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外国文学 > 法国 > 莫泊桑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284 题号:149112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两个朋友

[法]莫泊桑

巴黎被普鲁士军队包围,古老的城市已经奄奄一息。鸟雀、老鼠全无了踪迹。

一天早上,肚内空空的钟表修理师莫利梭先生在大街上闲逛,遇到了针线杂货店老板索瓦日先生。他们因为钓鱼而相熟。

战前,每逢周日,两人时常肩并肩坐着,手握钓竿,双脚悬在水面上,消磨上半天的功夫,天高气爽时,余晖洒落大地,落日将天空浸染得一片血红,水中荡漾着绯霞美景,染红了河身,地平线上仿佛烈火一团在燃烧,两个朋友的脸儿也红得像火一样,那些在寒风里微动的黄叶似乎镀了金,此时此刻,索瓦日会笑着说:“多好的景致!”莫利梭的回答是:“比林荫大道的景致更美。”

他们进了一家酒馆。出来的时候,都很有了醉意。天气是暖的,和风拂面,吹得两人脸直发痒。

那位被暖气陶醉了的索瓦日先生停住脚步:“到哪去?”

“哪儿?”

“钓鱼啊!”

“可到什么地方去钓鱼呢?”

“老地方,那个沙洲。我们法国兵的前哨设在哥隆白村附近。我认识杜木兰团长,有他帮忙过去还不是小菜一碟。”

莫利梭高兴得直哆嗦:“好。算我一个。”于是他们分了手,各自回家取他们的渔具。

一小时以后,他们到了那位团长办公的别墅里。随后,他们带着一张通行证穿过了前哨,穿过了那个荒芜了的哥隆白村,就到了塞纳河的小葡萄园的边上。

对面的阿让德衣镇一片死寂,宛如坟墓。麦芽山和沙诺山的高峰俯临四周的一切。索瓦日指着那些山顶低声慢气地说:“普鲁士人就在那上面!”

他们弯着腰,张着眼睛,倒着耳朵,在地上爬着走,利用一些矮树掩护自己,然后举足狂奔来到河岸,隐身在干枯的芦苇丛中。四下里毫无响动,他们放下心来,动手钓鱼。

在他们对面是荒凉的马郎德洲,从前在洲上开饭馆的那所小房子现在关闭了,仿佛已多年无人问津。

索瓦日钓到第一条鲈鱼,随后他们时不时地举起钓竿。他们郑重地把这些鱼放在一个浸在水里的网袋里。一阵甜美的快乐透过他们的心,世上人每逢找到了一件久已被人剥夺的嗜好,这种快乐就抓住了他们。

晴朗的日光,在他们的背上洒下了它的暖气。他们不去思虑什么了,不知道世上其他的事了,他们只知道钓鱼。

瓦雷良山的炮声突然响起来了。

索瓦日耸着双肩说:“他们这会儿又动手了。”

莫利梭正闷闷地盯着他钓丝上的浮子不住地往下沉,忽然这个性子温和的人发起火来,愤愤地说:“像这样自相残杀,真是太蠢了。”

索瓦日回答道:“真是禽兽不如。”

接着他们开始讨论起来,讨论战争的大问题。炮火摧毁了好些法国房子,捣毁了好些生活,压碎了好些生命,结束了许多梦想、快乐、幸福。

然而,他们都张皇地吃了一惊,明显地觉得他们后面有人走动。转过眼来一望,四个黑洞洞的枪口正瞄着他们的脸。

他们被绑好,抬走,扔进一只小船里,最后渡到了对面的那个沙洲上。

在那所他们以为已无人理睬的房子后面,站着二十来个士兵。

一个小兵在军官的脚跟前,放下了那只由他小心翼翼地带回来的满是鲜鱼的网袋。那个普鲁士军官微笑着:“喂,先生们,我想你们两个是被派来侦查的奸细。你们以钓鱼为掩护,不过真倒霉,你们落入了我的手中,等待你们的将是被枪毙的命运。不过你们既然从前哨走得出来,自然知道回去的口令,我们做个交易吧,一个口令,两条性命。”

两个朋友靠在一起,呆立着,面无人色,四只手神经质地颤抖着,他们一言不发。

那军官接着说:“谁也不会知道这件事,你们可以平安地走回去。倘若你们不答应,那就非死不可,并且是立刻就死。你们,选择吧。”

