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新闻、通讯、访谈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6 题号:149069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同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1”的突破。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摘自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将“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列入2035年远景目标。古往今来,正是永不停步的“变革和创新”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自然科学的历史才是人类真正的历史。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既是我们坚定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十四五”即将起航,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

(摘编自黄维《创造更多科技自立自强的中国经典》)

材料三:

“十三五”期间,安徽新获批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以及“认知智能”“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两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2019年至2024年累计投入4亿元,每年安徽省投入600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匹配资金2000万元,重点围绕信息、能源、环境、健康、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与农业等相关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安徽,各类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研发出的“高精尖”产品可谓琳琅满目:整体性能国际先进的有毒有害气体全方位光学监测系统技术设备,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安装1300余套,实现新增产值5.7亿元;高功率密度自适应双模式逆变器/变流器,功率等级提升至单机152千瓦,最高效率提升至99.17%,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规模化生产后将带来每年10亿元左右的产值:大米全景品质分析仪、“CI”系列人工智能色选机、K2系列人工智能履带色选机等产品,用户覆盖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经济收入超过10亿元。

(摘编自《做大基础研究“蛋糕”,激活创新源头活水》,《科技日报》202139日)

材料四:

北京最大的优势是科技和人才优势:北京有全国将近一半(47%)的两院院士,每年的国家科技奖励一等奖和每年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中大概有一半来自北京,北京人工智能领域有效发明专利居全球首位。经过“十三五”时期不懈的努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取得了重要进展。“十四五”期间,北京将通过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区块链、生物技术、集成电路等优势领域率先占据制高点,全力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推进在京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化发展,加快建设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到203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斯中心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全球领先,形成国际人才的高地,切实支撑我国建设科技强国。北京将发挥经开区、顺义区产业基础优势,积极承接三大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简称“三城”)创新成果外溢,鼓励企业到“三城”聘请“科技副总”,一方面提升企业自身科技创新水平,另一方面也能更好促进科学城的成果落地转化。数据显示,经开区年均承载“三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余项,累计产业化项目52项,投资总额430亿元。

   (摘编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设定时间线》,《中国科技报》202127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面前,我国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既是坚定的选择,也是唯一选择。
B.安徽省重视科技创新财政投入工作,还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匹配资金,大力扶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C.安徽省各类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研发出的“高精尖”产品种类众多,水平国际领先,具有经济价值。
D.“十四五”期间,北京将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区块链等优势领域率先占据制高点。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提出有深刻背景和重要意义,因此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B.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已经全球领先,只要未来充分发挥其作用,就可以支撑我国建设科技强国。
C.北京将积极承接创新成果外溢,鼓励企业聘请“科技副总”,有利于提升企业科技竞争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D.通过材料三、四的对比可见,如果安徽省能加大引进科研人才的力度,可能会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安徽省与北京市的科技自立自强工作内容有哪些共通之处?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知识点】 新闻、通讯、访谈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教育部于2019年2月举行发布会,介绍2018年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据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保持高位,大班额、超大班额比例继续下降,如期实现了“2018年底基本消除超大班额”的工作目标。根据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9万所,比上年增加了5128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76亿人,比上年增加了53597万人。全国各级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经过40年改革和发展,我国教育基本解决了规模和数量问题,目前进入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阶段。

(选自《北青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有删改)

【材料二】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难点在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切实提高乡村教育发展水平。近年来,国家实施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出台了全面加强乡村学校建设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促进了教育公平。

(选自·董洪亮·张·烁《义务教育:破解“乡村弱”“城镇挤”》,有删改)

【材料三】

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基础上,“杏坛传声”平台应用统计软件,为我们呈现了2017年我国各个地区的招生录取比例,以及各类高校在中国地图上的分布情况,也即我们说的高校分布地图。

地区高考人数本科计划人数(万)本科录取率本科学校数量211学校数量985学校数量
北京6.063.7161.22%67268
上海5.104.6891.76%39115
天津5.83.4659.66%3032
吉林14.308.8762.03%3731
江苏33.0116.7250.65%78112
陕西31.9013.5342.41%5683
湖北36.2012.5734.72%6872
湖南41.0814.9536.39%5243
广东73.0025.2134.53%6442
四川58.2817.5230.06%5152
山东72.0020.4428.39%6732
安徽50.2014.4628.80%4531
河南86.3022.6826.28%5510
河北43.6216.136.91%6110
江西36.4912.0633.05%4310
贵州41.206.9516.87%2910

(选自凤凰资讯《地图你看过,高校分布地图你看过吗?》,有改动)

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最高阶段,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龙头,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中央要管好统筹规划、战略布局、宏观调拉和目标定位,各地要指导好高校的办学,服务好办学。

(选自张珏(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思考》

【材料四】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职业教育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鼓励更多应届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

实践证明,对一个人来说,掌握一门技术,就有了谋生的本领,对一个贫困家庭而言,拥有一个技工,就有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对一个国家而言,当大量劳动力拥有了专业技能,经济发展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当前,我国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0年保持在95%以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超过90%,在消除贫困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m%,起到了火车头作用。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减贫脱贫,保护弱势群体,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目前,这一中国经验的重要性已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

