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高二下期末(全国甲卷统考)-信息类文本阅读
全国 高二 专题练习 2023-12-02 15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多少民族创造了多少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例如热河普陀拉热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的窗子“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又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罗马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这许多例子说明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造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就如同不同的民族有用他们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

(摘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材料二:

木构架体系是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点。作为木构架单体建筑大致可分为下、中、上三个部分。

所谓下部就是台基部分,包括直接承托木构建筑的基座、基座四周的栏杆和可供上下的台阶。一般房屋用单层台基,隆重的殿堂则用二层或三层台基。基座四周的栏杆既是一种保护性设施,也是构成建筑艺术形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般地说,房屋下部的台基各部尺寸大小,是受屋顶出椽深度和椽柱径等制约的,有着一定的比例关系。供上下的踏道,常见用阶梯形踏道、斜坡道和蹉蹉三种。不论使用哪种踏道也必须与整个建筑的功能、结构和艺术要保持协调一致。

木构建筑的中部,即指柱、梁部分。它是木构建筑的核心部分,是由柱、梁、枋、檩、椽和斗拱等基本构件组成的框架结构体系,连同木构屋顶统称为“大木构架”。

榫卯和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具有最显著特征的部分。榫,就是小于构件断面的凸出部分;卯,就是构件上的开口或穿眼。中国古建筑的主要构件就是利用这种榫卯严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斗拱是用短小的木块、木枋组成的悬挑结构,它主要起支撑屋顶出檐和减少室内大梁跨度的作用。一般地说,方形的木块叫斗,弓形的短木叫拱,斜置的长木枋叫昂。斗是用以固定上下两层或拱昂的构件。拱起前后悬挑和左右拉接的作用。昂起前后悬挑的杠杆作用。斗拱的大小和出挑的层数成正比,层数越多,斗拱越大,等级也越高。斗拱从形状到组合经过艺术处理之后,不仅成为从屋顶向檐柱过渡的重要形式,而且使整个建筑增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

木构建筑的上部,主要指屋顶部分。屋顶是中国古建筑的冠冕。很早以来,为防止雨水淋湿版筑墙,屋顶多采用较大出松。但因出檐过深,妨碍室内的采光,所以从汉代起屋檐多做成反曲状。后来,又采用屋角反翅和屋面举折的结构做法,因而屋顶出现了式样繁多的艺术形象。

(摘编自许树安、郑春苗、王秀芳《中国古建筑的风格与特点》)

1.下面各项中,不能作为建筑具有“可译性”的证据的一项是(       
A.热河普陀拉热的窗子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的窗子,各用不同的形式,表达的是完全相同的“内容”。
B.北京天坛的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大小不同,但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
C.故宫角楼的立柱巧妙布置于各个转角,与梁枋均为榫卯结构,形成东方古建筑特有的刚柔相济之美。
D.古建筑中,宋代的“阶基”,清代的“台基”,材料和形式虽不完全相同,却都有“台”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下面图片名称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榫②卯③斗④拱B.①卯②榫③拱④斗
C.①榫②卯③拱④斗D.①卯②榫③斗④拱
3.梁思成用“文法”来指称中国建筑“普遍地受到承认遵守的规则和惯例”。这些“规则和惯例”在材料二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上,一款手机直插式紫外线迷你摄像机一经亮相就备受关注,它利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紫外线视觉成像技术,此技术现已应用在气象紫外线强度预报和服务中。

由于同一物质或材质表面反射紫外线强度是均匀一致的,当这一物质表面出现人眼无法识别的脏污、异物、划痕、病变时,此处吸收和反射紫外线的能力,会与周围产生明显的差别,利用紫外线视觉成像技术即可立即识别。

在紫外线预报预防上,人们运用紫外线视觉成像,把无色透明的防晒霜变为人眼真实可见。有效涂抹防晒霜的部位会显示出黑色,颜色越黑表示防晒霜吸收紫外线能力越强;当黑色逐渐变灰变淡时,表示防晒霜在逐渐失效,此时需要补涂防晒霜。

(摘编自《紫外线视觉成像:让防晒预报肉眼可见》)

材料二:

防晒,夏季避不开的话题。长期或过量照射紫外线会导致皮肤变红、变黑,甚至产生红斑、脱皮等现象。UVA是波长最长的紫外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可穿透表真皮,破坏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变黑,引起老化,甚至导致皮肤癌。我们该如何科学防晒?又该如何选择防晒品呢?

购买过防晒品的人肯定见过“SPF”字母, SPF即防晒系数,表明防晒品所能发挥的防晒效能,是根据皮肤的最低红斑剂量来确定的,是防晒品对紫外线的防护值。在购买防晒产品时,人们往往容易进入“SPF值越高,防紫外线的效果越好”的误区。其实,过高的SPF,也就意味着该产品大量使用了紫外线吸收剂和散射剂,这会带来皮肤刺激、皮肤过敏等不安全性和不适感。

防晒霜的使用方法并非一成不变,不同场景最好使用不同的防晒霜。防晒霜的PA是指对抗UVA的能力,PA一般分为三级,PA+代表有效,PA+++代表非常有效。一般类型皮肤应该选择SPF8―12PA++的产品;对光敏感的则应该选择SPF12―20PA+++的产品;上班族一般用SPF15以下、PA++的产品;野外游玩时则需要SPF30PA+++以上的产品;如果要去游泳,最好选用防水且含物理防晒剂、SPF值高的防晒护肤品。

防晒霜的防晒效果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在室内时可每隔45小时重新涂抹一次;户外则应每隔2―3小时涂抹一次;在水边则应每隔12小时重新涂抹一次。

受选择和使用方法的影响,防晒霜的防晒效果会因人而异,防晒效果也不稳定。想要满足更高的防晒要求,帽子、伞及防晒服装等被称为硬防晒产品,它们比任何防晒霜都更强、更安全。选择防晒伞时,首先需要注意产品的涂层,目前最流行的是黑胶遮阳伞;其次考虑透光率,伞的颜色越深,透光率越低,抵抗紫外线的能力就越强;还要考虑的是UPF值,只有产品合格证上标识“UPF>40UVA<5%”的,才能真正防紫外线。

(摘编自《如何选择夏日防晒品》)

材料三:

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最丰富、最具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但由于海水温度升高、沿海养分污染和过度捕捞等原因,珊瑚礁在全球范围内正在衰退。

近年来,外用防晒霜中的一种化学成分羟苯甲酮已被确定对珊瑚健康构成威胁。根据美国的研究数据,每年有多达6000吨的防晒霜排向美国的珊瑚礁地区。防晒霜中的有机化合物羟苯甲酮会损害珊瑚。因此,含有这种化合物的防晒霜已在全球一些海岸地区被禁止。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海葵和弯曲蕈珊瑚(俗称蘑菇珊瑚)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模拟阳光和人造海水的环境中,暴露于羟苯甲酮的海葵在17天内全部死亡,而在没有模拟阳光的情况下暴露于羟苯甲酮的海葵仍然存活。在吸收紫外线后,羟苯甲酮本应以热能的形式驱散光能,防止晒伤。然而,海葵和珊瑚独特的代谢方式导致当暴露在阳光下时,羟苯甲酮产生的物质会形成破坏性的自由基。也就是说,羟苯甲酮会使阳光对珊瑚产生毒性。

珊瑚中的共生藻类似乎通过将珊瑚产生的羟苯甲酮带来的毒素隔离在自己体内来保护它们的宿主。然而,随着海水变暖,珊瑚会驱逐它们的藻类伙伴,暴露出骨白色的珊瑚骨架。因此,除了更容易受到疾病和环境冲击的影响外,这种“漂白”的珊瑚在没有藻类保护的情况下,也更容易受到羟苯甲酮的破坏。

(摘编自《防晒“神器”竟是珊瑚“杀手”》)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紫外线视角成像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判断防晒霜是否能有效防晒。
B.长期过量照射紫外线可能会导致皮肤癌,所以为了健康,我们应科学防晒。
C.每年有多达6000吨的防晒霜排向美国珊瑚礁地区,所以珊瑚会暴露骨白色的骨架。
D.独特的代谢方式、海水变暖、缺少藻类伙伴保护等,使珊瑚易受到羟苯甲酮的破坏。
5.如果今年夏天你准备去海南三亚度假,选择哪种方式能更好的防晒?(     
A.涂抹SPF>20的防晒霜,每隔1—2小时重新涂抹一次,戴上黑胶防晒帽。
B.涂抹SPF>30的防晒霜,每隔1—2小时重新涂抹一次,穿上UPF>40的防晒服。
C.涂抹SPF>30的防晒霜,每隔4—5小时重新涂抹一次,戴上黑胶防晒帽。
D.涂抹SPF>20的防晒霜,每隔4—5小时重新涂抹一次,穿上UPF>40的防晒服。
6.我们如何才能更科学、有效、安全地防晒?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全球芯片市场规模呈现波动上涨的趋势,芯片市场规模的增长也促进了我国芯片产量规模的快速扩张。得益于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芯片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我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国之一。

随着中国芯片领域的不断发展,国内企业推出的一系列芯片产品逐渐进入市场,并逐渐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目前,我国许多芯片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都面临着美国政府出台的制裁措施,这些制裁措施不仅影响到了公司经营和发展,同时也损害了国家整体的发展利益。应对外部挑战,中国芯片企业不得不探寻新的研发方案。

在中国政府大力支持下,“中国芯”全新方案应运而生。该方案目标在于改善芯片产业的整体研发与制造能力,提高芯片的性能和水平,从而加强中国芯片的国际竞争力。该方案的实施,需要在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全面配合,同时在研发团队的扎实技术功底和创新意识上也需要有所突破。有分析师指出,这个方案的推广将有助于中国芯片产业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增强国内芯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摘自网络,有删改)

材料二:

      

数据来源:《2023年全球及中国芯片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材料三:

中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在致力于将芯片产业打造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计划,旨在加强国内芯片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等环节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提高芯片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此外,中国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也为芯片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然而,中国芯片行业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依赖进口技术和设备、人才短缺、技术创新和质量问题等。这些挑战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引导等多方面的努力来解决。综合来看,中国芯片行业的发展前景取决于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的协同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如果中国能够加强技术研发、培养更多的高级人才、优化政策环境,并逐步实现芯片产业的自主创新和市场化,那么中国芯片行业的发展前景将是积极的。

(摘自《2023年我国芯片行业的发展前景怎么样》,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显示,我国芯片市场规模和芯片产量都呈逐年增长的发展态势。
B.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芯片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我国成了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国。
C.国内企业推出的芯片产品将进入市场,并会逐渐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D.中国芯片行业发展主要存在依赖进口技术和设备、人才短缺、技术陈旧等问题。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加快自身研发速度,提高研发能力和水平,就能推动“中国芯”方案的顺利实施。
B.“芯”市场潜力巨大,中国“芯”要增强竞争力,必须加强研发制造,提高“芯”质量。
C.中国“芯”行业拥有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离不开中国在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D.因为中国政府大力支持,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我国芯片行业发展前景积极。
9.中国“芯”行业想要有更好的前景,还应该在哪些方面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3-07-28更新 | 1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最近一段时间,山东淄博烧烤频频出圈,一跃成为网络顶流54日,五一小长假刚过,百度地图五一假期出游大数据发布了《五一热门旅游景区榜单》和《五一热门旅游城市榜单》,在进淄赶烤热潮下,淄博高居五一热门旅游城市榜单首位,位于淄博市张店区的八大局便民市场则名列热门旅游景区榜单第五位。

小饼烤炉加蘸料,灵魂烧烤三件套。淄博烧烤看起来普通,但能持续爆红网络,其中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原因。偶然因素在于互联网时代美食的流量入口效应愈发凸显,借助短视频和社交媒体的推介,容易产生裂变式传播。必然原因则在于当地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把一时现象变成一地品牌,并以此为契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服务水平、塑造城市形象。

赢得消费者青睐,让无数游客不远千里前来打卡,淄博烧烤固然有独到之处,但归根结底是令人舒心安心的消费环境。对烧烤店进行专项检查,护航食品安全;公安增派执勤人员,加大巡逻密度;淄博34家A级景区推出免费开放日活动等一系列措施陆续跟进落实,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淄博实实在在把消费者放在第一位,通过物美价廉、货真价实的产品让利消费者,持续打造舒适的消费体验、暖心的消费服务,不仅赢得了好口碑,更获得了回头客。

始于味道,基于治理,成于口碑。对淄博而言,烧烤热或许总有消退的时候,但由此积累起来的治理经验、城市口碑将成为未来建设发展的宝贵财富。对于各级政府部门而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开拓新思路、抓住新机遇、实现新突破,新征程上必将有更多淄博故事脱颖而出,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造福人民。

(摘编自《人民财评:淄博烧烤爆红,靠的是为消费者着想》、人民网,202356日)

材料二:

近日,山东淄博因独具特色的烧烤文化火速出圈,成为全国各地大学生竞相奔赴打卡的网红城市。类似大学生组团到淄博吃烧烤等话题,频繁冲上各大网络平台热搜。淄博火车站的统计显示,该站35日到发旅客47958人次,创该站近3年来单日到发旅客最高纪录。

诚然,在中国的烧烤地图上,淄博并不算是特别的存在。即便在山东省内,青岛烧烤、济南烧烤的名声也不输淄博。那么近来,为什么是淄博独获青年青睐?与其说淄博烧烤抓住了年轻人的胃,不如说抓住了他们的心。从烧烤特色看,淄博独特的烧烤方式满足了年轻人喜欢新鲜感的心理和社交需求。淄博烧烤自带顾客手动烤制肉串的环节。三五好友在轻松的交流氛围中围坐烧烤,如同近年来年轻人热衷的围炉煮茶,给人以满满的仪式感。

和淄博一样,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自觉打造青年味,但实际效果却千差万别。有的城市斥巨资开设了各类文化中心,以期满足青年需求,结果鲜有人问津,甚至不乏当地青年从未耳闻的情况;有的城市只是简单预留了青年滑板和涂鸦场地,却吸引了不少青年结伴而来。冷热不均的背后,一个问题难以回避:青年味究竟由谁说了算?

