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体裁 > > 近体诗(律诗和绝句)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7 题号:1294786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杜牧之齐山登高

【唐代】张祜

秋溪南岸菊霏霏,急管繁弦对落晖。

红叶树深山径断,碧云江静浦帆稀。

不堪孙盛嘲时笑,愿送王弘醉夜归。

流落正怜芳意在,砧声徒促授寒衣。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题目知此诗属登高诗,作者和杜牧一同登齐山,张祜依韵和诗所作。
B.首联通过视觉描写菊花的繁茂,通过听觉描写了音乐节奏急促的乐曲。
C.颔联写景运用色彩,俯仰结合视角,描绘出晚秋齐山的阔大壮美景色。
D.颈联用典,表达不能忍受像孙盛那样的小人的嘲讽,愿结交王弘这样的朋友。
2.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①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曾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功成身退,泛游五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朝文物消失,而天淡云闲依旧,抒发了人事无常而自然永恒的慨叹。
B.“人歌人哭”四字浓缩了由生到死的过程,包含着对人生的深沉感慨。
C.颈联实写眼前之景:深秋密雨笼罩千户人家,落日时分楼台传出笛声。
D.第七句表达对范蠡的怀念以及无缘再见范蠡的惆怅。感情直露而强烈。
2.这首诗使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
2021-01-30更新 | 23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东溪别业寄吉州段郎中

方干

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

尽日人不到,一尊谁与同。

凉随莲叶雨,暑避柳条风。

岂分长岑寂,明时有至公。


【注】①方干出身低微,屡考不中,曾花大量时间奔走于请人奖掖之途。本诗就是他于大中年间干谒段成式(时任郎中一职)时所作。②分:料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岭苍翠夺目,映入窗中,这美丽的景象反衬出了诗人伤感悲戚的心情。
B.“在窗中”照应题目中的“东溪别业”,表明了作者写诗和观景的地点。
C.随着敲打莲叶的雨的到来、舞动柳条的风的吹拂,暑气消退,凉意盎然。
D.尾联上句暗示作者在科举上久不得志,下句“至公”是对段郎中的赞颂。
2.前人评此诗“欲人提携之意,颔联即已寓之。”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2-10-22更新 | 27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岑参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②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注):大历四年(769),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只好折回成都,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此时离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其那:怎奈。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三度为郎”“一从出守”两句自叙平生,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这里说“三”是言其为多数,且与下文“五”字不重复。
B.颈联“客舍秋风今又起”,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写出了诗人寄居成都客舍的情景,融凄凉的情感于萧瑟的秋景之中。
C.尾联“江上蝉鸣空满耳”,以景结情,动静结合,“空满耳”与杜甫《蜀相》“隔叶黄鹂空好音”的“空”都是“白白的,徒然”之意。
D.本诗为诗人在成都客舍向幕中诸公倾诉情怀之作,叙事抒情,感情深沉凄切,格调慷慨悲凉,读来不禁令人唏嘘长叹。
2.从全诗来看,作者“悲”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0-11-26更新 | 1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