他们仍然一动不动,依然一言不发。

瓦雷良山的炮声一直轰鸣不止。

两个钓鱼的人依然站着没有说话。那个普鲁士军官发了命令。随后来了12个兵士,站在相距二十来步远的地方。

军官接着说:“给你们一分钟时间考虑,就一分钟。”

随后,他突然站起来,伸出胳膊挽着莫利梭,把他引到了远一点的地方,压低嗓门说:“快点,那个口令呢?你那个伙伴什么也不会知道的,我可以装作不忍心的样子。”

莫利梭一个字也没回答。

那普鲁士人随后又引开了索瓦日,并且对他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索瓦日也没有说话。

两个朋友再次肩并肩紧靠在了一起,依然没有开口。

军官发了命令,兵士们举枪瞄准。

这时候,莫利梭的眼光偶然落在那只盛满了鲈鱼的网袋上面,那东西依然放在野草里,离他不过几步。

一道日光使得那一堆还能够跳动的鱼闪出反光。于是一阵悲伤教他心酸了,尽管极力镇定自己,眼眶里却已满是眼泪。

他结结巴巴地说:“永别了,索瓦日先生。”

索瓦日回答道:“永别了,莫利梭先生。”

他们互相握过了手,不可抑制地浑身发抖了。

军官喊道:“放!”

十二支枪合为一声响了。

他们的尸体被绑上石头,扔进了河里。河水飞溅,翻腾,荡开的涟漪向两岸扩去,接着,复归平静。一缕鲜红的血丝从水底升起。

瓦雷良山的炮声一直轰鸣着。

那位神色始终泰然的军官忽然望见了野草里那只盛满了鲈鱼的网袋,他笑了,喊道:“威廉,来!趁这些鱼还活着,赶快给我炸一炸,味道一定很鲜。”

(节选自《莫泊桑短篇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莫利梭听说可以去老地方钓鱼时既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可以解决饥饿问题,害怕的是前往的地方是封锁区,十分危险。
B.“炮火摧毁了好些法国房子,捣毁了好些生活,压碎了好些生命,结束了许多梦想、快乐、幸福”,作者借两人对战争的讨论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看法与态度。
C.“河水飞溅,翻腾,荡开的涟漪向两岸扩去,接着,复归平静。”两条生命转眼之间的消失,令人深感生命在战争面前多么微不足道,以此揭露战争的残酷。
D.这篇小说通过写两个法国平民相约钓鱼、一同钓鱼、钓鱼被杀的故事,揭露了普法战争给法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伤害。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并不着力战争场面的描写,只有三次“瓦雷良山的炮声”算是对战争的正面描写,以莫利梭和索瓦日的视角,借助听觉,来烘托出战争的紧张气氛。
B.“晴朗的日光,在他们的背上洒下了它的暖气。”通过环境描写,烘托出两人钓鱼时的愉快心情,以及放松了警惕,为下文被发现做铺垫。
C.小说精心设计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心理,譬如两次写到普鲁士军官的“笑”,都集中展现了军官的冷酷无情。
D.“两个朋友再次肩并肩紧靠在了一起,依然没有开口。”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两人并肩面对死亡、不离不弃的情谊。
3.小说第三段写了战前秋日垂钓一事,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4.以小见大是文学作品中常运用的表现手法,即通过“小事件””“小人物”“小事物”等来反映大主题。请结合本文具体分析。
【知识点】 莫泊桑 外国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雨伞(节选)

莫泊桑

倭雷依太太是个节俭的妇人。她丈夫是陆军部的一个主任科员,一直待在部里不离开,而原因不过是服从他妻子的命令,借此增加家里那些用不完的年金收入。

然而两年以来,他永远提着那柄打满了补丁的雨伞使得同事们发笑。他终于被他们的轻嘴薄舌恼昏了,只得强迫他妻子替他买一柄新的。她替他买了一柄八个半金法郎的雨伞,那是某家大百货商店做广告的货品。部里同事们看见那是成千成万扔在巴黎市内无人过问的东西,因此又来重新另开玩笑,倭雷依先生只好忍着一肚皮闷气痛苦地熬着。那柄伞简直毫不经用。不到三个月就成了废物,在他的部里,大家都把这件事当成笑料。有人并且把这件事编成了一首歌,从早到晚,从那座大建筑物的楼上到楼下,大家都听见有人唱着。

倭雷依气极了,吩咐他妻子买一柄价值二十金法郎的薄绸子的新伞,并且要她带了发票回来做证明。

她却买了一柄十八个金法郎的,愤愤地红着面孔交给她的丈夫。

扬扬得意的倭雷依在办公室里真正挽回了面子。

到了他夜间回家的时候,他妻子用一种放心不下的眼光瞧着雨伞向他说道:

“你不应该把橡皮圈箍在上面,那是要勒断丝筋的。这应该由你自己留心照顾,因为我不能够不到几天再买一柄新的给你。”

她拿着新伞把橡皮圈捋开,把伞衣摇散。但是她又吃惊了。在伞衣上发现了一个鹅眼大小的圆洞,那是一个被雪茄烟烧出来的焦痕!

