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新闻、通讯、访谈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65 题号:1484403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我们正处于互联网下一章的开端,这也是我们公司的下一章。

近几十年来,科技赋予了人们更自然地联系和表达自己的能力。下一代网络平台将更加身临其境——一个实体化的互联网。我们称之为元宇宙。

在元宇宙中,你几乎可以做任何你能想象到的事情——与朋友和家人聚在一起,工作、学习、玩耍、购物、创造——无论你身在何处,都会开辟更多的机会。您将能够将更多时间花在对您重要的事情上,减少交通时间,并减少您的碳足迹。

元宇宙是连接人们的下一个前沿。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希望我们被视为一家元宇宙公司。

我很自豪地宣布我们的公司Facebook现在变更为Meta。

我们的使命保持不变-将人们聚集在一起。但我们有一个新的愿景:帮助将元宇宙带入生活。“meta”来自希腊语,意思是“超越”。

故事总有下一章,未来将超出我们的想象。

(摘编自马克·扎克伯格《为了元宇宙,我们更名为Meta》,2021年10月28日)

材料二:

近期,微软、苹果、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宣布布局元宇宙,脸谱更是宣布将公司名称Facebook更名为“Meta”,在五年时间内转变为一家元宇宙公司。以元宇宙概念为抓手,通过包装、整合和提升已有的软硬件技术产品,拓展新场景应用,打造新的消费热点,带动互联网产业发展,已引发业界极大兴趣。

元宇宙是集成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技术,按照物理世界运行规律打造成的数字虚拟空间。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创新和深入应用,元宇宙中事物发展运行规律与物理世界中的人、事、物发展运行规律越来越趋同和逼近,使得人类不仅可以利用元宇宙开展社交活动,还可以利用元宇宙中虚拟的技术、资金、人才、物质进行生产生活模拟实验,为人类探索发展提供重要技术平台支撑。

(摘编自陆峰《关于元宇宙发展的几点认识和恩考》,中国经济新闻网2021年11月26日)

材料三:

从张家界元宇宙研究中心挂牌成立,到大唐不夜城打造全球首个基于唐朝历史背景的元宇宙项目——“大唐·开元”,再到迪士尼公司声称将建立自己的“元宇宙”……元宇宙的风已经吹到文旅产业。

中华恐龙国集团副总裁哈静表示,元宇宙是打破旅游时空观的媒介,而对于文旅行业来说,更像是主题文化的虚拟体验地,一方面可以帮助景区更好地将园区主题文化根植在用户心里,进而转化为文化产品。另一方面,也会激发和衍生出更多作品,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这种去中心化的商业模式,非常契合当下用户的消费心理。

事实上,博物馆也应是最适合元宇宙进入的场域之一。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背景下,元宇宙除了提供技术支撑外,最重要的是构建关联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通道,让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实现交互,改变人们关于物我关系的认知。

不过,也有诸多业内人士表示,元宇宙可能是未来趋势,但绝非是此时文旅企业的风口,尤其在困境之中,旅企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活下去,而非大刀阔斧地向元宇宙转型。

(摘编自《元宇宙“破圈”能否开启文旅新风口?》,中国经济网2021年12月1日)

材料四:

元宇宙概念的走红,背后有着相应的技术支撑和社会因素。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底层技术的应用日渐成熟;另一方面,因为疫情等影响,线上办公、线上课程逐渐普及。在一些具体场景中,人们捕捉到元宇宙可能给生活带来的改变。尽管如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元宇宙产业还远远达不到全产业覆盖和生态开放、经济自治、虚实互通的理想状态,在技术层面、法律层面、道德伦理层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不过可以明确的是,一些新概念承载着人们对技术发展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推动新概念及其产业逐步走向成熟需要时间,通向令人神往的科技未来需要脚踏实地、打好基础。正如不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还是混合现实,中心词都是“现实”,离开了现实的支撑,终归是海市蜃楼。

(摘编自张近山《万物皆可“元宇宙”?》,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8日)

