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134368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戏曲人物画,作为戏与画结合的代表,因受到戏曲文化滋养而呈现崭新面貌,既深得大众喜爱,亦拓展了艺术表现领域、创作观念及审美趣味,成为一种独特、独立的艺术题材,推动了中国人物画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美术史上,对歌舞场景的描绘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中的舞蹈纹彩陶盆,生动展现了原始先民手拉手起舞的场景。透过这些简单粗朴却生动率真的画面,我们感受到了中华美学精神的“胎动”。此后,以造型艺术语言表现歌舞、说唱、戏曲演出的美术作品不断涌现。比如,记录乐舞百戏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绘有歌舞伎乐的敦煌壁画,明代陈洪绶等人创作的戏曲插图等,均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戏曲人物画发展。清代以来,戏曲人物画更。加贴近百姓生活。如色彩明艳活泼、地域风格多样的戏曲年画,在民间广为流传,以美术的形式增强了戏曲的教化作用和审美功能。

进入20世纪,林风眠、关良、叶浅予等美术名家,分别将西方造型艺术、中国民间美术与传统文人画相结合,探索现代戏曲人物画发展路径。围绕《霸王别姬》等经典剧目,林风眠从西方表现主义绘画中汲取养分,将其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精神相融,赋予传统戏曲人物形象新活力,探索出一条中西融合的现代艺术道路;关良则创新传统水墨语言,以简练朴拙的笔墨和线条,彰显戏曲人物意趣,为戏曲人物画发展做出独特贡献。

当代,戏曲人物画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相关专题展览不断举办,各种风格、样式的戏曲人物画作品层出不穷。一批画家在继承先辈经验的同时,不断创新艺术语言,创作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戏曲人物画。他们或扎根民间艺术和日常生活,从中汲取灵感;或融入漫画趣味,在夸张与变形中表达对艺术和生活的独到见解。纵观当代戏曲人物画创作,无不是在深刻把握戏曲艺术精髓的基础上,从中国画、壁画、剪纸、皮影、陶瓷等艺术中淘洗、积累创作智慧与经验,创造出富有中国特色又面貌各异的戏曲人物佳作。

戏曲人物画既有自身特点,又有跨界特质。在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必然要适应时代变革,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画与戏,一静一动,相互生发,在融汇转化过程中,生成很多新的艺术形态。京剧脸谱作为京剧艺术视觉体系中极具代表性的符号,成为艺术创新的载体。有的艺术家以工笔技法勾勒京剧脸谱,有的艺术家以雕塑语言对脸谱中的元素进行提炼和加工,通过抽象的几何形式和色彩构成,表现脸谱丰富的文化意蕴。近年来,新媒体艺术迅猛发展,借助新技术,戏曲人物画也以新形态进入公众视野。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以数字艺术的方式,对传统戏曲文化进行再解读和再演绎。在戏曲舞台上,数字媒体技术也赋予道具、灯光、音响、服饰等新的表现形式,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

未来,戏曲人物画应在延续传统中国画文脉的同时,在创作观念、形式语言和表现方式上有新的创造;应当适应戏曲文化不断发展的需求,着重表达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情感意蕴;应当广泛吸收民间艺术养分,探索创新空间;更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生成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创造新样式,成就新时尚,在新时代的艺术发展中绽放新的光彩。

(摘编自王志纯《戏曲人物画的传统文脉与当代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戏曲人物画属于中国人物画的一个门类,其题材独特。因而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
B.我国戏曲人物画的历史十分悠久,远古时期的先民舞蹈画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最佳体现。
C.进入20世纪,我国现代戏曲人物画走向了中西融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D.戏曲人物画有跨界特质,它既体现了画的“动”,又彰显了戏的“静”,二者不可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出话题,从戏曲人物画的特性入手,明确了它对中国人物画的作用。
B.文章将我国戏曲人物画置身于中国美术史中,按时间顺序来解说其发展的历史。
C.文末阐述了我国戏曲人物画要继承传统、适应戏曲发展需求、紧跟时代步伐的观点。
D.文中用戏曲年画与敦煌壁画的事实,论证了戏曲人物画更贴近百姓生活的发展趋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石器时代马家窑的舞蹈纹彩陶盆画简单粗朴,清朝戏曲年画的色彩明艳活泼、地域风格多样,但二者都具有审美功能。
B.林风眠与关良创作戏曲人物画的方法虽不同,但都走出了一条现代戏曲人物画创作的成功之路,并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
C.当代戏曲人物画佳作频出的关键因素是画家扎根现实生活。表达出对艺术和生活的独到见解,不断举办了相关专题展览。
D.当下,新媒体技术作用巨大,通过数字艺术的方式,可使戏曲人物画出现新形态,亦可使戏曲舞台上出现新的表现形式。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美学和艺术史中,人们考察史前艺术,一般会注意到人类早期艺术的尚圆问题。如张法在《远古彩陶的艺术特征和文化意义》一文中谈到,陶器是圆形的,面向各方。比较言之,他认为平面化的具象图案易于把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一面,倾向于形成定点观赏;而圆面上的图案让观赏者体会到一种移动游走的、周而复始的无尽效果。但是,这种对圆形的偏爱又绝不仅限于具体的器物,而是涉及人类早期的世界观乃至宇宙观。

