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215 题号:1471202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所谓比德,就是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我国比较成熟的比德的自然审美观,形成于春秋时代。比德是儒家学说的表现,是将儒家思想核心中的仁政”“礼教的部分渗透到山水审美中来。

《论语·雍也》中写道: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知者为什么乐水,仁者为什么乐山呢?孔子没有明说。宋代学者朱熹解释道: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山,故乐山。孔子对山水的欣赏,是从道德角度的一种欣赏。与其说他是醉心于自然山水本身,不如说他欣赏的是由眼前的山水引起的对一种道德品质的联想。自然景物的某些特点和人的道德品质的相似性,使欣赏者把它们两者联系起来。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文人对自然的一种一脉相承的审美习惯。

比德说的缺点是不能引导人们专注于自然景物本身的欣赏,而是用它们来比附人的德行。然而,比德表明人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已经同它们的功利相脱离,与致用相比,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很自然地把山水审美与音乐艺术相联系。俞伯牙、钟子期是春秋时代的音乐家。《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俞伯牙把巍巍泰山和汤汤流水所唤起的情操,诉诸琴弦,钟子期心领神会,感受到高山流水的韵味。钟子期死后,俞伯牙痛失知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比德说无论对自然美的欣赏还是对艺术创作,都发生了重大影响。中国传统上以松柏喻坚贞,以兰竹喻清高。屈原在《离骚》中,以香草喻君子,以萧艾喻小人。江离、辟芷、申椒、菌桂、蕙,都是有名的芳草香木。萧是蒿草,艾是小草,比喻小人和草包。《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抒情长诗,它开古典浪漫主义的先河。《离骚》把最为生动鲜艳、只有在原始神话中才能出现的那种无羁而多义的浪漫想象,与最为炽热深沉、只有在理性觉醒时刻才能有的个体人格和情操,最完满地溶化成了有机整体。由是,它开创了中国抒情诗的真正光辉的起点和无可比拟的典范。( 李泽厚《美的历程》)在中国美学史中,形成了不同于儒家理性精神的屈骚传统。

不过,屈原创作中的比德特点说明他也接受了儒家教义。他的《橘颂》同样是著名的比德篇章。《橘颂》是中国文人写的第一首咏物诗,屈原以橘比喻志向的独立不迁。

——选编自凌继尧《美学十五讲》

材料二:

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中这样定义移情一词:它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从朱光潜的阐述中不难看出,移情之物大多为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这也就与比德说的核心自然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从西方近现代诸多艺术作品之中都可看到艺术家所移之情,对自然的描绘不局限于自然客体,而是艺术家的个人想象与情感抒发。

弗里德里希是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山上十字架》 《海上月初升》中所描绘的都是孤单寂寥的风景,常用月光、拂晓、墓地等作为描绘客体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赋予空荡的自然夜景,表现的是人被抛进宇宙后的孤单寂寥之感。反观这些自然景象,单独拎出月光、拂晓、墓地等,也仅仅只是自然生活中的客观事物而已,正是因为弗里德里希将自己内心的孤独寂寥之感注入所描绘客体,从而得以构成令人遐想无限的画面,这是视觉的冥想,也是内心审美之诗。

比德说所强调的是,如吴镇笔下之竹体现他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顽强坚韧,由此不难看出在比德说中,所强调的表现的是令人学习赞赏的品德,是对人生意义与君子之志的不断追求。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的思想影响了整个欧洲的艺术,所以西方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注重突出主体的意识。移情说中所表述的已经不仅仅在传达了,而是将艺术家作为第一位,在内心深处唤起其对所想描绘的任何事物的移情作用,打破了客观载体之常态,通过表现其自身的任意一种情感使物我合一,引起共鸣。

比德说表现出在自然美中投射出的君子之德,移情论表达了真实的情感色彩。无论是比德说还是移情论,都是作者将自身的情感或者志向寄予他物的审美学说,二者同样重视客观自然,并且都是作者通过艺术活动指向了自己。吴镇笔下的竹表现出了刚毅性情,弗里德里希的月光表现出了人的孤独与寂寥,无论是吴镇之竹还是弗里德里希之月光,最终指向的都是自我的内心审视。如果比德说是在赏鉴君子的人格美,那么移情论在某种程度上是揭示了自己的内心真,而在赏鉴人格美或是揭示内心真的同时,艺术家自身的心灵美也昭然若揭。这两种美学思想,都借助了自然的观照或是事物的显现,反映了深邃的人性、精神与情感,这传达的是艺术家内心深处之感,也是其自我审美情趣与作品风格的完美诠释。

