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设考点 >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54 题号:1270063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以英雄精神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

李军

“本事大”往往是“英雄”的第一概念,最直接的表现是“武功或者法术高强”。但是英雄并不是一个技能概念,而是一个行为概念——学会七十二变之后的孙悟空并不能立即成为英雄,直到他用七十二变的能力降妖除魔后才成为了英雄。1982年,24岁的大学生张华,为了救一位69岁坠入粪池的工人献出生命后引发全国大讨论。那个年代,大学生有多金贵众人皆知,于是“金子换石头,值不值”的论题就显得扎眼。“值不值得”的论调是一个逻辑伦换:把行为偷换为技能。因为在这场交换中,他们把“人”视作了可以估价交换的商品,在这场交换中,“人”的价值只表现为自身的技能,而完全罔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值不值得”论调者往往认为只有东方的集体主义文化才强调“英雄”,而西方强调个人利益至上,“保护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这样的功利主义认知是“真正先进的文明”,因此对每一次个人的牺牲都持怀疑态度。一段时间以来,舆论上对很多历史上舍己为人英雄行为的“质疑”,都有这个套路的影子。

且不说功利主义思想出现后,西方学术界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其在社会学意义上的批评,我们来看两个更贴近生活的例子:一是原汁原味的美国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中,有一个援助平民村落的任务。完成任务后,玩家会得到这样的评价:“真正的英雄不在于对战斗技能的熟稔,而是尽力去满足他人的意愿。今天,你证明了自己的英雄之心。”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英雄精神何其相似!第二个例子更为实际:最近震惊世界的佛罗里达枪击案中,出了一个少年英雄——15岁的美籍华人王孟杰。他在可以逃走的情况下为了给同学争取逃离时间留下来抵住了大门,多处中弹而牺牲。未成年人面对险境没有选择“保护好自己”,这似乎与部分人口中的“西方价值观”有背离,但美国人却给予了在他的棺木上覆盖星条旗的最高英雄待遇。

这说明,在“英雄”的定义和价值上,东西方文明并没有评价上的矛盾,舍己为人是全人类社会所推崇的美德,几千年来从未变过。“英雄"不是论价而沽的商品,而是超越物质存在的精神粘合剂。所有的英雄,都具有强烈的利他主义色彩,都代表着主流价值观,用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来衡量英雄的成色是可笑而鄙猥的。

现代商业社会越来越发达,由此带来的个人主义思绪越来越浓重,人与人之间越来越成为“陌生人”,这是客观的社会现象。但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现象下,对社会的责任、对他人的关怀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这是把日益被物质生活割裂的人格重新黏合起来的最好办法,而英雄行为和英雄精神,正是对社会的责任、对他人的关怀的高级表现形式。无论历史和现代,对英雄的共同纪念和推崇都是民族和国家认同的基础之一,每个有意维持稳定和发展的国家,都将这种行为和精神视为珍宝。

当然,我们也需要强调,对英雄精神的学习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对英雄行为的机械学习。在能力达不到英雄级别的情况下,要量力而行。这也是我们近几年屡屡强调要“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的原因。但见义智为不是见义勇为的反面,不是见义不为,不能混淆或者有意偷换。

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是英雄,但是每个人都应该以英雄精神来培养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这不光是个人修养的提升,更是因为普遍的利他主义取向最终会让社会中的自己受益。

