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
黑龙江 高三 二模 2021-04-30 35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以血缘为核心的共同体范式,家庭的特点是成员之间互动频繁、亲密无间、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具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和价值追求,体现为经济利益和价值取向的一致性。对于中国来说,我国进入文明社会并没有打破氏族血缘关系的脉络,而是由氏旅首领直接转化为奴隶主贵族,并建立起家邦式的国家。因此,古代中国社会是由家族走向国家,以血缘纽带维系奴隶制度的。

以血缘为中心的家庭共同体的建构,体现了人具有自然地“在一起”的能力,这是一种家庭伦理能力,是一种基于血缘情感认同的自然“在一起”的能力。

国家是政治共同体形成的伦理场域。作为政治共同体,国家的建立是以政权为核心、以共同利益为基础。在政治共同体中,人们尊奉共同的、强有力的政治权威,遵守相同的政治制度与法律法规,信守主流的道德规范,从而形成对政治共同体的敬仰和身份认同。

在中国传统社会,国家作为政治共同体首先树立的就是政权的威望。作为政治共同体,国家的“强大的威严”来自君主的内圣外王。如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其次是共同认可的文化基础。共同体的维系需要共同的精神内核,这种精神内核就是成员共有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最后是共同体意识。在中国传统社会,对于国家共同体来说,共同体意识就是精忠报国的忠诚意识,就是建立一种与国家休戚与共的价值共识。

天下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是一个开放性的共同体,其空间是至大无外的。作为开放性共同体的天下,秉持“无外”原则,通过兼容并蓄,让人们去敞开心扉追求共同的目的、利益和价值,这是人们“在一起”的社会伦理能力。

天下这一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一方面,天下意味着普天之下。另一方面,天下更是一个文化的概念。正如隋唐时期引入佛教,最终形成宋明理学时期儒释道的圆融互释。当然,天下更多的是一种对美好社会构想的理想和信念,是一种正义的道德担当和正气的人文情怀,正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最后,天下是一种眼界和境界,是一种哲学视野和看待世界的方法,诚如老子所说:“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天下共同体秉持开放无外的原则,正如《易经•系辞下》所言:“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是普天之下所有人的天下,古人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尚书•尧典》提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可以看出,这种天下观对我们解决当今世界逆全球化的乱象也是有帮助的,成为互利共赢的利益合作者和幸福创造者是人类面向未来、面对共同困境的唯一选择。

在中国传统社会,共同体建立的本机是家庭这一血缘共同体。以家庭为根基,由家及国,家国同构,形成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同样,放眼天下,以家为模型,达致“天下一家”,形成天下这一开放性共同体。

(摘编自王健崭《中国传统中三种共同体形态及其道德原则》)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家庭成员是以血缘为核心的共同体范式,彼此亲密无间、相互信任等是它的特点。
B.国家作为政治共同体,具有人们所需尊奉的强有力的政治权威和主流的道德规范。
C.自古以来,天下是一个开放性的共同体,其空间至大无外,秉持开放无外的原则。
D.家庭这一血缘共同体是共同体建立的本根,以家庭为根基就能够形成政治共同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对中国传统社会共同体形态的论述,由家、国到天下,逐层递进,层次分明。
B.文章引用孔子的话,证明国家作为政治共同体,需要共同认可的文化基础来维系。
C.文章对“国”的论证,使用“首先”“其次”和“最后"体现出清晰的论证思路。
D.文章阐释“天下”这一理念时,从多个角度入手,以引用论证为主要的论证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具有宜然地“在一起”的能力,这是-种家庭伦理能力,是一种基于血缘情感认同的自然“在一起”的能力。
B.在中国传统社会,对国家而言,共同体意识是精忠报国的忠诚意识,也是建立一种与国家休戚与共的价值共识。
C.天下作为开放性共同体,兼容并蓄,秉持“天下一家”理念,意味着必须强势推行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人们在“天下”理念中感受到一种天下为公,担当道义的人文情怀。
2021-04-28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同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1”的突破。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摘自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将“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列入2035年远景目标。古往今来,正是永不停步的“变革和创新”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自然科学的历史才是人类真正的历史。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既是我们坚定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十四五”即将起航,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

(摘编自黄维《创造更多科技自立自强的中国经典》)

材料三:

