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1 题号:1286164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戏剧和小说一样,在当代人的探索和实验中,出现过淡化情节、不要故事的倾向,但在外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似乎很难找到没有故事和情节的伟大小说或经典戏剧。英国小说家福斯特曾强调“小说是说故事”。王国维曾断言:“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高尔基说:“对戏剧的基本要求是:戏剧应该是现实的、有情节的,充满着行动的。”小说、戏剧同为叙述艺术,都是讲故事的艺术。戏剧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在舞台上面对观众表演故事。小说和戏剧的不同在于,小说是讲故事,戏剧是演故事。而戏剧对于剧作家而言,还是讲故事,只是和小说家讲述的方式不同而已。因此,当代剧作家沈虹光坚持:“戏剧需要讲故事。”中外戏剧史上的经典戏剧所讲述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俄狄浦斯王》《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窦娥冤》《赵氏孤儿》《梁山伯与祝英台》《暗恋桃花源》……无不情节精彩,故事感人。

《雷雨》的经典首先就体现在它戏剧故事的经典性上,虽然拥有精彩的故事情节并不足以使一出戏剧成为一部经典,但精彩的故事情节却是一部伟大的戏剧不可缺少的要素,是其成功的基础和具有顽强舞台生命力的前提。

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第一次对悲剧进行理论阐释和总结时,就曾把情节列为悲剧艺术的“六个成分”的首位,指出“情节乃悲剧的基础,又似悲剧的灵魂”。亚里士多德是在考察了古希腊戏剧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做出这样的判断的。他举例说:“情节的安排,务求人们只听故事的发展,不必看表演,也能因那些事情的结果而惊心动魄,发生怜悯之情;任何人听见《俄狄浦斯王》的情节,都会这样受感动。”亚里士多德谈的是悲剧,但适合于不同体裁的戏剧,如喜剧和正剧。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以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重点讨论的“情节”指的是经过布局安排的故事情节,实际包含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戏剧故事和戏剧结构。

故事情节之于戏剧之所以重要,原因之一,故事情节乃剧作家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深入思考、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进而呈现于戏剧中的现实的或历史的人物状态。戏剧是生活的反映,戏剧中的故事情节就是生活的缩影、人生的写照。精妙的戏剧故事往往具有原创性,改编自历史或民间传说的戏剧经典往往能脱胎换骨、推陈出新,其故事情节能体现出创作者新的思考和发现,显示出创作者的智慧。原因之二,故事情节是作为叙事艺术的戏剧得以立于舞台之上的基本骨架,没有精彩故事情节的戏剧犹如身体羸弱的病人,既不能以健康的形象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也不能有饱满旺盛的生命活力。原因之三,故事情节既是剧作家反映生活、思考人生、拷问人性、探寻心灵的载体,更是戏剧吸引观众走进剧场,进而拨动观众的心弦,使之感动、沉思、悲伤、喜悦、激动、奋进的媒介。一出没有精彩故事情节的戏剧既难以集中再现人生的多变与精彩、人性的微妙与复杂,也难以将观众吸引进剧场并让观众在剧场屏息静气观赏至剧终。

1.下列关于“情节”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代人进行过戏剧淡化情节、不要故事的探索和实验,但在外国戏剧史上似乎很难找到无故事和情节的经典戏剧。
B.小说和戏剧都是讲故事的艺术,离不开情节,中外戏剧史上的经典作品,每一部都达到了情节精彩、故事感人的程度。
C.亚里士多德说“情节乃悲剧的基础,又似悲剧的灵魂”,把情节安排在悲剧艺术“六个成分”的首位,这表明了情节的重要性。
D.《诗学》用了不短的篇幅讨论“情节”并得出一些结论,虽然其讨论的对象是悲剧,但其结论的适用性并不局限于悲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1段列举了大量的实例来论证“戏剧也需要讲故事”的观点。
B.文章列举《雷雨》的例子来说明精彩的故事情节是其成为经典的基础。
C.文章第4段侧重说理,深入分析了故事情节之于戏剧非常重要的原因。
D.文章综合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情节在经过布局安排之后,能够包含我们今天所说的戏剧故事和戏剧结构,这是今人研究《诗学》所得出的结论。
B.故事情节是剧作家在戏剧中所呈现的现实的或历史的人物状态,蕴含着剧作家的思考和发现,折射着他们的创作智慧。
C.故事情节对戏剧这一舞台艺术来说,具有基本骨架的重要意义,否则将难以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也会缺乏生命活力。
D.故事情节是一种载体,剧作家借助它反映生活、思考人生、拷问人性、探寻心灵,观众则被它引发多种情感体验。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悲剧之中又有三种之别:第一种之悲剧,由极恶之人,极其所有之能力,以离间陷害之者;第二种,由于盲目的命运者;第三种之悲剧,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也,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此种悲剧,其感人贤于酋二者远甚。何则?彼示人生最大之不幸,非例外之事,而人生之所固有故也。若《红楼梦》,则正第三种之悲剧也。兹就宝玉、黛玉之事言之,贾母爱宝钗之温婉,而惩黛玉之孤僻,又信金玉之邪说,而思压宝玉之病;王夫人固亲于薛氏;凤姐以持家之故,忌黛玉之才,而虞其不便于己也;袭人惩尤二姐、香菱之事,闻黛玉不是东风压西风,就是西风压东风之语(第八十一回),惧祸之及,而自同于凤姐,亦自然之势也。宝玉之于黛玉,信誓旦旦,而不能言之于最爱之祖母,则普通之道德使然;况黛玉一女子哉!由此种种原因,而金玉以之合,木石以之离,又岂有蛇蝎之人物,非常之交故,行于其间哉?不过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由此观之,《红楼梦》者,可谓悲剧中之悲剧也。

