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脱脱等 > 《宋史》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9 题号:12826950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第进士,历河间令,知吴县。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使者以状闻,召拜卫尉丞。初,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蔡京。京再辅政,修怨于张氏,以微事黜克戬。宣和七年八月,知汾州。十二月,金兵犯河东,围太原。太原距汾二百里,遣将银朱孛堇来攻,纵兵四掠。克戬毕力扞御。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引去。论功加直秘阁。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复逼城。戍将麻世坚中夜斩关出,通判韩琥相继亡。克戬召令兵民曰:“太原既陷,吾固知亡矣。然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诸君其自为谋。”皆泣不能仰视,同辞而对曰:“公父母也,愿尽死听命。”乃益厉兵儆守。贼至,身帅将士披甲登陴(城墙),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金兵破平遥,平遥为汾大邑,久与贼抗,既先陷,又胁降介休、孝义诸县。据州南二十村,作攻城器具。两遣使持书谕克戬,焚不启。具述危苦之状,募士间道言之朝,不报。十月朔,金益万骑来攻愈急。有十人唱为降语,斩以徇。诸列城下,克戬临骂极口,炮中一酋,立毙。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明日,金兵从西北隅入,杀都监贾亶,克戬犹帅众巷战。金人募生致之。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一家死者八人。金将奉其尸礼葬于后园,罗拜设祭,为立。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赠银三百两、绢五百匹,表揭里。绍兴中,谥忠确。

(选自《宋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
B.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
C.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
D.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劾,古代官员和百姓检举官吏罪状的行为,与《苏武传》“劾大不敬”中“劾”的意思相同。
B.酋,可指盗匪、侵略者的首领,如匪酋、贼酋、敌酋,也可指部落首领,如酋渠、酋领。文中指敌军首领。
C.庙,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还可指供奉祭祀名人的处所。随着佛教的传入,后来佛教寺院也俗称庙。
D.闾,《周礼》:“五家为比,五比为闾。闾,侣也。二十五家相群侣也。”文中泛指百姓聚居之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克戬不畏奸邪,依法施政。在担任吴县知县时,他坚持原则,绝不妥协,依法打击地方豪强,震慑了邪恶势力。
B.张克戬英勇抗敌,善用谋略。宣和七年十二月,金兵侵犯河东,张克戬在太原全力抵抗,先除敌人内应,后以奇兵致胜。
C.张克戬誓死报国,忠贞不移。靖康元年,汾州又遭兵燹,孤城无援,已入绝境,张克戬誓与城共存亡。
D.张克戬忠义干云,令人敬仰。张克戬壮烈殉国后,连敌人都为之奉尸礼葬,拜祭立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具述危苦之状,募士间道言之朝,不报。
(2)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
5.“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请简要说明因为哪些“事”朝廷对张克戬进行表彰奖励的。
20-21高二下·辽宁·期中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荆嗣,乾德初。应募为控鹤卒,从李继勋讨河东。继勋择悍勇百人,间道截洛阳寨。嗣出行间请行,手斩五十余级,贼焚寨宵遁。贼数千夜来薄寨,继勋选勇敢五百人接战,而嗣为冠。及旦,战数合,多所斩。从太祖征太原,贼来拒,焚洞子。遣殿前杨信领百人援之,嗣预焉,率先陷阵。太宗再征太原,嗣自陈愿率一队先登,命主城西洞子。车驾巡师嗣登城手刃数贼足贯双箭中手炮折二齿太宗见之亟召赐锦袍银带

