.陈稜为臣本分,赤胆忠心。隋炀帝死后,他率众披孝隆重为其发丧,将隋炀帝改葬在吴公台下,亲执哭丧棒,一路悲痛慷慨而行。
D.陈稜功勋卓著,屡受嘉奖。因战功由右光禄大夫累升为光禄大夫、右御卫将军等职,并被赐为信安候。但终为奸臣所陷,结局悲惨。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潜使稜至柱国李彻所,请为内应。彻上其事,拜上大将军、宣州刺史。
(2)寻奉诏于江南营战舰。至彭城,贼帅孟让据都梁宫,阻淮为固。
7.陈稜在流求战役中能够取得大捷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岑嘉州集序

[唐]杜确

自古文体变易多矣。梁简文帝及庾肩吾之属,始为轻浮绮靡之词,名曰宫体。自后沿袭,务于妖艳,谓之摛锦布绣焉。其有敦尚风格,颇存规正者,不复为当时所重。讽谏比兴,由是废缺。物极则变,理之常也。圣唐受命,斫雕为朴,开元之际,王纲复举,浅薄之风兹焉渐革。其时作者,凡十数辈颇能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灿灿然,近建安之遗范矣。

南阳岑公,声称尤著。公讳参,代为本州冠族。曾太公文本,大父长倩,伯父羲,皆以学术德望,官至台辅。早岁孤贫,能自砥砺,遍览史籍,尤工缀文,属辞尚清,用意尚切,其有所得,多入佳境。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时议拟公于吴均、何逊,亦可谓精当矣。天宝三载,进士高第,解褐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转右威卫录事参军。入为右补阙,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改太子中允兼殿中侍御史,充关西节度判官。圣上潜龙藩邸总戎陕服参佐僚史皆一时之选由是委公以书奏之任出为嘉州刺史。副元帅相国杜公鸿渐,表公职方郎中兼侍御史,列于幕府。无几使罢,寓居于蜀。时四川节度因乱受职,本非朝旨,其部统之内,文武衣冠附会阿谀以求自结,皆曰:中原多故,剑外小康,可以庇躬,无暇向阙。公乃著《招蜀客归》一篇,申明逆顺之理,折挫邪佞之计,有识者感叹,奸谋者惭沮,播德泽于梁益,畅皇风于邛僰。旋轸有日,犯俟时,吉往凶归,呜呼不禄。

岁月逾迈,殆三十年。嗣子佐公,复纂前绪,亦以文采,登名翰场,有公遗文,贮之筐箧。确忝同声后辈,受命编次,因令缮录,区分类聚,勒成八卷。倘后之词人有所观览,亦由聆广乐者识清商之韵,游名山者仰翠微之色,足以莹彻心府,发挥高致焉。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圣上潜龙/藩邸总戎陕服/参佐僚史/皆一时之选/由是委公以书/奏之任/出为嘉州刺史。
B.圣上潜龙藩邸/总戎陕服/参佐僚史/皆一时之选/由是委公以书/奏之任/出为嘉州刺史。
C.圣上潜龙藩邸/总戎陕服/参佐僚史/皆一时之选/由是委公以书奏之任/出为嘉州刺史。
D.圣上潜龙/藩邸总戎陕服/参佐僚史/皆一时之选/由是委公以书奏之/任出为嘉州刺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宫体,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体,也指在宫廷所形成的一种诗风。
B.冠族,指当地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
C.解褐,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也可指进士及第授官。
D.幕府,原指古代将军的府署,也指运筹帷幕之大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朝文风改雕饰为朴实,肤浅浮泛之风渐渐改变,有作者将典雅古朴风格加入华丽之中,文质兼备,媲美“建安风骨”。
B.岑参出生冠族,曾祖父、祖父、伯父都是凭学术德望,官至“三公宰辅”级别。他幼年丧父,家贫,但能够自我激励磨炼。
C.岑参擅长写作,用词崇尚清简,命意崇尚真切,大多境界高妙,人们纷纷传抄,吟诵熟读。当时评论家将他与梁代诗人吴均、何逊相提并论。
D.杜确受委托编纂岑参的文章,让他人整理抄录分类集中,刻写成八卷,这篇序言表达了他对岑参的怀念、敬仰之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有敦尚风格,颇存规正者,不复为当时所重。
(2)中原多故,剑外小康,可以庇躬,无暇向阙。
2020-05-17更新 | 6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窦威,字文蔚,扶风平陆人,太穆皇后从父兄也。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隋内史令李德林举秀异,射策甲科,拜秘书郎。秩满当迁,而固守不调,在秘书十余岁,其学业益广。时诸兄并以军功致仕通显,交结豪贵,宾客盈门,而威职掌闲散。诸兄更谓威曰:“昔孔子积学成圣,犹狼狈当时,栖迟若此,汝效此道,复欲何求?名位不达,固其宜矣。”威笑而不答。久之,蜀王秀辟为记室,以秀行事多不法,称疾还田里。及秀废黜,府僚多获罪,唯威以先见保全。大业四年,累迁内史舍人,以数陈得失忤旨,转考功郎中,后坐事免,归京师。高祖入关,召补大丞相府司录参军。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高祖常谓裴寂曰:“叔孙通不能加也。”武德元年,拜内史令。威奏议多引古为谕,高祖甚亲重之,或引入卧内,常为膝席。又尝谓曰:“昔周朝有八柱国之贵,吾与公家咸登此职。今我已为天子,公为内史令,本同末异,乃不平矣。”威谢曰:“臣家昔在汉朝,再为外戚,至于后魏,三处外家,陛下隆兴,复出皇后。臣又阶缘戚里,位忝凤池,自惟叨滥,晓夕兢惧。”高祖笑曰:“比见关东人与崔、卢为婚,犹自矜伐,公代为帝戚,不亦贵乎!”及寝疾,高祖自往临问。寻卒,家无余财,遗令薄葬。谥曰靖,赠同州刺史,追封延安郡公。葬日,诏太子及百官并出临送。