现在,怒气塞住了她的嗓子,她简直说不出话了:

“你……你……你烧焦了……你的……你的雨伞。你……你……你真发痴了!你想把大家弄得倾家荡产!”

他自己觉得面色发青了,转过身子向她问:

“你说什么?”

“我说你烧焦了你的雨伞,瞧吧!”

她如同要和他打架一般扑到他跟前,激烈地把那个圆圆的小小焦痕放在他的鼻子下面。

瞧见那个焦痕,他不免呆住了,吞吞吐吐说道:

“这……这……这是什么?我不知道!我什么也没有做,我向你发誓。我不知道这柄雨伞是怎么搞的一回事!”

她现在嚷起来了:

“我猜着你在部里,一定拿着这柄伞玩耍,你做了变戏法的,你打开了给他们看。”

他答道:

“我只撑开了一回,让他们看看这柄伞真漂亮。就是这样。我向你发誓。”

但是她气得跳起来了,向他狠狠地大闹了一场,使那些爱和平的男子觉得家庭比弹丸如雨的战场还可怕一些。

她量了大小,在旧雨伞上割了一块颜色不同的旧绸子补上去;第二天倭雷依委屈地拿着这件经过修理的雨具出门了。到了部里,他就把它搁在柜子里,心里把它当作可怕的回忆一样不大惦记它了。

但是,他在傍晚时候回到家里,他的妻子便双手接住雨伞撑开来看,她发现伞已损坏得不可收拾,气得嗓子都噎住了。雨伞上穿了无数的小孔,那明明是烧成的,仿佛有人把烟斗里没有熄灭的灰倒在上面一样。东西是断送了,断送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哈!短命鬼!短命鬼!你特意这样做!真得让你看看我的厉害!你将来再也得不着这东西……”

于是一出闹剧重新开幕了。暴风雨似的演了一个钟头以后,他终于能够解释了。他发誓说他一点也不知道,说这件事只能是由于恶意或者报复而来。

门上铃子一响可把他救出来了。原来那是一个到他们家里吃夜饭的朋友。

倭雷依太太把情况告诉了那个朋友。

那位朋友是一个可怜的小资产阶级,忽然得着一种灵感,他说道:

“让您的保险公司赔偿吧。只要这损害是在您家里发生的,公司应当赔偿烧了的东西。”

听到这种主意,倭雷依太太的怒气完全平息了,她思索了一分钟,就向丈夫说道:

“明天,你在到部以前,先到慈爱保险公司让他们验明这柄雨伞的情况,再要求赔偿。”

倭雷依跳起来说道:

“算什么话,我这一辈子也不敢去!那十八个金法郎是丢定了的。没有什么可说。我们不会因为这就送了命的。”

倭雷依太太独自坐在家里,对于十八个金法郎的损失依然无法自慰。她把雨伞搁在饭厅的桌上,自己从四面瞧了一周,却得不到一个解决的方法。保险赔偿的念头时时刻刻回到她的心上来,不过,保险公司那些接待顾客的先生们的嘲笑意味的眼色,也是她不愿意去领受的,因为她一到社会上总感到畏怯,所以在必须和陌生人谈话的时候,她一出场就弄得手足失措,她脸上可以毫无来由地红起来。

然而这十八个金法郎的损失使她肉痛得像是被人割了一刀。她不想再去转念头了,不过这损失却始终沉痛地捶着她,怎样办呢?光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她简直打不定主意。随后忽然如同懦夫变成了勇士似的,她得着她的解决方法了。“我一定去,去了再说!”