1.下列对“元宇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元宇宙,这与元宇宙广阔的市场与技术前景是紧密不可分的。
B.在信息技术的持续支持下,元宇宙中事物发展运行规律可以与物理世界最终趋同。
C.元宇宙可以打破现下的旅游时空观,构建去中心化商业模式,满足客户多元需求。
D.相关技术支撑和社会因素影响,推动元宇宙应运而生,但其走向成熟还需要时间。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扎克伯格文中的“下一章”,既有对元宇宙的判断,对公司前途的憧憬,也有对广大未来的期许。
B.在元宇宙里,人们将能够将更多时间花在对自己重要的事情上,减少交通时间,并减少碳足迹。
C.尽管对元宇宙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基本共识是,元宇宙承载人们的美好生活愿望,是发展趋势。
D.由于在技术、法律、道德等多层面存在交互影响或限制,元宇宙产业目前尚不能达致理想状态。
3.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元宇宙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
2022·安徽淮北·一模 查看更多[3]
【知识点】 新闻、通讯、访谈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种质”,是作物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作物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基因资源,它蕴藏在作物各类品种、品系、野生种和近缘植物中,是改良作物的基因来源。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中,有三个基因影响了禾谷类作物驯化和改良的进程。

第一个是控制种子落粒性基因。野生稻的特性是种子成熟后就掉到土壤里,这对人类收获种子很不利。我们的祖先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一两个因基因突变而导致种子成熟不落粒的野生稻植株,并对这样的植株进行了驯化,最终培育出人类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

第二个是矮秆基因。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球面临粮食短缺和饥饿的威胁。以诺曼·布劳格为代表的育种专家给作物引入了矮秆基因,提高了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改变了茎秆叶片和种子的比例,提高了种子的产量。通过引入这个基因,很多粮食作物的品种得到了改良,大大缓解了粮食危机。

第三个则是中国杂交水稻的雄性不育基因。袁隆平院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在20世纪六十年代把一个来自中国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植株中的雄性不育基因转移到了栽培稻上,探索出杂交水稻的大规模制种方法,带来了一场杂交水稻革命,使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

(摘编自卢宝荣《保护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为什么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上观新闻2021年10月15日)

材料二:

据了解,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新库建在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2021年9月已建成并投入试运行。新库有三个特点:一是容量大。总容量达到150万份,保存能力从目前来讲位居世界第一,可以满足今后50年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鉴定挖掘和新品种培育等重大需求。二是保存方式完备。基本实现了种子的超低温保存,还可以保存试管苗和DNA,覆盖了世界上所有植物种质资源保存方式。三是技术先进。保存技术达到或者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保存全过程实现了智能化、信息化,种子贮藏寿命可以达到50年,超过欧美等发达国家。目前来讲,我国种子的保存寿命在全球是最长的。

目前世界种业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0时代是农家育种,2.0时代是杂交育种,3.0时代是分子育种,包括分子标记、转基因、基因编辑育种等,4.0时代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育种。发达国家已进入种业4.0时代;而我国还在2.0至3.0时代之间。

(摘编自《打造世界一流种质资源库,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挖掘优质基因》,光明网2022年3月23日)

材料三:

2009年,我省依托辽宁省农科院建立了辽宁省种质资源库,为农作物种质资源打造“诺亚方舟”。种质库参照国家库标准来建造,设计总库容25万份,其中,长期库6万余份,中期库约13万份;短期库约6万份。诞生伊始,即面向全省开展玉米、水稻、高粱等作物的收集、保存、评价等。经过十余年发展,目前,该库已收集入库3.1万余份资源,涵盖16种作物,成为我省保存作物种质资源种类最多、保存量最大的单位。

除此以外,还有活体资源库。在位于凤城市的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生态柞园示范区内,记者看到,体色各异的柞蚕分外吸睛。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俊涛表示,彩色柞蚕与我们常见的青绿色柞蚕一样,都是天然野生品种,是稀缺的种质资源,蕴含潜在的特异性基因资源,也是柞蚕杂种优势研究不可缺少的宝贵素材。保存柞蚕种质资源的纯种是极其艰辛的工作,需每年两季野外放养,细心管护,严防混杂,同时,要严防恶劣天气及病虫害等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危害,但科研人员几十年来仍然坚持通过放养的形式将其保存下来,为今后的柞蚕育种及遗传学研究保存重要的物质基础。

(摘编自《与时间赛跑抢救农业“芯片”》,《辽宁日报》2021年8月11日)

材料四:

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作为育种“4.0时代”的代表性技术之一,近些年发展迅猛,其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革命性技术,为提高粮食产量、改善人民健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带动农作物育种进入“精准调控时代”,将对全球种业技术迭代升级与产业格局产生革命性影响。

