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61 题号:1572724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通感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法。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在文学描写中可以彼此打通。颜色能有温度,声音能有形象,冷暖似乎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通过语言文字调动起五官的感觉,可以充分领略事物的美感。

通感是西方的概念,钱锺书把它拿来研究中国传统诗文,开辟了一条新思路。不要小看这种平行比较的方式,如果你没有见过,没有看过相关的大量例子,你怎么能把一个概念运用到另一个领域去?通感这个文学现象早就有,但是把它当做一种自觉的创作手法是在19世纪末法国象征主义那儿,他们写诗有意打破感官的界限,耳朵能听到香气、眼睛看到温度、鼻子能闻到乐曲,真是乱作一团。不过达到的效果倒很独特。钱锺书没有把通感发展到那个地步,他注意的还是比较优雅的通感方式,追求和谐、新奇的风格。他认为中国诗文一直存在着通感现象,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学家似乎都没有理解或认识到,所以他要把这一点给指出来。

比如,中国古典诗歌里的通感最著名的例子要算那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枝头的春意属于眼睛观察的范围,却把事物无声的姿态说成好像有声音的波动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享受。清代著名批评家李渔就不懂通感,所以嘲笑这句诗是乱用。钱锺书发现,将视觉和听觉最早融合在一起的是《礼记·乐记》,其中有一段话形容歌声说,歌声高音好像向上抗起,低音好像向下坠落,停止时好像枯木一样没有丝毫生气,声音连贯如珠串。这段话为后世诗文中的声音描写开辟了途径。

钱锺书说,李商隐的诗形容歌声珠串咽歌喉和《乐记》的意思一样,都是说歌声好像具有珠子的形状,又圆满又光润,构成了视觉兼容触觉里的印象。白居易形容吹筚篥的声音急声圆转促不断,栗栗辚辚如珠贯。缓声展引有长条,有条直直如笔描。下声作坠石沉重,高声忽举云飘萧,这样《乐记》里的声音效果全都有了。李贺的比喻更有新意,歌声春草露,门掩杏花丛。歌声圆润如珠,露滴也像珠子一样圆亮,所以把歌声比做露珠,但又多了甜美滋润的效果。

钱锺书认为对《乐记》里上如抗,下如坠的描写发挥最好的是《老残游记》里王小玉说书那一段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似的,抛入天……那知她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曲折……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太山的景……及至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山腰里盘旋穿插……愈唱愈低,愈低愈细……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下发出……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做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一段鼓书被作者描画得令人眼花缭乱,但钱锺书总结说,秘诀也不过听声类形四个字罢了。

材料二:

形容声音的如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里唱得好的叫小良人儿,那个嗓子真是掉在地下摔三截!形容静用深净的水色,如王维的色静深松里。声音的清远和热闹可以用温度感觉的寒暖来形容。如刘长卿寒磐满空林,清远的磐声回荡在幽静空旷的树林里,寒意顿生,杜牧的歌台暖响则用暖意形容喧繁的乐声。古代诗文对声音的创造性描写很多。钱锺书将它们归类:声音有气味,如芳气随风结,哀响馥若兰;声音有热度,如乾风随马竹声焦;声音有颜色和光亮,如竹色笑语绿犹吹花片作红声风随柳转声皆绿笑语谁家帘幕,镂冰丝红纷绿闹月凉梦破鸡声白,枫霁烟醒鸟话红;鸟声有时利快如剪,有时圆润如丸,像避人幽鸟声如剪燕语明如剪鸟抛软语丸丸落

钱锺书说,通感在西洋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比如荷马那句让翻译者头疼的句子像知了坐在森林中的一棵树上,倾泄下百合花一样的声音19世纪末欧美的象征派诗人对通感大用特用,通感几乎成了他们的标志。比如一位诗人说一阵香味迎着你父亲的鼻子叫唤,就仿佛我们的诗人说闹香”“香声喧,说碧空里一簇星星啧啧喳喳像小鸡似的走动和我们的诗人说小星闹如沸也差不多了。其实,象征主义和神秘主义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和宗教也有些联系。佛教里讲人的六种感官可以互相为用。道家说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都受到心灵的支配。学会鉴赏诗文中的通感,可以让我们品尝到美餐样色香味俱佳的诗文。