——选编自顾嘉睿《论比德说与移情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德说最早形成于春秋时代,已将“仁政”“礼教”等儒家思想渗透到山水审美中来。
B.相对于欣赏山水本身,孔子更欣赏的是由眼前的山水引起的对一种道德品质的联想。
C.比德说一定程度上脱离了自然景物的功利性,与“致用”相比,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D.在中国美学史中,屈骚传统虽不同于儒家理性精神,但是依然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比德说用以比附人的道德情操的多是自然景物,而移情论情感依附的客观载体是没有生命的自然客体。
B.比德说和移情论都是将自身的情感或者志向寄予他物,但是移情论更注重自我的内心审视。
C.比德说用于比德的自然景物一般具有与某种“德”相似的特征,而移情论已经打破了客观载体之常态。
D.如果比德说是在赏鉴君子的“内心真”,那么移情论在某种程度上是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美”。
3.下列选项不涉及比德的是(     
A.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
B.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C.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D.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4.请结合材料二给“移情论”下一个定义。
5.请分别运用 “比德说”和“移情论”,从以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各选一例具体诗句,分析其中蕴含的品德、情感或志向。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光明日报讯   1223日,中华读书报发布该报编辑部评选的2020年度十大好书。入选图书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反思当代医学的《医学的温度》,其中有医学方面的最新知识,更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束景南教授二十年王阳明研究的总结之作《阳明大传:的救赎之路》,体大思精,考证严密,多发前人所未发,堪称王阳明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的首部小说集《晚熟的人》,反映了作者在写作题材、艺术手法上的新探索;关注社会底层人群生存状况的《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是一本结合了非虚构写作的在场感与社会学研究专业性的跨文本佳作。此外,还有历史读物《大宋之变,10631086》、日本史论著《分身:新日本论》、曹禺女儿万方书写父母人生故事的《你和我》、贾平凹的新长篇《暂坐》,以及两部引进版图书《记忆记忆》和《生命是赌注:马雅可夫斯基的革命与爱情》。

这是中华读书报连续第16年评选年度十大好书,评选着重考量图书的人文性、思想性、独创性、品质和趣味,以及在学界和读者中的口碑。

(摘自王洪波《中华读书报评出2020年度十大好书》)

材料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近日,在山东省曲阜市尼山镇东宫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伴随着悠扬古典的音乐。数十位孩子和其母亲身穿传统汉服,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经典,传统文化在古风古韵的演绎下别有一番味道。

这是曲阜市为丰富家风传播载体打造的母子传承国学品牌,通过开展家风家训宣传展示,引导广大家庭传承良好家风,培育文明新风尚。我从7岁就开始在这学习国学节目了,通过诵、唱、舞、演,学会了《三字经》《悯农》《百善孝为先》《论语》《弟子规》等国学经典。"12岁的桂鑫源今年小学毕业,她和妈妈2015年就参与了"母子传承国学"这一主题活动。

在活动中不仅是孩子们有收获,妈妈们也感触颇多。我们通过一起阅读、演绎经典,能更多陪伴孩子,还会时不时分享书中感悟,和孩子一起成长。杜鑫源的妈妈苏庆焕说。

曲阜市妇联首先在5个镇街开展母子传承国学试点教学活动,以诵国学、唱国学、舞国学、演阔学为载体,将国学教育融入家庭教育之中。如今,曲阜已经建立起350多人的8支母子传承国学队伍,各镇街又创新出共读国学、家庭情景剧、诵读、快板、三句半等形式来传承优良家风,5年来,共开展活动330余场次,受益群众超过1.9万人。

(摘自赵秋丽、冯帆《让好家风好家训在心中生根》,《光明日报》20201224日)

材料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断,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儒家思想其实是一种典范完备的社会发展理论,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小康、大同、天下为公、治国平天下,无论是格物致知,还是修身齐家,最后落脚点都是治国平天下。把社会、历史扛在肩上,把国家发展、民族统一扛在自己肩上,这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特点。弘扬传统文化,关键是发损中华文化蕴含的积极价值理念。从根本上看,文化自信是价值观自信,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社会理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敬业乐群、扶危济固、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都是中华文化价值理念的表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我们应当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三方面内容来传承中华文化。