济南正在打造中国北方“种业之都”,积极抢占基因编辑产业高地,2018年,济南极具前瞻性地开始布局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研究以及相关成果的产业化项目,成立山东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产业化运作,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布局基因编辑产业,为集聚生物育种上下游企业、打造基因编辑产业集群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技术创新方面,作为国内首家拥有基因编辑底层核心技术(CRISPR酶)的公司,舜丰生物围绕该技术系统布局了80多项专利。通过对基因编辑技术瓶颈以及衍生技术的研究,在基因组靶向修饰的精度与效率、降低脱靶效应、提高特异性、对细胞的影响等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

在农作物改良方面,舜丰生物建立了包括水稻、玉米、小麦等主粮作物,大豆、西红柿、生菜、马铃薯等经济作物在内的近20种作物高效基因编辑体系,并瞄准营养健康和轻简化这两大方向开展精准育种工作,目前已经创制成功包括高油酸大豆、高VC生菜、香味玉米、耐除草剂水稻等等在内的多项一代产品。

(摘编自《打造中国北方“种业之都”,济南为何看好基因编辑技术》,《齐鲁晚报》2021年6月208)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祖先偶然发现一两株野生稻植株因基因发生了突变而具有了控制种子落粒性基因,于是对这种野生稻植株进行驯化,培育出了水稻。
B.20世纪五六十年代,育种专家利用矮秆基因,改良了很多粮食作物的品种,提高了粮食产量,这对缓解当时的粮食危机作出了贡献。
C.袁隆平院士及其研究团队将野生稻株的雄性不育基因移植到栽培稻上,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规模制种,带来了一场杂交水稻革命。
D.作物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是重要的资源,这些资源蕴藏在作物各类品种、品系、野生种和近缘植物中,可供人类改良作物。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种业发展相对落后,处于2.0至3.0时代之间,而发达国家已经进入“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育种时代。
B.我国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新库已于2021年9月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具有容量大、保存方式完备、技术先进等特点。
C.柞蚕的天然野生种色彩丰富,不同色彩的柞蚕蕴含着特异性基因资源,研究人员已展开对该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D.山东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拥有基因编辑底层核心技术的公司,已经成功培育出高油酸大豆等多项一代产品。
3.辽宁省和济南市在农业“芯片”保护或开发方面的措施各有何特色?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2022-05-24更新 | 9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治国理政需要解决的首要民生问题。餐饮浪费现象直接危及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我们必须时刻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把节约粮食作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

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充裕的粮食供给,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压舱石作用。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当前,从国际上看,受蝗灾、洪水、病菌等自然灾害影响,全球粮食产量及分布受到影响,国际粮食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从国内看,虽然我国是农业大国,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农业产业和农业科技在世界粮食生产领域的比较优势不明显、人均耕地拥有量不高等原因,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同时,由于劳动力等粮食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我国粮食生产面临多重压力。这些情况都对维护粮食安全提出了新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决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势在必行。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10月19日09版)

材料二:

在一些单位的食堂,浪费食物的现象依然存在。除了饭菜分量大、饭菜不可口等理由,认为“我花了钱,我可以不吃”的人确有不少。小餐桌反映大问题,重提勤俭节约、反对浪费,十分必要。

勤俭节约不仅关乎私德,更与公德相连。食品浪费也是社会资源浪费,一旦相效成风,会败坏社会风气,甚至危及粮食安全。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接近粮食总产量的6%,这一数字对于粮食产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的我们而言不容小觑。

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尽管生活好了、腰包鼓了,但任何时候都不能允许有浪费行为。时下,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我们更需牢记筚路蓝缕的创业时光,勿忘红米饭南瓜汤的艰苦岁月,切莫让勤俭节约落空于口号、停留于纸面。

(摘编自王龙啸《莫忘勤俭节约》,《人民日报》2020年08月21日05版)

材料三:

法治是解决食物浪费、树立节约新风的重要方式。必须加强防治食物浪费立法,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全社会确立餐饮消费、日常食物消费的基本行为准则。以法治方式进行综合治理,减少和杜绝粮食收储过程中和食品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中的浪费现象,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和各相关环节中的粮食、食物、食品浪费行为,改变餐饮消费陋习,倡导以节约节俭为核心理念和价值导向的文明消费方式、生活方式。这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方针政策的必然要求和实际行动,也是得民心、顺民意之举,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反对餐饮浪费、树立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尚。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8月27日18版)