可以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既是发展之计,也是民生之计。我们看到,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到之前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从1+X证书制度试点到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近期诸多职业教育发展新举措密集发布,形成了推动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矩阵”。政策是发令枪、是催征鼓,当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路和重点已经明确,关键是细化责任、狠抓落实,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职业教育从数量扩张转变为质量提升,真正走进春天。

(选自中国教育新闻网《职业教育开启“高光时刻”》)

1.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概括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和上海高校密集,211院校的数量更是超过表格中湖北以下省份的总和,这也许与它们分别作为我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密切相关。
B.广东、山东、河南三省高考人数众多,本科录取率却比较低,这说明这些省份的考生被本科院校录取的难度更大,没有被公平对待。
C.从211和985院校所在的省市来看,北京名校云集,一些高考大省却只有一所211高校,无985高校,可见我国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还不均衡。
D.从不同省市本科录取率来看,一些省市的本科招生录取率比较高,而某些省份的本科招生录取率比较低,这说明不同省份的教育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保持高位,各级各类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目前解决了教育的规模和数量的问题,已经进入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阶段。
B.为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成为了当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C.《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认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类型不同,地位相当,但职业教育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重要。
D.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公布了诸多职业教育发展新举措。只要细化责任、狠抓落实,职业教育就会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真正走进春天。
3.如何全面实现教育强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19-05-08更新 | 9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京冬奥会可谓一场细节之处见真章的传统文化盛宴。国宝大熊猫和传统红灯笼,被艺术加工成招人喜爱的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篆刻和汉字巧妙融合进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造型中,灵动飘逸的冬奥会徽应运而生;长信宫灯、同心圆玉璧、青铜礼器等传统元素,植入火种灯、奥运奖牌、火种台的设计中。奥运场馆更是创造性地将传统吉祥物如意和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融入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和首钢滑雪大跳台设计中。水墨山水画描绘出的奥运国风战袍,一笔一画勾勒出中国式审美与志趣。通过大量的细节、精彩的瞬间,北京冬奥会成为世界感知中华文化新的重要窗口。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积淀、薪火相传与发展创新。不管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一次次登上世界舞台,促进了世界文化交流发展,也为世界文化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着深厚的文化自信。作为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蕴含着民族最根本的思想基因,深藏着民族最丰富的道德资源,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文化的日益繁荣,绝不意味着排斥外来文化。相反,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收一切外来优秀文化才是中国文化自信的表现。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到此次冬奥会讲述新时代中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期待和展望,从我们,从讲历史向未来,中国的文化自信就是在这种真实、立体和全面的展示中不断深刻、不断具体。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世界需要自信的中国,文化自信的中国也将推动世界更加多元包容发展。

(选自《学习时报》,有删节)

材料二: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随着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的临近,浓厚的节日气氛已扑面而来。821日上午,作为七夕节的重头戏——2020年广州乞巧文化节在广州天河珠村明德堂举行了开幕仪式。

乞巧习俗已有上千年历史,广州乞巧文化节从2005年举办至今,已在全国享有盛誉,不仅成为广州市民过七夕节的必选项,更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和海外华侨。除了七夕节之外,春节有迎春花市、端午节有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元宵节有广府庙会……广州把传统节日过得越来越热闹,越来越深入人心。

我们常说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表现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春节、清明、中秋、端午等中华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隐藏着独属于中国人的文化密码,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情感,既是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扇窗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过好每一个传统节日,让传统节日活力四射,我们的文化自信也就有了依托。

传统节日大多与时令相关,也有独特的文化载体,比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牛郎织女的故事流传至今,七夕节自然会成为情侣们的纪念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以至每逢重阳登高日,白云山都不得不交通管制。人们喜欢李子柒,正是因为在写春联、吃粽子这样的仪式背后有着最美好的情感寄托。

曾经有段时间洋节盛行,传统节日式微,是因为商业文化的大举入侵,而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渐行渐远。今年的乞巧文化节,不仅有生活美学市集,有集科技、潮流、环保于一体的现代光影艺术展示出的民俗文化,还有王者荣耀围绕中国传统节日和节气打造的荣耀中国节。通过这些别开生面的表达,人们才能近距离感知传统文化之美,传统节日才能越来越吸粉。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既需要政府积极倡导、大力支持,也要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形成合力。在文创市场化的带动下,历经五百年沧桑的故宫成为网红,也让传统文化加速传播。同样,节日经济也可以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推手。政府可以引导企业生产、制造、销售文化衍生品,举办各类节日文化活动,让传统节日文化更贴近生活,让人们发自内心地喜爱和认同传统节日。