“十三五”期间,安徽新获批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以及“认知智能”“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两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2019年至2024年累计投入4亿元,每年安徽省投入600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匹配资金2000万元,重点围绕信息、能源、环境、健康、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与农业等相关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安徽,各类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研发出的“高精尖”产品可谓琳琅满目:整体性能国际先进的有毒有害气体全方位光学监测系统技术设备,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安装1300余套,实现新增产值5.7亿元;高功率密度自适应双模式逆变器/变流器,功率等级提升至单机152千瓦,最高效率提升至99.17%,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规模化生产后将带来每年10亿元左右的产值:大米全景品质分析仪、“CI”系列人工智能色选机、K2系列人工智能履带色选机等产品,用户覆盖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经济收入超过10亿元。

(摘编自《做大基础研究“蛋糕”,激活创新源头活水》,《科技日报》202139日)

材料四:

北京最大的优势是科技和人才优势:北京有全国将近一半(47%)的两院院士,每年的国家科技奖励一等奖和每年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中大概有一半来自北京,北京人工智能领域有效发明专利居全球首位。经过“十三五”时期不懈的努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取得了重要进展。“十四五”期间,北京将通过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区块链、生物技术、集成电路等优势领域率先占据制高点,全力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推进在京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化发展,加快建设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到203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斯中心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全球领先,形成国际人才的高地,切实支撑我国建设科技强国。北京将发挥经开区、顺义区产业基础优势,积极承接三大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简称“三城”)创新成果外溢,鼓励企业到“三城”聘请“科技副总”,一方面提升企业自身科技创新水平,另一方面也能更好促进科学城的成果落地转化。数据显示,经开区年均承载“三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余项,累计产业化项目52项,投资总额430亿元。

   (摘编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设定时间线》,《中国科技报》202127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面前,我国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既是坚定的选择,也是唯一选择。
B.安徽省重视科技创新财政投入工作,还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匹配资金,大力扶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C.安徽省各类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研发出的“高精尖”产品种类众多,水平国际领先,具有经济价值。
D.“十四五”期间,北京将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区块链等优势领域率先占据制高点。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提出有深刻背景和重要意义,因此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B.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已经全球领先,只要未来充分发挥其作用,就可以支撑我国建设科技强国。
C.北京将积极承接创新成果外溢,鼓励企业聘请“科技副总”,有利于提升企业科技竞争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D.通过材料三、四的对比可见,如果安徽省能加大引进科研人才的力度,可能会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6.安徽省与北京市的科技自立自强工作内容有哪些共通之处?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船橹

张皓然

子镇有好水。沿水而建的镇子大抵有两种结构:一种全然在水的一侧,另一种则任河流蜿蜒穿过,呈“怀抱”之势。子镇属于后者,两岸有人家,两岸都有烟火。

老张是位橹夫。虽说子镇水程短,橹夫也要有好膂力。老张矮而精壮,一对黑且壮硕的胳膊握住船橹便不再放松。夏天活儿多时,老张两条胳膊像水淬过的黑铁,抿着嘴唇朝着劲儿,手一送,再一送,不论船上满我的是货还是人,老张的小船都能像箭一样射出去。

如果拋开其他种种人们既定的、主观的经验来看,橹夫也大批分两类:一类是苦而不受待见的,一类是滋润过活的。老张过得滋润,属于后者,清晨随薄雾摆渡,傍晚伴斜阳归航。

子镇两岸零零散散百十号人家。邻里中也有爱占小便宜的,说好帮运两只鸡,最终却运了满船鹅。老张好脾气,真遇到别人吃自己短了,也不生气,提溜出茶壶来,喝一口毛尖茶。这茶多半是赶清明的时候,不知哪个占过便宜的人放在他家大门口的。老张也不糊涂,事情看得明白,自然笑口常开。

然而,最令老张高兴的不是能品得四邻八舍送来的明前茶,而是每天清晨而对的,作为一天伊始的“日常”——

子镇虽被一脉水环抱,但也分南北。南边离大城市更近,顺势发展快于北边。老张很早之前就从货物的流向看出了端倪:从北边运往南边的相对单一,大抵是鸡鸭猪羊等活物土产;从南边运往北边的五花八门,产于西城的电光火石,洋人常用的胭脂水粉,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物什,简直是应有尽有。

因为发展不平衡,北边家长们都乐意将娃送到南边读书。“新式学堂!教的是地理、数学!国文课学的是白话!”洗衣的李大娘乐意在船边和老张拉呱两句。

“哦,那不拜孔夫子了?”老张皱了一下眉。

“拜!学洋文,也学四书五经!”

