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 题号:1292666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生物伦理学难题争论中,经常可以听到一种说法:并不是什么样的科学研究都有价值,都可以进行研究,科学研究不能超越伦理底线。这样的底线为什么会存在?它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科学研究应是自由的,否则科学技术怎么可能会有创新呢?但问题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造福人类,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在科学研究自由和社会需要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即科学研究自由应该服从社会需要,并服务于社会需要;而社会不能,也无法告诉科学家,研究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因此社会需要是不能违反科学研究的内在规律,社会需要只能利用与“限制”或积极导向科学研究方向。任何对科学研究不切实际的“限制”,只会流于形式。显然,科学研究的自由不足绝对的,它要受到社会需要的约束,它要为社会所接受。因此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需要理性,理性则是道德哲学的武器。

生命科学高新技术一旦研究成功,都将很快进入公众生活,并直接影响公众的生活质量,这是当前生命科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因此公众关心、评论生命科学研究,对它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表示疑虑都是合情合理的,即生命科学研究不可能在伦理真空中进行。公众对各项生命科学研究的伦理舆论倾向,可以说是代表了公众的价值观,它也就成了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制定相关政策或法规的社会基础。这样势必造成正确的伦理舆论导向,将会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反,如果对公众的疑虑进行所谓的逻辑推理,甚至把公众推到科学家的对立面上,就会搅乱决策者做出决断的决心,或制定出错误政策,结果将会极大地限制科学家创造性的发挥,阻碍科学研究的发展。因而,生命科学研究要顾及公众关注的伦理道德,争取为公众所接受,当然这里包括科学家有必要向公众进行正确的科学普及宣传,以及暂停公众现在无法接受的研究。

生命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其他领域高新技术应用一样,都具有两面性:它既可以造福人类,应用不当又可能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包括危及到人类健康、生存,以及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比如科学家和公众反对制作克隆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可能会生出有严重残疾的孩子或短命的孩子;严格审批转基因生物回归自然界,就是顾及到它可能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危害;尤其是有人将遗传操作技术用于制造基因武器,欲进行种族灭绝战争的时候,更是令人不寒而栗。比如将鼠痘病毒DNA改造后,使之成为致命病毒;用转基因技术把蜡状杆菌改造成像炭疽杆菌一样的致命菌;把生物毒素基因与流感病毒基因拼接;某些新的转基因致病菌可潜伏在人体内,当服用通常药物后,人便会死去……为了防止这类事件出现,公众和社会要求对某些科学研究加以限制是合乎理性的。这又是一条生命科学研究的伦理底线。

科学研究必须遵守相关的法规。在生命科学领域已经制定了不少相关政策或法规,它们满足了人奥最基本的伦理需求,同时也是保护广大群众利益、国家利益以及维护本国相关的生命科学研究正常进行的底线。比如,中国反对制作克隆人的“四不”政策声明,即是如此。

(摘编自高崇明《生物伦理学十五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决定了生命科学研究的所有高新技术应用必定符合人类社会的需要。
B.科学研究应是自由的,这是科技创新的需要,自由又是相对的,它要受到社会需要的约束。
C.科学研究有它的内在规律,任何限制科学研究方向的做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只会流于形式。
D.科学研究需要科学家具备理性,因为理性是道德哲学的武器,是生命科学研究的伦理底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引用生物伦理学难题争论中的一种说法,提出本文的论题:科学研究为什么会存在伦理底线,它有什么具体内容。
B.第二段从论述科学研究自由和社会需要之间的辩证关系入手,对“生命科学研究为何存在伦理底线”进行了原因的追究。
C.第三至第五段用顾及公众关注的伦理道德、生命科学技术应用具有两面性和遵守相关法规三个分论点具体阐述伦理底线。
D.全文采用总分结构,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提出论题,后一部分则分别论述前一部分提出的论题,一一作出了回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命科学研究不可能在伦理真空中进行,要顾及公众关注的伦理道德问题,因为生命科学高新技术一旦研究成功,都将很快进入公众生活,并直接影响公众的生活质量。
B.公众对某项生命科学研究的伦理舆论倾向,代表了公众的价值观,因而就成了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制定相关政策或法规的社会基础,这样势必造成正确的伦理舆论导向。
C.生命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其他领域高新技术应用一样,可以造福人类,应用不当又可能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由此公众和社会要求对某些科学研究加以限制是合乎理性的。
D.在生命科学领域已经制定了不少相关政策或法规,它们满足了人类最基本的伦理需求,同时也保护广大群众利益、国家利益,以及维护本国相关生命科学研究正常进行。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朝到底好在哪?一个适合普通人生活的时代。