摘编自《新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武功或者法术高强”也是衡量英雄的一个重要标准,但这一标准不是唯一的。
B.张华救人引发的讨论,实质是部分人把人的自身价值简单地理解为自身的技能。
C.未成年人面对险境没有选择“保护好自己”,这种做法背离了西方的价值观念。
D.对英雄的定义和价值的认识偏差,导致了舆论对很多舍己为人英雄行为的“质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从英雄的概念人手展开论述,阐明了现实生活中英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B.通过正反对比,文章论述了在“英雄”的定义和价值上,东西方文明的评价相同。
C.文章在论证上注重例证的使用,使文章彰显出了材料丰富、内容充实的鲜明特点。
D.文章结合社会因素的影响,论述了“英雄”的定义和价值,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值不值得”的讨论,在逻辑上和价值观上,都是站不住脚的,背离了英雄精神。
B.把英雄行为和英雄精神视为珍宝,这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维持稳定和发展的需要。
C.“见义勇为”还只是对英雄行为的机械学习,由此,我们更要强调“见义智为”。
D.正确认识“英雄”的定义和价值,崇敬英雄,弘扬英雄精神,对个人也是有裨益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政德,即为政之德,既指以德作为治国的原则,也指为官者应具有的德行。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认识,在政德教育实践中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遗产。此后,政德思想经由历代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的不断丰富,贯穿于学术研究、人生修养、治国实践等方方面面,嵌入了中国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国家治理结构中。在实践中,历朝历代通过家训教化、学校教育、公文诏书等形式,传播政德思想,对国家治理产生了积极作用。

家训教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家训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形式。“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人必有家,家必有训。”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家训有十余万种。家训的内容涉及修身处世、为学为政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大量政德教育的内容。如,诸葛亮告诫子女“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南北朝时期颜之推认为要“以行为教”“以学为教”“以身为教”。他写的《颜氏家训》要求子女勤学、自律、重义、务实。“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君子立身处世,贵在能够对旁人有益处,不能只会高谈阔论,否则就会浪费国家资财。

教育考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与道德密不可分,为学的目的在于成人。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担当治国、平天下使命的君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汉唐以来,无论官学、私学,均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科书。国家选任官僚也以修习儒家经典所达水准为主要标准。正己修身、清廉为官、重义轻利等价值观通过学校教育的经典研读和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内化为即将入仕者的君子人格。此外,历代帝王也经常用策试、考试的方式促使为官者时刻坚守政德。秦代的《为吏之道》中就包含了要求官吏忠诚、清廉、审慎、喜善、恭敬的内容。汉代察举科目中包含孝廉、茂才、贤良方正等,其要义就是“公、能、智、勇”等道德标准。唐代吏部有考功司,以“德义”“清慎”“公平”“恪勤”所谓“四善”来考核从政为官道德。

公文诏书。西周时期,周公吸取商灭亡的教训,提出了“敬德保民”“以德配天”“修德配命”的观点。以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将修德性行德政作为重要的价值目标。帝王大臣往往将政德教化寓于传达政令的公文诏书中。汉唐以来,很多皇帝诏旨及政府文告中都包含阐述君民关系、以民为本等德治理念,品评官员道德品行等政德方面的内容。比如,汉文帝《匈奴和亲诏》:“朕既不明,不能远德,使方外之国,或不宁息。夫四荒之外,不安其生,封圻之内,勤劳不处,二者之咎,皆自于朕之德薄而不能达远也。”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陈情表》极陈孝亲之义,“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感动了晋武帝,也成为后世培养官员“孝”“忠”德性的教科书。唐太宗在《命皇太子知左右屯营兵马事诏》中先肯定太子李治“忠孝成德,志业光茂”,而后才是任命的内容。

