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张九龄(678-74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5 题号:12851968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明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_____”和“客船”。
2.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D.颔联颈联对仗工整,完全符合律诗要求。
3.这首诗如何借助意象来抒发情感的?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韦城李少府

张九龄

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注】此诗是张九龄任职洪州时送别挚友所作。古代南昌被称为洪州。韦城,和诗中的白马津都在今河南滑县一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诗人春天在路旁的驿亭给好友李少府送行。
B.颔联承上启下,视听结合,情随景转,诗人暮春送别的悲伤心情转而明朗昂扬。
C.颈联虚实结合,前句虚写喝酒送行,后句实写李少府的车辆到达白马津的情景。
D.诗歌语言清新简练,结构严谨,借景抒情,寄意深长,显见诗人高超艺术造诣。
2.全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2022-07-23更新 | 8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遇十二首(其六)

张九龄

西日下山隐,北风乘夕流。

燕雀感昏旦,檐楹呼匹俦

鸿鹄虽自远,哀音非所求。

贵人弃疵贱,下士尝殷忧。

众情累外物,恕己忘内修。

感叹长如此,使我心悠悠。


【注】①《感遇十二首》为唐朝大臣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的组诗。②俦:终生伴侣。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开篇借用“西山”“北风”两个意象,营造出凄冷悲凉的氛围,奠定了全诗感伤的基调。
B.诗人托物言志,以“燕雀”喻进谗言的小人,以“鸿鹄”喻遭贬谪的自己,借物寓意,以表心志。
C.第四、五联运用对比,揭示下士因“贵人弃疵贱”而忧,平庸大众为外物所累而忘记了内修的社会现象。
D.本诗是一首内修之诗,抒写了诗人自己遭贬后未能及时内修的自责,这样写内涵更深,情更感人。
2.诗句“感叹长如此”蕴含了诗人哪些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
2021-05-10更新 | 13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小题。

叙怀二首(其一)

[唐]张九龄

弱岁读群史,抗迹追古人。

被褐有怀玉,佩印从负薪

志合岂兄弟,道行无贱贫。

孤根亦何赖,感激此为邻。

咏怀八十二首(其十五)

阮籍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书诗。

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

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

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

乃悟羡门子,噭噭今自嗤。

[注]①被:通“披”。褐:粗布衣服,出自《老子》“圣人被褐怀玉”。②佩印从负薪:出自《汉书·朱买臣传》。汉代朱买臣家贫,常卖柴以给食。后来任太守,佩太守印绶荣归故里。③《晋书·阮籍传》:“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咏怀八十二首》是阮籍在魏晋易代之际的黑暗现实生活中抒写的感慨。④颜:指颜回。闵:指闵子骞。两人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是安贫乐道的典范人物。⑤羡门子: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诗首联叙述诗人青少年时代因为阅读大量史书,从此志向高远要向古代圣贤看齐。
B.张诗颈联承接上文,表明追求“道行”只要志同道合就不必问是否是兄弟,也无论贫贱。
C.张诗尾联中“孤根”指独生的根,说明自己孤独无依,因而愿意以古人为邻,向他们学习。
D.阮诗后八句转入感怀,说诗人要建功立业,与历史上的很多名人葬在同一地方而显名。
2.张诗的第三、四句和阮诗的第三、四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
2024-04-26更新 | 2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