(选自《广州日报》,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须建立在拥有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兴盛的基础之上。
B.无论是冬奥吉祥物,还是奥运场馆,抑或是会徽,它们的设计均饱含中华传统文化元素。
C.北京冬奥会作为世界感知中华文化重要窗口的重要意义,甚至已超出体育竞技意义本身。
D.广州乞巧文化节之所以越发深入人心,与节日中所隐含的文化密码和独特情感密不可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对北京冬奥会会徽的相关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印鉴“BEIJING2022”汲取中国书法与剪纸特点,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也体现了与会徽图形的整体感和统一性。
B.会徽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浪漫的西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
C.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
D.会徽中舞动的线条,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直接体现中国文化自信的一项是(     
A.近年来,圣诞节、复活节等西方节日不再盛行,年轻人越来越关注七夕、中秋等中国的传统节日。
B.在乌克兰基辅国立语言大学,很多职场人忙完一周工作后,都会不约而同地走进孔子学院的课堂。他们充分理解到中国人口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深刻内涵。
C.放眼当下,00后、90后是最关注国风文化的人群,他们身着汉服,吃国潮食品,听国潮音乐,看国潮综艺,不少“后浪”们以更多更新颖的方式与“国潮”亲密接触。
D.壬寅伊始,立春之时。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诗情画意”惊艳世界,元宵节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用古筝奏响《茉莉花》……时光见证东方大国的奋进雄姿。
4.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并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
2022-06-02更新 | 5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来源于《中国环境报》)
材料二:

“每年6月-10月,是亚马孙地区的旱季,也是这一地区森林火灾高发的时段。2019年旱季的干燥程度与往年相比并无太大差别,但出现的火灾数量却远超出预期。”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全球发现与保护科学中心主任格里戈阿斯内指出。

据了解,一名检察官调查火灾起因时发现一份报纸广告,内容是鼓励农民参与8月10日的“放火日”,在当天大面积烧林开荒,向总统展示他们的劳动意愿。数据显示,就在“放火日”这天,当地火情飙升300%。

巴西帕拉州一处片状的着火区域位于新普罗格雷索镇附近。小镇顺着一条牧场和农田聚集的高速公路呈南北走向,在高速公路的西边,蜿蜒的道路连接着一排深入雨林的小型矿井。人类土地利用痕迹明显的地方,也恰恰是火灾的活跃地段

“亚马孙河流域很难自然起火,但在农业开垦、放牧或者砍伐的过程中清理土地时放的火,常常引起火灾。同时,火势容易失去控制,尤其是在7月-11月的干燥季节。”保罗莫迪霍表示,好在2019年并没有特别干旱,否则场面将更加难以收拾。

(摘编自《中国环境报》)


材料三:

为何大火燃烧3周,巴西政府动作却慢半拍?分析人士认为或与两个原因有关。首先,当地林业专家指出,公众解读信息有误。亚马孙大火并非连烧3周,而是多场火灾断断续续烧了3周。旱季起火并不罕见,据巴西官方的消防报告,仅8月13日-8月20日,就有14万起火灾报警。只是火势一直未得到控制,进一步演变为雨林大火。其次,有农业专家指出,这可能跟农产品竞争有关系。巴西与法国同为农业大国,两国一直以来在自贸问题上存在竞争关系,此次火灾的“口水战”再次令两国矛盾升级。

2019年6月28日,南美地区最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南方共同市场与欧盟共同宣布。双方就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协定还需各国议会批准后才能生效。如果贸易国因为亚马孙雨林火灾向巴西发难,巴西的农贸业将遭受重创。

(摘编自《中国环境报》)


材料四:

持续几周的亚马孙雨林大火释放出的烟雾会对周边地区产生严重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南美洲的气候。英国牛津大学生生系统科学家YadvinderMalhi指出,近期南美降雨可能会减少,从而加剧旱季的干旱,导致更严重的旱灾。从长期来看,森林大火的碳排放也会加剧全球变暖,但这方面的影响较难量化。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全球发现与保护科学中心主任格里戈·阿斯内表示,“热带雨林的破坏以及林火的增多是陆地上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杀手,光是今年,巴西就已经损失了几十万种植被与动物。”

在亚马孙,多样的生态系统和复杂的水文让雨林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并对全世界生物有着直接影响。人们对亚马孙的重视和保护却远远不足。亚马孙雨林是“地球之肺”,它的健康关乎你我的未来。

(摘编自《中国环境报》)

1.下列各项中不能佐证“亚马孙雨林大火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一项是
A.亚马孙地区的旱季是这一地区森林火灾高发期,2019年,亚马逊地区共发生57509起火灾,火灾数量远远超出预期。
B.一份报纸广告中鼓励农民参与8月10日的“放火日”,目的是向总统展示他们的劳动意愿。
C.人类土地利用痕迹明显的地方,也恰恰是火灾的活跃地段。
D.在农业开垦放牧或者砍伐的过程中以放火的方式清理土地。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亚马孙雨林共跨越九个国家和地区,近60%的面积在巴西境内,每年6月-10月是亚马孙地区的旱季,火灾高发。
B.亚马孙雨林火灾引起多方重视,为此巴西政府承诺派遣4.4万名士兵帮助扑火,同时引起英美等国专家和组织的关注。
C.面对亚马孙雨林大火,巴西政府动作迟缓,这可能与公众解读信息有误,以及巴西与法国之间的农产品竞争有很大关系。
D.亚马孙雨林大火关系到经贸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南方共同市场与欧盟就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
3.请结合材料分析亚马孙雨林大火可能带来的环境生态影响。
2020-01-21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