雍熙三年,从田重进、谭延美率师入辽境,疾战飞狐口,辽师不利。重进引全师合击,辽骑引去。裨将黄明与辽战不胜,将退,嗣谓之日:“汝且顿兵于此,为我声援,我当夺此岭。”遂力战,追奔五十余里,抵仓头而还。又领招收卒千人,克仓头、小治二寨。黄明与战,克直谷寨,命嗣屯焉。数日,辽人复致师,重进与战,奔突往来,大军颇扰。重进召嗣合战,悉走之,夺炮具、铠胄。贼乘夜复围直谷、石门二寨,重进遣嗣以精兵五百济之,嗣日:“敌二万余,今援师甚寡,难以解围。”重进颇忧之。嗣日:“谭师屯小治,绾兵二千,愿间道以往,邀其策应。”中夜,匹马诣延美,延美日:“敌势若此,何可解也?”嗣日:“请移全军就平川,植旗立队,别择三二百人张白旗于道侧。彼见旗帜绵亘远甚,谓大军继至,嗣自以所部五百疾驱往斗,必克其寨。”延美许焉。一日凡五七战,辽兵遂引去,咸如嗣所料。蔚州之降也,重进之垒,粮运颇乏,嗣遣降卒辇州廪济之。师还,重进言其有劳,补本军都虞候。

景德初,又命与刘汉凝、田思明率兵至冀州防边。大中祥符七年,改虢州防御使,邡宁环庆副部署,。嗣起行间,以劳居方面,经百五十余战,殁。

(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车驾巡师/嗣登城/手刃数贼足/贯双箭中/手炮折二齿/太宗见之亟/召赐锦袍/银带
B.车驾巡师/嗣登城/手刃数贼足/贯双箭中/手炮折二齿/太宗见之/亟召赐锦袍/银带
C.车驾巡师/嗣登城/手刃数贼/足贯双箭/中手炮/折二齿/太宗见之/亟召赐锦袍/银带
D.车驾巡师/嗣登城/手刃数贼/足贯双箭中/手炮折二齿/太宗见之亟/召赐锦袍/银带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控鹤,道家传说仙人常骑鹤,后因以“控鹤”指升仙。也可作宿卫近侍之称。
B.馘,古代战争割取所杀敌人的左耳,用以计数报功。
C.冀州,中国古代九州之一,其他八州分别为荆、豫梁、青、徐、扬、雍、兖。
D.卒,古人对人身故有多种描述方式,士之死称为“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荆嗣作战勇敢,身先士卒。他在跟随李继勋讨伐河东时就入选为一百勇士之列,在阻截洛阳寨时亲手斩杀五十多人,后又主动请求担任夜袭敌人的先锋。
B.荆嗣不惧艰难,奋勇杀敌。在黄明和辽军作战失利准备撤退时,荆嗣及时阻止他,然后自己率军奋力抗敌,追赶辽军五十多里,随后攻克仓头,小治两寨。
C.荆嗣巧用计谋,以少胜多。面对敌众我寡的战争局势,荆嗣主张联合谭延美并亲自前往,巧用疑兵之计,一天之内经过多次战斗,最终打退辽兵。
D.荆嗣多次出战,战功累累。他从最初的一名士兵,一生经过了一百五十多次战斗,凭借自己的赫赫战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将,留得一世英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谭师屯小治,绾兵二千,愿间道以往,邀其策应。
(2)重进之垒,粮运颇乏,嗣遣降卒辇州廪济之。
5.荆嗣消除谭延美的疑虑,并帮助田重进解围的计策是什么?请根据文本简要说明。
2020-12-10更新 | 12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李崇矩字守则,潞州上党人。幼孤贫,有至行,乡里推服。汉祖起晋阳,次上党,史弘肇时为先锋都校,闻崇矩名,召署亲吏。

②宋初,李筠叛,太祖命崇矩率龙捷、骁武左右射禁军数千人屯河阳日,以所部攻大会寨,拔之,斩首五百级,及平泽、潞,遣崇矩先入城,收图籍,视府库

③乾德二年,代赵普拜枢密使。五年,加检校太傅。时剑南初平,禁军校吕翰聚众构乱,军多亡命在其党中,言者请诛其妻子。太祖疑之,以语崇矩。崇矩曰:“叛亡之徒固当残,然案籍合诛者万余人。”太祖曰:“朕恐有被其驱率①,非本心者。”乃令尽释之。翰众闻之,亦稍稍自归。未几,翰败灭。