在中国文明的发端期,圆形模式构成了中国人对宇宙空间的基本看法。虽然中国早期文明已形成了天圆地方观念,但是由此形成的中国传统空间地理认知的差异,最终依然要被纳入人类社会早期关于天文及地理整体尚圆观念的普遍性中。

关于这种尚圆观念的产生,圆形的空间认知一方面源自人对日月星辰等自然天象运行轨迹的体认,另一方面则是以认知者本人为中心设立外部世界的边界的必然产物。人类在其起点处关于自然空间的圆形预设,使审美经验成为一切空间地理认识的原型经验,也因此使美学问题成为地理学的原发性问题。

当然,这种基于美学预设的空间观念并不能反映世界的真实,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社会早期,它却形塑了中国人的地理实践,并一直对后世产生持续性影响。伏羲氏象天法地,制作八卦,并以圆形模式组合成天下空间结构。自此以降的圣王史,就是按照这一模式逐渐形成国家地理规划的历史。按《尚书·禹贡》所记,禹帝以中邦为中心,以五百里为界,将王城以外划分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五个圈层,直至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在这种从国家向天下的蔓延中,中国早期地理空间显现为圆型观念的不断放大,即从中邦出发的层层相套的同心圆。

那么,在中国传统地理观念中,这个中心是什么?《逸周书·度邑解》中记载周王朝营建新都,最后选择在黄河、伊水、洛水交汇的洛邑定都,因为这里不但居于东西南北之中,而且距离天室最近,能直接得到上天的护佑。至汉代,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讲: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这意味着起码至汉代,以河洛为中心的三河之地是被作为上古圣王所居,即天下中心来看待的。据此,中国传统的国家地理模式,基本上是一种从洛阳出发、层层外发的围层模式。

洛阳城在西周早期被确立为天下中心既不是一个自然地理的事实,也不是来自人的主观建构,而是圆形的天下模式需要一个现实的王城配置物。在此,如果说这种前置的是审美的,那么由此塑造出的古代中国地理疆域,则明显是美学化的空间模式在现实中找到了恰切的对应;而现实的国家地理,则成为一种按照美的规律(圆形模式)而建造的空间形式。也就是说,它不是自然地理,而是一个被圆形思维重塑的审美地理。

(摘编自刘纪成《中国美学与传统国家地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法认为,圆形图案让观赏者偏爱,但这种感情涉及到人类早期的世界观乃至宇宙观。
B.美学问题成为地理学的原发性问题原因之一就是人类在其起点处关于自然空间的圆形预设。
C.圆形空间观念虽然不能反映世界的真实,但是曾经形塑并持续影响了中国人的地理实践。
D.洛阳城在西周早期被确立为天下中心,是“尚圆”的审美观念在现实中找到了对应物的结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题(     
A.本文着眼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尚圆”观念和传统地理之间的关系,表明了古代中国的现实地理是被圆形地理重塑的观点。
B.文章分析天文及地理整体“尚圆”观念的产生的两个原因时,都是从主观方面对其进行论述的。
C.文章引述《尚书·禹贡》的记载,是为了证明中国早期地理空间显现为圆形观念的不断放大,但并不能反映世界的真实。
D.文章遵循引论—本论—结论这一论证模式,首先提出“尚圆”问题,接着论述了“尚圆”观念产生的原因,最后阐述这一观念的影响并得出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社会早期关于天文地理的“尚圆”观念,本身就涵括了中国早期文明的天圆地方的观念。
B.中国传统的国家地理模式,是以洛阳为中心、层层外发的圈层模式。
C.伏羲氏以后的圣王史,是按照象天法地、制作八卦的圆形模式逐渐形成国家地理规划的历史。
D.中国人追求“圆满”的心理,舞蹈中的“回旋”都可能是受到了“尚圆” 观念的影响。
2022-03-04更新 | 8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艺谋一改他曾经大获成功的商业大片风格,拍了一部温情的文艺片《千里走单骑》。虽然这部电影请了他年轻时就崇拜的偶像——硬汉明星高仓健出演,但总体上影片的水平只能说差强人意,票房和社会影响也未及人们对张艺谋的期待。但影片放映之后,在电影之外出现了点花絮,就是针对片中的傩戏表演发生了产权纠纷;据说张艺谋在拍片时请了安顺的地戏演员表演安顺地戏传统剧目《战潼关》和《千里走单骑》,电影中却称之为云南面具戏,因此而发生了法律纠纷。