(摘编自鄯爱红《中国古代如何进行政德教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政德思想由于不断丰富并贯穿于学术研究等方面,因而嵌入古代的国家治理结构中。
B.中国古代的家训有十余万种,涉及修身处世、为学为政,包括大量政德教育的内容。
C.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在培养读书人道德操守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D.古代皇帝诏书在发布政令和任命的文字前,要有关于为官应恪守道德操守的训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政德”是文章的核心概念,开篇首先对这个核心概念进行了简明诠释,然后概述政德思想的传承,引出本文中心。
B.文章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家训教化教育考核、公文诏书三个方面,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是并列关系。
C.大量引用古代文献是本文一大特点,如引用古代家训、官箴、诏令,有力支撑了文章论点,同时也丰富了文章内容。
D.文章以西晋李密《陈情表》为典型事例,并援引其中文句,意在论证古代为官者要具备忠孝两全道德品质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周“敬德保民”“以德配天”“修德配命”“惟德是辅”等政德理念,为以后历朝历代统治者注重为政以德起到先导作用。
B.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家训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包括大量政德教育内容,这些政德教育内容在齐家中颇受重视。
C.从古代选任官吏的标准看,德性居于首位,一个官员,哪怕他有卓越的理政才能,如果德性缺失,必将是德不配位的。
D.文中提到汉文帝和唐太宗的诏书,这两份诏书虽目的不相同,但在告诫为官要注重德行操守、以成大业方面是一致的。
2021-04-27更新 | 14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信仰是个性心灵深层的隐密,具有相当的抽象性和神秘色彩,是一个不易交流的话题。然而,信仰作为人类精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却备受人们的关注。
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相信和尊敬,并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信仰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性选择和追求,“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的努力”。诚如康德所言:“信仰是客观的不确定而主观上确定。”以此看来,信仰是一种价值预设,是信仰者相信其正确或有意义,而不在于其是否真实或能否实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黎巴嫩诗人哈·纪伯伦说:“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走不到的。”
  信仰是一种奇妙的精神现象,具有复杂的内在结构。从认知角度看,信仰表现为正确和认同;从情感角度看,信仰表现为敬畏和尊重;从意志角度看,信仰表现为坚守和追求。人的信仰具有多样性,如宗教信仰、哲学信仰、政治信仰、道德信仰、科学信仰等,这种多样性是由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性等因素所决定的。
长期以来被信奉、被坚守的信仰突然被人们普遍质疑或放弃时,则表明信仰危机的出现。信仰危机不是偶然的,在其背后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和深刻的思想根源。信仰危机固然会给人的生活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它至少说明人不盲从迷信,而且在危机中还会孕育出新的信仰。罗曼·罗兰说得好:“怀疑和信仰两者都是必需的。怀疑能把昨天的信仰摧毁,替明天的信仰开路。”我们应当坚信,信仰的发展自有其内在机理,社会能瓦解人的信仰,必能帮助人确立新的信仰。多元的、充满理性光芒的信仰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对于人类来说,信仰问题是普遍而永恒的,需要信仰且能够具有信仰,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条件。人为什么需要信仰?从哲学层面看,信仰关乎人的价值追求。人不会满足于既有的生命状态,向往崇高与尊严,期待延续与永恒,追求价值与意义。人来自物,人原本就是物,信仰的确立使人获得了尊严,升华了境界;人是有限的生命存在,信仰(尤其是宗教信仰)的确立使人超越了死亡,满足了追求永恒的愿望;人生是不断寻求价值和意义的,信仰的确立使人获得价值目标和生活信念。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信仰源于人的精神需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人会产生诸多心理需要,信仰无疑是满足这些需要的基础:信仰使人有了精神寄托,从而满足了归宿感;信仰使人的精神有了确定性,从而产生了安全感;信仰克服了灾难和死亡所带来的紧张和恐惧,从而获得了平和与慰藉感。
信仰关乎人类生活的根本,赋予人生以意义,为生命赢得了尊严。愿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圣洁的信仰星空,愿我们每个人对心中的信仰都能保持一种深深的虔敬!
(选自2010年第21期《记者观察》中的《话说信仰》,有删节)
1.有关信仰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信仰具有相当的抽象性和神秘色彩,是不易交流的话题,它备受人们的关注。
B.信仰的多样性,必然决定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性。
C.信仰是人们行动的指南或榜样,人们对其信仰的对象是极其相信和尊敬的。
D.信仰具有复杂的内在结构,从认知、情感、意志等角度看,表现各有不同。
2.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需要信仰”的原因的一项是 (       
A.信仰问题是普遍而永恒的,人们需要信仰且能够具有信仰,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条件。
B.人不满足于既有的生命状态,向往崇高与尊严,期待延续与永恒,追求价值与意义。
C.信仰能使人有精神寄托,使人精神有了确定性,克服灾难和死亡带来的紧张和恐惧。
D.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人会产生诸多心理需要,而信仰使人们有了归宿感和安全感。
3.有关作者的观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是永远走不到的”,是说信仰是正确的、有意义的,不在于其是否真实或能否实现。
B.信仰危机会给人的生活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但不是一件坏事,其背后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和深刻的思想根源。
C.信仰关乎人类生活的根本,赋予人生以意义,为生命赢得了尊严,所以作者希望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信仰。
D.信仰的发展自有其内在机理,社会能瓦解人的信仰,必能帮助人确立新的信仰,信仰危机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2016-11-18更新 | 68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繁荣发展文艺事业,人是基础、是关键。人的观念、情怀、底蕴、创意等,是决定其创作能力与水平的重要因素。打造文艺精品力作、支撑时代精神大厦,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在践行真、情、实、意四字上细思力行。