此次淄博凭借烧烤出圈,对其他城市也是一种启示:打造青年味不应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标语,也不应仅仅是各种城市空间、服务设施等保障,更不应是相关政府部门的一厢情愿拍脑袋决策。最关键的还是应当问计于青年,问需于青年,由青年自己说了算,让各种政策更具普惠性,增强年轻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摘编自《淄博烧烤为何能抓住年轻人的心》,《中国青年报》2023322日)

材料三:

靠着小烧烤,山东淄博火了!数据显示,3月以来,淄博烧烤关键词全平台搜索量同比增长超23倍。社交媒体时代,建红的城市或景点不少,遗憾的是,不少地方的红火只是一阵风。淄博正努力将流量转变为留量

建红之初,淄博抓住契机,迅速行动,为做好一篇长红大文章谋篇布局。当地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设立烧烤名店金炉奖、成立烧烤协会、制定烧烤地图、新增定制烧烤公交专线、举办烧烤节、实行景区门票减免优惠等一系列举措,为慕名而来的游客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与便利。不仅如此,淄博还不忘营进好软环境,专门召集当地商户开会,要求诚信经营、友善待客、守好食品安全底线;在火车站安排志愿者,为往返旅客提供交通、住宿、烧烤、旅游线路等相关资讯推介服务。

一套组合拳下来,这篇大文章赢得了肯定。众多去过的游客自发在社交媒体上为淄博宣传:果真是好客山东!”“这里烟火气浓郁,活力十足!”“让我难忘的不仅是美食,更多的是这座城市的用心。细品这篇文章,便会发现,其之所以精彩,在于抓住了旅游业最重要的要素——以游客为本,做好服务。

旅游业作为服务行业,涵盖面广,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领域。因而,人们对一地旅游业印象的好坏、评价的高低,往往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比如,倘若游客在一座城市经历过宰客、出租车恶意绕路、消费不透明、当地居民不友好等遭遇,那么,无论这座城市的景点景区建设得多么精致,他也一定不愿意再来。细节决定成败。对于一座城市而言,要发展好旅游业,就应当重视游客在一地旅游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想游客所想,在提供优质旅游产品的同时,切实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消费环境,让游客获得良好体验。惟其如此,冲着特色来尝鲜的游客,才会因为好服务一来再来。

如今,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刚性需求,成为各地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如何将文旅文章做好做出彩?各地政府不妨从淄博这次实践中找些灵感。

(摘编自《小烧烤大文章》,《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412日)

10.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淄博烧烤频频“出圈”,一跃成为网络“顶流”,淄博已经高居五一旅游热门城市榜单首位,可见淄博烧烤的影响之大。
B.尽管在山东省内青岛烧烤、济南烧烤的名声也不输淄博烧烤,但淄博烧烤重点抓住了年轻人的心,独获青年青睐。
C.淄博烧烤能够赢得消费者青睐,让无数游客不远千里前来“打卡”,在于当地营造出的令人舒心安心的消费环境。
D.从3月5日淄博火车站到发旅客创纪录到淄博高居五一旅游热门城市榜单首位等表明淄博正将“流量”转变为“留量”。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互联网时代美食的流量入口效应和当地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小饼烤炉加蘸料”这样看起来普通的淄博烧烤得以持续爆红网络。
B.淄博烧烤热有其偶然的因素,或许总有消退的时候,但由此积累起来的治理经验、城市口碑将成宝贵财富,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造福人民。
C.越来越多的城市像淄博一样开始自觉打造“青年味”以期满足广大青年的需求,但实际效果却千差万别,均赶不上淄博。
D.“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将文旅文章做好做出彩,有利于旅游业发展,推动经济结构优化。
12.三则材料都围绕淄博烧烤爆红展开了报道,其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含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阖第光临虽则常见,但是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提到了我们的用字,这个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者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体系是抽象的格局,或是范畴性的有关概念。当我们用这体系来认取具体的亲亲戚戚时,各人所认的就不同了。我们在亲属体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却不是你的父母。再进一步说,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兄弟两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儿女。因之,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自我主义并不限于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的杨朱,连儒家都该包括在内。杨朱和孔子不同的是杨朱忽略了自我主义的相对性和伸缩性。他太死心眼儿,一口咬了一个自己不放;孔子是会推己及人的,可是尽管放之于四海,中心还是在自己。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是很好一个差序格局的譬喻,自己总是中心,像四季不移的北斗星,所有其他的人,随着他转动。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现代的保甲制度是团体格局性的,但是这和传统的结构却格格不相入。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拾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是一般的。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糊狲散,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摘编自《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有删改)

材料二:

微信是基于熟人关系而连接起来的社交平台,它使得人群在网络社交空间中相互联系,这种联系以不同的微信圈层为代表,形成一个个相互独立又互有交集的网络社交圈子。所谓微信圈层,是个人或者组织以现实中的血缘、地缘、学缘、业缘、趣缘等为熟人关系,以为中心,以信息交互、情感沟通等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网络聚合社交空间。微信圈层迎合了人们多样化的社交需求,其呈现了一种公域与私人、现实与虚拟、线上与线下混杂互嵌的网络差序格局移动场景,也由此开启了新型社交互动方式。

在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论中,社会圈子具有很强的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的社交圈子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社交圈子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大小而变化,这种伸缩能力简单概括就是。同样的,在差序格局影响下,微信圈层亦如波纹一般向外推出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微信社交圈子。微信圈层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原生圈层,是对固有传统社会关系进行巩固的圈层,称之血缘、地缘圈层;二是拓展圈层,是通过广泛的社交而新组建的圈层,称之为学缘、业缘、趣缘圈层。

作为圈子中心的通过个人努力和其他影响力而扩大圈子,以赢得更多的社会资源,费孝通先生在论述具有很强伸缩能力的社会圈子时,特意突出伸缩能力的大小是依据圈子中心,也就是的实力而定,可以说个人圈子的范围取决于个人实力的大小,在微信圈层中,人际交往的圈子不再受地域、空间的阻隔,打破了传统社会人口不流动的禁锢,辐射范围大大扩大,的范围随着个人外地求学、异地工作、兴趣相投等机遇而不断向外延伸。……这些微信圈层相互交友,不断重叠,但都是以为中心,不断拓展出去,具有很强的伸缩性。

(摘编自方楠《互联网时代的新差序格局》,有删改)

13.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乡土社会里,“自家人”可以是由生育或婚姻而结成的亲属,也可以包括任何要拉入自己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
B.在乡土社会里,每个人都有一个亲属关系网,但网与网所罩住的人不会重合,更不会完全相同。
C.每户人家除了亲属圈子,还有以自己的地位为中心,在居住地周围划出与其势力相应的地缘圈子。
D.中国人对世态炎凉特别有感触,是因为人一旦失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会随之淡漠,其社会圈子也会变小。
1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信因为迎合了人们多样化的社交需求,所以呈现出一种公域与私人、现实与虚拟、线上与线下混杂互嵌的“网络差序格局”移动场景。
B.微信圈层的出现极大地扩充了公共领域的边界,打破了传统乡土社会相对封闭的局面,其圈层范围的大小取决于血缘、学缘等诸多因素。
C.微信是通过私人联系所连接成的社交平台,在互联网时代“新差序格局”的影响下,这种联系形成了一个个互有交集的微信圈层。
D.微信圈层,人际交往的圈子不再受地域、空间的阻隔,它比“差序格局”辐射范围更广,延伸性更大,伸缩性更强。
1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费孝通先生分别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来论述“差序格局”概念。
B.材料一由西洋和中国对“家庭”的理解引入,从亲缘和地缘两方面说明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点就是差序格局。
C.材料二采用总分的论证方式,先总述微信圈层的概念,再分述原生圈层和拓展圈层。
D.“远亲不如近邻”群属于微信拓展圈,“抗疫志愿者”“交作业”群属于微信原生圈。
16.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差序格局”和“微信圈层”的相同之处。
17.《红楼梦》中秦可卿的葬礼盛大隆重,规格也非常高,而贾母在府中辈分最高,葬礼却十分冷清,办得一点都不像样。请从“差序格局”的角度简要分析这一现象。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进入农耕文明后,全球人口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对粮食的需求量更大。根据2015年世界银行的统计,到2050年,全球需要1.5倍当前粮食总量以支持90亿人的需求。为了满足人类对食物数量、质量日益增长的需求,对农作物改造的需求愈加强烈,要求也越来越高。

早在公元1万年前,人类就开始从他们生活的环境中搜寻食物。同时,为了更好的品质和更高的产量,人类开始有意识地改造和驯化农作物的“祖先”,最终将这些野生植物变成了可以为人类稳定生产食物的栽培作物,而且使它们具备了更多优良的性状。杂交育种就是他们改造和驯化农作物的有效方式。传统杂交育种就是通过品种间杂交,在杂交后代中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新个体,直至获得性状稳定的新品种。且杂交育种仅限于同一个物种内或亲缘关系比较近的同属的不同物种内。杂交后代的新性状可能单独来自父本或母本,也有可能来自父母本的组合。传统的杂交育种会产生性状各异的后代,包含了符合人们预期以及与期望差距较远的性状。这一切源于父母本DNA的随机组合。虽然人们可以控制父母本,但是无法改变遗传规律,从而导致后代性状的不可控。因此,传统杂交育种耗时耗力,需要进行大量的父母本杂交组配筛选符合目标性状的子代,再经过多年的追踪获得性状稳定的新个体。通过杂交培育一个新品种一般需要12-15年。

(摘编自《从“野生”到“圈养”,农作物们是如何被“驯服”的?》)

材料二:

得益于生物遗传规律的发现,农业生物技术在近几个世纪得到了迅猛发展,农业朝着更高效的方向前进。1940年,作物育种科学家们发现,辐射或化学物质处理等因素可以诱发植物基因产生变异,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得具有不同表型特征的植株,并从中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农作物,即人工诱变育种。自19401970年间,人工诱变育种得到广泛应用。据统计,人类获得了超过2500种具有新性状的农作物,包括大米、小麦、生菜、葡萄柚以及一些其他水果。然而,人工诱变虽然提高了基因变异频率,加快了育种进程,但产生的基因变异具有不定向性,有利变异少;且诱变剂多为有毒物质,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带来危害。更高效的农业技术,必然带来社会的巨大变化。以美国为例,为满足全美粮食供应需求,1870年,美国3800万人口,其中有53%人口从事农业生产;而到了21世纪,美国接近3亿人口,仅有1.8%的人从事农业生产就可以满足全美粮食需求。

(摘编自《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历史》)

材料三: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DNA重组技术的诞生,科学家们将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技术方法应用于农作物育种,促进了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转基因育种可以跨越物种隔阂,基因来源更广,而且可以对物种进行目标性状的精准改良,效率更高。其实转基因育种技术与传统杂交育种技术、人工诱变育种技术是一脉相承的,本质都是通过改变作物基因来获得我们需要的优良性状。但是转基因技术作为新兴技术有可能造成遗传基因污染,给人类带来未知的潜在风险。对于科学性专业性较强的新技术往往会经历一个从出现到被公众广泛接受的认知过程。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社会生活向精准化、高效化和智能化发展,新的生物育种技术也将会更好地造福人类。

(摘编自《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应用上的利与弊》)

18.下列对育种方式的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杂交育种将同一个物种内或亲缘关系比较近的同属的不同物种进行杂交,从而获得具备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B.采用辐射或化学物质处理等因素诱发基因变异的人工诱变育种可以缩短新农作物品种的培育周期。
C.转基因育种技术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在本质上与通过传统杂交和人工诱变实现育种是有传承性的。
D.转基因技术带来的遗传基因污染会给人类带来潜在风险,因此这一技术还没有得到公众的广泛接受。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无法改变遗传规律,所以通过传统杂交育种方式产生的后代可能出现人们预期或不合预期的性状。
B.采用辐射或化学物质处理的方式诱发植物基因变异,可以提高基因变异的效率,但也可能给人体和环境带来隐患。
C.杂交后代的新性状可能来自父本或母本,还可能来自父母本的组合,所以可以通过控制父母本的方式控制后代性状。
D.从传统杂交育种到人工诱变育种到转基因育种,每一次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都会给农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20.学校生物兴趣小组近期要组织一次研讨活动,你需要就“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做一个主题发言。请你结合以上材料梳理发言要点。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①从最原始的时候起,建筑就在努力解决三个问题:适用、坚固、具备美感。所谓适用,自然以历史,地理及时代为依据;所谓坚固,谓其不违背其主要材料之合理的构造原则,在通常环境中,含有相当的永久性;所谓美感,即是建筑物择其材料,负其使命,定其形式,使其外具合理。稳定、舒适、自然的轮廓,内在各部分的结构及组织牢其功用,显其实力。

②建筑之美,自然也牵涉到哲学及心理学的范围。对于审美之念,人人不同,时代地方各异:如仇十洲所画的美,或明初清末的时装,由我们现在看来,在精神与造形两面,有时均难使人称赏。所以关于建筑美的判断,就不如适用与坚固方面之易立标准了。不过若必予以一种较泛的原则,则可由下列几点着眼:权衡、尺寸,布局、皮表、色彩、修饰、坦直。以上所举诸点,是每座建筑物所必具;不过设计人也有故意或无意的特别强调某一点或数点,往往也可以藉某一种的长处来弥补另一点的短处。除此而外,建筑之美,尤须以其适用与坚固为先决条件。既不适用又不坚固的建筑就根本上谈不到美。反之,如适用且坚固,则建筑美的基本条件已具备了。

③一座建筑之所以如彼或如此,并非单是其创建匠师之立意使之如此如彼,而是在其时代及周围无数劳力的支配下,受其时代及地域的环境中无数方面的影响而形成的。

④建筑实是其时代,地理、历史的直接产品,在时代的洪潮中,艺人匠师乃如船上舵工,他们最大的努力即是如何用其智慧、其技艺充分地传达表现。人的实际生活是建筑的理由,当人的精神理想也寄托在建筑上时,建筑便成为它的时代文化的面面造下综合的、较经久的纪念。

