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新闻、通讯、访谈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7 题号:1296470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认为,数字经济包括三部分:一是数字产业化,即信息通信产业;二是产业数字化,即传统产业由于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数量和生产效率提升;三是数字化治理,即利用数字技术完善治理体系,提升综合治理能力。该报告测算,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4.8%,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可见一斑。

(摘自胡继晔《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经济日报》2019年10月29日)

材料二:

2021年地方两会上,数字经济成为热词,多地政府吹响数字经济号角。数字经济为何变得如此火热?这主要得益于其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抗冲击能力。2020年,新冠疫情加速了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经济成为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的生力军和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稳定器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多数国家实施了严格的跨境旅行和国际运输限制,国际贸易甚至一度中断。国际贸易受阻和中断导致抗疫物资短缺,部分国家在抗疫中捉襟见肘,全球化因此成为疫情危机的替罪羊。美国、日本等国誓言以本国生产和区域化替代全球化。

另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着本国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了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的合作方式。数字贸易、数字金融、数字政务和数字安全等极大地维护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成为抗击逆全球化的强大力量。

不同于疫情是加剧逆全球化浪潮的短期变量,数字经济这一数字化、信息化的力量是抗击逆全球化的长期因素。因此数字经济必将对各国经济贸易和社会发展、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产生更加持久的影响。

(摘编自马相东《抵御逆全球化数字经济展现韧性》,《光明日报》2021年2月18日)

材料三:

作为引领未来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既是传统经济转型升级的跳板,也是未来新经济快速发展的蓝海。一方面,数字产业化释放经济增长潜力,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深度渗透到实体经济中,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创造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催生出大量新业态,在刺激消费、带动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断开拓出新的经济增长点,让中国经济结构更优、活力更足。

拥抱数字经济时代,既要抢抓先机,更要行稳致远。在抢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的同时,也要防止一哄而上、盲目发展,特别是当前新基建站上投资风口,一些地方在大干快上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建设轻运营、重硬件轻软件、重短期轻长期等问题,影响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质量。以数据中心为例,其建设并非每个地方都适合建设,不合理地布局数据中心,必然导致资源浪费、产能过剩,不仅无法对发展质量带来应有的提升,甚至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负担。

与此同时,作为新生事物,数字经济发展必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在数字经济快速崛起的同时,其所带来的平台垄断、隐私泄露、大数据杀熟等问题也在日渐显现。需要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建立健全数字经济时代的治理体系,推动数字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开辟新空间、提供新动力。

(摘编自吴秋余《拥抱数字经济时代,既要抢先更要行稳》,人民网2021年4月3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经济是一种知识和信息数字化的全新经济活动,包括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等三个部分,对经济发展具有明显拉动作用。
B.新冠疫情期间,国际贸易受阻,导致部分国家抗疫物资短缺,这是由于经济全球化造成的,因此以本国生产和区域化替代全球化很有必要。
C.2020年,新冠疫情加剧了“逆全球化”浪潮的短期变量,而数字经济维护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成为抗击“逆全球化”的强大力量。
D.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在“抢抓先机”的热潮中,也存在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布局失衡等现象,若不科学指导,统筹规划,将会影响数字经济的发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与传统实体产业将实现深度融合,这就为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B.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将逐步构建起新的产业生态,形成更强大的创新活力,不断开拓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C.现代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数字”,网红带货、云上旅游、线上买菜等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数字经济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D.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崛起,人们在享受“数据红利”的同时,数据安全与反垄断监管等问题逐渐凸显,数字经济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亟待研究和解决。
3.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当前数字经济火热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词语的传播速度变得更快更广。眼下我们正处于一个乐此不疲发明各种网络缩略语的时代。比如“awsl”之类的高频网络用语被大量使用。“awsl”,源于啊,我死了的拼音首字母缩写,表达了年轻人在感受到惊讶、兴奋、快乐等各种喜爱之情时的强烈情绪。除“awsl”外,还有“xswl”(笑死我了)、“zqsg”(真情实感)、“sk”(生快,即生日快乐的缩写)、“ssfd”(瑟瑟发抖)等一系列按照同样方式创造出来的缩略语词汇,往往是年轻人在弹幕或其他网络环境中使用。

人们初一接触网络缩略语,往往感到不知所云,一旦了解其涵义又感觉有趣,甚至耳目一新,拓展了对汉字汉语的认知界限。就像很多机构都有简称一样,语言变化过程就是越来越简便快捷,当一个长词用多了,就会以缩减省略的形态出现,通过一串简单的字母符号就能清晰表达一种真实状态或个体体验,这是汉语发展的规律。