1.下列树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需要解决的首要民生问题。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触目惊心的餐饮浪费现象会直接危及粮食安全,要坚决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B.从国际上看,自然灾害和人为制造等原因,增加了国际粮食市场的不确定性;从国内看,人口多、耕地少等问题造成了粮食供需不平衡的局面。
C.小餐桌反映大问题,浪费食品也是在浪费社会资源,一旦互相效仿成风,会加重我国粮食产需“紧平衡”的态势。
D.任何时候都要勤俭节约,都不允许有浪费行为。不能让勤俭节约只停留在形式上,而应该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 指出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国内外粮食问题所面临的危机,强调要始终有忧患意识,不能放松粮食安全这根弦。
B.材料二,针对一些单位食堂的浪费现象,分析了一些人浪费食物的理由和心理,强调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必要性,指出要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C.材料三,加强防治食物浪费立法,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等举措,得民心、顺民意,是保障国家安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节约新风的重要途径。
D.综合三则材料来看,勤俭节约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与社会风气息息相关。每一个公民应该牢固树立节约粮食的意识,践行勤俭节约的社会公德。
3.怎样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文明新风尚?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2021-03-05更新 | 7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前,全民健身理念逐步成为一种社会主流认识。民众参与,已从要我健身的被动锻炼转化为我要健身的主动作为,健身已成为人们追求文明生活方式的一种时尚。

然而,在全民健身的热潮中仍存在着一些认知偏差,比如朋友圈病态追求瘦身、打卡漫画腰、反手摸肚脐等一系列挑战活动,引起不少人跟风模仿,这传递的是畸形审美下对身材管控的焦虑。部分自媒体在营销过程中为了博取流量,打出诸如每天坚持这个动作,就比同龄人活得久之类的吸睛标题,消费人们的健身热情,传播野路子锻炼方法,其安全性、规范性有待考证。

健身可贵,科学为先。人们在开展自我健康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事与愿违的情况。如果运动强度过低,没有锻炼效果,属于无效健身。但长时间大强度的运动,则过犹不及,导致身体机能失调、免疫功能下降、运动损伤增加。

(摘编自杨蓉《无效健身、过度健身都是假健身》)

材料二:

8月8日,第三十二届夏季奥运会落下帷幕。今年8月8日,也是第十三个全民健身日,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与全民健身的理念相逢。

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勇于挑战敢于拼搏,频创佳绩,传递出激荡人心的力量;奥运落幕,中国体育代表团载誉归来,不少运动员分享的健身视频走红网络,网友看后纷纷点赞。场上拼搏,场下自律,很多人为奥运健儿的拼搏所感动,将观赛热情化为锻炼动力,纷纷加入健身行列。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逐步增多,人民群众通过健身促进健康的热情日益高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2%。

正如今年全民健身日的主题: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竞技体育通过奥运舞台产生的辐射效应,带动了全民健身战略深入实施,对于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充分发挥体育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综合价值与多元功能作用显著。就在本届奥运会期间,《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印发,未来5年将着力解决全民健身区域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等问题,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

还有不到半年时间,北京冬奥会将拉开大幕。届时,中国冬奥健儿将在冬奥会赛场与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展开竞技交流,以此为契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也将逐步成为现实。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体育将为人们的生活增添更多光彩。

(摘编自史哲《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

材料三:

国务院日前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就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作出部署。

《计划》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综合价值与多元功能。

《计划》明确,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更加便利,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各运动项目参与人数持续提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名,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

(摘编自《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健身既是人们保障健康的方式,也是民众提高生活质量和追求文明生活的方式。
B.不当挑战活动反映出畸形审美下人们对身材管控的焦虑,甚至会损害身体健康。
C.北京冬奥会有助于冰雪运动的发展、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实施。
D.2025年我国将建立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能完全满足民众的健身需求。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全民健身理念正成为我国社会的一种主流认识,民众参与健身的主动性明显增强,都能正确地开展自我健康管理。
B.尽管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场地设施增多,但全民健身区域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等问题仍存在。
C.全民健身理念与奥运会“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追求相同,故而今年全民健身日主题定为“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
D.我国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是根本之策。
3.如何促进全民健身的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2-03-01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