通过会通中西的阐发研究和平行对照,钱锺书将中国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学家尚未深入理解或认识的通感现象,做了明确的界定、全面的说明和精要的论证,从而使通感概念大行于世,因此他的通感论也在中国文艺研究领域获得了开宗立教的地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感是诗文里常用的表现手法,就是使感觉在诗文作品里相互打通,产生形感、质感,让读者产生独特的审美体验效果。
B.通感在诗文作品里一直存在,是一种作家自觉使用的极度早熟的创作手法,只有有些人从生活常理出发,认为是乱用。
C.通感与佛教里的六种感官互相为用、道家所说的“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一样,都是受心灵支配产生的效果。
D.通感概念大行于世,钱锺书作出了深入的理解、全面的说明与精要的阐释,使我们品尝了美餐样的诗文味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说理从古到今,从外到中,论据使用材料丰富,分析说理条理清楚,大量诗文的引用,增强了文章趣味性与文化意蕴。
B.材料一用“红杏枝头春意闹”,把属于眼睛观察范围的枝头春意,与属于听觉“闹”的声音波动结合,证明通感有和谐与新奇的效果。
C.材料一李商隐诗“珠串咽歌喉”、《乐记》“上如抗,下如坠”、《老残游记》里王小玉说书都是典型的“听声类形”,产生了可感可触的效果。
D.材料二说如果没有钱锺书,就不能发现诗文里的通感现象,钱锺书通感论在文艺理论中开宗立教,让读者品尝诗文里色香味相融的美。
3.结合材料阐释,下列表述不属于“通感”的一项是(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她的声音犹如棉花糖一样甘甜,犹如婴儿的棉肚兜一样柔软。
C.瀑布下泻,如半空中挂着一条两尺来宽的白带子,随风飘动。
D.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
4.请简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
5.林逋《山园小梅》里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请结合材料对于通感的阐述,谈谈你对于这个诗句表达效果的理解。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核心概念,出自孔子,其核心是温柔敦厚。历史地看,诗教是他为中华民族开创的一种诗歌教育传统,并深刻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发展走向。诗教由组合而成,其意是以

在孔子看来,《诗经》所书写的内容、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可以通过阐释而传播,以规范人们的思想与行为,通过人们的广泛参与实现对社会政治、伦理的建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经》虽是情感表达的结晶,却具有”“”“”“等特点,能事父”“事君,具有维系人际秩序的政治功能。不仅如此,在《论语·为政》里,孔子称《诗经》思无邪;在《论语·雍也》里,孔子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以,不学《诗》,无以言。这些是孔子的《诗经》观,也是其诗教观。孔子之后的儒者,诸如孟子、荀子、郑玄、孔颖达、朱熹等,不断注疏、阐述并践行这些理念,在中国诗歌教育史、文化史上形成诗教这一源远流长的传统。

所谓诗教传统,简言之,就是孔子以降,以《诗经》为底本,以孔子的《诗经》思想为原则,延续两千多年的教诗、传诗以言志的文化传播、生产机制,是在中国古代社会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维系社会结构稳定的文化传统,其内容包括诗教实施主体、诗教原则、诗教方式、诗教目的,以及诗教性质等。诗教实施主体,由春秋战国以降两千多年里以儒者为主体的不同阶层成员构成,多数人默默无闻,也包括赫赫有名的经学大儒,诸如孔门弟子、孟子、荀子、孔安国、董仲舒、司马迁、毛苌、卫宏、郑玄、孔颖达、程颐、程灏、朱熹、王阳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戴震、康有为,等等。他们既是接受者,又是阐释者、传播者,其人生和思想构成了两千多年来诗教的重要内容。将温柔敦厚定位为诗教核心,要求以义理教化民众,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中国社会的人格建构和诗歌发展。温柔敦厚思无邪兴观群怨止乎礼义、美刺讽谏等,是被历代儒者反复倡导的最重要的诗教原则。