(摘编自王国维《〈红楼梦〉评论》)

材料二:

《红楼梦》是古典小说中关于女性问题写得最重最深刻的一部书。元春虽然贵为贵妃,回家省亲时却只管呜咽对泣,说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她所作灯谜的谜底是爆竹,是一响即散之物,可见元春短命,则其悲惨可知。迎春则嫁了中山狼,被折磨而死。探春的结局是远嫁,一去不复返。惜春则是出家为尼。黛玉的结局,泪尽天亡。宝钗的结局也是一个悲剧。湘云、李纨则是守寡。此外,如妙玉的遭劫、秦可卿的悬梁、王熙凤的被休、尤二姐的吞金、尤三姐的饮剑、金钏的跳井、鸳鸯的自誓、袭人的另嫁、晴雯冤死、司棋被逐、香菱受夏金桂的折磨酿成干血之症……总之,《红楼梦》里的这些年轻女子,个个都是悲剧结局,而且这些悲剧,都是封建婚姻或因为爱情而酿成的悲剧。中国的封建社会,几千年来一直是男权社会,一直是男尊女卑,这是不可动摇的封建传统。但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却一反其道,认为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认为男子浊臭逼人。这是强烈的反传统的呼声,也是对现实社会中妇女命运的强烈呼号,更是对封建婚姻制度所酿成的罪恶的集中揭露。

(摘编自冯其庸《解读〈红楼梦〉》)

材料三:

大家都承认《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悲剧。但是《红楼梦》的悲剧性是什么,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红楼梦》的悲剧性并不在于贵族之家(贾府或四大家族)的衰亡(由盛到衰)的悲剧,也不简单在于贾宝玉、林黛玉两人的爱情悲剧,而是在于作家曹雪芹提出了一种审美理想,而这种审美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必然要被毁灭的悲剧。

什么是曹雪芹的审美理想?这要联系到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汤显祖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一个字。汤显祖讲的,和古人讲的,内涵有所不同。它包含有突破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内容,就是追求人性解放。他写了《牡丹亭》,塑造了一个有情人的典型——杜丽娘。曹雪芹深受汤显祖的影响,美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一个字。他的审美理想也是肯定的价值,追求的解放。曹雪芽自己在《红楼梦》开头就说过,这本书大旨谈情。曹雪芹就虚构了、创造了一个有情之天下,就是大观园。大观园是一个理想世界,也就是太虚幻境太虚幻境是一个清净女儿之境。但是这个理想世界,被周围的恶浊的世界包围,不断受到打击和摧残。林黛玉的两句诗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不仅是写她个人的遭遇和命运,而且是写所有有情人和整个有情之天下的遭遇和命运。在当时的社会,是一种罪恶。贾宝玉被贾政一顿毒打,差一点打死,大观园的少女也一个一个走向毁灭:金钏投井、晴雯屈死、司棋撞墙、芳官出家……直到黛玉泪尽而逝,这个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交响曲的音调层层推进,最后形成了排山倒海的气势,震撼人心。冷月莽花魂,是这个悲剧的概括。有情之天下被吞噬了。