老张忽地陷入沉默。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天晨雾将消太阳将起时,老张都要送一船咿咿呀呀的读书娃到南边的学堂。“嗯,嗯!多读书,书读好了才不看别人脸色,才能通晓一切事理。”老张大口吸着河上的湿气向一船娃娃宣告。

“通晓一切事理?张爷爷,孔夫子说四十才不惑呢!”

“哦,哦,这是孔夫子说的原话?”

“是呢。”有娃儿随声附和道。

“那好,那就听你们老师的,听孔夫子的!”老张不争辩。他仔细地想着孔夫子的这句话,突然发现自己作为橹夫,风里来雨里去,好像一不小心就上了年纪。那时光似乎都融化在水里,见不着影儿了。

更多的时候,娃娃们在船上背,老张便安静地听着,时而有水鸟喳喳地飞来旁听,老张便打一个犀利的呼哨:“走开走开,别误了娃儿们的前程。”娃娃们不买账,反责怪爷爷不识趣,赶走了他们对水鸟的消遣。

对于这一船学生,老张的心情是复杂的,在很远很远的从前,远到老张还是小张,胳膊不结实而被很多姑娘青睐的时候,老张的船在清晨是将学生从南运到北的。

“那时的学生,带的是书卷,喊的是先生,说的是‘回见’!”舢板上,老张和对桌的人说,“现在的学生,就是我每天送的,读洋文!古德猫宁!”

对坐的人,穿一件长褂,自斟自饮,没有搭话。

“前些日子李大娘和我说地理、数学啥的……杨先生,你说说地理是哈……地真的会是圆的?幸亏新学堂还学古文,要不几千年的根都没了!”老张并非有意贬低南学堂,他对知识向来敬重,只不过,先前把学生从南渡往北,如今却反道而行,这让他感到自己对不住杨先生。

对坐的人还是不说话,将杯中酒一仰脖饮尽,又拿酒壶倒满了。“地不是圆的……老张,渡船吧!”老杨带着铺盖书卷,要去南边。

“再等会儿,等学生!”

“哦!”先生应道。

天边渐渐染红,娃娃们踏着逐渐消散的雾气赶来。“张爷爷好……杨,杨先生也好!”姓娃们倏地站正:“杨先生也坐船啊?”胆子大的学生开口问道:“杨先生是去南边的学堂吗?”

“是啊。”端坐着的先生微微笑着。

见先生有笑意,娃娃们又骚动起来:“杨先生要去南边教课呀?”“若去,先生还教我们国文吧?”“对对对,南边的老师国文课教得一点儿也不好!”

杨先生笑而未答:“上船吧!给我讲讲你们都学了什么。”

老张嘿嘿笑着:“吆吆喝——开船喽——”

“老师……先生!看我们的课本!”

“先生,你小时候也学数学吗?”