⑤不同的地点、气候、地质支配了各种建筑之材料及形式,显而易见。政治、经济、宗教,以及社会上无数动态,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建筑之种种方面。一个时代工匠手艺之高下,以及他们之技艺受欢迎与否,在一座建筑物上都留下痕迹。至于科学方面的发明,影响于建筑尤大。玻璃之发明,影响窗子的形式大小;暖汽锅炉之产生,取消了屋顶上经数的烟囱……诸如此类,社会上无数动态都使建筑跟着改变。

⑥总之,建筑物的风格有实际与艺术两方面的势力。建筑逃不出它自己的历史背景,无法摆脱其周围环境的种种影响。设计者所经营的必是在具体的、必要的、复杂而实际的方面,求适当的、实际的解定。任何建筑莫不是因其天然地理环境受若干限制,而后形成某形式的。品格之产生是艺人的立意、选择、取舍,与其他周围影响,相克相辅,平分其势力的结果。

⑦古人论画不重精巧,不重谨细,却以自然上品之上。我们论建筑重自然浑成,不倚重于材料之特殊罕贵,忌结构之诈巧,轻雕凿之繁细。也就是说,一座建筑在其立意的自由与环境的限制间,在其材料的施工与结构的功用间,能适得其宜,达到科学及艺术的经济,达到物质及精神的调和,即为极高成就。

⑧总而言之,建筑形体及结构为其正当问题之解决,无论简朴壮丽,出之自然者,最为难能可贵;缜密周至者次之;为题外之动机,勉强做作,过于繁难雕凿者,较简陋粗忽为尤下。它们虽然一样都是其历史环境之反映,但在艺术品格上的造就,就须以审美的准则估评其高下了。

(选自梁思成《说建筑品格精神之所在》,有删改)

材料二:

①四川民居的天井尺度通常较窄小,因而与周边房屋的关系更为密切。在受地形限制较小的平坝,住户常采取多重天井组织院落,根据家庭组成的需求灵活分户或几世同堂,均可以压缩或延伸以满足其功能。在封闭的院落中,天井、敞厅,挑廊等处理手法使室内外空间交融,再与入口檐廊,过厅和后院结合,组织穿堂风,以适应四川盆地闷热多雨的气候特点,形成层次丰富、内外融汇的空间效果。

青瓦出檐长,穿斗白粉墙,悬崖伸吊脚,外挑跑马廊是四川民居外部造型的写真,可以说从内部结构到外部维护无不体现了其轻盈灵巧的特点。小青瓦屋面非常具有四川特色,无论重重院落还是进深。高度各不相同的房屋,屋面都直接交叉连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特别在俯视角度欣赏时,大面积的小青瓦屋面和看似杂乱无章的小天井开口所构成的图案具有大实大虚的艺术感染力,一个个巧妙连接的双坡屋面又象一只只栩栩如生的黑色飞燕,在青山绿水间有秩序的轻盈飞翔,给人以美的享受。

③在四川盆地民居广泛采用的木制穿斗结构体系中,木结构的各个构架之间通过榫卯或插梢连接,这种柔性连接能容忍一定程度的伸缩变形,对抗震有利,有墙倒屋不塌的说法。许多木结构为主的民居,砖墙只作围护和分隔作用。有时硬山(中国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的山墙高达十几米,长度也近十米,而墙厚不超过四十厘米,墙身高厚比过大,容易失稳。稳定墙身的办法常常是在墙身上部用铁栓,蚂蝗钉攀贴在墙上,穿进墙内拉结在贴墙的木构架或楼层的梁柱上,使高大的山墙与木构架紧密相连,以木构架稳定墙身,增强整体性。

(选自王朝霞《地域技术与建筑形态——四川盆地传统民居营建技术与空间构成》,有删改)

21.下列关于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建筑中说的“坚固”,是指建筑不违背其材料的合理构造原则,在通常情况下具有相当的永久性。
B.适用与坚固是建筑美的先决条件,适用或坚固的建筑具备了建筑美的基本条件,反之则谈不到美。
C.社会上政治、经济、宗教、科学等动态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建筑,其中科学发明对建筑影响很大。
D.因为建筑逃不出它的历史背景,无法摆脱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设计者要追求适当、实际的方案。
2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围绕建筑展开,前者侧重于整体论述,而后者聚焦于个例研究。
B.材料一中第⑦段作者把论建筑和古人论画进行对比,用以强调建筑要重自然浑成。
C.材料一结尾处作者表明以审美的准则来看,出之自然的建筑形体及结构最为可贵。
D.材料二描写四川民居造型时运用了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形象地展示了民居特征。
23.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候对建筑物风格会产生影响,如北欧地区天气寒冷,雨雪量大,房屋就多是倾斜陡峭,门窗面积特别大。
B.宗教对建筑物风格会产生影响,如《长安十二时辰》中还原的唐代的坊与市的布局特征,就受到外来宗教的影响。
C.自然条件对建筑物风格会产生影响,如我国黄河流域石料欠缺林木茂盛,自古以来构建了木构建筑系统。
D.科学发展对建筑物风格会产生影响,如建筑机械的进步,钢筋混凝土被采用,几乎改变了近代建筑的作风。
24.材料二中四川的传统民居是如何解决梁思成所说的建筑的“三个问题”的,请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ChatGPT,即聊天生成预训练转换器(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是美国OpenAI公司基于GPT-3.5架构(目前已经更新到GPT-4,但仅限于Plus用户)研发和强化训练,并于202211月推出的一款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是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的典型代表。ChatGPT不仅可以同用户进行如人类之间自然对话般文本式交互,还可以自动生成复杂文本(故事、论文、摘要、企划方案等)。最新的GPT-4还能完成跨越数学、编码、视觉、医学、法律、心理学等领域需要抽象推理和强思维能力的任务,而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提示。在测试的很多任务上,ChatGPT已经达到了人类的水平(微软研究院,2023)。从目前公开的各项测试结果来看,ChatGPT 已经通过了GoogleL3级工程师入职测试、美国高校入学考试,其应试能力要高于一般学生。

ChatGPT 表现出来的这种能力已经反映出它能够在某些领域取代人类的潜能。在ChatGPT 这种强大的能力背景下,社会上不免出现对ChatGPT产生卢德主义式的担忧。但事实上,通用人工智能技术(Artificfal General Intelligence)已经成为技术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这次革命,同每次科技革命一样,一方面技术创新会冲击旧生产力体系下的生产关系,引发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另一方面新的技术也会创造出新的岗位需求(胡拥军和关乐宁,2022)。尽管如AcemogluRestrepo2020)所展示的那样,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在短时间内确实引发了较小比例的就业替代,但从长期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技术创新并没有引发大规模的失业(方建国和尹丽波,2012AcemogluRestrepo2019)。因此,与其关注ChatGPT可能造成的就业替代,不如深入分析ChatGPT类技术可能的应用场景,并探讨如何利用ChatGPT类技术以推动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ChatGPT类技术对中国发展的影响》,《中国青年报》,202352日)

材料二:

ChatGPT生成能力的增强,并未从根本上动摇人机之间的主客关系。它并没有形成可以与人的创造性生成智能媲美的能力,因而也没有从实质上取代人的智能和职能,两者的关系仍旧未变:人是ChatGPT的使用者,ChatGPT是人的工具;人提出问题,机器生成答案,答案服务于问题,机器满足人的需要。另外,ChatGPT只是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生成了类似人回答问题的文本,还不能生成自我意识。而人在应对环境的智能活动中,是不断生成自我意识的,而这才是高端生成能力即创造能力的本体论根源。所以,ChatGPT还停留在弱人工智能的水平上。当前,它仍然只是模式识别技术,是机器学习算法范畴内的模型和场景应用的一次飞跃,还够不上革命的称谓。一方面ChatGPT确实因为对机器智能生成性的断开发断应用,展现了新的功能甚至新的神奇;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种生成仅仅是智能模拟的初级功能,还不是真正知识创新意义上的知识生成,所以需要以平常心看待它的意义,需要在ChatGPT附魅热潮中加以必要的祛魅

(摘编自《何种生成?能否创造?——ChatGPT的附魅与祛魅》,中国科学网,202337日)

材料三:

无论教育者做出什么反应,教育与AI的深度融合时代已经到来了。就教育行为本身而言,以知识传递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更是被逼入墙角。

面对ChatGPT挑战,教育该怎么办?教育改革急需要在以下三方面做重大调整。一是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能独立思考和有正确价值判断能力的人,而不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二是教育的方式方法需要有重大调整,其主要的方向是要用ChatGPT等学习工具来协同改进教育教学方式,而不是回避与恐惧。三是超越知识学习,更加关注学习的品质。

一个人真正能够成功,靠的是学习的专注力,能够从兴趣上升到志趣,并成为充满个性特质不一样的人;靠的是责任心和韧性,碰到困难不屈不挠、坚持不懈;靠的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协作精神,在关键时能够得到团队的支撑和帮助。

这些学习品质,技术从来无法取代。如果一个教育人理解这个道理,那么也就知道在这个新事物层出不穷的世界里,如何保持教育定力,转变教育观念,坚持改革方向,真正为我们的孩子提供适切、有意义的教育。

(摘编自《ChatGPT 挑战人类教师?教育中的这些东西AI难以替代,《人民教育》,2023211日)

2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ChatGPT的功能强大,它能够自动生成如故事、论文、摘要、企划方案等复杂文本。
B.ChatGPT已经达到了人类的水平,比如,它能够完成跨越许多学科领域的推理性任务。
C.ChatGPT的生成能力增强了,但人机关系并没有根本改变,人是ChatGPT的使用者。
D.ChatGPT给教育带来了挑战,教育应该做出回应,包括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方法等。
2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介绍了ChatGPT的名称、功能,对于ChatGPT的发展,主要持肯定的态度。
B.材料二提出,要有平常心,需要在ChatGPT的“附魅”热潮中加以必要的“祛魅”。
C.对于ChatGPT是否是“革命”,材料一和材料二虽观点不一,但都认可其替代意义。
D.相较于材料一和材料二,材料三侧重从教育的角度指出面对ChatGPT的挑战,我们怎么办。
27.在学校举办的一场关于“ChatGPT与学习”的交流会上,同学甲表示,面对ChatGPT的冲击,对学习产生了懈怠心理。假如你正参与本次交流会,针对同学甲的懈怠心理,请结合材料,给出应对建议。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长江古称“江”,因其流长,其名衍为“长江”。古人受限于视野和测量手段,对长江主流和源头的认识历来众说纷纭,大抵是循着社会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而逐渐清晰的。在距今三四千年前的夏商时期,江汉交汇处的江汉平原一带,早期文明较为兴盛。荆楚先民驾舟穿行于湖泊、河网之中,有感于“汉之广矣”产生了江、汉谁为主流的困惑。

汉水作为长江最长的支流,自古就有“天汉”“云汉”之称。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风、雅、颂三部分都有涉及汉水的诗篇,如《大雅·江汉》有“江汉浮浮,武夫滔滔”“江汉汤汤,武夫洸洸”;《小雅·四月》有“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国风·周南》有“汉之广矣,不可泳思”等。秦末争战间,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随后,刘邦以汉水流域的汉中为基地,征讨攻伐,终于建立汉王朝,由此,汉水流域成为汉文明的发生地,“汉人”“汉字”“汉语”“汉服”等名称遂应运而生。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最早的地理书《禹贡》有“岷山导江”之说,后世遂多以为长江发源于岷山。魏晋南北朝时期,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指出“岷山在蜀郡氐道县,大江所出”。唐代《蛮书》也将岷江认定为“外江”。宋代由于在西南地区采取收缩政策,故对大渡河以上长江干支流的认识还不如汉唐。明代万历年间,章潢在《图书编》中首次指出岷江并非长江正源,金沙江才是长江正源。数十年后,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循金沙江而上,经过实地查考,探寻到金沙江比岷江更长,明确指出岷江为长江支流,而金沙江才是长江干流,但其说法并未被当时的社会普遍认可。直到清初,随着西方先进制图技术的逐步传入,康熙皇帝正式肯定了徐霞客的说法,金沙江遂定为长江源头。

长江径流广远、流域开阔,域内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其历史发展过程也有颇大差异,这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区。按上、中、下游划分,依次为巴蜀—荆楚—吴越三大文化区。分别由上游的古蜀人、中游的古楚人和下游的古越人创造。这些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都为构筑长江流域乃至整个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多元一体格局做出了贡献。

上游的巴蜀文化以四川为中心。这一地区生活着众多部族,他们大致可分为两大集团——川东一带的巴集团和川西一带的蜀集团,其中蜀集团更早兴盛。蜀人依托成都平原,农业发达,桑麻茂盛,带来纺织业的兴旺,“蜀锦”赫赫有名。战国时,蜀地出产的木棉布和细麻布,辗转运销至西域各国。蜀人还不畏艰险,开凿出千里栈道,打通了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通道。

至战国后期,秦并巴蜀,曾经相对独立发展的巴蜀文化逐步融入中华文明之中。巴蜀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通畅,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与生产技术大量传入,促进了巴蜀地区文化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加之中原战乱,而巴蜀则相对安定,使得从战国末年到汉代的巴蜀地区一跃而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被诸葛亮喻为“天府之土”。唐宋时期,安定的巴蜀地区重获“天府”之誉,经济繁荣、文化昌明、臻于鼎盛。因南宋末年的抗元之战和明末农民战争,巴蜀地区的社会经济受到极大摧残,至清末才得以全面复兴。

文明的演进与自然环境所提供的先决条件息息相关,但当人类介入到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之后,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则对文明发展起着愈益重大的作用。文明的发展必定是在自然和人文的互动中向前推进的

长江流域的先民,凭借长江流域优厚的自然条件,依靠自身的聪明才智,自新石器时代起就创造出各区段文明。学界原来推崇黄河文明的认识,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发祥地。随着田野考古工作推进到长江流域,人们逐渐意识到: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明并不比黄河流域时间晚、水平低,就农作物产生时间而言,还略早于黄河流域。从长江下游的良渚、中游的屈家岭、上游的大溪等遗址发现的“稻作文化”遗存,皆有五六千年之古。长江流域“稻作文化”历史之久远,不让于黄河流域“粟作文化”。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文化的两大发祥地渐成学界共识。

(摘编自冯天瑜等《自然与人文双优的长江文明》)

材料二:

   