(摘编自叶朗《〈红楼梦〉的意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国维认为,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造成的悲剧,其感人远甚于由极恶之人离间陷害和由于盲目的命运形成的悲剧。
B.冯其庸认为,《红楼梦》是写女性问瘈最重最深刻的古典小说,曹雪芹在书里反对封建传统,也是对现实社会中妇女命运的关注。
C.叶朗认为,《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悲剧,但《红楼梦》的悲剧并不是贵族之家的衰亡悲剧,也不是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D.叶朗认为,曹雪芹的审美理想受汤显祖的探刻影响,两人的美学思想的核心都是“情”字,都肯定“情”的价值,追求“情”的解放。
2.根据材料内容和《红楼梦》原著,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贾宝玉、林黛玉两人“木石离”的结局,有林黛玉个性孤僻的原因,也有王夫人、王熙凤和袭人等蛇蝎之人忌黛玉之才的陷害。
B.王熙凤有持家之才,结局仍被休,这与其判词“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一致。
C.元春是贾政和王夫人的长女,是贾府四春之首,她认为皇宫是“不得见人的去处”,认识到造成悲剧的根源是封建最高统治者。
D.大观园是贾府为元春省亲而修建的别墅,是“太虚幻境”在凡世的化身,是“清净女儿之境”,是寄托曹雪芹理想的世界。
3.对《红楼梦》的悲剧特性,三则材料分别有怎样的看法?请简要概括。
2022-07-08更新 | 7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衡中西以相融

何家英

一提传统,就只讲民族本位;一讲创新,就只提西洋东洋。我总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误会。

不同的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创新;它们发生碰撞,互相影响,彼此融合,就会形成一个大传统。当然,这中间有一个“体用”问题:立足本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不应该顾此失彼,而应该从容对待,既不画地为牢,也不盲目追随。我的这一思路既是对时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创作的要求,即要求把思路化为笔痕。基于此,必须沉潜下来,埋头虚心,力求在“大传统”中获得滋养。准确地说,是想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

中国画,至少是中国工笔画,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绘画相通的。当然,这里大体上是指晋唐画风。晋唐画风能达到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原因何在?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我在想,晋唐人所创立的艺术范式是从切身的感受中生发的,其间一定经历了反复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的艰苦过程。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都与晋唐不同,甚至走向了反面,变得纤弱而萎靡。我们有一个伟大的传统,却被轻弃;我们还有一个惰性的“传统”,却被继承。惰性的传统使我们把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一个抽去了内涵的外壳,这真荒谬。所以一定要回归,回到晋唐,继承优秀的传统。

其实,我们对西画传统的“借鉴”也是有惰性的。五花八门的“主义”,莫名其妙的“观念”,都被“拿来”。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这不正是惰性的表现吗?所以,我觉得与其接受那些大而无当的观念,不如借鉴些具体方法解决问题,西画的观察、审视、理解与提炼和晋唐传统并无二致,可对应、契合。很多西画作品能更直观地给予我们实践上的参照,并很实在地启悟心智。

而上述两者,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意识不到的,相应的问题也解决不了,而有一个大传统的价值支撑则很容易在本质上把握,从而走上正途,至少不至堕入迷途。

我意在表明,表面上是两个传统,本质上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恰恰就在相互碰撞、影响、融合中逐渐清晰:要概括性而非概念化,要充实充分而非僵化。不囿于一个狭窄的视点,使眼光扩大;不拘于一个狭隘的观念,使思想自由;不溺于可悲的惰性,而勇于发现;不空谈花哨的“主义”,而脚踏实地。在比照中思考,在观察中发现,就能深入本质而导引实践,就会使工笔人物画开出新生面,获得新境界。

(节选自《谈艺论文》,有删改)

1.关于“衡中西以相融”,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西不同的传统发生碰撞、影响、融合,就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实践的大传统。
B.在绘画领域,应权衡中西传统,着眼于相通之处,力求获得滋养。
C.“衡”与“融”强调的重点,就是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艺术范式。
D.观察和比照中西传统,就能发现其中共同的规律,从而深入本质,引导实践。
2.对晋唐画风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是晋唐画风的特点,也影响到了西洋画风。
B.晋唐画风达到的高度取决于画家才气、学养、心态以及画家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
C.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在晋唐画风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西方绘画中也同样重要。
D.“惰性”使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所以,中国画一定要回归,继承优良的传统。
3.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立足民族为“体”,巧取东西洋为“用”,两者交融契合就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B.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是在继承晋唐绘画传统或借鉴西画传统时表现出来的“惰性”。
C.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对传统不能很好地继承和发展,变得纤弱而萎靡。
D.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狭隘的,它完全背离了晋唐以后中国画的伟大传统。
2022-01-03更新 | 1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人爱写诗赠人,来中国留学的学者也常用汉语写诗,中国古人走出国门,也愿意用诗抒发情感,记录所见所闻。总而言之,在中国,写诗的传统自古而盛。