宋朝社会的繁荣,最能直观感受的是传世杰作《清明上河图》,它诞生于北宋,绝不是偶然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这5米长的画卷上,刻画的都是非常平民化的城市景观和百姓生活。这种“眼光向下”的视角,与其说表现的是国家的强盛,不如说是民间的活力,传达出强烈的平民文化精神。

两宋都城的宫室都较为简朴,南宋临安的皇宫“脩广仅如大郡之设厅”。等级严格的古代服制已不再被恪守,某些衣装只要有钱就能在市面上买到,连纽扣之类的小物件也成了商品。

在唐末坊市制崩坏后,宋朝城市里都能临街开店,自由买卖发展出竞争性的商业推广,商标、抽奖、替商户沿街告白、唱卖甚至飘色巡游都开始出现。唐代藏冰极难,但在两宋的京城中,民间冰雪经营业极其发达普遍,夏天市面上卖冰雪,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

唐朝宵禁的规矩也已取消。北宋初年,东京夜市就已是寻常现象,只是朝廷规定要在三更以前结束;到了北宋中叶,夜市时间不断延长,有些繁荣的商业区甚至完全取消了时间限制,通宵达旦地进行交易。

当然,《清明上河图》毕竟也不是那个年代的“老照片”,未必全真,宣和二年(1120)开封有22000余名乞丐,但画上1000多人物中只有一个孤单的乞丐。不仅如此,美术史学者曹星原强调指出,这一画作也表明,当时无论是消费者还是销售者都必须服从、依赖由宫廷政治掌管的市场才能生存。虽然宋朝的经济看似在很大程度上比五代、唐等前朝更为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只是表象,它仍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

现在有个流行的说法,宋朝的GDP占当时世界的60%~80%,这并不确切,但和历朝历代相比,宋代即便“积弱”,可一点都不“积贫”,宋代铸币量之大,是历代之最:宋元丰元年(1078)的铜产量是唐朝高峰期的铜产量的20多倍,之所以需要这么多铜,当然是因为铸造货币铜钱的需求量大增。不仅如此,宋代的商品化程度也很高,唐天宝八年(749)可谓盛世,但绝大部分的岁入都是实物形式,货币形式的仅占3.9%;而到北宋治平二年(1065),这一比例已高达52%

宋朝早就不再单纯依靠田赋收入了,而是大力从蓬勃兴起的工商业中开辟新的财源。据漆侠《宋代经济史》研究,两宋非农业税收入占财政的大部分,北宋皇祐、治平年间,商业税比重就已高达40%,及南宋绍兴、乾道之交,仅茶盐榷货一项就占49%,再加上供朝廷使用的各种杂税(经制钱、总制钱),非农业税合计逾79%

南宋初期,宋高宗全力支持海外贸易,认为这远比搜刮农民要好:“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朕所以留意于此,庶几可以少宽民力耳。”

宋人的观念是“贵贱虽殊,人则一也”。因此,宋代皇族不像明代诸王那样有那么多特权,特别是太祖子孙,到北宋末年已寂寥无闻,仅同民庶。皇权虽大,但也受士大夫制衡,不像东汉、唐、明三朝那样有宦官专权的恶劣政治。

没有背景的平民在宋朝远比在唐朝更有机会出头:《宋史》有传的官员中,46.1%出身寒门,通过科举考试从平民中选拔人才成为全社会认可的机制,何怀宏的《选举社会及其终结》根据南宋两个年份的进士题名录统计,没有官员背景的进士占56%~58%

这些做法极大地释放了社会活力,尤其是激发了士人的主动性。赵宋祖宗家法不许杀士大夫,这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开明的时代,用扬之水的话说,两宋是养育“士”气,即士大夫之气韵的一个黄金时代。余英时也曾强调指出,宋代士阶层不但是文化主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政治主体,至少他们在政治上所表现的主动性远超过了以前的汉唐和后面的元明清。

正因如此,国学大师陈寅恪在一百年前就断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他相信,对思想、文化来说,宋朝才是黄金时代:“六朝及天水一代(指宋代)思想最为自由,故文章亦臻上乘。”