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电影里的傩戏究竟是安顺的还是云南的无所谓,重要的是电影把傩戏这种近乎活化石的传统艺术呈现给了他们。傩戏被称为戏曲之祖,原本是民间祭祀驱鬼的仪式,逐渐演化成戏曲表演。但直到现代,傩戏仍然保持着相当原始的形态,包括狰狞可怖的面具、单调而程式化的表演和呕哑嘲哳的喝腔,因而一般人很难接受这种表演艺术。在傩戏之后,戏曲艺术已经经历了数百年发展演变,这种活化石似的原始表演艺术应该没有生存的空间了。其实多年前傩戏被当作封建迷信,要被扫除。然而在张艺谋的电影中,这种对当代人来说相当怪异陌生的表演得到了在公众的美学视野中呈现的机会,而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许这种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所起到的作用比影片的其他效果更有价值。

虽然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早已有提倡和各种措施,但自2001年开始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实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当年中国昆曲入选非遗(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大大增强了很多人对昆曲以及非遗保护的认知,可以说是举国关注。

非遗保护这种保护、传承小传统文化的形式被称为民间文化的遗产化,即通过大规模系统化的宣传、教育和保护措施的实施,使得那些原来自生自灭的文化形态进入当代公共文化传播与建设的空间,变成了全社会共同享有的遗产。从表面上看,遗产化意味着这些原来属于特定文化群体的小传统文化公共化,也就是说失去了原来的文化主体,这是否是一种文化权利的剥夺呢?事实上,小传统文化的生存危机不在于公共化,而在于当代文化的全球化,许多边缘文化的传承群体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文化空间的代际迁移,逐渐失去了文化自觉,于无形中放弃了传统。而遗产化的过程其实是一种对小传统文化价值的再发现,是在公共化过程中重新唤起传承群体的文化自尊和自觉的过程。

文化遗产的公共化同时也是打破文化区隔、实现文化共享的一种途径。当安顺地戏出现在《千里走单骑》中时,地戏的传承权利和文化自觉便因此而凸显出来,观众也开始以一种陌生的美学对话形式进入了开启文化共享的传统美学与公众趣味的交流中。非遗保护的遗产化也促进了这种文化共享的形成和发展。

黑格尔曾说为承认而斗争,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掌门人霍耐特在研究了黑格尔在耶拿时期的著作后,重新提出了这一观点。实际上,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传统文化空间的重构而实现当代文化的多样性,这就是传统文化在当代文化生态中的为承认而斗争

(摘编自高小康《乡恋:传统文化的美学空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艺谋曾经拍摄商业大片,且非常成功,但其唯一的文艺片《千里走单骑》不仅没有满足观众的期待,还产生了法律纠纷。
B.大多数观众并不在意电影里的傩戏究竟是安顺的还是云南的,而注重的是电影把傩戏这种近乎活化石的传统艺术呈现给了他们。
C.傩戏被称为戏曲之祖,原本是民间祭祀驱鬼的仪式,现在仍然保持着相当原始的形态,所以傩戏应该被当作“封建迷信”而扫除掉。
D.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文化空间的代际迁移,许多边缘文化的传承群体主动放弃了传统,这是小传统文化的生存危机所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举张艺谋拍摄《千里走单骑》时融入了傩戏的事例,是为了论证张艺谋的艺术风格发生了改变。
B.文章通过对小传统文化公共化的阐述分析,论证了民间文化“遗产化”的途径以及作用。
C.文章引用黑格尔的“为承认而斗争”,阐述了传统文化为获取“承认”而进行了传统文化空间的重构。
D.文章不仅列举事实,还阐释道理,如对“民间文化的‘遗产化’”这一概念进行了阐释,论证有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傩戏通过张艺谋的电影得到了在公众的美学视野中呈现的机会,傩戏其实并没有消亡,仍然是有生存空间的。
B.2001年开始实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中国昆曲入选非遗名录,引起了广泛关注。
C.“遗产化”意味着这些原来属于特定文化群体的小传统文化公共化,所以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权利的剥夺。
D.观众开始进入了开启文化共享的传统美学与公众趣味的交流中,非遗保护的“遗产化”有助于促进这种文化共享。
2022-05-08更新 | 4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汉武帝时期,太史令司马迁综合先秦各种历史撰述形式,写成《太史公书》百三十卷(后人称《史记》),全面奠定了中国史学的传统。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说:“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关,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这段评论提出了关于史书叙事的一个核心话题,即“善述序事理”,堪为中国史学上的千年佳评。