从知识论角度讲,当务之急是把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进行社会科学化处理,并融入到现代知识体系和思想框架中去,从而为建设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提供借鉴。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对儒家思想进行社会科学化处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返回源头,汲取儒家思想的生命活力,以促进中华文化在更高阶段上的发展。相关探索与实践一再表明,这一路径当中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性和丰沛的学术生产力。

(摘自王学典《汲取儒学生命活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读书报评出2020年度十大好书,有医学方面的,有历史研究方面的,有叙述人生故事的,表现革命与爱情的。
B.中华读书报评选年度十大好书着重考量图书的人文性、思想性、独创性、品质或趣味,以及学界和读者的口碑。
C.山东省曲阜市打造“母子传承国学”品牌,开展家风家训宣传展示,引导人们传承良好家风,培育文明新风尚。
D.传承国学能让好家风好家训在心中生根,将国学教育融入家庭教育之中,以多种创新形式传承优良家风,能使群众受益。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化发展繁荣的意义重大,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条件,因此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B.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特点是中华文化价值理念的表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因此,传承中华文化就是传承儒家文化。
C.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要把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进行社会科学化处理,并融入到现代知识体系和思想框架中去。
D.为了促进中华文化在更高阶段上的发展,在对儒家思想进行社会科学化处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返回源头,汲取儒家思想的生命活力。
3.某学校为弘扬儒家、道家思想,特将两栋楼命名为“崇德”“循道”。若欲彰显命名宗旨,则适用于悬挂在两栋楼墙面上的字幅依序是(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
B.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C.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志于道,据于德,依干仁,游于艺
D.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弘扬中华文化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概括并分析。
5.为大家推荐一本你心目中的好书,请结合材料并写出推荐原因。
2023-09-27更新 | 7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相关数据显示,在《中国书法大会》播出当天,央视频六小时观看量突破九百万人次。第六集播出后,全媒体视听率达0.61%,全媒体受众规模1.64亿人,其中新媒体用户规模占14.77%,年轻观众占37.51%。这一组数据的统计对象,尚未包括各类网络平台和微信公众号的再次传播,以及在传播过程中人们随意截取的小视频。总之,一档以书法为主题的文化类电视节目有这样一组传播数据,的确见证了当代中国人对书法的热情。

②之前的书法类电视节目,或组织选手以竞赛的形式进行现场创作,然后进行评选,推出几个优秀的作者;或邀请名家对某件经典书法作品进行讲解、示范临摹,重在一帖一碑的学习……以竞赛形式组织节目并非不可以,但艺术呈现往往是见仁见智的,特别是书法,不同人群对同一件作品的看法可能产生相当大的分歧;对某帖、某碑进行讲解示范则易将书法承载的宏阔的文化艺术信息过度挤压,让书法扁平化、单一化。总之,类似节目的种种遗憾,让不少人认为把书法搬上电视节目似乎是一个不太理想的节目策划选题,多年来也少有人进行真正具有创新性的探索。

③与之前的书法类电视节目相较,《中国书法大会》的突破是显而易见的。《中国书法大会》摒弃过往的节目策划理念,变革节目形式,通过文艺诠释、嘉宾点评赏读来展现经典作品,通过答题互动实现知识的延展,通过集体临写展示书法形貌、完成后人对经典的致敬。这在当下以展览为主要传播方式的书法生态中,可谓意义重大。

④节目组邀请的嘉宾个个皆非等闲之辈,讲解都很专业,颇有见地,能够代表我国书法学界的水平。例如蒙曼老师,发挥其历史文化功底深厚的特长,以女性特有的敏锐感知和细腻表达,为每一个经典碑帖提供文化背景的解说与延展,在大众与专业、普及与提高之间架起了桥梁。现场集体临摹这一环节,30位从各行各业挑选出来的有功底的书写者在节目现场挥毫书写毛笔字的壮观场景,充分体现了书法的实践性特点,体现了书法在我国广泛的群众基础。

⑤《中国书法大会》最突出的战绩应当是实现了书法传播过程中一个久未实现的目标——破圈。很长一段时间里,书法这一在中国几乎是最容易普及的艺术被各种因素裹挟,无端被区分为圈内圈外两个阵营,由此引发的各种认知上的差异给书法的良性传播带来了种种阻碍和不利影响。诚然,书法是有专业门槛的,但这种专业门槛在理想的状态下应该是促进书法良性传播的一个行业标准,至少不应该成为造成书法圈在社会上形象封闭的推手。《中国书法大会》打破了专业的壁垒,通过嘉宾的讲解和现场参与人员的书写,将书法的专业性以观众能够直接感知、接受的方式转化为一种历史文化信息,传递给大众,从而使书法传承与传播中的专业性问题从圈内走向圈外

