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3 题号:1471288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动物纹样是商代及西周早期青铜器上最著名的装饰特征。商代安阳时期,动物纹样发展到了巅峰。及至商代晚期(安阳时期)到西周早期,动物纹样则极为复杂多变。这些纹样中的动物可以分为两类:其一为真实存在的动物,如犀牛、兔、龟、鱼、鸟、象、虎、牛等;其二为现实中不存在,但见于古代文献中的神话动物,最具代表性的如饕餮、夔、龙、虬等。

②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有没有特定的含义呢?研究古代中国青铜器的学者大多相信这种意义的存在。不胜枚举的既往研究认为,特定的动物代表特定的图腾或神灵,然而这一点在商周文献中却几乎从未提及。与此相反,少数研究者坚持认为,动物图形由几何图形发展而来,是几何图形的衍生,因此不具有任何意义。我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同时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我们可以先确定动物纹样发展的历史顺序,来比较一下几何图案是否确实比动物纹样出现得更早。其二,我们可以根据具有说服力的事实依据来提出一个图形学方面的理论解释。就第一点而言,动物形装饰纹样不仅与古代中国青铜器最早的那些装饰纹样同时出现,甚至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就第二点而言,我们需要提出一个学者们认为有理可依的、令人信服的含义,以解释理论。这一理论必须源自对古代文献和考古发现的脚踏实地的研读,并且应该涵盖上述所有动物纹样的特征。我相信这种理论是存在的。

③事实上,先秦文献中确实保存着古人对青铜器本身及其动物图案含义的解释。《国语》中有关于绝地天通神话的描述,其中提到了(牺牲)和(礼器)。此传说表明,巫觋借此来交通天地或人神,礼器和牺牲就是天地交通仪式必需物品的一部分。

④如果青铜器的诞生是为了协助完成沟通生死的仪式,那么动物纹样是否是青铜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呢?《左传·宣公三年》给出了明确的解释。这一年,楚庄王讨伐陆浑。当行进至洛河时,他在周都洛阳附近驻足检阅军队。周定王派王孙满迎接楚王,楚王却肆无忌惮地向王孙满问询象征王室的鼎的尺寸和重量。王孙满回答说: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全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

⑤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夏代铸造铜鼎时在上面铸造了一些的形象,这样人们就能一目了然地认出哪些是能够帮助人类交通天地的动物,哪些是无助甚至有害的动物。因而,王孙满清楚地告诉我们,有些动物能帮助巫觋完成其交通天地的使命,它们的形象会被铸造在古代青铜礼器之上。王孙满回答楚王时申明的重要一点就是,周王仍旧同上天保持着密切联系。

⑥在《左传》的这一篇中有一个关键词是,其释义并非物品,而是牺牲助天地交通之动物。如果说青铜礼器是交通天地之巫术的必需用品,毫无疑问,动物形象也作为该使命的辅助者而被铸刻在礼器上。这个词在《左传》中出现了六七十次,用法各异,但大多时候都是以神权动物牺牲的含义出现。这些文献结合《国语》皆表明牺牲就是那些具有协助巫觋完成交通使命的动物,献牲祭祀是达到交通天地、沟通生死的具体方式。鉴于此,我们必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确实具有其图形含义,它们是协助巫觋完成交通天地人神使命的各种动物的形象。

摘编自张光直《艺术、神话与祭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代安阳时期到西周早期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B.特定的动物形象代表特定的图腾或神灵,这是研究古代中国青铜器的学者的共识。
C.青铜器以及其上的动物纹样诞生的意义都是协助巫觋完成沟通夫地人神的使命。
D.“物”在《国语》《左传》等先秦文献中都有“牺牲”的含义,表明动物纹样确有图形含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②段提出解决问题的两个角度并一一进行分析说明,使论述更严密。
B.文章引入《左传》片段,指出“物”具有特定含义,为文章得出结论提供证据。
C.文章第⑤段最后一句话的内容与本文论证的问题关系不大,应该删去。
D.文章主要采用道理论证,通过对问题的解释和分析,步步深入推进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踏实研读,认真研究,体现了严谨务实求真的学术精神。
B.《左传》中楚王和王孙满的对话,让我们隐约感受到了周王朝的衰落。
C.本文将考古和艺术、文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分析,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D.研究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有助于保护和发扬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书法: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书法与绘画、音乐等纯艺术门类不同,它不仅仅是艺术,因为书法首先是中国的文字。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独一无二的书法无疑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它文化的标志之一。