诗教是借《诗经》言志,其方式是赋诗、教诗和引诗。按萧华荣的解释,赋诗偶为新作,多为吟诵《诗经》中的篇章;教诗就是教授《诗经》,阐述《诗经》之义;引诗基本上是引用《诗经》中的诗句。赋诗、教诗、引诗就是以《诗经》为底本言说己志。孔子在《论语·泰伯》中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论语·子路》中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可见,从起源上说,诗教就是要以礼义教人,规范人的言说,培育君子人格。诗教的本质就是政教。在先秦的政治外交生活中,人们往往以赋诗述政治目的,这在《诗大序》中表述得很清楚: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教旨在维系社会伦理秩序,具有政治道德教化功能。张少康概括说: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核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这种思想贯穿中国诗教史,不只是对《诗经》的阐释,其他种类的文学也渗透这种政教思想。

特别是宋代以后,温柔敦厚说也用于文之教。杨时在《龟山集》中认为为文要有温柔敦厚之气文以载道应运而生。朱自清甚至认为宋以后文以载道说不但代替了诗教,而且代替了六艺之教。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文以载道的覆盖面。不过,宋以后,诗教的含义确实泛化了,其不再仅仅指《诗经》,而是指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诗歌作品,诗教的外延更为广大,凡是以诗歌作品为底本对人进行教育,传扬温柔敦厚”“思无邪等观念,以礼义规范人的言行,维护政治伦理秩序,使社会机体得以有序运行的行为,都属于诗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诗教不断演变成为中国诗歌创作与传播的一大特点,并最终沉淀为中国诗歌和教育的重要传统。

(摘编自方长安《中国诗教传统的现代转化及其当代传承》)

材料二:

传统诗教追求美善统一的原则延续到当代,有着调节自我、和谐身心的实用价值。当代诗教应重视诗的教化作用和对心灵的引导作用。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文精神及相关艺术遭受了巨大冲击,受到严重削弱。写作赋予了作者和读者张扬个性和人文精神的关怀。对普通读者而言,诗的治疗功能可能比诗的教化功能更为重要。诗疗功能也是诗的审美功能的重要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孔子诗教提出的”“思想就是力图和谐人际关系、解决社会问题以及释放内心压力、净化心灵的审美实践。是以温柔敦厚的诗教实现人与群体的和谐相处,达到宗法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联系和情感沟通。《诗经》作为教材,多以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亲朋等社会关系为主题,目的在于营造互敬互爱的理想社会。对当代诗教来说,除了依托校园打造诗教的第一课堂,还需要在社会上打造各类型的诗词文化活动、晚会以及相关网站等软环境,使普通群众(平民诗人)通过切磋诗艺加强交际,友好相处。

(摘编自郭晨光《传统诗教美育思想及其对当代诗教的启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非常重视《诗经》,称《诗经》“思无邪”,评价《诗经》“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B.诗教的核心是“温柔敦厚”,但是到了宋代以后,人们认为“温柔敦厚”已经过时,用“文以载道”取而代之。
C.当代社会人文精神及相关艺术遭到严重削弱,需要发展诗教,要发展诗教,重点是营造诗教的“软环境”。
D.美善统一是传统诗教的原则,这个原则对当代诗教仍具借鉴价值,当代诗教应发挥诗的教化、治疗的功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历代儒者传承的赋诗、教诗、引诗等阐释、传播活动,就不可能形成“兴观群怨”等诗教原则。
B.诗教本质是政教,即诗教担负着政治道德教化功能,以达成维护社会伦理秩序,培育君子人格等目的。
C.随着时代更替,诗教含意泛化,“诗”指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诗歌作品,“诗教”外延也因之扩大。
D.孔子《诗》教提出的“群”“怨”思想,对于当下时代的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个体减压等都有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对于《诗》的阐述,不属于诗教范畴的一项是(     
A.《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
B.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C.此一经以《诗》化民,虽用敦厚,能以义节之,欲使民虽敦厚不至于愚。
D.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中国诗教传统”下一个简要的定义。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2021-08-30更新 | 25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事茶、饮茶中,由礼仪遵行、习俗认知、技能体验和艺文鉴赏而内向自省所感悟到的精神哲思,即为中华茶文化精神内核。