不过应当在雨伞上花点功夫,使它所遭的灾害更为严重一点,那么她所提的主张才容易得到支持。于是她从壁炉台子上取了一根火柴,在伞骨之间把伞面烧去手掌大小那么几块;然后仔仔细细地把剩下的绸伞面卷起再用橡皮圈箍住,自己披上围巾,戴上帽子,提起快步走下楼来,向着保险公司所在的黎伏力街走去。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倭雷依先生面对部里同事们拿他用商店做广告的雨伞开玩笑一事只好忍着,直到这把雨伞烂了才向妻子提出了买雨伞的要求。
B.倭雷依先生在部里同事们面前炫耀雨伞漂亮,结果遭到了同事的恶意报复,在雨伞伞面上烧了一个个圆洞。
C.“一个到他们家里吃夜饭的朋友”这一人物的出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倭雷依太太向保险公司索赔的情节。
D.小说以“雨伞”为题,叙述了一系列发生在倭雷依太太身上与“雨伞”相关的事件,“雨伞”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2.小说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手法刻画倭雷依太太的形象?请分别举例分析这样描写的好处。
3.结合选文,分析文章加点词“节俭”的内涵。
2021-10-18更新 | 12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拉莱中尉的婚事

[法]莫泊桑

战役一开始,拉莱中尉就从普鲁士人手中缴获了两门大炮。卡莱尔将军授予他荣誉勋章。

但是,入侵者从边界全线涌入。卡莱尔将军的这个旅,脱离了师主力,不停地后撤,每天都要作战,但是靠着拉莱中尉,这个旅得以保全。

一天早晨,将军把他招来。

“中尉,”将军说,“这是拉塞尔将军来的一封急电,如果我们不能在明天日出以前赶到援助他,他就完了。他在布兰维尔,离这里八法里。你天黑时带三百人出发。我两小时以后就跟去。你要仔细探明沿路的情况。”

两点钟,开始下起雪来。

六点钟,小分队上路了。

雪,下个不停,给黑暗中的他们扑上一层白粉。

他们不时地停下来。每当队伍重新启动时,就留下一个白色的幽灵站在雪地里。那是些活人扮的路标,用来为大部队指引方向。

侦察兵们放慢了行进的脚步。有什么东西兀立在他们前方。

“向右转!”中尉说,“这是隆菲树林,树林左边就是城堡。”

一道命令传来:“停止前进!”小分队停下来,就地等候中尉。中尉仅带着十个人一路侦察,往城堡方向推进。

他们在树丛下匍匐前行。突然,大家都静止不动了。在很近的地方,传出一个年轻人清脆、悦耳的声音:

“父亲,我们要在雪地里迷路了,永远也到不了布兰维尔啦。”

一个洪亮一些的声音回答:

“完全不用担心,女儿,我对这一带了如指掌。”

中尉说了几句话,四个战士悄无声息地离去。

两个俘虏被带过来:一个老人和一个女孩。中尉始终低声地询问老人。

“您是做什么职业的?”

“隆菲伯爵的膳食总管。”

“她是做什么的?”

“她是伯爵府洗衣服的。”

“你们去哪儿?”

“我们在逃难。”

“为什么?”

“今晚来过十二个普鲁士枪骑兵。他们枪杀了三名守卫,吊死了园丁。”

“你们去哪儿呢?”

“去布兰维尔。”

“为什么?”

“因为那里有一支法国军队。”

“您认识路吗?”

“非常熟悉。”

“很好,那就跟我们走吧。”

他们回到纵队,开始在田野中前进。老人沉默不语,和中尉并肩而行。女儿走在他的旁边。她突然停下来。

“爸爸,”她说,“我实在走不动了。”

说着她就坐了下来。她冻得发抖。

“中尉,”他啜泣着说,“我们要耽误你们行军了。别管我们啦。”

军官下了一道命令。几个人出发了。他们抱着一些砍下的树枝回来。片刻间,一副担架做成了。整个小分队都向他们汇拢过来。

“这儿有一位女士快要冻死了,”中尉说,“谁愿意把自己的大衣给她盖上?”

两百件大衣脱了下来。

“现在,谁愿意抬她走?”

所有的手臂都伸了出来。年轻女子裹在温暖的军大衣里,舒适地躺在担架上。队伍又继续前进。

走了一个小时,队伍又停下来,所有人都卧倒在雪地里。那边,平原中央,有一个巨大的黑影,时而横冲直撞,时而静止不动,然后又继续狂奔,反复不停。一道命令在战士中间小声传递着。那游荡的怪物猛然向这边移近,原来是十二个枪骑兵。一阵急速的枪声在寂静的雪原响起,那十二个枪骑兵,全部倒下。

小分队又继续前进。他们遇到的那位老人为他们做向导。

终于,很远处有一个声音吆喝:“口令!”