另一方面,网络缩略语的形成与互联网的特性密不可分。英国著名演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提出模因概念: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达,模因从一个大脑传递到另一个大脑的过程变得极为简单,甚至可以用病毒式传播来形容。网络传播的特点就是不断复制扩散,而复制过程中往往会再创造,比如“awsl”在传播过程中又衍生出阿伟瘦了”“啊我睡了等近十种脑洞大开的解读。网络复制的简单便捷,以及在复制过程中的创新再造,使更多的网友由被动受众与旁观者变成直接参与者和行动者,最终成为一场集体娱乐的狂欢。

网络缩略语的流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表达出年轻人情绪外泄与自我张扬,他们在追求时尚的过程中实现了内在的娱乐。当某种流行语在一定的群体中开始流行的时候,从众心理会让更多的人接纳并使用这些流行语,以表明自己与时代潮流同步,同时避免被同一群体所排斥,这种自我认同的强烈愿望使其更愿意投入到流行与时尚之中。反之,那些不使用流行语的人会面临某种压力,被别人视为跟不上潮流,甚至可能被边缘化。

如今网络用语特别是缩略语已经在向网下扩散,不断进军人们的语言体系,已开始融入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表达方式和社交方式。不过,网络用语的生命力目前还难以得到验证,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曾经流行一时的词汇已经消失在汉语的历史长河中。如莫言所说:语法变化非常缓慢,而词汇却像一潭活水,会不断地有新词语产生,也会不断地有过时的词汇被淘汰消亡。

在宽容对待网络用语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要力戒和淘汰其中的低俗、庸俗、恶俗,甚至肮脏丑陋的东西,网络流行文化的底线就在这里——不滥用、不恶俗。

从更大的视角看,因为技术的进步,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进入泛娱乐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里,我们的交流工具越来越依赖网络,不可避免地会把娱乐属性摆在前面,因为它传播更加高效,更加直指人心。但只要不滥用不恶俗,不论喜欢与否,那都只是演进的一级台阶。

(摘编自《网络用语演进》)

材料二

今年6月,教育部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0)》。报告指出,网络语言经历了从舶来品本土化的发展路径;它呈现给公众的样态,从起初的多语码化发展为当下的多模态化;它不再是当初网络达人、大虾小众的专利,而成了网上网下的大众所共用、共有、共享的语言产品。

在网络语言正全面走进现实语言生活的背景下,不少学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们认为,网络流行语在反映时下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对传统经典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带来不小冲击。尤其是部分网络流行语在非理性传播过程中,带有明显叛逆、污损等亚文化色彩,极易影响青少年社会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养成。

对于网络流行语要有所区分,其中有些是积极的,有些带有粗鄙化、低俗化倾向。针对后者,无论是公民还是媒体从业者,都应自觉抵制,有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网络流行语的大量出现,客观来说的确丰富了我们的词汇。应该秉持积极开放的态度去看待。总的来看,低俗负面的语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沉淀下来的才是精华,有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邹煜提到,流行语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代表潮流,但不见得适合所有人。社会大众不可能也没必要穷尽所有信息。对一些‘热词’,大家有陌生感也很正常。

