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0 题号:1486816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江子一,字元亮,济阳考城人。子一少慷慨有大志。家贫,以孝闻。苦侍养多阙,因终身蔬食。仕梁起家为王国侍郎、奉朝请。上书言事,为当轴所排,乃拜表求入北为刺客。武帝异之。又启求观书秘阁,武帝许之,有敕直华林省。其姑夫左卫将军朱异权要当朝,休下之日,宾客辐凑,子一未尝造门,其高洁如此。为遂昌、曲阿令,皆著美绩。后为南津校尉。弟子四,历尚书金部郎,大同初,迁右丞。兄弟性并刚烈。子四自右丞上封事极言得失武帝甚善之令尚书详择施于时政左户郎沈炯少府丞顾玙尝奏事不允帝厉色呵责之子四乃趋前代炯等对,对甚激切。帝怒呼缚之,子四乃据地不受。帝怒亦歇,乃释之,犹坐免职。及侯景攻陷历阳,自横江将度,子一帅舟师千余人于下流欲邀之。其副董桃生走,子一乃退还南洲,收余众步赴建邺,见于文德殿。已而贼亦至。帝怒之,具以事对,且曰:“臣以身许国,常恐不得其死,今日之事,何所复惜?不死阙前,终死阙后耳。”子一启太宗曰:“今贼围未合,可击之;迨贼垒立,无所用武也。请开承明门出战。”帝许之。子一及弟尚书左丞子四、东宫直殿主帅子五并力战直前。子一乃身先士卒,抽戈独进,群贼夹攻之,属者莫敢继。贼坐甲不起。子一引槊撞之,贼纵突骑,众并缩。子一刺其骑,骑倒槊折,贼解其肩,时年六十二。弟曰:“与兄俱出,何敢独旋?”乃免胄赴敌,子四槊洞胸死;子五伤脰,还至堑一恸而绝。贼义子一之勇,归之,面如生。诏曰:“祸故有闻,良以矜恻,死事加等,抑惟旧章,可赠子一给事黄门侍郎,子四中书侍郎,子五散骑侍郎。”侯景平,世祖又追赠子一侍中,谥义子。

(节选自《南史·江子一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四自右丞上封/事极言得失/武帝甚善之/令尚书详择/施于时政/左户郎沈炯/少府丞顾玙尝奏事不允帝/厉色呵责之/
B.子四自右丞上封事/极言得失/武帝甚善之/令尚书详择/施于时政/左户郎沈炯/少府丞顾玙尝奏事不允/帝厉色呵责之/
C.子四自右丞上封事/极言得失/武帝甚善之/令尚书详/择施于时政/左户郎沈炯/少府丞顾玙尝奏事不允/帝厉色呵责之/
D.子四自右丞上封/事极言得失/武帝甚善之/令尚书详/择施于时政/左户郎沈炯/少府丞顾玛尝奏事不允帝/厉色呵责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家,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与成语“白手起家”中的“起家”是一样的。
B.当轴,比喻官居要职的当权者。古汉语中当涂、当路、用事都有“当权”之意。
C.免胄,脱下头盔。古代将士的行礼方式。古称帝王或贵族的后代,也叫“胄”。
D.追赠,一般是指给已己死的官吏追封官爵,与按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的谥号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子一以孝闻名,尽心侍亲。他家中贫困,经济拮据,因为奉养父母缺少足够资粮,于是便终身吃粗茶淡饭。
B.江子一不慕权贵,政声良好。他从不拜访他位居权要的姑父左卫将军朱异,他曾担任两县县令,颇有政绩。
C.江子一性情刚烈,敢于言事。他曾因上书言事,被官居要职的大臣排挤,还因与皇帝发生激烈对抗而被免职。
D.江子一忠君爱国,一门忠烈。他作战勇敢,视死如归,其弟子四、子五,皆是大勇之人,后都死于侯景之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休下之日,宾客辐凑,子一未尝造门,其高洁如此。
(2)今贼围未合,可击之;迨贼垒立,无所用武也。
5.江子一是古代著名爱国英雄。《梁书》评价其“捐躯殉节,赴死如归”,文中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请根据文本简要说明。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章邯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至咸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赵高果使人追之,不及。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

赵将陈馀亦遗章邯书曰:“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坑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攻多,秦不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夫将军居外久,多内隙,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且天之亡秦,无愚智皆知之。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此孰与身伏斧质,妻子为戮乎?”