真,就是要有胸怀担当使命的真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这个高远之志就是守正创新,宣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时代热情放歌、为民族立心铸魂、为人民抒情抒怀。树立了鸿鹄之志,就有了磨砺十年一剑的韧劲。但凡伟大的艺术家,都有一个渐进、渐悟、渐成的过程。著名作曲家周大风,一生扑在音乐事业上,为普及中国传统民乐教学、推广高尚音乐而辛勤耕耘,受到音乐界的广泛推崇。这启迪我们,唯有大志向、大格局,下苦功、下真功,才有大作品、大成就,否则是难以撑起当代文艺天空的。

情,就是要充盈文艺追求的深情。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传世之情。如果对文艺事业没有深情厚谊,缺乏传世之心,仅仅当作谋生的手段、牟利的工具,这样的文艺工作就容易沾满铜臭味,这样的文艺工作者就容易成为市场的奴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直到80多岁才创作完成,曹禺创作《雷雨》构思便用了5年,陈忠实的《白鹿原》从酝酿、构思到创作完成历时近10年。这些都说明,坚定艺术追求,不改初心、矢志不渝,是艺术创作的必然要求。也唯有如此,广大文艺工作者才能以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满足人民需求,赢得社会赞誉,无愧时代期许。

实,就是要增强扎根生活的笃实。正如著名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所说,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战火还不够近。生活是艺术之母,越是攀登文艺高峰,越要深入火热生活,扎根人民群众,积蓄创作力量。20世纪50年代末,作曲家沈亚威赴基层连队体验生活,看到了年轻士兵张焕成的一首小诗,被其生动质朴的诗句和诗句表达的坚强信念、乐观精神所感动,很快谱出《战士第二故乡》这首名曲。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民生活中存在着文学艺术的丰富矿藏,只有发扬劳作上手的精神,走出书斋画室,走进人民群众,投身基层一线,用脚丈量大地,才能打深井”“汲清水”“抓活鱼,才能创作出思想性、时代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文艺佳作。

意,就是要树立锐意创新的意识。文艺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变则其久异代接武,莫不参伍以相变,因革以为功,强调的就是艺术创新。可以说,没有创新动力、创作活力的持续迸发,精品力作就难以迸发涌现,文艺高峰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倡导创新精神,并不是要标新立异,而是倡导将创新精神、创新教育融入艺术学习创作过程中,在博采众长、深入实践基础上,融会贯通、激发灵感、厚积薄发,提升艺术原创能力,推动文艺不断繁荣发展。

(摘编自郑乐秋《文艺工作要讲真情实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工作者践行“真情实意”,就可以打造文艺精品力作,支撑时代精神大厦。
B.黄公望、曹禹的成功,源于他们对事业的深情厚谊,这是艺术创作的必然要求。
C.文艺工作者如果只局限在书斋画室,那便无从创造出为人们欢迎的文艺作品。
D.践行“意”,就需要倡导创新的精神,并且扎根生活,艺术的生命力便能长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工作者们的创作能力与水平是繁荣文艺事业的基础,这是文章论证的前提。
B.文章采用了总论——分述的方式展开论证,论证了文艺工作要讲求“真情实意”。
C.文章主体部分论证“真情实意”的内涵以及重要性,都用了举例和引用论证。
D.文章的论证兼顾历史与现实,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工作者树立了守正创新的鸿鹄之志,才可能如周大风般有大作品、大成就。
B.当下的一些文艺工作者随波逐流,沾染铜臭,多是由于缺少对文艺事业的深情。
C.文质兼美的优秀文艺作品才能满足人民需求,才能使文艺工作者坚定艺术追求。
D.徐悲鸿曾经说“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这在本文也有所体现。
2021-02-09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