我们对传统的文化、传统的书法要有敬畏之心。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之一,就是我们自古沿用下来的书法。中国的书法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是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人智慧的“舍利子”。一个对自己文化都不敬畏的民族何谈自尊。回顾历史,作为文字的书法,是完全实用性的,是人们生活、交往、奏事不可缺少的;但作为艺术,中国古代书家追求法度,追求书卷气、文人气,使书法不仅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述思想的实际手段,更用书法来体现文人的才情和学养,所谓“字如其人”、“书为心画”。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正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从二十世纪初西方的钢笔进入中国以来近半个世纪,硬笔代替了毛笔,使中国书法渐渐不再具有实用性。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随着电脑的高度发展和普及,这一代年轻人不要说写毛笔字了,甚至即将远离硬笔,进入一个无纸无笔的键盘时代。过去,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整体。但是,在现代教育兴起之后,中国文字的整体性和书卷气的传统被拆解:文字、音韵、书法,成为不同专业;文字归于中文,吟诵归于表演,而书法归于美术。识字作为必修课,书法却成为选修课。而今研究中文的,往往不了解书法;美术学院学书法的,并未开设文字、音韵的课程。

可见,书法传统在代际绵延中发生了多次重大变化,书法之“法”对于使用毛笔的人来说,越来越隔膜,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书法的认识也越来越混乱。尤其是经历了上个世纪的战乱与运动,书法传统的脉搏被人为地割裂了,直接造成了今天书法创作、鉴赏与批评的标准不断地泛化甚至是丧失。

书法不仅是写字,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方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杆。文化不能遗传和移植,也不能复制和再生,必须从小培养,必须要不断坚持,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孜孜不倦、点滴积累,耳濡目染、薪火相传,不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丢失。

汉字对中国文化来说,是母体,是源头,是根本。书法应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弘扬传统书法事业,正是弘扬中华文化最基本的因素,也是“文化安全”的保障所在。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新被呼唤,中华民族精神重新被构建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中青年书法家需要不断努力补上传统文化的精深课程,同时发挥自身的影响力,用生命凝结的书法艺术,呼唤出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全力肩负起我们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与历史使命。

1.下列关于“书法艺术”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为艺术,书法同绘画、音乐等纯艺术不同,它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的标志之一。
B.中国书法具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国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C.书法不仅是写字,还有更深层的蕴含,它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方式,要想薪火相传,必须从小培养、不断坚持。
D.书法是以中国的文字为基础的艺术,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因此,书法成了中国文化的载体。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书法作为自古以来延续下来的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我们应该对其有敬畏之心
B.书法艺术不仅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且也体现了文人的才情和学养。
C.古代人私塾读书,往往将识字、吟诵、书法合而为一,而现代教育却将其分割开来,直接造成了学生书法艺术的缺失。
D.传承书法艺术,就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青年书法家要肩负起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
3.分析上述材料,概括写出书法艺术渐趋衰落的原因。
2021-03-17更新 | 7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词论,就是关于词的评论。评论相比于创作,总是较为晚起的。词论的兴起,要在词体建立、词作成为潮流之后,才有可能产生独立而专门的词论词评。唐代诗人在写作古近体诗之余,为词这种新兴的音乐文艺所吸引,创作词的诗人已有不少,但是总的来说,与诗相比,词不过是居于诗的附庸地位,当时的创作成绩并没有赢得理论上的确认。唐时文学评论的目光也专注于诗文,对于初露头角的词并没有太多的关注。而且,词作为燕乐的曲辞,流行于倡楼酒宴之间,所以,对于那些局限于传统观念的作家,在他们谈文论艺之余,一般不屑顾及。因此,在唐时虽然有刘禹锡、温庭筠这样著名的作家从事词的创作,而在评论方面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应有的反响。