三星堆纵目人像

古蜀文化主要产生并汇聚于四川盆地,虽然周围群山环绕,地理形势四塞且对外交通不便,但正因为如此,先民自古就追求开放,通向城外文明的蜀道、南方丝绸之路很早就开辟形成,甚至成为发达的交通系统。此外,蜀地历来就是八方移民汇聚之地,因此,这里自古形成了包容而不排外的文化氛围。土著和移民文化汇聚而成的蜀文化不断吸纳融入外来资源和先进因素,极为繁荣。

富于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息和浪漫精神,是蜀文化的一大特色,这应该与蜀地自然环境尤其是山川形势的大起大落、多元多样分不开。至迟从三星堆—金沙时期开始,出土器物每每以精美的人神和动植物造型艺术令人刮目。如各类人神具象系列,特别是生动的面目造型,尤其富于艺术生命力和人文精神;而太阳神鸟、通天神树等动植物造型,亦特别富于夸张灵气。

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居于主流地位的经学,自汉代以来分为重章句训诂的古文经学和重“微言大义”亦即义理的今文经学两大派。蜀地经学的发展基本与之同步,但与蜀地重思辨和想象力的文脉相承,今文经学特别发达,因而历来就有“益部多贵今文而不崇章句”之说。今文经学中重“微言大义”的特点,不仅契合蜀人重思辨的精神,而且二者的合流强化了蜀文化富于想象和创造力的气韵,因而蜀文化学术谱系中历来不乏富于创造精神的百科全书式人才,扬雄、苏东坡、杨慎、郭沫若等群星灿烂,正是其辉煌体现。

(摘编自彭邦本《三星堆——古蜀文明的来龙去脉》)

28.下列对材料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之广矣”引自《诗经》,汉江的宽广壮阔让荆楚先民误以为汉江就是长江的主流。
B.“岷山导江”意为长江源自岷山,后来的《水经注》和《蛮书》对此也持相同的观点。
C.“和而不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长江流域内三大文化区的区域文化各具特色。
D.“微言大义”的“义”在文中指义理,今文经学的治学思想契合了蜀人重思辨的精神。
2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中有关汉水的诗篇和刘邦以汉中为基地建立汉朝的史实,都有力地证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化发祥地。
B.与中原联系增强后,巴蜀经济、文化得到较大发展,从战国后期至唐宋一直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被誉为“天府”。
C.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学界认识到长江与黄河都是中华文化发祥地,且长江流域新石器文明的水平领先黄河流域。
D.四川盆地虽然被群山环绕,但很早就有通向域外的蜀道和南方丝绸之路,这和古蜀先民追求开放的精神密切相关。
30.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对于长江源于何处的说法不尽相同,是因为不同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影响了古人的认识。
B.徐霞客经过实地查考探寻长江正源的做法,与《河中石兽》反对臆断,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有相似之处。
C.《蜀道难》中“五丁开山”的神话,可视为对古蜀人不畏艰险、开辟蜀道这一伟大壮举的艺术化表达。
D.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眼球夸张,双耳侧展,这充分表现了古蜀文化浓厚的艺术气息和人文精神。
31.蜀文化在与中原文化融汇的同时,也保持了自身鲜明的特色。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蜀文化的主要特色。
32.材料一指出“文明的发展必定是在自然和人文的互动中向前推进的”,对此如何理解?请结合材料举例说明。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盖天说在汉武帝时期遇到了浑天说的有力挑战。事情起源于历法编制。当时太史令司马迁向汉武帝上书,建议修订一部新的历法,叫作《太初历》。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命令他组织学者,制订《太初历》。司马迁组织的修历队伍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参加者之间观点上出现了分歧,来自四川的民间天文学家落下闳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张:天是个圆球,天包着地,天大而地小。这种主张,后来被人们称为浑天说。浑天说与司马迁等信奉的盖天说本质上完全不同,盖天说主张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等大:而浑天说主张天在外,地在内,天大地小。双方主张的宇宙结构不同,所采用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也不同,这就导致了在修历过程中的争论。双方争论得非常激烈,以至于到了不能在一起工作的程度。对此,汉武帝采用的解决办法是让他们分别制订自己心仪的历法,然后拿出来接受检验,谁的历法更符合实际,就用谁的历法。最后的结果是浑天说者邓平等人制订的历法与实际天象符合得最好,于是就采纳了邓平的历法。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太初历》的由来。

(摘自关增建《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材料二

1关于《太初历》

《太初历》是西汉武帝中期一次重大历法改革的成果。主要由邓平、落下闳等人制定,前后行用188年(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至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即公元85年),其基本历法数据和历法术文经过西汉末年的刘歆改造而保存在《三统历》之中,是故《太初历》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有文献记载的完整历法。这部历法在继承前代历法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以太初元年前十一月甲子朔旦夜半冬至为新的历元,并以此作为推算气、朔时刻及五星位置等天文历象的共同起算点:

2)闰法19,闰周为197闰,并且确立无中置闰的原则,改变以往归馀于终的置闰方法,调整了太阳周天与阴历纪月不相协合的矛盾,使二十四节气为标志的太阳历与朔望月为特征的太阴历有机结合起来,气策让中气保持在固定月份。这样可以使中气、月份与物候相差不致太远,以利于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安排,比此前的年终置闰法更为合理,在历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也使中国历法具有明显的阴阳合历性质;

3)定出了新的五星会合周期和五星在一个会合周期内的动态表,以及在此基础上预推五星位置的方法:

4)测定了二十四节气太阳所在宿度表和二十八宿赤道宿度表(赤经差)等,这些数值沿用了800多年,直到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才被僧一行重新测定的新值所取代;

5)改秦至汉初以十月为岁首以正月为岁首,合乎春夏秋冬的自然物候顺序,使国家的政治年度、会计年度与人民生产生活的自然年度协调统一起来,为两千多年来的中国历法所承用,影响深远。

2关于落下闳

《史记》《汉书》记载,落下闳是被征参与制定《太初历》的民间人士,他主要负责运算转历,也就是复杂的天文运算。汉代扬雄《法言》及西晋陈寿《益部耆旧传》均载落下闳营(转)浑天,于是有的学者就认为落下闳是浑天说最早的代表人物,浑仪(测量仪器)和浑象(演示仪器)也是由落下闳研制的。扬雄所谓营之者,即是转动或营造之义,并非创造性的发明制作。任何思想观念和发明创造都应该是历史的产物,不可能是一时间的遽尔所得。据天文史学者的研究,中国的浑天思想,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萌芽了,战国时的《甘石星经》和西汉早期的马王堆帛书《五星占》等已有恒星赤道坐标及五星行度的精确度数,尤其前者精确到以下的3/4度)、1/2度)、1/4度)、1/8度)、(少于1/8度)等小数,且有纬向的去极度;如此精确的度数和去极度,只有浑仪才能测出,而式盘、髀表等只能测量赤道经度,所以落下闳之前应当已经有了浑仪及其所依据的浑天说。因此,说落下闳是杰出的天文学家和历算家,参与制定了《太初历》,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说落下闳在浑仪与浑象的运用中有所改进完善则可,说他发明了浑仪与浑象,则显然缺乏依据。

2004916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批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将其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6757的小行星命名为落下闳星,这是对落下闳这位中国古代杰出天文学家和历算家的最高评价和最好纪念。

(摘编自张存良《略说〈太初历〉及其历史影响——兼谈落下闳其人其事》)

33.下列对材料二中关于《太初历》的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3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盖天说在汉武帝时期遇到了浑天说的有力挑战,司马迁站在浑天说一边。
B.对于修历过程中的争论,汉武帝支持他自己心仪的历法,对双方都不偏向。
C.落下闳是以民间人士的身份被征参与制定《太初历》的,他只会天文运算。
D.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落下闳星”,这是天文学界对落下闳的贡献的认可。
3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采用的测量仪器与测量方法不同,所以“浑”“盖”双方主张的宇宙结构不同。
B.《太初历》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有文献记载的完整历法,所以它之前的历法都不完整。
C.扬雄及陈寿都记载了落下闳“营(转)浑天”,说明落下闳与“浑天说”一定有关联。
D.因为“无中置闰”比“年终置闰”更合理,所以“年终置闰”在历法史上没有价值。
36.学校准备举办中国古代历法成果展览,需要制作一块介绍《太初历》的展牌,请结合材料,写出展牌内容要点。
37.对于落下闳对“浑天说”的贡献这一问题,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有何不同?材料二的观点的依据是什么?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传统文化的结晶,里面渗透的传统文化的因子异常丰富。就反映生活的丰富性来说,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就其包含的文化因子来说,堪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总汇。文学、艺术、技艺的各种形式,包括诗、词、曲、赋、歌、赞、诔、偈、匾额、对联、尺牍、谜语、笑话、酒令、说书、百戏、雕刻、泥塑、参禅、测字、占卜、医药,以及诗话、文评、画论、琴理,《红楼梦》中应有尽有,真可以说是文备众体。没有多方面的文化积累,断写不出《红楼梦》这样作品。同样,真正读懂《红楼梦》,也需要相应的知识储备。这就是为什么五大古典小说中,《水浒》《西游》《三国》易为一般读者所接受,而《红楼梦》更受知识阶层欢迎的原因。不仅仅是题材问题,《儒林外史》写的也是知识分子,但接受起来比《红楼梦》容易得多。文化精品的生产和接受,需要作家和读者两方面都具备相当的条件。当然,文学史上任何经受住时间检验的作品,都是艺术杰构,无不是某一种文化的象征,只不过《红楼梦》的档次更高,不仅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宝库。

想了解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吗?读《红楼梦》应是最方便的途径。《红楼梦》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是一种成熟的文化形态,对这样的作品进行研究,其学术意义和学科价值自可想见。

(摘编自刘梦溪《〈红楼梦〉与百年中国》中《〈红楼梦〉与民族文化传统》一节)

材料二:

《红楼梦》本来不叫“红楼梦”,只叫《石头记》。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曹雪芹著、脂砚斋评的小说旧钞本,毫无例外地都标名为《石头记》,直到近年在山西发现的一部“甲辰菊月(乾隆四十九年九月)”梦觉主人序本,才把全书题作“红楼梦”(这本子的文字已开始接近程本)。

就“红楼梦”和“石头记”两个名字本身来说,那“意味”和“气味”上的分别也是很大的。前者,毕竟是“文绉绉”得多。作为专门要用“假语村言”来写的小说,取上这般一个文里文气的名字,细品起来,就越品越觉得不甚对头,因为它们并不“合套”;倒是“石头记”三个字,显得平实、谐调,和通俗小说的体例更能配合得好。当日脂砚斋和曹雪芹两人最后决定正式定名仍用“石头记”,完全有其道理和意义。

既然如此,那么为何后来还是“红楼梦”一名占得上风、几乎取“石头记”而代之呢?

实际上《石头记》初期确是“掌握”在一班文人的手里。而文人的习气,我们是不生疏的,他们就是重“雅”轻“俗”,以为“红楼梦”总比“石头记”要“雅”得多,于是取前者而舍后者,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红楼梦”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问题主要在“红楼”上,还是借重那位梦觉主人的话吧。他说:

“辞传闺秀而涉于幻者,故是书以‘梦’名也。夫梦曰‘红楼’,乃巨家大室儿女之情,事有真、不真耳。红楼富女,诗证香山;悟幻庄周,梦归蝴蝶:作是书者藉以命名,为之‘红楼梦’焉。”

“红楼”就是富家闺阁的意思。至于“楼”,本训是“重屋也”,就是“屋上架屋”的重叠式建筑。“楼”非“红”不足以为“富家”者,大概和汉代以来贵族大官重用朱红色的风气有关,例如“朱门”“朱轮”“朱邱”“朱户”等皆是。这种朱红为上色的风俗,也许可以从北京的那种高大雄伟的故宫殿屋墙垣和无数的庙宇建筑物的红颜色去寻求遗迹和“遗味”。不明白这些关系来历,“红楼”将成为一个不可理解的东西。

那位乾隆年间的“梦觉主人”解“红楼”两字是解对了,可是他解“梦”字的说法却要商酌。所谓“悟幻庄周,梦归蝴蝶”,应该是指《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睡醒),则莲莲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那段话。这样讲“红楼”之“梦”,与曹雪芹本意并无直接交涉,只是“梦觉主人”自己的意思罢了。

其实,要想“注解”曹雪芹之所谓“梦”,不管引《庄子》哪一段话,到底都还是有些迂阔;要追寻这“梦”字的用法的真正来历,恐怕不能忘掉唐人传奇小说的《枕中记》和《南柯记》,以及从这里演变而来的明人汤显祖的《邯郸梦》和《南柯记》;而在他著名的“临川四梦”之中,连《牡丹亭》这一本曲剧亦其一“梦”。曹雪芹取出“红楼梦”这个套曲题目,显然和“四梦”有较为直接的渊源关系。

本文目的只在解释“红楼梦”一名。至于此名相沿已久,海内海外,都已周知;把道理讲讲,是必要的;倒也没有主张改掉“红楼梦”、恢复“石头记”的意思。

(摘编自周汝昌《红楼梦新证》中《“红楼梦”解》一节)

3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学样态,既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也是包含大量文化因子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总汇。
B.作为文化精品的《红楼梦》备受知识分子的欢迎,与创作和阅读《红楼梦》需要丰厚的文化积累和必要的知识储备有关。
C.相较“红楼梦”而言,“石头记”平实、谐调,更符合通俗小说的体例,故脂砚斋和曹雪芹将“石头记”作为正式定名。
D.周汝昌认为“红楼”有文化底蕴,而“红楼”之“梦”既源于“庄周梦蝶”的典故,也直接源于汤显祖的“临川四梦”。
39.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围绕《红楼梦》的相关主题展开阐释,但两则材料的闹释论证的侧重点完全不同。
B.材料一论证了《红楼梦》与民族文化传统的关系: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C.材料二中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阐释《红楼梦》的书名争议的由来。
D.由《石头记》和《红楼梦》名称变化可知,文人重“雅”轻“俗”的习气是“红楼梦”之名后来居上的原因。
40.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典型论据来支撑材料一“文学史上任何经受住时间检验的作品,都是艺术杰构,无不是某一种文化的象征”观点的一项是(     
A.“六经”中《乐经》是我国著名经典,引起人们的探寻,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B.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史记》曾被鲁迅先生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窦娥冤》《西厢记》《倩女离魂》《牡丹亭》是古代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
D.古希腊著名史诗《伊里亚特》在题材、艺术方式等方面形成独特的文化体系。
41.某出版社曾在网上做过“死活读不下去”的主题调查,《红楼梦》位列榜首。但愿意读《红楼梦》的却是“不疯魔不成活”,百余年来甚至形成了一门“红学”。请结合材料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
42.作为读者,我们如何推动自身去阅读甚至读懂《红楼梦》?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是含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阖第光临虽则常见,但是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②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③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以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材料二:

①亲戚关系,过去被认为是重要的社会联结,如今正在青年之中式微,他们以一种逃离的心态远离传统的亲戚关系甚至断亲。这里所说的断亲一般理解为跟直系亲属、同辈之间乃至与长辈之间日常的互动频率降低,或者没有交往,不是法律上所指的绝对的割断亲戚关系。

②传统社会中,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因为生产力、收入和生活水平低下,人们总是要互助才能活下去。我们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更多以市场经济为主。我们现在越来越处在逐渐富足的状态,导致了每家每户都有一种比较典型的家庭独立的生存方式。包括发达的市场经济、好的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使得我们不需要依赖传统的亲缘关系,来获取我们的生存机会。

③另外,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快速变化导致了各种内卷。尤其是教育的内卷,使孩子的大量时间都被各种辅导班和作业消耗掉了,他们从小到大都在内卷化的教育体系内生长生活,基本独立于扩大化的家庭。这种内卷化的社会生长环境,对于青少年而言,休闲生活被极大地压缩,社会交往特别是走亲戚形态的交往更少。与此同时,青少年从小就以学习为主,从小就与学校朋辈同学的见面、交流、互动显著增加,使得他们有了情感替代,用同学、朋友关系替换了亲缘关系。而且,围绕着孩子的教育,家长们形成了一个圈子,造成朋友圈的替代,也就把原来的那些亲戚关系逐渐拉远。

④作为中国典型的互联网元世代00后在现实中越来越个体化、原子化和生活半径的紧缩化。互联网让00后青年群体更加享受人与网的日常生活方式,而不是现实中的人与人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抢占了青年的时间、空间和心理,造成了青年世代的交往惰性,断亲因沉溺网络生活方式而堂而皇之地上演。

⑤最近几十年,中国产生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和社会流动。这种社会流动造成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城市乃至国外选择工作和成家立业。这种居住地的远距离分化,导致了表兄弟妹甚至亲兄弟妹之间也没法频繁交往。

⑥尽管互联网世代的青年呈现了比以往世代更加独立的个性和独自生活的适应能力,断亲的社会环境、时代条件和家庭结构,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显著变化,但随着00后世代的年龄增长,他们将成家生子,之后形成自己的核心家庭,而结婚带来新的亲戚关系,他们要不断适应成年人的亲戚网络,也将唤起新的亲缘。我把这个称为亲缘唤醒效应,只有亲自体验才能唤醒。这种心理也可以扩展到亲缘关系或朋友关系认知层面,即有的年轻人只有自己做了父母,才知道血缘、亲缘与学缘、地缘同样重要,或许更重要。

⑦还有一个变化是,由于国家推行二孩三孩政策,未来很多年轻人会有二孩、三孩,独生子女的现状会有很大变化。那么他们又有了兄弟姐妹了,下一代就会有二代的表兄弟姐妹。这种回归,当然不一定是完全复原,但某种亲情唤醒的回归效应应该是会出现的。

(摘编自何国盛《断亲青年:谁还在走亲戚?》)

4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洋社会,“家庭”界限分明,由夫妻双方以及他们的孩子共同组成。
B.亲戚关系在过去被认为是重要的社会联结,认同这一观点的当代青年正在减少。
C.材料二所谈及的“断亲”现象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更多是一种情感心理层面上的。
D.受目前国家二孩三孩政策的影响,可以预期,亲情唤醒的回归效应应该会出现。
4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费孝通用“捆柴”做比喻,形象地说明西洋社会的团体分子一般立在一个平面上,界限清晰。
B.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生活的质量水平以及社会发展程度会影响到“家庭独立”的程度。
C.当今社会教育内卷严重地压榨了青少年亲缘交往的时间,这是造成“断亲”现象最重要的原因。
D.有的年轻人可能要在成家立业养育子女后,才会借由亲身体验才能产生“亲缘唤醒”效应。
45.根据材料的相关内容,下列选项中的现象与相应结论的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A.家长们因教育孩子等问题而相互成为微信好友,关系密切,这表明传统的亲缘关系已经被现在的各种“朋友圈”所替代。
B.中国家庭外出访友时经常“阖第光临”,却无法清楚地说出到底去了哪些人,这说明中国人的家庭观念非常淡薄。
C.本来关系亲密的张甲和张乙两兄弟,因工作所在地相距较远而导致无法频繁交往,关系淡化,这也是一种“断亲”现象。
D.李老师在微信中把“工作群”置顶,然后是“家族群”,这种排序体现了材料一中传统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
46.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47.《红楼梦》中宁国府除夕祭宗祠,“每一道菜至,传至仪门,贾荇贾芷(贾府‘草字辈’远房子孙)等便接了……传于贾蓉(长房长孙)……方传于王夫人。王夫人传于贾母,贾母方捧放在桌上。”请结合材料一中的论述,分析“贾家宗祠献祭”这一过程中体现了怎样的“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西汉末年,著名学者扬雄先是相信盖天说,后来在与另一位学者桓谭的争论中,被桓谭所说服,转而信奉浑天说。他经过细致思考,发现了盖天说的诸多破绽,撰写了著名的《难盖天八事》一文,从观测依据到数理结构等八个方面,逐一对盖天说作了批驳。比如,他提出,按盖天说的说法,天至高,地至卑,太阳依附在天壳上运动,也是高高在上的,人之所以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下升起,是由于太阳太高了,导致人产生了视觉错误的缘故。但是,即使人眼会因观察对象的距离远而产生视觉错乱,水平面和光线的传播是客观的,它们是不会出错的,那么就在高山顶上取一个水平面,以之判断日的出没。实验证明太阳确实是从水平面之下升起的,光线也是从下向上传播的,这与盖天说的推论完全相反,证明盖天说是错误的。这是扬雄从观测依据的角度对盖天说所作的批驳。整体来说,他从八个方面对盖天说所作的批驳,有理有据,是盖天说无法辩解的。

但是浑天说也有自己的软肋。浑天说主张天在外,表里有水;地在内,漂浮水上。这一主张成为盖天说批驳的重点,东汉著名学者王充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旧说,天转从地下过。今掘地一丈辄有水,天何得从水中行乎?甚不然也。(《隋书·天文志》)

王充的责难是颇有说服力的,因为按当时的人的理解,太阳是依附在天球上的,天从水中出入,就意味着太阳这个大火球也要从水中出入,这是不可思议的。面对王充的责难,浑天说者的态度是,只要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太阳是从地平线下升起,又落到地平线下面,它即使出入于水中又有何妨?晋朝的葛洪就针对王充的责难,提出了判断浑天说是否成立的判据:

又日之入西方,视之稍稍去,初尚有半,如横破镜之状,须臾沦没矣。若如王生之言,日转北去者,其北都没之顷,宜先如竖破镜之状,不应如横破镜也。(《隋书·天文志》)

葛洪以太阳落入地平线时呈现出“横破镜”的状态这一事实作为依据,指出这种现象与盖天说的推论相反,证明盖天说是错误的。他提出的判据是有说服力的。从观测的角度,只能承认浑天说是较为正确的。至于太阳从水中出没的问题,南北朝时期的浑天家何承天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但并未起到太大的作用,这是因为浑天说有一个根本的缺陷——它没有地球观念,没有意识到海洋也是大地的一部分。

(选自关增建《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有删改)

材料二:

浑天说的代表作《张衡浑仪注》中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转如车毂之运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故曰浑天。”可见浑天说比盖天说进了一步,它认为天不是一个半球形,而是一整个圆球,地球在其中,就如鸡蛋黄在鸡蛋内部一样。不过,浑天说并不认为“天球”就是宇宙的界限,它认为“天球”之外还有别的世界,即张衡所谓:“过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灵宪》)

浑天说最初认为:地球不是孤零零地悬在空中的,而是浮在水上;后来又有发展,认为地球浮在气中,因此有可能回旋浮动,这就是“地有四游”的朴素地动说的先河。浑天说认为全天恒星都布于一个“天球”上,而日月五星则附于“天球”上运行,这与现代天文学的天球概念十分接近。因而浑天说采用球面坐标系,如赤道坐标系,来量度天体的位置,计量天体的运动。在古代,例如,对于恒星的昏旦中天,日月五星的顺逆去留,都采用浑天说体系来描述,所以,浑天说不只是一种宇宙学说,而且是一种观测和测量天体视运动的计算体系,类似现代的球面天文学。

浑天说可能始于战国时期。屈原《天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这里的“圜”有的注家认为就是天球的意思。西汉末的扬雄提到了“浑天”这个词,这是现今所知的最早的记载。他在《法言·重黎》篇里说:“或问浑天。曰:落下闳营之,鲜于妄人度之,耿中丞象之。”这里的“浑天”是浑天仪,实即浑仪的意思。扬雄是在和《天问》对照的情况下来说这段话的。由此可见,落下闳时已有浑天说了。

浑天说提出后,并未能立即取代盖天说,而是两家各执一端,争论不休。但是,在宇宙结构的认识上,浑天说显然要比盖天说进步得多,能更好地解释许多天象。另一方面,浑天说手中有两大法宝:一是当时最先进的观天仪——浑天仪,借助于它,浑天家可以用精确的观测事实来论证浑天说。在中国古代,依据这些观测事实而制定的历法具有相当的精度,这是盖天说所无法比拟的。另一大法宝就是浑象,利用它可以形象地演示天体的运行,使人们不得不折服于浑天说的卓越思想。

因此,浑天说逐渐取得了优势地位。到了唐代,天文学家一行等人通过天地测试彻底否定了盖天说,使浑天说在中国古代天文领域称雄了上千年。

(选自《科普中国》,有删改)

4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从观测角度来进行评价,浑天说的确比盖天说更具优势。
B.材料一中著名学者扬雄以实验结果来批驳盖天说的错误,说明盖天说无法用实验来验证。
C.材料二依据有的注家认为屈原《天问》中“圜则九重,孰营度之?”的“圜”就是天球的意思,推论出浑天说起源于战国时期。
D.材料二指出,浑天说在与盖天说的争论中逐渐占据上风,到了唐代,天文学家更是彻底否定了盖天说,盖天说由此销声匿迹。
49.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材料二的内容可以看出,科学探索往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科学探索过程中的不断辩争,有利于科学的发展进步。
B.从“这与现代天文学的天球概念十分接近”“类似现代的球面天文学”的表述来看,现代天文学继承了中国古代浑天说的理论。
C.浑天说的“两大法宝”从侧面表明,精密的仪器可以为科学论说提供具有说服力的证据。
D.如果没有科学观测的支撑,浑天说不一定能取代盖天说,并在中国古代天文领域称雄上千年。
50.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一段,扬雄运用驳论法来批驳盖天论的观点,极具说服力,使对方无法辩解。
B.材料一围绕“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展开,论述了双方相互批驳、责难的过程。
C.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运用引用论证法来阐明浑天说的起源,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D.材料二层层递进,以“浑天说”为论述对象,先说其起源,再论其形成与发展,最后提其地位。
51.从材料二看,浑天说相较盖天说有哪些优点?
52.材料一中作者对浑天说与盖天说之争的“述”,并不强调对所有史料进行考据式的梳理和呈现,而是选择主要的人物,择要呈现。请从材料中找出相关内容进行印证。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哲学的个性,是指作为智慧之学的哲学,隶属特定的认知主体,从产生伊始便具有特定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个性的哲学,则是指不同的认知主体基于自身的学思体悟和生命情趣,构思出的具有差异性的哲学流派。

哲学的个性体现为民族性。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意味着,但凡在历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理论思维、哲学思辨。中国人在创造独具特色农耕文明的同时,构建出了体现中国哲学个性的哲学,譬如和合文化。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哲学形态,贯穿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心理结构、审美情感之中,为各家各派普遍认同。

哲学的时代并不完全是历史学以时间坐标为基准所断代出的人类历史发展时间段,而是基于人文语境的转化,立足诠释文本的转变,凸显不同核心话题的过程。因核心话题的不同,便有了哲学时代的差异。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演进历程中,智者们围绕道德之意、天人之际、玄冥之境、性情之源、理欲之辨等哲学话题展开大讨论,造就了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中国哲学由此显示出鲜明的个性。因此,哲学的个性又表现为时代性。

个性的哲学则体现为智者的主体差异性和认知多元性。哲学是智者基于自身的生命感悟、心得体悟和学思勘悟对时代话题的追问,是认知主体的能力、实力、毅力、心力四位一体的和合过程:能力意味着智者主体积极性的发挥和思辨主动性的展开;实力意味着主体知识素养的培育和研究方法的丰富;毅力意味着主体持之以恒的精神和知难而进的志趣;心力则意味着主体人生阅历的品鉴与对自我生命价值的体悟。可以这样说,智者的研究兴趣、求知欲是哲学研究的动力,为学志向与恒心是持续哲学研究的保障,学术素养、反思精神和观察视界是哲学逻辑结构创新的催化剂。所以,智者围绕时代话题,逻辑地阐释问题和解决问题之必然表现出个性的差异。

个性的哲学还体现为开放性和创新性。哲学正在探讨的问题和可能要探讨的问题是开放的。哲学之思不是无病呻吟,必有其参照对象和未来路向,必有其所要解决的问题。如,在宋明理学工夫论问题上,程朱讲格物穷理;王阳明即此展开以良知论为核心的道德革新,坚持良知是自家准则,认为只要把内在的道德至善充分外显,自然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到阳明后学,则多重本体而不重工夫,如王畿以良知为现成玄说,直把良知作佛性看,落入狂禅的道德虚无主义;王艮从日用常行处指点良知,不重道德修悟,至李贽等,则抛却工夫,落入打破一切道德藩篱的道德自然主义