中华茶文化有丰厚的历史积淀,承载了历代茶人的理想情怀,展现茶人的智慧和品格。但它不是静态的,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就某一个历史阶段来说,既承继于前代,又融于当代并通向未来。魏晋时代,赋茶以俭约”“素业的精神,引导社会的价值取向。唐代茶人承袭前代的,同时提出的精神。宋代传承唐人致和的观念,提出致清导和之说。明清茶人多颂扬茶的”“”“”“精神。当代茶人重提茶德,以敬为礼、崇尚以和为贵、清为德,美真康乐,综合凝练出和、敬、清、美、真为中华茶文化的精神内核。

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传承、弘扬中华茶文化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中华茶文化是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综观历史,茶叶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理需求,中华茶文化更是滋养了人们的心灵,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华茶文化包涵了人文情怀、淑世态度,如婚姻的礼仪中,三茶六礼取自至性不移之意,表示爱情的坚贞不移。人们在茶礼、茶俗、茶艺等茶事活动中,饮茶、习茶,以茶为道形一体的媒介,饮者、事茶者沉静思绪,启迪、感悟、洗涤心灵,获得精神的成长,因此,复兴茶礼、茶俗、茶艺,是培育当代人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茶文化涵养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文化人,提升人们的人格修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是世界茶文化源头。1200年前,中国最早提出茶道:中国存有的古代茶诗词、茶画数量居世界第一,有全世界最丰富的民族饮茶习俗,现拥有一万多份茶树品种资源,茶叶的品类数量和质量居世界第一,茶叶产量从2005年起再次超过印度,成为第一产茶大国;中国茶道哲学思想体系经过千百年的积淀,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理念。中国茶,不仅是人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饮品,更蕴含着中国人崇尚自然、知行合一的精神特质,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同时,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的一张金名片,将中国茶和中华文化传递至世界各地。中华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为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

一碗茶汤也融入了伦理道德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以茶敬长辈,明伦理;以茶赠友人,增友情;以茶待邻居,睦邻里。这些茶礼、茶俗表现出和亲、和友、和邻,和美、和乐、和谐等一系列风尚,是茶文化精神内核的体现。茶是对话交流最好的媒介。

(摘编自周智修、薛晨、阮浩耕《中华茶文化的精神内核探析》)

材料二:

中国茶文化早期在日本主要通过三条路径逐渐流行起来。

一是茶文化典籍的外译。在众多影响中国茶文化在日传播的典籍中,《茶经》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宋朝时期,日本荣西禅师两度入宋,将茶籽和茶学典籍带回日本,其中就包括《茶经》的手抄本。《茶经》中有饮茶加盐的记载。煎茶、煮茶和制茶工艺在唐朝时期尚不成熟,煮出来的茶水苦涩,而放入适量盐之后可使茶水更加可口,直到今天,我国仍有部分地区保留着茶里加盐的风俗,如基诺族的凉拌茶、广西的油茶等。17世纪的日本也有往茶里加盐的相关记载,该国的梅子茶泡饭就是一个典例。

