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辛弃疾(1140-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94 题号:1213044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①造口,今江西省万安县西南。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时,途经造口,想起宋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南下一直深入到造口,给人民带来无尽苦难,因写此词,题于壁上。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郁孤台”虽是地名,但“郁”“孤”两个字却自然给人沉郁和孤高之感。
B.“长安”是唐代的都城,在这里借指北宋都城汴京,古诗中多有此类借代。
C.“可怜”一词,与“可怜九月初三夜”句中的“可怜”皆有“可爱”之意。
D.“鹧鸪”这一意象多见于古诗词中,其叫声嘶哑,常被借以表达哀怨之情。
2.这首词运用比兴手法,“句句写景,处处兴寄”,也就是说作者在景中是有所寄托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词中寄寓了词人哪些情感。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

辛弃疾

敧枕婆娑两鬓霜。起听檐溜碎喧江。那边玉筯销啼粉,这里车轮转别肠。

诗酒社,水云乡。可堪醉墨几淋浪。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河山寸许长。

【注释】豫章:元济之家乡。檐溜:指檐沟流下的水。玉筯:一作“玉箸”,此处指眼泪。淋浪:淋漓,形容畅快、痛快。

1.词中的元济之形象有什么特点?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简析上片“那边玉筯销啼粉,这里车轮转别肠”的表达效果。
2019-01-26更新 | 4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辛弃疾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注】①一霎儿价:一会儿的工夫。“价”作语助词。②《列子·黄帝》记载:“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多用以表示厌恶机心。


词的下阕“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二句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2018-10-13更新 | 3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别湖南部曲

宋·辛弃疾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於菟

观书到老眼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注】①部曲,部属。此诗是辛弃疾调离湖南时赠别部下所作。②明珠成薏苡,《后汉书·马援传》载,马援在交趾常食薏苡,以其能胜瘴气。及还朝,带回一车薏苡。马援卒后,有人上书皇帝诬陷说马援从交趾运回的都是明珠文犀等宝物。喻指管军被谤。③於菟,虎的别称。

1.下列对这首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的部属官阶低微,但急军令所急,跨马横刀、腾跃冲锋、英勇无畏,令人敬佩。
B.颔联两句以描写心理的字起笔,把诗人与部属的交心之语融入—“愧”一“负”当中。
C.颈联诗人夸赞部属年纪虽老但眼光明亮,敢于挺身而出、直言论事,绝不畏首畏尾。
D.全诗既申明己志,又慰勉部属,诗中充满豪宕不平之气,显得悲壮苍凉、雄健沉郁。
2.辛弃疾善于用典暗讽时事,抒写襟怀。请结合《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与《送别湖南部曲》中的典故,简要分析两首诗歌所讽之事、所抒之怀有何不同。
2023-11-26更新 | 8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