哲学的个性个性的哲学往往交织在一起。哲学的个性之中内含个性的哲学,而个性的哲学无不体现着特定时代哲学的个性特征。

(摘编自张瑞涛《哲学的个性个性的哲学》)

材料二:

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其自身的形而上的思想系统,有它的义理之学,按照现代学术规范,我们完全可以称之为哲学。但是,这个哲学,与西方哲学有很大差异。

西方学术,很注重不同学术门类之间的区分。西方从亚里士多德起,对学术便作出了与现代大体一致的学科分类。各门学科的界限很分明。其哲学以概念的探讨和逻辑的分析见长,与其他学术门类有明显的不同。对此,美国当代哲学家理查·罗蒂以体系的哲学来概说,可谓切中肯綮。当然,这并不是说西方哲学缺乏文化精神。西方文化之精神整合和教养的本原在宗教;同时,西方哲学家对自己的哲学和历史传统都很熟悉。在这种文化的教养方式和哲学与其他学术门类的关联方式中,那种体系的哲学并未脱离其活的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哲学的学术特点正好与此相反。它注重在各学术门类之间的通性。这在哲学思想上,就表现为一种突出的历史意识。借用章学诚的话,中国古代哲学是未尝离事而言理不敢舍器而言道,那超越之道,不离人伦日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历史是具体的社会人生于时间性中的连续。因而这种不离人伦日用的超越之道在学术上乃表现为一种历史性的精神。

(摘编自李景林《重视中国传统哲学的个性》)

5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智慧之学的哲学,属于实证主义范畴,其从产生时就具有了特定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B.“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处理各种关系的哲学形态,贯穿于传统文化之中,因此为各家各派普遍认同。
C.智者基于自身对生命的感悟、心得体悟等去追问时代的话题,其阐释问题、解决问题之“道”必然有“个体”的差异。
D.王阳明展开以“良知论”为核心的道德革新,认为只有让道德至善充分外显才能形成社会道德风气。
5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恩格斯认为理论思维对一个想站在科学最高峰的民族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B.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演进历程中,智者们曾围绕道德之意、性情之源等哲学话题展开讨论。
C.智者在能力、实力、毅力和心力上的相似性体现了“个性”的哲学的认知多元性。
D.宋明理学家在理学工夫论问题上的表现,表明“个性”的哲学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
55.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至魏晋玄学,王弼便抓住《老子》的无,通过逻辑上的深化,提出“以无为本”的思想。
B.玄学、理学这两种更具哲学思维的学问,是从经学与子学两大形态的知识传统中发展起来的。
C.孔子所倡导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之精神,事实上是一种“教化的哲学”。
D.中国哲学的研究要具有文化内涵和个性特色,这样它才能具有学科性和民族性的意义。
56.请简要概括材料一在论证上的特点。
57.相对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哲学”,西方哲学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二概括。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博物学和西方自然志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之一是观察和研究的内容有重叠,都包含人类未加干预的自然事物,因此都含有自然知识。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讲到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便直白阐明了“多识”的判断标准中就包含鸟兽草木等自然知识。联系之二是研究的方式方法基本都是观察、记录等经验式的。中国传统博物学自不待言;而西方自然志在西方的知识体系中,是与自然哲学相对的知识类型,   “这种知识类型注重对具体的事物的具体考察,而不是研究事物的一般本质。作为唯象研究,着眼于采集、命名、分类工作,而非观念演绎”,可见西方自然志也是经验式的。

中国传统博物学与西方自然志之间的区别,则主要体现在观察研究对象的范围、目的和呈现方式等方面。首先,中国传统博物学的研究对象为“物”,既可以是自然物,亦可以是人工物,包括了世间万物,甚至包含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在内,而西方的自然志只记录描述自然物。其次,中国传统博物学内含的思想和价值判断与儒家理念相一致,而西方自然志专以认识自然为目的。同时,中国传统博物学与西方自然志在目标和主旨意趣方面的差异也十分显明。

(摘编自王莹《文明互鉴视域下中国传统博物学与西方自然志的差异》)

材料二:

近年来,博物书写越来越受读者欢迎,这类作品以非虚构写作的形式,科普自然知识,传播生态理念,兼具科学性和文学性。

咏物抒怀类博物写作的作者一般是作家、诗人,他们拥有较深文学功底和丰富写作经验,善于把“热爱大自然”的主题具象化为对万物生灵、一枝一叶的描写,用通感、拟人等手法写出“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意蕴。另一方面,他们不断拓展视野,钻研博物学经典著作,在写作对象、创作手法上吸收博物学记录描摹、对比说明、汇总整理自然万物的方式,为作品增添知识含量。

阿来在散文集《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中,对植物学知识信手拈来,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娓娓道来。每一章主写一种花木,间或有闲笔。比如贴梗海棠一章,记录了初春不同颜色的海棠:“树树怒放的红海棠间,却相间着一丛丛白海棠。红海棠树形高大,花开热烈;白海棠只是低矮浑圆的一丛,捧出一朵朵娴静清雅的白色花。”短短几句,用拟人手法写出红白海棠的独特气质,用颜色对比寓意热情与娴静的性格,灵动可爱。

科普类博物书写则将专业内容进行通俗化表达。作者大多具有相关学术背景,他们用严谨科学的语言和以小见大的写法,将看似枯燥的自然知识饶有趣味地介绍给读者。

这类写作并不容易,往往凝聚着作者多年科学研究的经验,还要用浅白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是真正的厚积薄发。比如付新华的《萤火虫在中国》,记述作者在天台山、西双版纳、海南等地寻找、研究萤火虫的丰富经历,通过朴实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使读者能够领略小小萤火虫的有趣知识。不同于既往生态文学“代自然立言”,博物书写更强调让大自然“说话”,呈现自然之美,让读者发自内心地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博物书写在记录自然之美、普及科学知识、提升生态保护意识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摘编自艾莲《博物书写,让大自然“说话”》)

材料三:

博物书写从中国文学传统来看有其深厚的渊源。有的明清小说就涉及了当时钞关货币、丝织品、食品水果、车马船交通工具等。《红楼梦》则成为博物书写的顶峰,红学研究也有从人物到博物的趋向,饮食、中药、建筑、器皿等物都有了不少研究成果。当代文学的博物书写也不遑多让。比如,陈应松的《森林沉默》书写鄂北山区的浩瀚森林,这里奇峰林立、百兽徜徉、万物生长,都是博物的表达。

博物概念的再度兴起,与生态主义、环境意识的觉醒有关。作家关注自然中各种植物、动物,是对生态的回归,很多博物书写都在表达这样的生态思维。还有一些物的书写是对现代文明的深度反思,这些书写在介绍新鲜事物的时候,更多的带有一层焦虑和担忧,是现代性反思的延伸。

博物书写还具有一种参照价值,物往往具有恒常性,见证着人的变迁。王安忆的《天香》中关于物的书写就有此意味。物同时是人的延伸,是人的情感的寄托与归宿。彭家河的散文集《瓦下听风》书写了农村的各种器物,诸如瓦片、铁锈、石器,物的变迁正是乡土社会一种裂变的直接写照。当然,物极必反。有些作家存在对物过分崇拜的心态,由“物”滑向一种“物欲”。诸如《小时代》一类的青春写作等,充斥着对物的大量细致的描绘。与此同时,博物书写的泛化和滥用也需引起重视。在文本中罗列知识,容易变成一种堆砌,长此以往,文学写作就成为一种百科词条。知识填塞进文本,却表达不了文学的意义。最后,还要警惕那种机械性的重复书写。信息时代,知识的获取太过容易,数据库、信息库无限开放,包括文学传统也是绝对开放的,各种关于“物”的知识进入文本太过容易。

(摘编自刘小波《文学是“人”学,也是“物”学》)

5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5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将中国传统博物学和西方自然志进行比较,分析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条理清晰。
B.材料二通过正面论述,从不同书写类型,用具体实例,论述博物书写让大自然“说话”的特点。
C.材料三中的反面论述,批评了文学作品中博物书写的不良写作倾向,是对作家们的善意警醒。
D.材料二论证了博物写作的具体表现形式,材料三从反面论证了博物书写的创作原则,两则材料关系密切。
6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博物书写”的一项是(       
A.法布尔的《昆虫记》用动物学家的知、文学家的思,为一百多种昆虫书写了“十卷大部头的书”。
B.沈从文的《边城》中写到茶峒方言、碾坊、龙舟、渡船、虎耳草、吊脚楼等湘西特色的内容。
C.茹志鹃的《百合花》以百合花被子、毛竹、野菊花、秋庄稼等展示富有地域特征的农村风貌。
D.铁凝的《哦,香雪》借尼龙袜、手表、丝巾、人造革学生书包等外来物品反映乡土社会裂变。
61.一篇好的博物书写文章应关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二、三进行概括。
62.下面是《红楼梦》对王夫人耳房内的陈设的描写,请从博物书写的角度,对其作简要评析。

只见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厕,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靠背,石青金钱蟒引枕,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两边设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左边几上文王鼎匙著香盒,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觚内插着时鲜花卉,并茗碗痰盒等物。地下面西一溜四张椅上,都搭着银红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脚踏。椅之两边,也有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俱备。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我的一位周姓朋友的妻子周太太特别害怕蜘蛛。每次看见蜘蛛,她都几近歇斯底里的边缘,直到周先生捉到蜘蛛并将它驱逐出公寓。她也不喜欢蟑螂,但那仅仅是厌恶,只有蜘蛛能激起她内心深处真正的恐惧。然而细究起来,这种恐惧的产生并没有特别的理由。她自己这样描述道:我想这种恐惧来自我的DNA,可能我的祖母经历过与蜘蛛有关的恐怖事情,然后她将这个遗传给了我。

②这解释很有意思,不过,恐怕绝大多数生物学家会对这个所谓祖母遗传的解释不屑一顾,因为这与分子生物学中的中心法则背道而驰。中心法则,是指由DNA编码的遗传信息转录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这一信息流是严格的单向传递。DNA的序列可能发生改变(突变),但这是随机的。因此,周太太对蜘蛛的恐惧遗传自害怕蜘蛛的祖母,这一解释是站不住脚的。迄今为止,人们尚未发现任何机制能实现非随机性的DNA编码突变。

早在18世纪有人提出一个观点——后天获得性状遗传,即人们可能会遗传祖先们在生活过程中受环境影响而后天获得的性状。此观点得到法国著名博物学家让-巴蒂斯特·拉马克的推崇,因此也被称为拉马克主义。这一观点在19世纪极为流行,甚至达尔文也赞同该观点。然而,随着对遗传机制的逐渐认识,人们发现遗传信息是按照DNA—RNA—蛋白质进行传递,很显然后天获得的性状是不可能遗传的。也有大量证据表明这类遗传不会发生。比如,如果某个人在车祸中不幸失去一条腿,他之后生的孩子不会生来就少一条腿。后天获得的性状(一条腿缺失)不会反向将信息传递到DNA继而影响该个体的后代。

④可能有人会提出反驳,上述获得性状没有得到遗传是因为其不具有选择优势。拉马克主义认为获得性状特指有益的性状。如果一个人在车祸中失去一条腿,他的后代出生时也少一条腿没有任何益处。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们做了许多实验来验证大鼠是不是能获得具有选择优势的性状。其中最著名的一系列实验来自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家威廉姆·麦克杜格尔。麦克杜格尔训练了一批大鼠,然后让其繁育后代,再训练它们的后代并让后代继续繁育,这一过程持续了32代,用了整整15年的时间。他发现,接受训练的大鼠的后代学习该项任务的速度比亲代更快,并且随着代数的增加,学习速度越来越快。因此,拉马克主义和获得性有利性状的遗传也不成立,这些结果倒是支持了后来出现的中心法则

⑤基于上述背景,最近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报道了一些让人震惊的发现。两位来自美国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的科学家,凯丽·雷斯勒和布里安·迪亚斯研究苯乙酮对小鼠的影响。这种化学物质具有一种特别的气味。他们将雄性小鼠暴露于苯乙酮的气味下,同时对小鼠施以少量但疼痛的电击。小鼠很快就将气味和疼痛联系起来。最后,仅仅是苯乙酮的气味就足以使其战栗。令人吃惊的是,雷斯勒和迪亚斯的实验中受训练小鼠的后代也出现了同样的恐惧特征。当苯乙酮的气味飘到它们的笼子里时,它们居然因恐惧而战栗。

⑥这项研究意义重大,同时也引出大量的问题,特别是这种遗传的机制是什么?怎么可能以如此戏剧性的形式打破中心法则?研究者发现,因训练导致害怕这种气味的小鼠的大脑中发生了一些变化,与气味感知系统有关。让人费解的是,这一性状为什么会遗传给后代?这一信息怎么可能反向传给DNA

⑦但是这个解释还有很多问题。首先,对刺激的恐惧反应是如何恰好改变了与那个刺激有关的基因的甲基化水平,特别是在精子中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我们一无所知。其次,假设甲基化的改变是做记号的方式,我们依然不知道这种甲基化的差异为什么或如何被解释成害怕苯乙酮的意思。

⑧或许周太太是对的。可能她的祖母确实经历过与蜘蛛有关的恐怖的事,而这现在被记录在她的DNA里——或者更准确地说,大概是甲基化在她的DNA上产生了这个效果。他们的子女也会怀有同样的恐惧吗?这还不知道,但是研究者们正在试图弄清对苯乙酮的恐惧会在小鼠中保持多少代。我们的恐惧真的可能是来自过去的一团恐惧。

(摘编自约翰·斯皮克曼《来自过去的恐惧》)

材料二: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生物体在后天获得的生理特性是不能传给后代的,比如一个人爱吃辣, 他的后代不一定爱吃辣;一只猫失去了尾巴,它的后代一般是会有尾巴的。然而,近年来,后天获得性状的遗传理论得到了支持。

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科学学院研究表明,无论是双环毛毛虫还是成年双环蝴蝶,如果在发育过程中或在生命早期接触到新气味,它们都会偏好新气味。研究人员还发现,暴露在外的毛毛虫和蝴蝶的后代显示出与父母相同的新偏好,即使它们自己没有暴露在外,这表明它们的父母已经将它们新获得的偏好传递给了它们的孩子。