⑥习近平总书记说: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的东西,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中国书法大会》透过AR、VR等先进科技,把历史与当代生动联结,让那些书法作品都了起来。通过节目,人们欣赏佳作,与颜真卿、苏轼、米芾等书法大家对话,既看到经典书作墨色之深浅枯润、笔法之虚实疏密,也见到了清风万古、明月千江。可以说,《中国书法大会》既满足了观众的期待,也体现出了书法应有的学术品格和艺术品质,真正做到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⑦《中国书法大会》虽广受欢迎,但仍不能完全解渴,留有遗憾:中国书法发展的脉络没有在更广大的社会群体中形成相对完整的链条。其六集十八件作品的选择和排布,似乎没有体现出中国书法发展的关键节点和线性脉络。一个普通观众观看完全部六集后,可能对十几件经典作品有所记忆,但对中国书法审美发展的几个关键节点都不甚了了。在中国书法发展的长河中,曾出现过众多杰出的作品和作者,但中国书法的发展一如中国历史的演进,关键节点上总有一些事件、人物和作品揭示着书法作为艺术的审美走向。在这些关键节点上,都有相应的代表性作品和人物以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原因。如果一档电视节目能从书法审美的角度对这些人物、作品和事件按照一定的历史脉络进行重新解读,那会不会是当代媒体和科技对书法审美发展史的重述与激活?

⑧从时代的角度来看,当代人对书法的接受,不能不、也不得不更多地从艺术的立场去感知和接受。对于书法的传播而言,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去提升大众的书法认知水平和建构书法史知识体系,也许是当下书法文化传播中的一个更被需要、而且更有操作空间的切入口。

(节选自王宏伟《书法传播与大众的艺术史认知建构》,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竞赛形式组织的书法类电视节目,存在书法专业壁垒过高、过度挤压书法承载的宏阔的文化艺术信息等问题。
B.《中国书法大会》设有对经典进行鉴赏与参与等环节,普通观众观看后,可能对某些经典书法作品有深刻印象。
C.《中国书法大会》采用了成功的营销策略,借助AR、VR等先进科技,为经典书作注入新活力,满足了观众期待。
D.当下书法生态以展览为主,书法主题的文化类电视节目可谓另辟蹊径,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切合了时代发展的需求。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书法大会》更新节目策划理念,变革节目形式,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创新性探索,获得了观众的极大认可。
B.把书法的专业性转化为观众能直接感知、接受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国书法大会》节目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中国书法大会》的成功,意味着把书法搬上荧屏的选题将不再受冷落,书法成为了在中国最容易普及的艺术。
D.综合考虑书法的传播与当代人对书法的接受,书法类节目必须守住专业底线,从艺术角度关注书法审美发展史。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⑦段画横线句子观点的一项是(     
A.秦始皇统一文字,强制推行小篆。
B.汉字的隶变以及东汉时期书法的自觉。
C.东晋时期二王的出现与书法理论总结。
D.唐代的“尚法”与狂草的并行。
4.请根据文中的相关内容,给“破圈”下定义。
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中国书法大会》值得称道?请根据文本概括。
2024-03-15更新 | 9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中,曾出现一种认为“世界文化本一体,中西文化的差异纯粹是时代性”的观点,可称为“有古今无中外论”。这种论调的根本错误,在于忽视乃至抹杀人类社会以民族的形式存在这一历史事实。既然人类社会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以民族的形式存在,那么,人类文化也一定要以民族文化的形式存在,共同的民族文化不仅可以把一定数量的人民凝聚在一起,也可以把这些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人类社会以民族为基本形式这一事实还告诉我们,具体的文化总是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而一般的人类文化只能存在于这些具体的民族文化之中。离开了各种各样具体的民族文化,所谓一般的人类文化只是一种虚构。因此,文化“有古今无中外论”既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一般能通过特殊而存在的辩证法。