“先生,国文课上,‘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我们老师就完全没讲懂!”……

先生含笑解答,娃娃们专心地听着,这情景令老张看得出神。

出了神的老张没有像往常一样理会追随在木船后叽叽喳喳的水鸟,只是一个劲儿地撑着他的橹……

(《小小说选刊》2020年第14期,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介绍子镇的地理特点,既能自然引出从事橹夫职业的老张,又为下文介绍小镇南北不同的发展情况做必要的交代,使行文更严谨。
B.老张听李大娘说起新学堂里的学习内容后,“忽地陷入了沉默”,是因为他觉得孩子们不应该去新式学堂学洋文,丢了中国几千年的根。
C.杨先生在去往新式学堂的途中受到孩子们的欢迎,这既反映出中国传统教育在当时受到极大冲击,也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依旧被认可。
D.小说善于从细微处反映时代特征。第7段写北边的家长更乐意为孩子选择新式学堂,以小见大,反映中国社会当时正发生着巨大变革。
8.小说末段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你认为作者刻画老张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21-04-25更新 | 4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马璘,岐州扶风人。少孤,流荡无业所。年二十,读汉马援传,至丈夫当死边野,以马革裹尸而归,慨然曰:使吾祖勋业坠于地乎?开元末,挟策从安西节度府,以奇劳,累迁金吾卫将军。至德初,王室多难,统精甲三千,自二庭赴凤翔。肃宗奇之,委以东讨。初战卫南,以百骑破贼五千众。从李光弼攻洛阳,史朝义众十万阵北邙山,旗铠照日,诸将尤疑,未敢击。璘率部士五百,薄贼屯,出入三反,众不敌,乘之,贼遂溃。光弼曰:吾用兵三十年,未见以少击众,雄捷如马将军者!迁试太常卿。明年,吐蕃寇边,诏璘移军援河西。怀恩之叛,璘引还,间关转斗至凤翔,虏围已合,节度使孙志直婴城守。璘令士持满外向,突入县门,不解甲出战,習城阵。虏溃,率轻骑追之,斩数千级,漂血丹渠。帝引见尉劳,擢兼御史大夫。永泰初,拜四镇行营节度、南道和蕃使。俄检校工部尚书,北庭行营、邠宁节度使。元日,有卒犯盗,或曰宜赦,璘曰:赦之,则人将伺其目为盗。遂戮之。天大旱,里巷为土龙聚巫以祷,璘曰:旱由政不修。即命撤之。明日雨,是岁大穰。未几,徙泾原,权知凤翔、陇右节度副使,四镇、北庭如旧,复以郑、颍二州隶之。大历八年吐蕃内宼浑瑊战宜禄不利璘设伏潘原与瑊合击破之俘级数万进检校尚书右仆射。明年,入朝,李宰相,以检视左仆射知省事,进校风郡王。十一年,卒于军,赠司徒,谥曰武。初,泾军乏财,帝讽李抱玉让郑、颍,璘因得裒积,且前后赐赍无算,家富不赀;治第京师,侈甚,其寝堂无虑费钱二十万缗。及丧归,都人争入观,假称故吏入赴吊者日数百。德宗在东宫闻之,不喜。及即位,乃禁第舍不得逾制。璘家惧,悉籍亭馆入之官。其后赐群臣宴,多在璘山池。而子弟无行,财亦寻尽。

(节选自《新唐书·马璘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历八年/吐蕃内宼/浑瑊战宜禄/不利/璘设伏/潘原与瑊合击破之/俘级数万/
B.大历八年/吐蕃内宼浑瑊/战宣禄/不利/璘设伏潘原/与瑊合击破之/俘级数万/
C.大历八年/吐蕃内寇/浑瑊战宜禄/不利/璘设伏潘原/与瑊合击破之/俘级数万
D.大历八年/吐蕃内寇浑瑊/战宜禄/不利/璘设伏/潘原与瑊合击破之/俘级数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德,唐肃宗的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B.元日,即“初始之日”,现一般指农历正月初,在古代,又可别称为元朔、元正、岁旦、旦日、上元。
C.司徒,古代官职名,上古即已产生,主管籍田、徒役和民事等。东汉以后大多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D.东宫,一般指太子的居所,又称“储宫”。西汉时因太后的长乐宫在未央宫东,也用“东宫”指称皇太后。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璘年少失怙,弱冠矢志。他早年漂泊流浪没有固定的职业,后来以马援苗裔自励,折节从戎,终于建功立业。
B.马璘作战勇武,屡立奇功。他转战各方,取得卫南大捷、击败史朝义、平定怀恩叛乱、迎战吐蕃入侵,均能以少胜多。
C.马璘处事明断,反对陋俗。他反对因为在特殊的日子偷盗就持赦盗窃者,他认为久旱不雨不能靠巫术祈祷来解决。
D.马璘富而忘本,生活奢侈。他在拥有财富后大辟营建府第,规模逾越限定。他的子孙后代品行不端,最终耗尽家财。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处)
(1)璘率部士五百,薄贼屯,出入三反,众不敌,乘之,贼遂溃。
(2)帝讽李抱玉让郑、颖,璘因得裒积,且前后赐赍无算,家富不赀。
2021-04-25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宋诗,完成各题。