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渡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项羽悉引兵击秦军纡水上,大破之。

章邯使人见项羽,欲约。项羽召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军吏皆曰“善。”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墟上。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使长史欣为上将军,将秦军为前行。

到新安。诸侯吏卒异时故徭使屯戍过秦中,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
B.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
C.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
D.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章邯军棘原”与“沛公军霸上”(《鸿门宴》)两句中“军”的含义相同。
B.“秦不能尽封”与“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赤壁赋》)两句中“尽”的含义不同。
C.诸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诸侯源自分封制,周代按爵位高低可将诸侯分公、伯、侯、子、男五等。
D.孤,古代诸侯、君王的自称谦辞。春秋时,诸侯平常自称寡人,有凶事则称孤。后来逐渐演变为无区别。秦汉时君王称孤者较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将陈馀用白起、蒙恬功高而被害的前车之鉴劝说章邯投降项羽。
B.章邯因国内奸臣当道、二世昏聩而投诉无门,加重了疑惧。
C.项羽虽然数次大败章邯军队,但军中粮草不足,于是同意了章邯的请求。
D.秦兵投降项羽后,因被诸侯联军慢待、也担心在国内家人的安危而心生悔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
②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
5.项羽为何决定将众多秦军官兵杀掉?
2023-04-23更新 | 9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中敷,大兴人,初名中孚。燕王举兵,以诸生守城功,授陈留丞。擢工部员外郎。仁宗监国,命署部事,赐今名。迁江西右参议。宣德三年迁山东右参政,进左布政使。质直廉静,吏民畏怀。岁大侵,言于巡抚,减赋三之二

正统改元,父忧夺情,俄召拜户部尚书。帝冲年践阼,虑群下欺己,治尚严。而中官王振假以立威,屡摭大臣小过,导帝用重典,大臣下吏无虚岁。三年讽给事御史劾中敷与左侍郎吴玺等,下狱,释还职。

六年,言官劾中敷专擅。诏法司于内廷杂治。当流,许输赎。帝特宥之。其冬,中敷、玺及右侍郎陈嫦请以供御牛马分牧民间。言官劾其变乱成法,并下狱论斩。诏荷校长安门外,几十六日而释。瓦剌入贡,诏问马驼刍菽数,不能对,复与玺、瑺论斩系狱。中敷以母病,特许归省。明年冬,当决囚,法司以请。命玺、嫦戍边,中敷俟母终其奏。已,释为民。

景帝立,起户部左侍郎兼太子宾客。时方用兵,论功行赏无虚日。中敷言府库财有限,宜撙节以备缓急。帝嘉纳。景泰四年卒。尚书。

中敷性淡泊,食不重味,仕宦五十年,家无余资。

子琏,正统十年进士。授刑科给事中,累官太仆寺卿。耻华靡,居官刚果。左迁辽东苑马寺卿,卒。

子机,幼有孝行。成化十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正德中,代张彩为吏部尚书,以人言乞归。起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流贼犯江上,众议择将。适都督李昴自贵州罢官至,机即召任之。昂以无朝命辞机曰机奉敕有云敕所不载听便宜此即朝命也。众服其胆识。致仕归,卒。