唐五代时期最早的词论,可以说是欧阳炯的《花间集序》。五代赵崇祚编《花间集》,欧阳炯为之作序,《花间集》是第一部文人词选集,欧阳炯序也成了最初的词论。序云:

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妖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何止言之不文,所谓秀而不实。

《花间集序》以工致的四六文,叙述前代以来乐府词曲的盛况和《花间集》编选的背景和作用,作为最初的词集序,有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说明了花间词的词风特点。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南朝宫体指的是齐梁宫体诗,北里指的是长安平康里,因在城北,也称北里,是群妓聚居之地。这句话是说,花间词上承齐梁宫体,下附北里倡风,这是花间词的产生的历史渊源与现实的生存环境。

第二,说明了《花间词》的唱本特点。《花间集》不是一般的诗歌集,而是一部歌词集。它的编集目的,将使西园英哲,用资羽盖之欢;南国婵娟,休唱莲舟之引,莲舟之引指的是南朝莲舟曲、采莲曲,休唱蓬舟之引,就是说,要为酒宴歌席提供新鲜的时代的歌词。

第三,说明了论词与论诗已开始趋尚不同。欧阳炯于论诗论词持两种态度,各有所宗,互不相好。他曾经模仿白居易作讽谕诗五十首抨击当时的奢侈之风,而论词却追踪齐梁宫体。当时持这种态度的,也不止欧阳炯一人。宋人论诗、文,务在言志载道,论词则以缘情绮靡为尚,有着两种标准、两种尺度,可以说是由花间词人肇其端的。

宋代词臻于极盛,由附庸蔚为大国,阐明词体、词律,历评词家、词派,探究词旨、词法的各种著述因之相继而起,词论词评遂在艺术评林中占得一席之地,并由此发展成为专门之学。

(改编自陶然《宋词经典》)

1.下列关于《花间集序》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炯的《花间集序》是唐五代时期最早的词论,它的出现早于《花间集》。
B.《花间集序》叙述了花间词人产生的历史渊源、现实生存环境及其词风特点。
C.《花间集序》说明《花间集》的编集目的是为酒宴歌席提供新鲜的时代歌词。
D.《花间集序》表明唐人论诗论词的不同态度:诗在言志载道,词则缘情绮靡。
2.下列不是词论发展成为“专门之学”的原因的一项是(     
A.词体建立,词作成为潮流,至于宋代,词臻于极盛。
B.燕乐发展,词人的人数大大增加,诗人词作成果斐然。
C.作家们突破传统观念,对词和词论认识发生了改变。
D.后世文人纷纷著述,各种词论词评的典籍相继而起。
3.下列词句最可能出自《花间集》的一项是(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B.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C.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D.玉纤淡拂眉山小,镜中嗔共照。(孙光宪《酒泉子·敛态窗前》)
2022-04-10更新 | 11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寓教于乐”

贺拉斯是罗马帝国初期奥古斯都时代的杰出诗人,也是一个有重要影响的文艺批评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有关诗的作用的一个重要观点——“寓教于乐”,即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寓教于乐”思想对18世纪启蒙运动以及古典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是衡量艺术作品优劣的标准之一。

贺拉斯认为通常来讲,文艺既具有教育功能,又具有娱乐功能,并对二者采取并重的态度。“教化”在思想史上包含着原型与摹本的双重含义。柏拉图认为,现象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摹本,只有原型是永恒不变的真实世界。亚里斯多德虽然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但是他的质料与形式说仍然是原型与摹本关系的变形。教化观念的产生受到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哲学的影响。“教”,从广义的范围来说,应该包括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意识和个体意识的综合。如果从文学创作的实际过程来看,“教”应该是诗人(创作者)表达自己的目的意识或情感,而这也是欣赏者(接受者)的对象。当这种意识外化为诗(艺术作品),它就在文学交流中、在审美意识交流中起到中介作用。从诗人创作的审美意识出现到成诗(艺术品)的过程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它由一个个具有诗歌个性特点的意象融合成意境,从而达到朱光潜先生的“诗境”。这种物化结构形成固定的“诗境”结构,这个结构在诗(艺术品)的意境的结晶物的笼罩下,并且最终在欣赏者的头脑中外现为诗境。

