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刘长卿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8 题号:1453676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松江独宿

刘长卿

洞庭初下叶,孤客不胜愁。

明月天涯夜,青山江上秋。

一官成白首,万里寄沧洲

久被浮名系,能无愧海鸥。


注:①刘长卿的主要创作活动是在安史之乱以后。刘长卿早年生活困顿,又屡试不第,长期功名无成。直到四十多岁方才中第,授长洲县尉。入仕后,他的遭遇反而更不幸,曾两遭贬谪。这首诗应作于第二次被贬谪后。②沧洲: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时节、地点,见到洞庭落叶触发了无边的愁绪。
B.“孤客”点明了身份,“不胜愁”统领了全诗,强化了愁绪。
C.颈联含蓄地表达了怀才不遇之悲与报国无门的惆怅深哀。
D.尾联通过与自由飞翔海鸥的比较,表达了摆脱功名束缚的期望。
2.请简要赏析“明月天涯夜,青山江上秋”一联。
【知识点】 刘长卿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录事兄归襄邓

刘长卿

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

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送别诗,题目点出了主要事件,语句平易晓畅,但情感真切自然,读后让人有种惆怅的心绪。
B.首联第一句叙述了十年间自己的境遇与朋友李录事相同,均是人生艰难,从而将深沉的感慨寓于其中,令人伤感。
C.颈联中“归马”点明朋友归襄邓之事,“杳杳”“萧萧”两个叠音词音韵和谐,有音乐美,渲染了欢快的气氛。
D.尾联写两人分别后相距千万里,所以离别的时候有无尽的伤感,照应了题中的“送”,惜别之意尽显。
2.这首诗的颔联语言浅近但情感深沉,请结合对全诗的理解分析颔联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2018-12-14更新 | 8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独孤判官赴岭

刘长卿

伏波初树羽,待尔静川鳞

岭海看飞鸟,天涯问远人。

苍梧云里夕,青草嶂中春。

遥想文身国,迎舟拜使臣。


[注]①岭:特指大庾岭等五岭。②伏波:汉代名将马援为伏波将军,平定岭南。树羽:鼓架之上置彩羽为饰,是推行文教的象征。③静川鳞:使水族安息,比喻施行政务。川鳞,水中的鱼,喻边民。④苍梧,古地名,古属百濮分支,后并入楚地设苍梧郡。⑤文身:在人体上刺花纹。古时南方有断发文身的习俗,后用以指偏远地区的百姓。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交代了主要事件,“送”字是统领全篇的诗眼。
B.诗人巧用伏波的典故,含蓄说明友人“静川鳞”是伏波“树羽”的接力。
C.诗人每逢在“岭海”看到飞鸟,就会想起远在天边的友人,倍感孤独。
D.诗人运用镜头组接的艺术手法,描绘了送友人赴岭的情景,画面生动。
2.这首诗联想丰富,想象精妙,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
2021-05-20更新 | 21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7—18题。

别严士元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①,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②今日误儒生。

注释:   ①阖闾城:即今江苏的苏州城。相传春秋时伍子胥为吴王阖闾所筑。②青袍:又称青衿。唐代贞观四年(630)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内容十分丰富,既交代了时间地点,也说明了南方水乡还未脱寒意,乍阴乍晴,变幻不定。
B.颔联下笔精细,观察入微。通过“细雨湿衣”与“闲花落地”,一看一听,既是自然现象,又蕴含哲理。
C.颈联移步换景,虚实结合,运用联想,描绘严士元所去之地的湖南景致,日斜江上,芳草碧绿。
D.尾联临别赠言,抒发情怀。朋友远去,激发了诗人内心的愁绪,诗人自嘲,表达了官场的失意。
2.试从“景、事、情”三者关系角度赏析全诗。
2024-01-15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