所谓“善述序事理”,是说《史记》擅长在历史叙述的过程中总结事物缘起之因、所获之果,进而揭示期间蕴含的“理”。这里的“理”,是“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可以理解为“事物变化之内在的法则或规律”。这种“理”要通过“事”“物”表现出来,而“事”与“物”既来源于对现实的观察,也依靠于在历史中求索。

在中国古代,史书“述序事理”的功能曾受到质疑,尤其是在理学兴盛的宋朝,大学问家朱熹甚至认为“史是皮外事务,浸紧要,可以札记问人”,由此排斥史书的说理功能;世人也有“经以载道,史以记事,史与经不可同日而语”之论。其实,从说理的形式上看,经学注重“微言大义”,史学擅长“述序事理”,前者是形而上的理性论证,而后者是基于历史经验的总结和阐发。

在《史记》当中,“述序事理”的路径是多样的,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见其大概:通过记载名文的方式让历史人物“亲自”向读者说理。例如,《秦始皇本纪》载贾谊《过秦论》,是把叙事者的身份交给贾谊,让其“亲自”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向读者解释秦之骤亡。这样的叙事方法,令人有置身其境之感,从而深刻体会到世间道理。《史记》还擅长以“两两对照”的方法将复杂的历史形势娓娓道来。例如,把《项羽本纪》和《高祖本记》对照着读,两人鲜明的个性差异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这样的对照之中,将人物的生平轨迹和成败得失之“理”阐明,这也是《史记》叙事之“善”的一个表现。在历史叙述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阐明一些道理,是《史记》“述序事理”最难能可贵之处。比如《项羽本纪》,整篇最精彩处在于以千余字写项羽为刘邦所设鸿门一宴,借北将项羽优柔不决、刚愎白用的个性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同时以此事作为全篇的转折,也交代了项羽在与刘邦的对峙中由胜转衰的关键。

《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史书撰述渐渐形成了重视“述序事理”的思想传统。但是,在北宋时曾经发生过一场著名的史学辩难,其主要争端在于以“事”为先,还是以“理”为先。欧阳修等人认为史书叙事之要义在于继承、发挥“春秋笔法”,他在撰修《新唐书》时致意于对忠臣奸佞的褒贬评判,造成新书于“事实”处往往产生疏漏。其实,班固提出“善述序事理”之论是有其前提的,即彰显“事理”需建立在“其文直”“其事核”“不虚关”“不隐恶”的实录精神之上。史实是基础亦是核心,离开了对史实的探索,那么史书中的“事理”就成了空谈,文采也会流于空洞。这是衡量、评价古代史书“述序事理”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朱露川《史书叙事是怎么回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司马迁撰史朴实直白,不华丽粗俗,不凭空掩饰,所以班固认为他是优秀史官。
B.《史记》擅长总结事物因果,透过历史现实之表象揭晓所其变化的内在法则或规律。
C.朱熹认为“史”不具备说理功能,相对“经”而言,不重要,有疑亦可记录问人。
D.司马迁有时会在篇章里会完全抛弃叙事身份,让历史名家亲自叙事,将道理说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从史评高度开宗明义提出话题,这在全文总分式的结构中起到了提挈的作用。
B.文章注重理论分析,从概念诠释出发,关照历史,深入文本,既有理性又不失形象性。
C.作者主要运用举例论证法阐明了“述序事理”的多样化路径,条分缕析,重点突出。
D.文章结尾借北宋史学辩难的例子引出史实在史书“述序事理”中的关键的核心地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所开创的中国史学“善序事理”的传统,对后世著史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B.史与经本质特征的不同集中体现在经学注重“微言大义”,史学擅长“述序事理”上。
C.司马迁借鸿门宴的文字叙述,自然而然地展现了项羽刘邦盛衰转折关键,史理亦明。
D.史书通过对史实的探索记录,避免了虚妄空洞,这样就减少了“文胜质则史”的情况。
2021-05-12更新 | 1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