(节选自《旧唐书·窦威传》)


【注】①叔孙通,汉初政治家,为高祖刘邦制定朝仪。②膝席,又称“前席”,移坐而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
B.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
C.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
D.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父,指父亲的亲兄弟,比父亲年龄大的称为伯父,比父亲年龄小的称为叔父。
B.射策,是古代一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方法,考试的内容分为射技和经术两项。
C.五礼,指古代的五种礼制,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D.禅代,即帝位的禅让和接替;古代禅代大多并非禅让者自愿,而是接替者篡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窦威志在学业,不求仕途显达。他初仕为秘书郎,任期届满后仍坚持担任此职,十多年后学业更为广博;其诸兄仕途显达,他虽担任闲职,却不以为意。
B.窦威见在事先,仕隋颇为坎坷。他任蜀王记室时,见其行事多有违法,便辞归乡里,后因此得以自保;升任内史舍人后,先是忤旨调职,后又坐事被免。
C.窦威博学多识,制定朝章国典。高祖入关后,因军队新创,礼仪制度缺失,他为高祖制定出朝章国典;高祖代隋登基为帝时,禅代文告也大多由他起草。
D.窦威为帝所重,死后尽享哀荣。他卧病在床时,高祖亲自前往探视;去世后,不仅官爵得到赠封,下葬的时候,皇帝还命太子和百官一并出城为其送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累迁内史舍人,以数陈得失忤旨,转考功郎中,后坐事免,归京师。
(2)比见关东人与崔、卢为婚,犹自矜伐,公代为帝戚,不亦贵乎!
2020-03-21更新 | 8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戎王使由余于秦。由余,其先晋人也,亡入戎,能晋言。闻缪公贤,故使由余观秦。秦缪公示以宫室积聚。由余曰:“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缪公怪之,问曰:“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然尚时乱,今戎夷无此,何以为治,不亦难乎?”由余笑曰:“此乃中国所以乱也。夫自上圣黄帝作为礼乐法度,身以先之,仅以小治。及其后世,日以骄淫。阻法度之威,以责督於下,下罢极,则以仁义怨望于上,上下交争怨而相篡弑,至于灭宗,皆以此类也。夫戎夷不然,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也。”

于是缪公退而问内史廖曰:“孤闻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由余贤,寡人之害,将奈之何?”内史廖曰:“戎王处辟匿,未闻中国之声。君试遗其女乐,以夺其志;为由余请,以疏其间;留而莫遣,以失其期。戎王怪之,必疑由余。君臣有间,乃可虏也。且戎王好乐,必怠于政。”缪公曰:“善。”因与由余曲席而坐,传器而食,问其地形,与其兵势,尽察,而后令内史廖以女乐二八遗戎王。戎王受而说之,终年不迁。于是秦乃归由余。由余数谏不听。缪公又数使人间要由余,由余遂去戎降秦。缪公以客礼礼之,问伐戎之形。

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天子使召公过贺缪公以金鼓。三十九年,缪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铖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君子曰:“秦缪公广地益国,东服疆晋,西霸戎夷,然不为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弃民,收其良臣而从死。且先王崩,尚犹遗德垂法,况夺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复东征也。”缪公子四十人,其太子蓥代立,是为康公。

(选自《史记·秦本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也
B.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也
C.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也
D.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即远古华夏族所居住的中原地区。
B.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C.西戎:古代族名,狭义上指氐羌族诸部,广义上包括中国西部各民族。
D.太子: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缪公治国有方,自视甚高。他向由余炫示秦国的宫室和财宝,但由余以为这太劳苦百姓。
B.秦缪公从善如流,收效颇丰。他采用内史廖的计策,运用美人计和反间计为国家除去祸患。
C.秦缪公称霸西戎,大受赞誉。他平定西戎以后,周天子特意派召公前来赐予金鼓表示祝贺。
D.秦缪公开疆拓土,功业卓著。他东败强晋,西服戎夷,百姓都认为他应该成为诸侯的盟主。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缪公又数使人间要由余,由余遂去戎降秦。
5.文中由余认为“中国”乱的原因是什么?
2021-04-12更新 | 1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