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

晏殊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排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注】①晏殊: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此时任应天府知府“宋仁宗亲政后官拜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成为宰相。
②游梁赋客:汉代梁孝王好宾客,一时才士多游梁园。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因时兴感,元巳清明将至未至之际,诗人在小径上独自徘徊。
B.颔联承接上文,渲染气氛,春雨清寒,景致清幽,正适合饮酒为趣。
C.颈联对仗工巧,将景物、感情、哲理艺术地融合在一起,耐人寻味。
D.尾联“赋客”代指张寺丞、王校勘,诗人将其比作梁园中的有才之士。
15.诗人的情感状态主要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1-04-25更新 | 2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也不愿意做出世俗小人的丑态,因为“________________”,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2)《蜀道难》中善用夸张手法,以“________________”极言蜀地隔绝封闭之久,以“________________”极言蜀道山路的曲折盘旋。
(3)《岳阳楼记》中通过阴晴变化,简练而又生动地写尽朝夕之间湖山景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4-25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教育培训制造和贩卖焦虑、909万大学生就业新压力、学生网络成瘾、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睡眠问题……今年全国两会,那些与千家万户、与青年切身利益联系紧密的问题,成了代表委员讨论的焦点。特别是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对诸多教育难点进行了回复后,教育问题更成了近几天的社会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2021全国两会青年期待调查显示,在受访者期待的各类两会议题中,教育仅次于就业,推在第二位。受访者最关注的教育问题是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发展(65.5%),一是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61.5%)。

教育部公布的最新统计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71万所,在校生2.89亿人,专任教师1792.18万人。(),也是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委员通迷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在回答教育的真谛问题时说:孩子只有分数,赢不了未来的大考;教育只关注升学率,国家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分数不是赦育的E内容,也不是根本目标。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息息相关 焦点 平衡 其次
B.休戚相关 焦点 均衡 然后
C.息息相关 热点 均衡 其次
D.休戚相关 热点 平衡 然后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国不仅在办大教育,更是在办强教育,质量、公平无疑是做大做强教育的核心
B.不仅我国在办大教育,更是在办强教育,公平、质量无疑是做大做强教育的核心
C.我国不仅在办大教育,更是在办强教育,质量、公平不止是做大做强教育的核心
D.我国不仅在办大教育,更是在办强教育,公平、质量无疑是做大做强教育的核心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委员通道”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夏日夜晚时分,凉风怡人,从栈桥上望去,只见黎明湖边的路灯排成了“之”字形。
B.新冠肺炎疫情下,“身着白衣,心有锦缎”,天使们的医者仁心让每个人为之动容。
C.纪录片《中国的宝藏》提供了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国际”表达。
D.广受好评的舞蹈《唐宫夜宴》再现了风靡于唐代女性面部的潮流妆容——“斜红妆”。
2021-04-25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词有词牌,即曲调。有的词调又因字数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体”。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_________,分三片的称三叠。按音乐节奏及字数多少又有令、引、近、慢之别。_________,早期的文人词多填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捣练子令》等;“引”和“近”一般比较长,如《江梅引》《阳关引》《祝英台近》《诉衷情近》等;_________,盛行于北宋中叶以后,有柳永“始衍慢词”的说法,词牌如《木兰花慢》《雨霖铃慢》等。

2021-04-25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新闻内容,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事件偶有发生,社会各界要求预防和惩戒低龄未成年人犯罪的呼声非常强烈。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1.给新闻拟写标题。要求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15个字。
22.请依据新闻内容,写新闻短评,要求不超过80个字。
2021-04-25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1921年嘉兴南湖上一条飘摇的小小红船,到2021年世界东方一艘领航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建设和改革的风雨洗礼,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建党百年之际,在《人民日报》公众号发布的一个《你为什么要入党》的视频报道中,一代代共产党人做出如下回答:

103岁的抗战老兵魏化民说:我是战争年代过来的人,不当亡国奴,就是我的初心。

78岁的水利工程师吴毓鸣说:投身祖国建设,祖国需要我到哪里,我就到哪里。

64岁的女高校长张桂梅说:让党的政策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是我的初心。

30岁的扶贫干部黄文秀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有信心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回顾建党百年历史,聆听优秀党员心声,你是否被这些朴素的思想、赤诚的情怀、高尚的情操、坚定的信念打动?生活在和平稳定、富强文明的新时代,你可曾思考过如何凝续党的精神血脉,继往开来再出发?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高中毕业在即,成年在即,请你带着自己的思考与情感、理想与愿景写一篇入党申请书,说明你为什么要入党。
要求:结合材料,确定立意,明确文体,注意格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04-25更新 | 28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学术论文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归纳要点,概括中心论述类文本
4-60.65新闻、通讯、访谈非连续性文本
7-90.4其他小说  分析结构,概括主题  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4欧阳修(1007-1072)  《新唐书》  文言文翻译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4晏殊(991-1055)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表现手法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190.65一般词语  标点符号  情境补写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200.65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21-220.65拟写新闻标题、一句话新闻  谈观点,写评论选择+表达
六、作文
230.4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