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853 题号:1279660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故武卫将军挽词三首(其一)

杜甫

严警当寒夜,前军落大星

壮夫思敢决,哀诏惜精灵。

王者今无战,书生已勒铭。

封侯意疏阔,编简为谁青?


[注]①落大星:史书记载,有大星在诸葛亮的军营上空划落,不久诸葛亮去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寒夜”渲染气氛,再引“落大星”的典故,将武卫将军与诸葛亮并论。
B.颔联写将军生前英勇果决,死后魂魄犹存,生与死相互映照,情感格外深沉。
C.颈联点明如今天下太平无事,自有文人为将军撰写碑铭,以此告慰逝者之灵。
D.诗人感慨,将军封侯的愿望最终没能实现,其生前事迹恐怕也不会被史书记载。
2.作为挽词,这首诗围绕武卫将军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节

杜甫

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堤。

高城秋自落,杂树晚相迷。

坐触鸳鸯起,巢倾翡翠低。

莫须惊白鹭,为伴宿清溪。


【注】①严郑公:指杜甫好友严武,曾封郑国公,时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作此诗时,杜甫在其幕府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有倦怠之意。②翡翠:鸟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入题,写泛舟之情状。“湍驶”写出了水流之急与船行速之快,故风大致酒醒。
B.颈联写池中所见。船行之处,或见鸳鸯飞起,或见翡翠低翔,呈现一派怡人的景象。
C.尾联意在表达诗人对白鹭的关爱,希望不会惊扰到它们,得以与之相伴,安宿清溪。
D.整首诗起承转合,结构圆融,上下相应,对仗工稳,用笔极其讲究,足见杜律之精。
2.本诗写晚秋之景语出皆奇,于起笔落笔间前后相承,彼此回应。请结合这一特点对颔联进行赏析。
2021-01-23更新 | 22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泊岳阳楼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一平视,一仰视,写出了作者初到岳阳时的感官印象,即水泽千里,山城高耸。
B.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盏;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
C.杜甫十分重视炼字,在本诗中也是如此,比如颔联中的“翻”“洒”就是炼字的典范。
D.“鲲鹏”“图南”是作者化用《庄子·秋水》中的典故。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自己前途的不可预料。
2.《泊岳阳楼下》与《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思想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2020-08-13更新 | 10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下面对这首诗歌的内容和手法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出昭君村在荆门,诗人在夔州白帝城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
B.颔联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用了对比的手法。
C.颈联写汉元帝从图画里认识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昭君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
D.尾联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
2.这首诗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2021-07-30更新 | 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