流行语反映时代变迁,并不是时代的全部,更不是我们生活的全貌,它只是反映了某些侧面。专家们表示,语言本身具有反向塑造作用,当我们选择语言时,语言本身也会反过来塑造我们的思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文化内涵乃至思想深度。面对形形色色的流行语,切不可盲目跟风。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具有娱乐性的网络缩略语通常出现在弹幕或其他网络环境中,它们往往是由年轻人按照相同的方式创造出来的。
B.网络缩略语形成并流行,根源在于符合年轻人情绪外泄、讲究简单便捷、从众心理突出、乐于创新的群体特点。
C.网略缩略语的出现符合汉语发展的规律,因为语言变化逐步走向简便快捷,长词使用多了就会缩减成字母符号的形态。
D.网络缩略语的出现,客观上丰富了我们的词语,反映了我们生活的某些侧面,我们应该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去对待它们。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流行语得以迅速传播,其使用群体已经由网络达人、“大虾”等扩展到网上网下的大众。
B.网络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表达方式和社交方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经典文化和主流价值观。
C.网络语言在流行的同时,也经受着时间的淘洗,只有那些积极健康,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词汇才会最终长期流传下来。
D.网络语言的净化需要专业媒体人士乃至大众的自觉行动,同时也离不开管理部门的监管引导,这是语言发展应遵循的规律。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2020年的网络“全民流行语”呈增多态势,像“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后浪”“直播带货”等,都为大众所熟知,在全社会流行。
B.近些年,“中国梦”“新常态”“打虎拍蝇”“供给侧”“双循环”等一批政经领域的主流文化词汇演变为大众生活流行语。
C.直接表达情绪的“压力山大”“我太难了”等容易成为潮流,含蓄表达的“双节棍”“网抑云”等让不少人感到难懂甚至陌生。
D.“汉语盘点2020”公布的五大候选国内词中,“口罩”“抗疫”“逆行者”“健康码”等4个词与抗疫相关联。
4.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得出哪些语言发展规律?
2021-11-23更新 | 13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贺桂梅老师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文学史、思想史、女性文学史研究与当代文化批评。近日宋喆、夏泽君等几位《此间》的编辑就“在当代,如何阅读与写作当代文学史?”的话题采访了贺桂梅老师。

C=《此间》     H=贺桂梅

C:“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中文系的基本学科,但是我们今天所讨论的“文学史”,即用历史的方法评论和研究文学,并不是中国本土的研究方式,可以首先谈一谈这个概念吗?

H.“文学史”这种书写文学的形态和研究文学的方式和现代大学教育体制、民族国家认同、国民素养培育等联系在一起。它诞生于十九世纪的欧洲,经由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传入中国,成为高等学院的文学教育课程和培养人才的方式、京师大学堂(也就是最早的北京大学)最早开始设立与文学史有关的课程。所谓“文学”其实是一个现代的概分,传统中国只有“文”,没有“文学”,系统地把文学组织到一个有机的历史脉络中的写作方式和研究方法,完全是现代的产物。

文学史是一种历史叙事,背后隐藏着一种历史观念。文学的实际发展当然是没有确切和固定的规律的,因此文学史叙述是一种建构,可以说是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勾勒文学实践发生、展开和变化的过程,对经典的作家作品讲行筛选和评价,阐述它们成为经典的原因,并对那些带规律性的文学问题序列做出历史解释。

C:除了文学史之外,还有什么研究文学的方式?

H:一是文学理论,重视文学本体论的讨论;二是文学研究,侧重对已有的文学事实、文学现象、文学作品和作家进行阐释和分析;三是文学批评或评论,对当下的作家、作品进行判断、评价。

C:接下来我们聊聊“当代文学”,首先还是要界定这个模糊的概念。

H:这其实是特别需要向大家普及的。首先,只有中国大陆的中文系学生才会使用“当代文字”的概念,在日本、美国,包括港台地区,一般都用“战后文学”的概念。对他们来说,“当代文学”是当下的文字。

“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这两个概念出现在五十年代后期,用来区分“五四”后诞生的新文学(区别于古典文学),其历史叙述的依据主要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里构想的中国革命的发展方案。“现代文学”是指1919至1949年间的新文学,从历史性质上是新民主主义文学“当代文学”是指1949年以后的、反映社会主义理念的文学实践。随着概念的建立,五十年代后期,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始出现一些以“现代文学史”或“当代文学史”命名的教材。

C:那么当代文学史的写作,和现代文学史或古代文学史的写作有什么区别?

H:之前我们提到,文学更写作是一种历史叙述,背后包含着你如何理解历史、如何理解文学的位置和判断文学的标准。每一个新时代的展开都是通过文学史写作来完成的。人们常常意识不到,古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其实是伴随现代教育体制同时产生的,而不是说先有古代文学史后有现代文学史。但古代文学史的写作相对容易处理,因为其处理的对象是已完成的;而作为一种比现代文学更现代的当代文学史最难写,因为它总是在展开中,在不断地往前延伸,是一种开放性的文学实践。因此,从一个学科的规范性来说,当代文学往往不如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因为它的历史始终是未完成的;但同时,当代文学又是最活跃最具创造性的,相应地当代文学史的写作也最具挑战性。

C:1949年以来的当代文学史写作存在哪些叙事模式?