研究者将毛毛虫和蝴蝶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很少出现的新气味中。在实验中,毛毛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都被用玉米叶喂养,这些玉米叶通常被香蕉或芒果精华包裹。这些毛毛虫大多喜欢在暴露几天后吃含有水果精华的叶子。

研究者将年轻的雌性蝴蝶暴露在新的信息素混合物中,这种信息素由雄性产生,用来引诱雌性蝴蝶。结果表明,暴露后的雌性更喜欢具有新信息素混合物的雄性。

这些结果意义重大,因为它们表明昆虫不仅受本能的驱使,而且可以从以往的经验中学习,并相应地调整未来的行为。他们的学习能力对他们的生存和繁殖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者表示。

研究结果表明,新一代的蝴蝶对斯的食物气味或新的信息素混合物也表现出同样的偏好,尽管它们自己从未接触过这些气味。研究小组得出结论,后代继承了父母的偏好。

虽然这些学习和遗传过程被假设有助于昆虫饮食多样性的进化,以及昆虫多样化过程中的配偶选择,但这种遗传机制对进化的影响仍然是未知的。

研究者说:我们现在正在研究这种行为传递是否能维持一代以上,因为这些仍然是进化生物学领域中最令人兴奋的问题。

(摘编自网络)

6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特别的理由”这句话耐人寻味,指周太太害怕蜘蛛可能跟遗传因素有关。
B.“反向”在文中指后天获得的性状的遗传信息是按照DNA—RNA—蛋白质进行传递的。
C.“戏剧性”在文中指美国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很意外,像戏剧情节那样出人意料。
D.“最令人兴奋”在文中指新发现的遗传机制很多未知值得探索,令人感兴趣。
6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开头写周太太看见蜘蛛的反应使读者产生好奇,引人入胜,进而提出一个科学论题,避免了科技文的枯燥乏味。
B.生物后天获得的一些性状,比如爱吃辣椒,或失去某个部位,一般不会遗传给下一代,但是这种观点现在受到挑战。
C.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科学学院研究发现。双环毛毛虫和成年双环蝴蝶能把后天获得的新气味偏好遗传给它们的后一代。
D.研究人员发现,把毛毛虫和蝴蝶放入新气味中,能使它们获得某些经验,这些经验能提高它们后代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65.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后天获得性状遗传”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研究者在瑞典的一个小村里发现祖父辈经历过饥荒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普遍比那些祖父辈没有经历过饥荒的人低。
B.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荷兰出现大面积饥荒事件。长期处于饥饿状态的母亲生出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肥胖和其他代谢紊乱疾病。这一患病风险延续到了他们的后代。
C.现代社会许多人从未见过野生的蛇或毒蜘蛛,但对蛇和蜘蛛的恐惧仍是一种普遍现象,一些科学家认为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会了害怕这些危险动物。
D.后天的生活习惯,环境等多方面条件都可以对人类的基因产生迅速而直接的遗传影响,换句话说,如果当爹的10岁那年开始吸烟会殃及子女的身体健康。
66.文中“中心法则”和“拉马克主义”得出的遗传结论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
67.材料一结尾既说“或许周太太是对的”,又猜测说“他们的子女也会怀有同样的恐惧吗?”这样说自相矛盾吗?为什么?请结合文意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传统戏曲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属于文化形态,主要存在于民间。这种民间戏曲具有质朴的、非艺术化的倾向,表达的是一种文化的参与和共融,而非纯艺术的审美咀嚼;另一种则属于艺术形态,是士大夫文人在民间戏曲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表现手段,使其更趋向雅致,具有了较高的审美性和审美价值,形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戏曲艺术。而我们常常所说的戏曲现代化,更多的是戏曲外部形式的现代化。但在戏曲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戏曲现代题材和思想内容的表现上,而忽视了戏曲艺术作为一种艺术样式所具有的本质特征。

戏曲艺术的现代化绝不仅仅为戏曲题材是否属于现代的生活,戏曲的思想内容是否曲折生动感人。换言之,一方面,现代生活题材当然是现代戏曲艺术应该表现的内容之一,甚至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但通过古代生活题材同样也可以反映当代人的思想意识和精神生活。而另一方面,戏曲艺术的本体在于其形式的表达,即戏曲艺术之所以成为戏曲艺术,在于它独特的戏曲表达形式。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其可以反复欣赏的独特的形式美,是形式与内容两者和谐、有机的统一。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戏曲在现代的形式意义尤其显著。时下戏曲艺术的现代追求在形式美上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但力度显见不足,也缺乏系统性,其更多着眼于强调反映现代生活和现代意识,甚至把内容也局限在主旋律的范畴之内,而应该重视的形式、艺术的继承传统和现代化革新却步履艰难,这正是戏曲艺术现代化的主要困境所在。

无疑,关注和回归民间是摆脱这种困境、实现现代转型的根本。戏曲是一种大众艺术、大众文化,它的根、它的脉、它的代谢机制都在民间,戏曲艺术的每次发展、繁荣,民间大众都发挥了积极、能动的作用,是改革、创新的主体,是戏曲发展的推动力,是戏曲一次次转型和新旧代谢的资源库,每一次革新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然而,反观当代有一种越来越不尊重和漠视民间的趋势,这不仅让戏曲艺术表现形式的革新失去可资借鉴的力量,同时也破坏了具有悠久历史的戏曲文化生态链,让戏曲与广大民众愈来愈隔膜,这正是我们戏曲现代化过程中最大的一个缺失,也是学界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

当然,民间戏曲绝不会因为我们忽视它而自动消亡,因为它与民间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它就是民间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它的生命绵延不绝。某些方面民间戏曲在追求其现代转型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在一些地区,它甚至已经融进了人们的现代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他们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民间的重新发现和本质回归,对21世纪孜孜以求的戏曲人来讲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会是实现传统戏曲现代转型和步出困境的一把密匙。

(摘编自刘桢《关注和回归民间是戏曲实现现代转型的根本》)

材料二:

戏曲现代化是百年来中国戏剧发展的重要命题。历经求变图存”“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一系列探索,中国戏剧(曲)获得了从古典走向新生的现代性底色。进入新时期尤其是新千年以来,反映当下生活、回应现实热点的现代戏越来越成为创作焦点,与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共同构成了当代戏曲舞台的繁荣样貌。在此进程中,戏曲的现代性求索从未止步。

那么,究竟何谓戏曲的现代性?它不单是一个时间概念或时段界定,而是融入了现代文化与环境特点,在当下所呈现出的精神价值、审美认知等。除直面现实的题材外,像历史的、外来的故事都可以具备当下感、呈现现代性。戏曲的现代性体现在主动观照现代文明成果、现代审美意识、现代价值观念的创作进程中,不只是表现在现代生活的题材拓展方面,也非为现代戏专属。

厘清一系列关系问题,我们会更清晰地发现,从现实题材到现代艺术,仍有漫长而艰辛的路要走。题材本身不自备现代意识,但戏曲现代戏的创作者自身应有现代观念,一方面,要理性对待当下创作中博题材、押主题、砸大钱等诸多问题,冷静、科学遵循艺术规律进行创作创新,不能将艺术作品等同于宣传品;与此同时,还需要创作者充分鉴别、发掘、提炼、反思,在从素材到作品、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的过程中,大胆取舍、合理进行艺术再加工,同时,不断丰盈那些体现当代价值观、符合当下审美的元素,加以本门类的技术技巧、前沿理念等,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戏曲现代戏如何更具现代性,同样绕不开戏曲本体与现代元素的关系问题。除观念、角度、题旨外,音乐、表演、布景等整体舞台呈现都与当下观众的审美直接关联,亦是现代性探索中不可忽略的部分。源于生活让现代戏更容易与观众亲近,但高于生活的艺术化追求,也决定了其在唱念、表演等方面的拓展尚需守住戏曲本体。当然,我们可以广泛吸收现代音乐元素、形成生活化的新表演程式,但也应该是在对某一剧种形态探得来龙、知晓去脉的基础上,以虚实互动、新老交融的具体实践为前提,否则,盲目进行现代性开掘,只会带来更多的误读。

置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之中,任何一个创作者都不是旁观者。未来或将有更多书写时代巨变、反映百姓生活的现代戏作品涌现,相信随着追求现代性的种种努力,现代戏创作能向更深更广迈进,真正做到为人民书写、为时代而歌。

(摘编自孙丛丛《在现代性求索中走向深广》)

6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戏曲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属于文化形态,另一种属于艺术形态,前者具有质朴倾向。
B.戏曲追求形式与内容两者和谐、有机的统一,而戏曲在现代的形式意义尤其显著。
C.民间戏曲的生命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民间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大众基础。
D.百年来,中国戏剧(曲)历经“求变图存”等一系列探索,终于从模仿走向了新生。
69.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戏曲创作实践中,可以通过改编现代文学经典、借助于演绎西方文学戏剧名著等发掘现代性。
B.厘清并解决好从现实题材到现代艺术的关系问题,必能实现戏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C.由于戏曲的现代化与现代性可以画等号,因此,表现现代生活的题材的戏曲天然具备了现代性。
D.“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决定了戏曲的艺术化追求,决定了艺术拓展时必须坚守戏曲本体。
70.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戏曲的现代性”内涵的一项是(     
A.当下,戏曲的发展有雅化的明显趋势,有些戏曲宛如空中楼阁,成为少数人津津乐道的雾里花。
B.有些新剧常以美丑、忠奸、善恶的二元对立模式或者道德评判标准处理人物关系和情节的走向。
C.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在现代审美观照下成为舞台经典,人性光辉跨越时空仍具现实意义。
D.“文革”中的一些“样板戏”刻意关注社会环境、政治变革的需要,但其音乐创作上颇有建树。
71.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72.材料一作者认为“关注和回归民间是戏曲实现现代转型的根本”,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其理由。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学与建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不仅因为建筑和文学在美学上有许多相通之处,还因为建筑往往是文学家观察与描写的对象,是文学作品展现情节与铺陈故事的场景和空间。

在中国文学中建筑是文学家抒发感情的载体,历史上有无数脍炙人口的描写亭台楼阁的诗文和辞赋。古人在建造建筑的同时,也建起了建筑文学宝库。历代文学都留下了许多生动地描写建筑的篇章,有关古建筑的文献有诗词、曲赋、游记、题记等。这些文学作品无论是在文学的体裁、题材、手法或是风格和意境上,都丰富多彩,不仅在艺术水平上,而且在建筑论述上也有很大的成就。

《诗经》有许多关于建筑的篇章,《诗·小雅》有一篇歌颂周王宫室落成的诗《斯干》,诗中写道:如跋斯翼,如夫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意思是说宫室建筑的势态好像人抬起脚跟望远那样高峻,又有的像箭羽那样周正挺括,屋顶四角如飞鸟展翅,像鸟那样飞翔。这些描写已成为人们认识远古时期中国建筑形式的原型。

有许多可以列入建筑专业文献的文学作品,但凡楼堂、宫室、馆阁、亭台等建筑完工,多有碑铭、题记、诗词或辞赋记载,后代的文人墨客赞颂或追思的作品也会流传下来。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杜牧的《阿房宫赋》、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散文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都是千古绝唱。北京人民大会堂大报告厅顶棚的设计就受到《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启发。

《红楼梦》可以称之为建筑文学,一种根据建筑演绎的文学,而同时也呈现了一种文学建筑,文学生成的建筑。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关于大观园和荣国府、宁国府的描述,激起了多少文人墨客和建筑师的遐想,他们努力从书中去寻找被历史淹没了的建筑,并试图去重建作者虚构的大观园。《红楼梦》塑造了一个综合了南方和北方园林与建筑特点的大观园,用文学艺术语言表达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理论、园林艺术、造园手法等。小说《红楼梦》将建筑融入文学作品之中,描写建筑空间的变化,书中涉及的建筑及景物有82处,建筑及建筑空间、构件、家具等共155种,门30余种。

(摘编自《文汇报·这部浪漫小说启发了凡尔赛宫的园林设计》郑时龄,有删改)

材料二:

曹雪芹所设计的大观园,虽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中,但我们也可从中品味出创作者的匠心,得以从中窥探曹雪芹的艺术辩证思想。

四十二回宝钗在谈到大观园时说:这园子却是像画儿一般,山石树木,楼阁房屋,远近疏密,也不多也不少,恰恰的是这样。园林和绘画本来就有相通的艺术规律,用绘画的章法来布置园林,园林也必然体现出绘画中的一些规律,如像绘画那样讲究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减的要减,该藏的要藏,该露的要露。曹雪芹借助薛宝钗之口提出的远近、疏密、主宾、添减、藏露(还有高低、大小)等等,也都是我国古代许多画家(或评论家)所提到的章法。他是运用绘画中的这些章法、布局来设计大观园的。

我们且看曹雪芹在描绘大观园时是如何体现艺术中的辩证关系的。比如藏和露,当十七回中贾政一干人进入正门之后,只见一带翠嶂挡在面前。贾政说: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由于有这一带翠嶂挡在面前,使得进入园门的人们不能一览无余地把园内景色悉入目中,这便是藏而不露。再加上曲径通幽的题额和羊肠小径,更使游人产生一种对园内景物幽邃莫测的感觉,因而更加引人入胜,这便是艺术中的含蓄。当他们出了山洞之后,才别有洞天,豁然开朗,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这是露,是藏然后露;然而,露中又有藏——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亦藏亦露,半藏半露;然后,出亭过池,观览了山石花木,才忽抬头见前面一带粉垣,数槛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真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曹雪芹就是这样运用文学语言,把大观园中的藏和露这一艺术辩证关系,很精妙地描绘出来,一幅手卷是随着卷中人物的活动而展开的。因此,这种描绘又是一般的绘画难以表现的,因为景物的藏和露是通过游人的视觉产生的,而游人又是沿着一定路线走的,即使是用长卷,也只能是一个片段一个片段地表现,互相之间难以通过人物活动联系起来,有点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吧。曹雪芹的描绘,很有些像动静相生,空间与时间相结合的现代电影镜头。这种语言的描绘产生了完美的效果。