④开宝初,从征太原。会班师,命崇矩为后殿。次常山,被病,帝遣太医诊视,命乘凉车还京师。崇矩叩头言:“凉车乃至尊所御,是速臣死尔。”固辞得免。太平兴国二年夏,河防多决,诏崇矩乘传自陕至沧、棣,按行河堤。是秋,出为六州都巡检使。未几,移琼、崖、儋、万四州都巡检使,麾下军士咸惮于行,崇矩尽出器皿金帛,凡直数百万,悉分给之,众乃感悦。时黎贼③扰动,崇矩悉抵其洞穴抚慰,以己财遗其酋长,众皆怀附。代还拜右千牛卫上将军端拱元年卒年六十五。

⑥崇矩性纯厚寡言,尤重然诺。尝事史弘肇,及贵,见其子孙,必厚礼之,振其乏绝。

节选自《宋史》卷二五七


[注]①孥戮:诛及子孙。②驱率:驱使威逼。③黎贼:这里指两广和海南一带的黎族人。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上党 ( ) (2)之,斩首五百级 (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病,帝遣太医诊视( )
A 表示被动                       B.遭遇,遭受
C 通“披”,披着,穿着       D 遮盖,覆盖
(2)其乏绝( )
A振作,振兴       B奋起,兴起
C搬动,挥动       D同“赈”,救济
3.第⑤段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代还拜右千牛卫上将军/端拱元年卒/六十五
B.代还拜右千牛/卫上将军端拱/元年卒年六十五
C.代还/拜右千牛卫/上将军端拱/元年卒/六十五
D.代还拜右千牛卫/上将军端拱元年卒六十五
4.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及平泽,潞,遣崇矩先入城,收图籍,视府库。
5.联系上下文,推断第③段画虚线部分李崇矩说这句话的意图。
6.第⑤段“以己财遗酋长”反映了李崇矩处事上____的特点,第六段“厚礼故人子孙”反映了李崇矩为人上______的特点。
2018-06-01更新 | 9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若水字清卿,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跻显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公议也。”章再上,乃止。……二年,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有难色,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以行。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出,击之败面,气结仆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粘罕令曰:“必使李侍郎无恙。”若水绝不食,或勉之曰:“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若水叹曰:“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若水叱之曰:“吾不复顾家矣!忠臣事君,有死无二。然吾亲老,汝归勿遽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粘罕令拥之去,反顾骂益甚。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又骂不绝口,监军者挝破其唇,血骂愈切,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年三十五。

(节选自《宋史·李若水传》)

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            故事:指先例
B.而有司循常习故                      有司:指主管官吏
C.非所以公议也                      靖:平息
D.金人出,击之败面               曳:蜂拥
2.以下对文中划线的两句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①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 ②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B.①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 ②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C.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D.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若水认为高俅败坏军政,以致金人入侵,应降低他生前官爵俸禄的等级,而不应循常习故,用隆重的礼节为他治丧。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
B.金人邀请宋钦宗出郊,却又中途变卦,逼钦宗改换服装以侮辱宋朝。李若水坚守气节,大骂金人,虽惨遭毒打,仍未动摇自己的忠心,并以绝食对金人的诱降表示抗争。
C.李若水不愿为了能回家侍奉父母而投降,他严词拒绝了仆人要他屈从金人的劝说。但又流露出对父母的牵挂,要仆人转告兄弟慢慢地禀告父母,不要惊吓了老人。
D.粘罕诱降李若水遭到失败,于是下令杀掉他。李若水义无反顾,骂不绝口,金人打破了他的嘴唇,他喷血痛骂,愈加激切,以至遭裂颈断舌而死,景象十分惨烈。
2020-01-06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