H:50到60年代,与“现代文学一当代文学”这一分野同时形成的,是革命史的叙事模式,它把文学放到革命政治实践里,强调文学对社会主义理念的展现,相对不那么强调文学自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80年代现当代文学研究界出现了一种“重写文学史”的思潮。这种重写实践的叙事模式强调“去政治化”,把文学作为政治的对立面,以“纯文学”的标准来重写革命史的模式,基本表现是对50到70年代受到批判或不受重视的作家给予较高评价,而对同期受到重视的作家大体上持否定态度。事实上这种“去政治化”背后也包含着一种政治观念。“重写文学史”在80 年代有其意义,但存在矫枉过正的倾向:把政治视为文学的对立面,所有讨论和评价都是去历史化的。事实上,文学既不是政治的附属品,也不是它的对立面,而是一种文化政治实际是政治的一个构成部分。

90年代主要由洪子诚老师等人确立的叙事模式,是更尊重历史自身逻辑的、学术研究意义上的一种文学史叙事。洪老师的研究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他的文学史不只讲述作家、作品,还讲述文学体制,正如稿费制度、作家的存在方式、作品的评价发表。他把文学实践看成社会的整体行为,把文学放回整体性的文化体制里面;另一点是他构建了一套有关当代文学发生与发展的完整历史叙事。

(摘编自宋喆等《专访贺桂梅:在当代,如何阅读与写作当代文学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史“这种书写文学的形态和研究文学的方式,诞生于十九世纪的欧洲,经由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传入中国。
B.文学史其实就是讲“文字的故事”,勾勒文学实践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对经典的作家作品进行筛选和评价,分析其成因。
C.“当代文学”是一个有特殊含义的概念,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文以后的,反映社会主义理念的文学实践。
D.就文学史的写作而言,因当代文学是最活跃最具创造性的,因此当代文学史的写作是最难的、也最具挑战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史”的出现与现代大学教育体制、民族国家认同、国民素养培育等相关联,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B.文学史写作是一种历史叙述,其中包含着作者对历史的理解对文学的位置的理解和对文学的标准的判断。
C.80年代出现的“重写文学史”的思潮,把文学作为政治的对立面,主张远离政治,以“纯文学”的标准重写文学史。
D.洪子诚老师等人确立的文学史的叙事模式,更重视历史自身逻辑和学术研究,把文学实践看成社会的整体行为。
3.1949年以来,我国当代文学史写作存在过哪几种叙事模式,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2021-01-13更新 | 7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①新技术当真是最伟大的改变者。如果以山峰为喻,从山脚的村歌社鼓,到山巅的阳春白雪,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不同类型文化构成的群落,拼贴出文化中国的四季春秋。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文化的层峦叠嶂架起了高速索道,不必费力攀爬,便可悠游其间、览尽风光。

②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有痛心质问传统文化怎么了,也有娓娓道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国;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脑残体……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③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实体书店和报刊亭逐渐凋零,城市正在失去文化之肺;地铁上的低头一族,看的不是书报而是手机……商业和消费主义冲刷之下的大众审美河床,最低水位正在下降,有些地方甚至裸露出干涸的河底。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④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尼采曾对报纸的出现怒不可遏,认为这意味着忙乱、廉价的短暂之物取代了永恒之物。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

⑤这样的感叹固然有其价值,但放宽视野却会发现,从印刷术的普及,到声光电的传播,再到信息技术的兴起,任何一次传媒工具的重大变革,都会带来文化话语权的转移。新中国“17年文学时期全国仅发表长篇小说200部左右,谁又能想到如今某一文学网站号称有123万个作者,其中很多以每天1万至3万字的速度写作?正是报纸、影像、网络等技术手段的普及,让人类的文化空间拓展了而不是枯萎了,让知识和文化更能服务大众而不是被一小群精英所垄断。

⑥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有人做过统计,在当代中国,活跃在网上的知识分子只是知识界的表层,更庞大的群体基本不在网上发声,比例甚至低于领导干部。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⑦正如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对于有数千年文化的中国来说,信息化和技术时代带给我们的冲击更为猛烈,产生的问题也更加复杂。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对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的建设者固然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但更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

⑧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选自《人民日报》20140106日)

1.第③段中的加点词“繁花”和“野稗”在文中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
3.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息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和文化时尚的制造者。
B.新技术转移了我们的文化话语权,也让我们的文化生活变得很肤浅。
C.当代文化人要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这是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D.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因为时代变迁和技术条件升级而改变。
4.阐释第⑧段画线句的含义。
5.你认为研读《红楼梦》能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请结合自己阅读《红楼梦》的实践活动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022-05-07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