自先秦开始,古代中国就有诗言志,歌永言的说法,意为诗是用来表达作者的内心志意,而唱歌则是为了拉长这些语言,使得情感能够充分展现。直到现代,仍被朱自清称为开山的纲领。可见,中国古人写诗,唱歌,正是为了抒发自己内心所想。

《论语》中曾经记载孔子教育自己的孩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言。说明此时很多人已经将读诗视作某种标准。结合孔子曾经编纂《诗经》的经历,以及其尽善尽美的论述不难发现,这种标准既是关乎某人君子与否的道德标准,亦是审美标准。

《论语》中还指出了诗兴观群怨的作用,既能让写的人、吟唱的人感发自己的内心志意,其他人亦能通过观看,听取一地的诗歌,体味这里的风俗(《论语》中有郑声淫,佞人殆的说法)。人们在一同吟诗的过程中,可以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待到诗歌广为流传之后,采诗官便可以把这里人们的想法收集起来,报得天子,此为怨刺上政。而统治者则通过诗来对百姓进行教化,所谓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正是此意。

可见,这时的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是人对自己所见所想的记录和表达,也是统治者与臣民之间的互动。而曾经被统治者处以酷刑的司马迁则认为,作诗文者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知来者,其在评价屈原之《离骚》时也说离骚者,犹离忧也。这时的诗、文,已经表现出了作者对自己内心的探索。

至于魏文帝曹丕,在其表达自己治世思想的文集《典论》中专作《论文》一篇,将诗文提升到了经国大业”“不朽盛事的高度。诚然如曹丕所说年寿总有终结,荣乐随之而止,唯有一人之诗文,方能使其名于后世。这一观点放在曹家三父子身上似乎无比恰当,不论小说如何演绎,但凡懂点诗的人,都能体会到曹操的耿介多气,亦能体会到曹植的飘逸多才。

两晋时期的陆机,在《文赋》中提出停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认为文学创作其实是基于人对物象的感知,也基于作者本身的才学修养。至于南朝的刘勰,则将人置于天地之心的位置,认为人是自然思考的器官,既然有心便有思考,既然有思考便有文,这是自然之道

至此,中国古代关于诗文如何生发的理论几近成熟。细看不难发现,古人写诗写文,基于所见所闻,通过有韵律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希望通过这种带有音韵,形式美感的艺术形式记录、反映外界,并唤起更多人的共情。

清代赵翼曾有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一句,并非唱衰,实则表明了当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时,会对诗人的创作产生强大的刺激。可见用诗文来反映社会现实是中国古人的传统,这一点在鲁迅的《摩罗诗力说》中亦有体现。时至今日,国人亦应发挥这种传统,用文字书写,记录时代。

(选自袁新雨《中国的写诗传统》,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写诗的传统自古而盛。不仅中国古人走出国门,愿意用诗抒发记录所闻,而且来中国留学的学者也常用汉语写诗。
B.《论语》中认为,他人通过观看,听取一地的诗歌,可以体味这里的风俗。在诗歌广为流传之后,采诗官便可能报得天子。
C.屈原的《离骚》表现出了作者对自己内心的探索,是对自己所见所想的记录和表达,表现出了统治者与臣民之间的互动。
D.先秦时代,“诗言志,歌永言”是为了表达作者的内心志意,充分展现情感,抒发作者自己内心所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围绕中国古人写诗的目的和作用,用大量的事例,从正面做了论证。
B.文章第四段引用《论语》中的语句,旨在阐明古人写诗,唱歌有“兴观群怨”的作用。
C.鲁迅的《摩罗诗力说》能体现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会对诗人的创作产生强大的刺激。
D.全文采用总分的结构,从先秦到清,分别论述了四个时期写诗的特点,并在最后提出用文字书写,记录时代的希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教育自己的孩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言。”说明此时很多人已经将读诗视作某人“君子”与否的道德标准。
B.古人基于所见所闻,通过有韵律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艺术形式记录、反映外界,唤起更多人的共情。这说明中国古代关于诗文如何生发的理论接近成熟。
C.司马迁认为,屈原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离骚》是屈原对自己内心痛苦的记录和表达。
D.曹丕认为,只有一个人的诗文,才能使他名传后世。这一观点在曹家三父子身上都比较恰当。
2022-05-13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