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地理的隔绝机制是民族差异形成的基本条件。因为地域的辽阔、山海的阻碍等因素,各个民族各自独立地生存,文化上差异的产生也不可避免。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民族差异最重要的自然根源。例如,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就分别产生了农业部族、畜牧业部族及少数以工商为主的部族。

不同文化发展成果对人类自身的不同改造是民族差异的最高表现。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但文化发展的成果又不断地反作用于人本身。各民族在创造不同风格的音乐、美术的同时,也发展了不同的审美趣味。各民族不同的审美偏好,正是文化成果长期作用于人本身的结果。审美趣味如此,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也莫不如此。在这个意义上,一个民族的共同文化不仅表现了该民族的共同心理,而且创造了该民族的共同文化。这种文化成果与人自身的身心变化的相互作用,是民族差异的放大器、加速器和稳定器。

一定范围内自由创造的可能性是民族差异形成的重要机制。种族、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是人们从事文化创造的基础,同时也是对文化创造的限制,而自由创造只是在这一定范围内的发挥。因而,文化的发展既非绝对必然的,也非完全自由的,而是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摘编自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

材料二

文化差异性是始终存在的。历史上对待这种差异性曾经有讨三种不同的态度:

第一种是对凡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人,一概作为异端,必征服之,同化之,以至绝灭之而后快。当年白种人占领南、北美洲,对当地土著文化就是持这种态度。

第二种是承认其价值,但只是作为珍稀的收藏。错奇的点缀或某种可供研究的历史遗迹。实际上是排斥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抽空其生命,崇拜其空壳。如果我们混同了已成的遗迹。定型了的“传统文化”和今天仍然活着的并主宰着亿万中国人民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的,受过现代文化洗礼的“文化传统”之间的根本区别,以复旧充新生,抵销中国文水的现代化,那么,中国文化的发展将陷入困境。

第三种态度是一种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这是将事物放到其自身的文化语境内去进行观照的一种方式。它赞赏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反对用产生于某一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去评判另一文化体系,承认一切文化,无论多么特殊,都自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因而应受到尊重。这种态度当然远比前两种态度来得宽容合理,但再进一步追问:千差万别的文化有没有普遍认同的东西呢?人类有没有可能超越民族中心主义?这些都是文化相对主义所面临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无论如何,文化差异总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事实。正是这些差异赋予了人类文化以多样性。我们固然不必保留辫子或者“三寸金莲”以供猎奇者玩赏,但中国文化自有其无法“欧化”的特殊的魅力,中国文化的更新也自有其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殊性。所谓的文化相互同化、融合而导致的“世界文化一体化”,只能带来人类文化的单调和没落。事实上,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各个文化体系之间才有可能相互吸取、借鉴,并在相互参照中进一步发现自己将异国作为帮助自己发现自己的“他者”,从另一种文化的陌生角度来观察自己,看到许多从内部无法看到的东西。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当两种文化接触时,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误读,所谓误读就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他原有的“视域”决定了他将对另一种文化如何选择,如何切割,然后又决定了他如何对其认知和解释。文化之间的误读难以避免,无论是主体文化从客体文化中发现新义还是反观自己,都很难不包含误读的成分。而从历史来看,这种误读又常是促进双方文化发展的契机,因为恒守同一的解读,其结果必然是僵化和封闭。

(摘编自乐黛云《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域辽阔、山海阻碍等地理条件不同,产生的部族也难免有不同,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民族差异最重要的自然根源。
B.不同的文化发展成果长期作用于人,可造就不同的民族心理;不同的民族心理又反过来催生不同的文化成果。
C.文化相对主义赞赏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承认一切文化的合理性,应成为我们文化交流时需要坚守的原则。
D.由于文化的差异性,两种文化接触难免产生误读,但作者认为这种误读是促进双方文化交流发展的契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文化一体化”只能带来人类文化的单调和没落。作者认为,人类文化也只能是民族的、具体的,不存在一般的人类文化。
B.对待传统文化,应发挥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以保持其生命力,而不应把它珍藏起来或当作历史研究的对象。
C.在文化交流中,既要保持本国文化的特殊性以避免被同化,又要分清主客,利用客体文化来反观自我、发展自我。
D.对“文化差异性”的看法,作者反对前两种态度,但对第三种态度“文化相对主义”是赞成的。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A.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沈宗骞
B.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三国志·夏侯玄传》)
C.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北史·吐谷浑传》)
D.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司马迁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习主席在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请结合材料,谈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应秉持怎样的原则?
2023-02-15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