(摘编自维舟《从<梦华录>到<满江红>,为什么火的总是宋朝》)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眼光向下”的视角,就是在创作时主要体现平民百姓的活动。
B.宋朝没有服制规定,市民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到任何等级的服装。
C.田赋不再是南宋的主要收入,国内工商业税收和海外贸易利润才是。
D.在宋朝,无背景的平民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的机会比较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服制、商业、税收、科举考试等方面,论证了宋朝是“一个适合普通人生活的时代”。
B.文章第六段谈论《清明上河图》“未必全真”,作者通过对宋朝经济自由度的评价,使得论证更加客观、严谨。
C.文章第七段通过宋朝元丰元年和唐朝高峰期的铜产量的对比,有力证明了宋代“一点都不‘积弱’”的观点。
D.除了举例论证,文章还使用了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使宋朝的“好”无一遗漏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两次提到《清明上河图》,分别是为了说明宋朝的平民文化精神和宋朝时期开封城内乞丐少。
B.宋朝时,商品经济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再加上宵禁和坊市的限制被打破,摆摊时间不受限制,地摊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
C.宋人的观念是“贵贱虽殊,人则一也”,这表明在宋朝,相对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D.宋朝讲究“刑不上大夫”,皇权虽大,也受士大夫制衡,因此,太祖子孙到北宋末年已寂寥无闻,仅同民庶。
2023-04-20更新 | 6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诗十九首》的人生主题

《古诗十九首》最早收录于南朝萧统《文选》,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学界主流意见认为这是作于东汉后期的文人诗,这一意见证据较为充分,其说可从。关于这组诗歌的主题,古人曾有许多议论,自《文选》以来直至明清士人,论者多将诗歌与政治及士人出处相牵合。比如解“浮云蔽白日”一句,李善就认为这是“以喻邪佞之毁忠良”,后人沿着这个视角继续发挥,认为这是远在的逐臣思念君主之辞。近代以来,朱自清、马茂元等学者对《古诗十九首》做了大量的解释工作,纠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看法,对诗歌的艺术性研究进行了有益探索。

时至今日,就《古诗十九首》的主题来说,学界仍有不同见解。笔者认为,《古诗十九首》作为一组诗歌,文本内部应当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其中贯穿的精神主旨可视为主题所在。而贯穿于整组诗歌的就是对人生的感喟与思索,人生乃其根本的关心所在。笔者尝试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个层面,文士在诗中表达了他们对人生真相的洞察。《古诗十九首》实际上是在谈论人生的痛苦。整组诗的开篇就是“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汉代士人为了追求功名,经常要游学、仕宦,由此导致的与亲人的分别往往达数年甚至更久。因生死而造成的别离非人力所能及,但被迫与相爱的人分离则是人生莫大的无奈。这组诗对别离之情有生动的描绘和展现,充满了浓浓的感伤,感情基调低沉哀婉。其中,我们时常可看到这样哀伤的叹息:“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可以说,这种低沉的情绪笼罩在整组诗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末士人的普遍心态。

《古诗十九首》的低沉哀婉基调实际上缘于汉末士人浓烈的生命意识,他们慨叹时光的仓促与生命的易逝,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悲叹。这一点从很多汉乐府诗歌中也可见到。《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对人生有诸多比喻,如“远行客”“飙尘”“朝露”等,他们还以“涧中石”“金石”来作比,突出人生短暂。在汉末诗人的心目中,死亡是人生的归宿,活着是远行。这种浓郁的悲哀也影响了后世的诗歌。

第二个层面,《古诗十九首》表现了文士认清人生真相后产生的幻灭感。正如诗中所写:“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圣贤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圣贤亦不能例外。洞察了修仙长生为虚妄后,他们愈发想要去把握和享受现实人生。他们要饮酒,于是说“不如饮美酒”;要宴饮高会,于是说“极宴娱心意”;要耳目之娱,于是说“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要鲜衣良马,于是说“被服筑与素”“何不策高足”……总之,就是“为乐当及时”。及时行乐是他们的一致选择。他们对生活充满了热望,对享受人生抱有极大热忱。