再如高和低的对比,曹雪芹也有很好的描绘。七十六回史湘云就说道:这山上赏月虽好,总不及近水赏月更妙。你知道这山坡底下就是池沿,山坳里近水一个所在,就是凹晶馆。可知当日盖这园子时就有学问。这山之高处,就叫凸碧;山之低洼近水处,就叫凹晶……可知这两处,一上一下,一明一暗,一高一矮,一山一水,竟是特因玩月而设此处。有爱那山高月小的,便往这里来;有爱那皓月清波的,便往那里去。这就是这一风景小区的特色。在凹晶馆近水赏月之妙,曹雪芹还有描绘:只见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轮水月,上下争辉,如置身于晶宫鲛室之内。微风一过,粼粼然池面皱碧铺纹,真令人神清气净。曹雪芹将一高一矮、一山一水的凸碧堂与凹晶馆和特定的时令——中秋赏月,融合在一个画面之中,构成大观园中一景。想象此情此景,倒真令人神清气净

(摘编自顾平旦、曾保泉《文学、绘画与园林——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

7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体裁、题材、手法、风格和意境丰富多彩,无论是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还是从建筑论述的角度考虑,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B.曹雪芹通过描述大观园,将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理论、园林艺术和造园手法以文学艺术语言传达出来,激起了无数艺术家的遐想。
C.园林和绘画有相通的艺术规律,园林的建设也像绘画那样讲究远近、疏密、主宾等章法,这些章法是许多艺术家曾提到的。
D.大观园中“藏”和“露”的艺术辩证关系,是在作者的文学语言中体现的,并随着小说中人物的活动而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7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里有关建筑的篇章,全面地反映了远古时期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充分体现了文学与建筑的密切关系。
B.《阿房宫赋》《岳阳楼记》等描述古代建筑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是因为它们兼有文学价值和建筑专业文献价值。
C.大观园正门处的翠嶂使园中景色不能一览无余的“悉入目中”,体现了曹雪芹描绘大观园使用的“藏与露”艺术辩证关系的全貌。
D.曹雪芹的《红楼梦》既能将游人视觉所见之景做到细致描绘,也能将叙事的空间和时间相结合。
75.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十七回中这样描写“稻香村”:“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步入茆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下列选项的诗句,所描绘的对象和这一建筑不一致的一项是(     
A.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B.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C.进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D.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76.请联系材料一中的相关论述,概括文学与建筑的关系。
77.阅读材料二,请简要分析大观园如何体现曹雪芹的艺术辩证思想。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城市承载着与现代人息息相关的经济业态、生活方式、文化面貌,以及对未来人类生存的多元想象。公共文化空间的创新再造,正为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重视,也给越来越多城市中的人带来获得感。这是一个从物理空间到有意味之场所的营造过程。在中国目前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尤其需要这样一种文化的场域,这样的场域构建应该成为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再造的目标。

公共文化空间的营造,是将一个一般意义的物理空间上升为一个有意味的场所的过程。其关键在于有内容,有生命力,可持续发展,等等。不同尺度的物理空间在营造有意味的场所过程中,运用的方法和目标各不相同。大尺度包括区域的整体改造,新区规划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等;中尺度包括废弃的工业空间改造、广场再造、街道改造;小尺度则包括社区活动室、商业综合体的某个空间甚至某件公共艺术装置。这些不同尺度的物理空间,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形成集建筑的物理性基础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于一体的整体性策划与设计,其中还会包含超越空间物理功能的系统性设计的改造。换言之,这样的改造会从物态延伸到非物态。向非物态的延伸符合公共文化的特质,因为公共文化空间的营造,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而这样的社会属性建立在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其软体性、系统性、传播性等特质会更加明显。这样的延伸又会与社会性设计、服务设计等产生交集。

公共文化空间的打造与业态结合,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创产业的大环境。在此过程中,如何将这一公共文化空间与产业环境充分融合,也是为空间赋能的重要手段。当下,创意产业正经历向创意经济的转变过程。创意经济的外延远超过创意产业的范围,由内而外的分析,除了与创意直接相关的工作内容外,它包括更为广泛的传统职业领域,例如常规制造业、一般商业、零售和批发业、金融咨询业等等。通过对于创意经济的全面理解和运用,可以解决很多单一面对创意产业时产生的困惑,也可以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定性和内容设计提供了多元综合的思路。

一个成功的公共文化空间,需要嵌入人们日常生活中去,而不是简单地做形式美的锦上添花。最近常见艺术家和设计师介入本土菜场的改造,具体到优化买菜环境、升级买菜与当地饮食文化的对接,方便当地居民买菜的模式。例如上海的永年菜场和蒙西菜场。此外还有老旧小区的户外活动空间的改造,将老旧小区的公共活动空间与公共晾晒、城市农场等概念相结合;社区活动空间进一步升级,将几近废弃的公共厕所改造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综合了养老医疗保健的功能和亲子活动功能,等等。这些改造不仅使原有百姓居住生活的基本功能更加合理,还可以赋予公共空间新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这样的结合使得很多的公共空间变得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姚之洁《如何让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有高级而惬意的美感》)

材料二:

当前,较大多数公共文化空间在理念、格局、服务、产品内容以及位置分布等方面体现出了规划和设计上的诸多缺陷。这些规划和设计缺陷使得整个城市的文化气质与文化氛围受损或缺失。

首先,很多公共文化空间或场馆的位置分布较为分散,难以从地理空间上融合成城市文化圈,人气凝聚力低。除一线大都市外,对于二三线甚至三四线中小城市而言,城市规模、经济实力和公众文化需求相对较弱,这就对这个层级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布局的规划和设计能力有一定考量。就中小城市而言,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单个的公益文化场馆仅靠一馆之力很难带动和吸引更多商业经营者进驻。

其次,很多公共文化空间选址存在较大问题。或许大部分城市都具有相同的问题,那就是城市用地较为紧张,地方政府更多地看中和考虑土地的商业价值而忽略甚至漠视它的文化价值,那些距离市中心、商业中心、居民小区更近的地块往往被考虑用于商业用途而非公益用途,公共文化场馆用地常被排在其他用地规划之后。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新建公益文化场馆和公共空间地理位置越来越偏远,且交通规划滞后,便捷性差,市民体验感差,不愿前往。

再次,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活动策划缺乏创意,文化产品不够精致,对当前新样式文化活动、高品质文化项目拥有更多体验值、期待值的广大年轻市民来说,传统的公共文化空间、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产品都很难对他们产生吸引力。传统的公共文化空间和公共文化服务及产品对当地市民的吸引力与时尚的、新颖的、主题各异的、风格各异的、特质各异的新型文化空间相去甚远,更不用期望能如一些网红文化空间一样吸引异地游客慕名前往了。

(摘编自黄放《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融合发展路径》)

7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下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尤其需要营造一个从物理空间到有意味之场所,亦即通俗公共文化空间的建造。
B.不同尺度的物理空间在营造有意味的场所过程中运用的方法并不相同,其包括大、中、小不同尺度的营造。
C.打造公共文化空间与产业环境融合是为空间赋能的重要手段;创意经济的范围就是与创意直接相关的工作范围。
D.由于城市用地较为紧张,公共文化空间的选址都存在较大问题,这使市民体验感差,不愿花费时间前往。
79.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承载着对未来人类生存的多元想象;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创新再造,给城市中的人带来获得感。
B.设计者对于创意经济要能全面理解和运用,这样可以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定性和内容设计提供多元的思路。
C.营造值得大众期待的公共文化空间,既要嵌入人们日常生活中去,也要赋予其新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
D.一个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如果能做到内容丰富时尚,且能吸引广大市民,就是实现了创新再造的目标。
80.下列各项中,能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首先必须打破公益性空间和市场化经营空间的壁垒,相互融合发展,共生共荣,才是这个城市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可靠路径。
B.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是由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创造、通过互动和沉淀而动态形成的,其涵义更为广泛,形态也更为多样。
C.有些城市依旧在沿用原有的旧场馆,距离居民区较近,交通也便利,但场馆内部布局毫无设计感,部分设施陈旧,易产生安全隐患。
D.更紧凑的文化空间间隔距离能融合出更好的文化区块氛围,凝聚人气,形成文化活跃场域再向周边辐射,这对提升该城市的文化气质大有裨益。
81.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82.新型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应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所谓比德,就是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我国比较成熟的比德的自然审美观,形成于春秋时代。比德是儒家学说的表现,是将儒家思想核心中的仁政”“礼教的部分渗透到山水审美中来。

《论语·雍也》中写道: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知者为什么乐水,仁者为什么乐山呢?孔子没有明说。宋代学者朱熹解释道: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山,故乐山。孔子对山水的欣赏,是从道德角度的一种欣赏。与其说他是醉心于自然山水本身,不如说他欣赏的是由眼前的山水引起的对一种道德品质的联想。自然景物的某些特点和人的道德品质的相似性,使欣赏者把它们两者联系起来。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文人对自然的一种一脉相承的审美习惯。

比德说的缺点是不能引导人们专注于自然景物本身的欣赏,而是用它们来比附人的德行。然而,比德表明人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已经同它们的功利相脱离,与致用相比,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很自然地把山水审美与音乐艺术相联系。俞伯牙、钟子期是春秋时代的音乐家。《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俞伯牙把巍巍泰山和汤汤流水所唤起的情操,诉诸琴弦,钟子期心领神会,感受到高山流水的韵味。钟子期死后,俞伯牙痛失知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比德说无论对自然美的欣赏还是对艺术创作,都发生了重大影响。中国传统上以松柏喻坚贞,以兰竹喻清高。屈原在《离骚》中,以香草喻君子,以萧艾喻小人。江离、辟芷、申椒、菌桂、蕙,都是有名的芳草香木。萧是蒿草,艾是小草,比喻小人和草包。《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抒情长诗,它开古典浪漫主义的先河。《离骚》把最为生动鲜艳、只有在原始神话中才能出现的那种无羁而多义的浪漫想象,与最为炽热深沉、只有在理性觉醒时刻才能有的个体人格和情操,最完满地溶化成了有机整体。由是,它开创了中国抒情诗的真正光辉的起点和无可比拟的典范。( 李泽厚《美的历程》)在中国美学史中,形成了不同于儒家理性精神的屈骚传统。

不过,屈原创作中的比德特点说明他也接受了儒家教义。他的《橘颂》同样是著名的比德篇章。《橘颂》是中国文人写的第一首咏物诗,屈原以橘比喻志向的独立不迁。

——选编自凌继尧《美学十五讲》

材料二:

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中这样定义移情一词:它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从朱光潜的阐述中不难看出,移情之物大多为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这也就与比德说的核心自然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从西方近现代诸多艺术作品之中都可看到艺术家所移之情,对自然的描绘不局限于自然客体,而是艺术家的个人想象与情感抒发。

弗里德里希是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山上十字架》 《海上月初升》中所描绘的都是孤单寂寥的风景,常用月光、拂晓、墓地等作为描绘客体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赋予空荡的自然夜景,表现的是人被抛进宇宙后的孤单寂寥之感。反观这些自然景象,单独拎出月光、拂晓、墓地等,也仅仅只是自然生活中的客观事物而已,正是因为弗里德里希将自己内心的孤独寂寥之感注入所描绘客体,从而得以构成令人遐想无限的画面,这是视觉的冥想,也是内心审美之诗。

比德说所强调的是,如吴镇笔下之竹体现他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顽强坚韧,由此不难看出在比德说中,所强调的表现的是令人学习赞赏的品德,是对人生意义与君子之志的不断追求。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的思想影响了整个欧洲的艺术,所以西方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注重突出主体的意识。移情说中所表述的已经不仅仅在传达了,而是将艺术家作为第一位,在内心深处唤起其对所想描绘的任何事物的移情作用,打破了客观载体之常态,通过表现其自身的任意一种情感使物我合一,引起共鸣。

比德说表现出在自然美中投射出的君子之德,移情论表达了真实的情感色彩。无论是比德说还是移情论,都是作者将自身的情感或者志向寄予他物的审美学说,二者同样重视客观自然,并且都是作者通过艺术活动指向了自己。吴镇笔下的竹表现出了刚毅性情,弗里德里希的月光表现出了人的孤独与寂寥,无论是吴镇之竹还是弗里德里希之月光,最终指向的都是自我的内心审视。如果比德说是在赏鉴君子的人格美,那么移情论在某种程度上是揭示了自己的内心真,而在赏鉴人格美或是揭示内心真的同时,艺术家自身的心灵美也昭然若揭。这两种美学思想,都借助了自然的观照或是事物的显现,反映了深邃的人性、精神与情感,这传达的是艺术家内心深处之感,也是其自我审美情趣与作品风格的完美诠释。

——选编自顾嘉睿《论比德说与移情论》

8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德说最早形成于春秋时代,已将“仁政”“礼教”等儒家思想渗透到山水审美中来。
B.相对于欣赏山水本身,孔子更欣赏的是由眼前的山水引起的对一种道德品质的联想。
C.比德说一定程度上脱离了自然景物的功利性,与“致用”相比,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D.在中国美学史中,屈骚传统虽不同于儒家理性精神,但是依然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8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比德说用以比附人的道德情操的多是自然景物,而移情论情感依附的客观载体是没有生命的自然客体。
B.比德说和移情论都是将自身的情感或者志向寄予他物,但是移情论更注重自我的内心审视。
C.比德说用于比德的自然景物一般具有与某种“德”相似的特征,而移情论已经打破了客观载体之常态。
D.如果比德说是在赏鉴君子的“内心真”,那么移情论在某种程度上是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美”。
85.下列选项不涉及比德的是(     
A.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
B.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C.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D.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86.请结合材料二给“移情论”下一个定义。
87.请分别运用 “比德说”和“移情论”,从以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各选一例具体诗句,分析其中蕴含的品德、情感或志向。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0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2
作家作品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4-60.65科普-自然科学类非连续性文本
7-90.65时评  报告非连续性文本
10-120.4时评非连续性文本
13-17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18-200.4科普-自然科学类非连续性文本
21-24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25-270.65时评非连续性文本
28-320.65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33-370.65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38-420.65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43-470.65学术论文  费孝通非连续性文本
48-52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53-57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58-62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63-67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68-720.65时评非连续性文本
73-77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78-820.4时评非连续性文本
83-87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