(节选自《明史·刘中敷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昂以无朝命/辞机日/机奉敕/有云敕所不载/听便宜/此即朝命也/
B.昂以无朝命辞/机日/机奉敕/有云敕所不载听/便宜此/即朝命也/
C.昂以无朝命辞/机日/机奉敕有云/敕所不载/听便宜/此即朝命也/
D.昂以无朝命/辞机日/机奉敕有云/敕所不载/听便宜/此即朝命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夺情:又称夺情起复,是中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
B.践阼:l.走上阼阶主位;2.亦作“践胙”、“践祚”,解释为即位、登基。文中是第二个意思。
C.赠:追赠,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官爵或荣誉称号等。文中明景帝在刘中敷死后,追赠他为尚书。
D.致仕:被朝廷免职。文中刘中敷之子刘机在没有朝廷命令的情况下,擅自任命被免职的李昂为将,因此被追究而免职归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中敷历任多朝,为官数起数落。早年因军功而获职,曾升迁至户部尚书,后来多次因弹劾被下狱治罪,曾释罪为民。
B.刘中敷勤于公事,敢于言事。他曾因奏请将御用的牛马分给民间牧养而获罪,也曾因过问瓦剌朝贡之事而被捕入狱。
C.刘中敷性情淡泊,为人清廉,生活简朴。他为官五十年,却不曾为家人留下什么家产,自己吃饭也不要两个菜肴。
D.刘中敷育子有方。儿子刘琏、刘机均考取了进士;刘琏生活简朴,性情正直,颇有父风,刘机善于决断,为他人所钦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质直廉静,吏民畏怀。岁大侵,言于巡抚,减赋三之二
(2)言官劾其变乱成法,并下狱论斩。诏荷校长安门外,凡十六日而释。
5.从文章内容来看,正统初年吏治苛刻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2020-10-17更新 | 11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虞世南,会稽余姚人也,贞观初太宗引为上客因开文馆馆中号为多士咸推世南为文学之宗投以记室与房玄龄对掌文翰尝命写《列女传》以装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书之,一无遗失,贞观七年,累迁秘书监。太宗每机务之隙,引之谈论,共观经史,世南虽容貌懦弱,如不胜衣,而志性抗烈,每论及古先帝王为政得失,必存规讽,多所补益。及高祖晏驾,太宗执丧过礼,哀容毁悴,久替万机,文武百寮,计无所出,世南每入进谏,太宗甚嘉纳之,益所亲礼,尝谓侍臣曰:朕因暇日,每与虞世南商榷古今。联有一言之善,世南未尝不悦;有一言之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若此,朕用嘉焉、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忧不治?太宗尝称世南有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词藻,五曰书翰。及卒,太宗举哀于别次,哭之甚恸。丧事官给,仍赐以东园秘器,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太宗手敕魏王泰曰:虞世南于我,犹一体也,拾道补阙,无日暂忘,实当代名臣,人伦准的。吾有小善,必将顺而成之;吾有小失,必犯颜而谏之。今其云亡,石渠、东观之中,无复人矣,痛惜岂可言耶!未几,太宗为诗一篇,追思往古理乱之道,既而叹曰:钟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朕之此篇,将何所示?因令起居禇遂良诣其灵帐读讫焚之,其悲悼也若此。又令与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李靖等二十四人,图形于凌烟阁。

(选自《其观政要·卷二·论任资》)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贞观初/太宗引为上/客因开文馆/馆中号为多/士咸推世南为文学之宗/授以记室与房玄龄/对掌文翰/
B.贞观初/太宗引为上客/因开文馆/馆中号为多/士咸推世南为文学之宗/授以记室与房玄龄/对掌文翰/
C.贞观初/太宗引为上客/因开文馆/馆中号为多士/咸推世南为文学之宗/授以记室/与房玄龄对掌文翰/
D.贞观初/太宗引为上/客因开文馆/馆中号为多士/咸推世南为文学之宗/授以记室/与房玄龄对掌文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秘书:协助领导处理日常事务和各种办公室繁杂事务的专业人上。
B.晏驾:晏,迟。原指宫车迟出,文中为帝王死亡的隐晦说法。
C.补阙:阙,缺点错误:文中指填补缺漏,匡正君王言行的错失。
D.起居:官名,执掌记录君王的口常言行,以备后人修史之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世南曾经受命书写《列女传》用来装饰屏风,当时没有现成的书,虞世南就凭记忆将书默写了出来,竟没有一点差错。
B.虞世南外表弱不禁风,一副书生模样,性情却十分刚烈,每次与太宗谈论起历代帝王的政治得失,都能够有所规劝讽喻。
C.当太宗操劳丧事过度,形容憔悴,国事有所耽误之时,文武百官无计可施,而虞世南每次进宫进谏,唐太宗都欣然接受。
D.太宗曾经对侍臣表达他对虞世南为人诚恳的欣赏,并认为朝中没有一个大臣能像虞世南那样,以致于自己还要忧心天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有小善,必将顺而成之;吾有小失,必犯颜而谏之。
(2)既而叹曰:“钟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朕之此篇,将何所示?”
2022-02-18更新 | 1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