另一个声音回答了口令。

双方接洽。雪已经停止飘落。东方的天空已露出红润。

不久,卡莱尔将军到了。九点钟,普鲁士人发起进攻,结果中午就被击退。

当晚,拉莱中尉精疲力竭,倒在一捆麦秸上正要入睡,卡莱尔将军派人来找他。他来到将军的营帐,只见将军正在和他夜间遇到的那个老人谈话。他刚走进去,将军就拉过他的手,对这个他还不知道真实身份的人说:

“亲爱的伯爵,这就是您刚才和我谈到的那个年轻人,我手下的一名优秀军官。”

他微笑着,压低了声音,接着说:

“最优秀的军官。”

然后,他又转身朝着大吃一惊的中尉,介绍“隆菲-奎迪萨克伯爵”。

老人双手紧握着中尉的手,说:

“亲爱的中尉,您救了我女儿的命,我只有一个办法可以感谢您……请您几个月以后来告诉我……如果您喜欢她……”

一年以后,拉莱中尉娶了隆菲-奎迪萨克小姐。人们都说,她是那一年人们见到的最美的新娘。

(有删改)

文本二:

莫泊桑在写作中正视现实,尊重历史,尤其不让自己在作品中出现。阅读他的作品,你几乎看不到他的身影,几乎感觉不到说教成分的存在。

莫泊桑曾说,人物心理活动应该隐藏在文本当中,正如在现实中,人的心理活动是隐藏在存在的事实下的。用这种方式构思而成的小说会有趣味,有动作,有色彩,有生活的气息。

这种隐藏并不是真正的隐藏,它恰到好处地突出了作品的主题,比那些平铺直叙的陈述和冗长的道理更耐人寻味。莫泊桑从来不告诉你他所写的究竟要反映什么,他要每个人用自己的头脑、结合自己或者他人的遭遇去思考。