这个诗境首先在诗人的头脑中呈现,然后由语言、文字、节奏等因素“物化”成诗。诗,就是审美价值发生、展开与实现的中介,是诗人的思想与感情熔铸的“一度审美”的“教与乐”,此时,也在欣赏者的“二度审美”中重现为“教与乐”,在读者的头脑中得到价值的传承。此时诗人的情趣和意象都会在诗中体现。诗人就乐在其中。这样,作品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就实现了,传统意义上的“教”与“乐”也就整体地实现了。


  贺拉斯认识到文艺的功用,始终主张道德教化功用与审美娱乐功用的统一,指出“教”与“乐”不可只重一方面,他正是认识到在优秀的作品中二者是一个完美的整体。要为当时文艺创作确立道德原则。好的诗歌就是如此。首先,他认为正是因为好的诗歌对人类文明有开化功用,古代诗人“阻止人类不使屠杀,放弃野蛮的生活,”教导人们“划分公私,划分敬渎,禁止淫乱,制定夫妇礼法,建立帮国,铭法于木。”其次,他认为这样的诗歌还具有传达神的意旨,指示生活道路,激励将士奔赴战场,给劳累的人们带来欢乐等功用。最后 他主张诗的道德教化功用和审美娱乐功用的统一,他说:“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又说:“如果是一出毫无益处的戏剧,长老的‘百人连’就会把它赶下舞台:如果这出戏毫无趣味,高傲的青年骑士便会掉头不顾。”

寓教于乐简洁而精到地概括了“教”与“乐”的关系,是人们对此问题的一次认识上的飞跃。后来为文艺复兴和新古典主义时代的文艺理论家们反复地援引过、讨论过,成为影响后人至深的权威观点

1.下列关于“寓教于乐”相关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寓教于乐”是罗马杰出诗人、文艺批评家贺拉斯提出的,贺拉斯认为文艺既具有教育功能,又具有娱乐功能,如诗歌既能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能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
B.贺拉斯认为“教”与“乐”应双方并重,甚至在优秀的作品中二者能达到完美的统一,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文艺的功用。
C.寓教于乐中的“教”不应理解的过于狭窄,从广义上来讲,应该综合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意识和个体意识。“乐”则可以体现在作者和读者的审美中。
D.作为一次认识上的飞跃,寓教于乐简洁而精到地概括了“教”与“乐”的关系,后来经过反复的创作实践与理论探讨,成为权威观点。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寓教于乐”思想不但对18世纪启蒙运动以及古典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是现今衡量艺术作品优劣一个标准。
B.从诗人创作的审美意识出现到成诗的过程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它由一个个具有诗歌个性特点的意象融合成意境,从而达到朱光潜先生所说的“诗境”。
C.诗作为审美价值发生、展开与实现的中介,既是诗人的思想与感情熔铸的“一度审美”的“教与乐”的产物,也是欣赏者的“二度审美”在头脑中得到价值的传承的体现。
D.贺拉斯认为古代诗人能够通过诗歌阻止人类彼此屠杀,放弃野蛮的生活,甚至教导人们明确公私,礼法行事,所以好的诗歌对人类文明有开化功用。
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化观念的产生受到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哲学的影响,亚里斯多德在继承柏拉图的观点的同时,又提出自己的主张,即原型是永恒不变的真实世界。
B.“诗境”结构在诗的意境的结晶物的笼罩下,最终在欣赏者的头脑中外现为诗境,这个诗境首先在诗人的头脑中呈现。
C.贺拉斯认识到文艺的功用,比如一首好的诗歌甚至具有传达神的意旨,指示生活道路,激励将士奔赴战场,给劳累的人们带来欢乐等功用。
D.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其实其他艺术作品也是如此,如果是一出有益且有趣的戏剧,会得到更多观众的支持。
2016-11-18更新 | 9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