这种幻灭感促使他们要求突破儒家名教的“清规戒律”。

第三个层面,文士在人生幻灭之后还要追寻朴素的人生。因为意识到了人生的有限和虚无,他们不再执着于遥不可及的不朽,转而去追求现实的人生。现实人生中安宁而平淡的日常,成了他们向往的心灵归宿。他们反复歌咏“愿为双鸿鹊,奋翅起高飞”“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举案齐眉、长相厮守成为了文士最朴素、真挚的愿望。正因为这样,他们对别离尤为敏感,也对其进行了反复书写:“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离别的相思令人倍感痛苦,甚至催人衰老。从《古诗十九首》开始,中国文学中的离别书写始终充斥着悲伤的情绪,同时,离别也成为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1.下列关于《古诗十九首》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论者多将诗歌主题与政治及士人出处相牵合,近现代朱自清等学者纠正了这一错误看法。
B.这组诗歌的主题朦胧模糊,尽管后代学者对其不断探索,但时至今日,依然没有明确清晰的结论。
C.本文作者认为《古诗十九首》文本内部具有共通性,对人生的感喟与思索贯穿于整组诗歌,应是其主题所在。
D.低沉的情绪笼罩着整组诗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末士人在诗歌创作时伤感自身壮志难酬的普遍心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李善“以喻邪佞之毁忠良”的说法,并不是为了证明《古诗十九首》的主题是诗歌作者的人生感悟这一观点。
B.文章采用比喻论证方法,用“飙尘”“朝露”“涧中石”“金石”等作比,形象表达了对人生的认知和慨叹。
C.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大量列举《古诗十九首》中的诗句,以充分翔实的论据使文章观点得到有力支持,让人信服。
D.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将主要观点分成不同层面展开,各层面之间逐次衔接递进,论述脉络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代士人为了追求功名,经常要游学、仕宦,往往长达数年甚至更久,与相爱的人分离,甚至与亲人生死两隔,这是人生莫大的无奈。
B.汉末文人认清人生真相后产生的幻灭感使他们渴求突破儒家名教的“清规戒律”,选择及时行乐,去享受现实人生。
C.古代文士对离别反复书写,离别导致相思,相思使人痛苦,而安宁平淡的日常生活,才是他们真挚的愿望。
D.《古诗十九首》反复书写离别,对离别的悲伤情绪的体悟和抒发,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2020-12-03更新 | 21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目。

孔孟

黄仁宇

①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做苏格拉底,把孟子比做柏拉图。

②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大成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避免小人常戚戚的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孔子令门人言志,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赞许。而曾皙所说的,大致等于我们今天的郊游和野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饭菜不做好,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式。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而且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之四方等辞句也经常出现在他的嘴中。

③孔子没有直接的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论语》之中,字出现了66次,没有两个地方解释完全相同。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他曾斩钉截铁的说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所以他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也就是宣示人人都能做圣贤。

④孔子对非常尊重。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的原则反对颜渊厚葬;又因为的需要,孔子见南子,使子路感到很不高兴。孔子虽不耻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他见了梁襄王,出来就说:望之不似人君。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他做了齐国的吊丧正使,出使滕国,却始终不对副使谈及出使一事。

⑤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有影响。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两百年,中国的局势,已起了很大的变化。孟子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八个字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

⑥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但战事本身,却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孔子对当日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还相当的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然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以恢复,表现一腔复古的热忱。

⑦孟子被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已经大大超过春秋时期竞技式的战争,这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齐宣王问他贵戚之卿应做的本分,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这已经不是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严格规矩了。

⑧宋朝以后,《孟子》既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对中国思想史有巨大的影响。他的性善论必定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因人既生性为善,那么强迫人们保持这种天性也不算过分了。他的低水准平等思想——例如乐岁终身饱,凶年不免于死亡,以及省刑罚,薄税敛,在一个简单的农业社会里,被奉作经典,同时也符合事实的需要。

(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儒家学派的两位著名代表孔子和孟子的传承落笔,用比较具体的论据阐释了孔孟在思想行为等方面的不同。
B.文章第②段用“但是”转入比较孔孟的不同,主要用正反对比法,论据充足,有说服力。
C.文章第③段说孟子没有孔子“犹疑”,他主张性善来自先天,“斩钉截铁”用得形象而准确。
D.作者认为造成孔子和孟子思想言行不同的原因是二人所处时代的局势“起了很大的变化”。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在衣食方面还有所挑拣,但孟子提出的“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却更具有平等思想,虽然这种平等思想和孔子相比是属于低水准的。
B.孔子认为要实现“仁”,既要靠学习和自我约束,又要靠由内外观察而产生的纠正错误并促使自己行善的能力;但是孟子却认为道德纯粹是由自我产生的。
C.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属于竞技性的,虽然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但这种不稳定是可以平息的;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是剧烈的,给社会造成了全面性的动荡。
D.自宋朝以后,《孟子》就取代了《论语》,成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和科举取士的标准,从此以后,对中国的思想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第2段说“孟子凡事紧张”,“紧张”一词含义是什么?作者认为孔子和孟子思想言行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4.孔子和孟子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根据文意,分三点对此概括说明。
2022-03-26更新 | 1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