(摘编自张仲英《莫泊桑小说的隐藏艺术》)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隆菲-奎迪萨克小姐冻得发抖,实在走不动了,拉莱中尉的队伍给她做担架,给她提供大衣,抬着她走,体现出军人的风采。
B.文本一中“雪已经停止飘落。东方的天空已露出红润”这处环境描写匠心独运,既交代天气转晴,也暗示战争将取得胜利。
C.卡莱尔将军是文本一的线索人物,虽然文本一对他着墨不多,但由相关内容可见,他是一位知人善任、不吝夸赞下属的将领。
D.文本一叙写了临危受命、路遇父女、爱护女士、击毙“怪物”、伯爵感谢等情节,结尾处情节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2.文本一是怎样塑造拉莱中尉的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3.请根据对文本二的理解,以“《拉莱中尉的婚事》的隐藏艺术”为主题,结合文本一写一段简评。要求指出文本一隐藏艺术的体现角度,并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2022-06-21更新 | 22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乡下
[法国]莫泊桑
两所茅屋并排坐落在小山脚下。蒂瓦什、瓦兰两户庄稼人为了养活各自的一群孩子,终年辛苦劳作。两个母亲在这堆孩子里勉强可以认出哪些是自己的,两个父亲则常常要叫错三个名字才叫对自己的孩子。两家人都勉强靠着汤、土豆和新鲜空气活下去。吃饭的时候,孩子们坐在那张用了50年的木桌子前,每人面前的盆子里盛着土豆、白菜、洋葱煮的汤。星期日,汤里熬上块牛肉,就觉得跟吃酒席一样丰盛。
一天下午,一辆从城里来的马车停在茅屋前。一对年轻夫妇中的女人跳下车向孩子们跑去,她抱住两个最小的孩子中的一个——蒂瓦什家的那一个,亲热地吻他肮脏的脸蛋、沾满泥土的金色卷发。下星期她又来了,把那个娃娃抱在怀里,拼命塞给他蛋糕吃。以后她每天都来,口袋里装满糖果和零钱。她是亨利·德·于比埃尔太太。
一天早上,她丈夫和她一起下了车,径直走进了蒂瓦什家的茅屋。年轻女人说:“好心的人,我想把你们最小的男孩带走,我们想收养他。”德·于比埃尔先生表态:“孩子将来就是我们的继承人,我们还要送你们一笔终身年金,每月100法郎。”农妇勃然大怒,站了起来。“你们要我把夏洛给卖了吗?不行!那简直太卑鄙了!”男的也表情严肃,不断点头,赞成妻子的话。乡下女人怒不可遏:“出去!给我出去!”
德·于比埃尔太太固执地问:“那另外一个小的不是你们的吧?”蒂瓦什大伯回答:“不是,是邻居的。”瓦兰夫妇正在吃饭,他们用刀子挑一点黄油。节俭地抹在面包片上。德·于比埃尔先生提出了他的建议,两个乡下人摇头。但是得知每月可以得到100法郎,两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决心已有七八分动摇了。
他们在苦恼中长时间沉默,犹豫不决。那庄稼汉问:“这1200法郎年金立字据吗?”得到肯定后,乡下女人说:“100法郎换孩子太少了,我们要120法郎。”
已经急得跺脚的德·于比埃尔太太立刻答应了。她丈夫立字据的时候,她又额外送了100法郎给瓦兰夫妇。村长和另一位邻居也很乐意当证人。年轻女人欢天喜地,像从铺子里买到一样喜爱的小玩意儿似的,抱着啼哭的小娃娃走了。蒂瓦什夫妇立在门口,一声不响,也许有点懊悔吧。
从此,蒂瓦什夫妇和邻居闹翻了。蒂瓦什大婶大骂他们无耻,挨家挨户对人说,除非是丧失人性才会出卖自己的亲生儿子,简直卑鄙龌龊。有时候她抱着夏洛,炫耀地说:“我没有钱,可我不卖我的孩子!”
一连好几年,她天天含沙射影地骂。到最后,蒂瓦什大婶竟然相信自己比当地任何人都高出一等。人们也以她为榜样,都说:“那条件可是非常吸引人的。蒂瓦什大婶真是个好母亲。”夏洛长到18岁了,他从小听惯了引人不断重复的话,也认为自己比同伴们都高出一等,因为他没被卖掉。
瓦兰夫妇靠着年金生活得很舒适,蒂瓦什夫妇无法平息的怒火就是从这一点来的,他们一直很贫困。
夏洛21岁那年,一天早上,一辆华丽的马车停在两所茅草屋前。一位挂着金表链的年轻先生搀扶着一位贵妇人走进了瓦兰的茅屋,就像是他自己的家一样。
“你好,爸爸;你好,妈妈。”瓦兰夫妇不胜惊讶地站起来,
乡下女人结结巴巴地说:“是你吗,我的孩子?是你吗?”年轻人搂住她,一边吻她,一边又说:“你好,妈妈。”
他们相认以后,做父母的立刻领儿子见了村长,见了村长助理,见了教堂神父.见了小学教员。
夏洛站在自己茅屋门口,望着他们走来走去。
晚上吃饭的时候,夏洛对两个老人说:“你们一定是傻瓜,才会让人家把瓦兰家的孩子带走。”
母亲固执地回答:“我们不愿意出卖孩子。”
蒂瓦什老大爷生气地说:“你责备我们把你留下了吗?”
年轻人粗暴地回答:“你们简直是糊涂虫,只会给孩子带来不幸。我要是离开你们,也是你们自作自受。”
老妇人低声哭着说:“累死累活把你养大,竟落得这么个下场!”
那小伙子冷酷地说:“与其现在这样,还不如不生我。我看见那一个,肺都要气炸了。我本来应该是那样子的。这件事我永远不会饶恕你们!”
两个老人流着泪,一声不响。
年轻人打开门,一片说话声传进来。瓦兰家正在庆祝孩子的归来。
夏洛踩了一下脚,朝他父母嚷道:“土包子!”
他消失在黑夜里。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两个同样贫困而快乐的家庭,两对同样艰难地做出了选择的夫妇,当初和睦亲近的邻里,在金钱的浸染下,都偏离了原本的轨迹。
B.城里来的年轻女人亲热地吻小夏洛肮脏的脸蛋,拼命塞给他蛋糕吃,又不惜花大价钱带走小瓦兰,表现了她善良且喜爱孩子。
C.“100法郎换孩子太少了,我们要120法郎。”这里没存眼泪,没有犹豫,提高价码的要求,显示了乡下女人的冷静、精明、善于算计。
D.蒂瓦什夫妇没有卖掉自己的孩子,一直贫困;瓦兰夫妇让人带走了孩子,靠年金生活得很舒适:看来幸福只会垂青明智、务实的选择。
E.小说带我们走入了法国19世纪下半叶的农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多样,看到偶然机会对人的重要影响,更看到了被金钱扭曲的心。
2.小说多次变化对同一人物的称谓,试举两例简析它们的作用。
                  
3.小说中蒂瓦什大婶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4.小说的结局和贯穿全文的对比历来为人称道,你更欣赏哪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2016-11-18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