二是日本僧侣的推崇。中国茶文化在日本传播的历史进程中,日本僧侣扮演了重要角色。来华学习的留学僧最澄和尚归国后,将从天台山上带回的茶籽播种在位于京都比睿山麓的日吉神社,结束了日本列岛无茶的历史,并借助日本天台宗创始人的影响力,将饮茶活动导入了日本的寺院佛堂、上流社会。掌管崇福寺的永忠和尚曾长期生活于长安,他认为茶叶是唐朝饮食文化的高雅象征,在嵯峨天皇路过崇福寺时献上茶水。对茶叶印象深刻的嵯峨天皇开始下令在关西地区大面积种植茶叶。

三是中国茶诗的传入与日本茶诗的创作。唐宋诗人往往在茶诗创作之中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向往,其茶诗所体现的理性色彩将茶性与人性相融合,而日本茶诗里的和、敬、清、寂茶道精神,就是诗人追求高尚品德的书写,这与中国茶诗中蕴含的哲理一脉相承,遣唐僧将茶文化引入日本之后,饮茶之风逐渐在上层社会流行起来,茶作为一种社交手段开始在社交活动之中频繁出现,茶作为社交的媒介与诗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使得诗的创作不仅成为茶会的主题,茶也成为诗咏颂的对象。

(摘编自蒋莹、周文革《中国茶文化早期在日本传播的路径与启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不同时期的精神追求融合中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精神内核。
B.中国茶文化在日本早期的传播与发展,既离不开该国来华僧侣的大力推广,也离不开该国当局的一定支持。
C.中国茶文化为日本茶诗的创作提供了基础,日本茶诗的创作助力茶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二者之间相辅相成。
D.茶作为社交媒介与诗建立了密切的关系,说明《茶经》在日本的传播带动了中国茶文化在日本本土的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以“和、敬、清、美、真”为内核的中华茶文化的形成,是我国成为世界茶文化源头的最重要原因。
B.领悟中国茶文化的思想精髓,将其融入日常生活,可以涵养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坚定人们的文化自信。
C.传承弘扬中华茶文化具有当代意义,可见中华茶文化“和”的精神内核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方向相一致。
D.以我国基诺族凉拌茶,广西油茶和日本梅子茶泡饭为例,是为了论证《茶经》对中日茶文化具有的影响。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符合“中华茶文化精神内核”的一项是(     
A.云南白族“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蕴含对世俗的感慨和对人生的追求。
B.晚唐赵州和尚曾三呼“吃茶去”,以茶作为妙传心印的载体和明心见性的途径。
C.闽北地区的民众视“擂茶”为家珍,“喝擂茶”是当地习俗和最隆重的待客礼节。
D.闽东霞浦等地以中草药与茶团制成的茶饼“草茶”,有开胃消食、健脾提神功效。
4.当下,中国茶文化如何走向世界,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2021-10-25更新 | 4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上古神话中,有一支西北大荒神话系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叛神的形象。这里有偷了天帝的息壤跑到人间治水的鲧,后被天帝命火神祝融杀于羽郊,神话说他化为黄龙而入于羽渊。这个叛神很有点近于希腊神话中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不过有书说他不服尧让位于舜而率众造反。这里有人面蛇身而朱发的水神共工,他与火神祝融交战,不胜而怒,头触不周之山,把支撑天地的天柱撞倒,所以才有女娲炼石补天,积灰理水。这里有敢和黄帝争战的刑天,失败后,被黄帝砍下脑袋。断头的刑天以乳为目,以脐为口,继续拿着干戚作战。

在叛神的诸神中间,以环绕后羿的神话最有叛逆的特色。神话说当尧之时,天上十日并出,草木不生,民无所食。后羿原是天神,奉帝命而降大地,以箭射落九日……后来他爱上洛水之神宓妃,射瞎宓妃丈夫河伯的左眼,被河伯上诉于天帝,而失败于天帝,这时的后羿已是叛神之神了。成为叛神的后羿不能自由上达天都,他西上昆仑取得不死之药,但是不死药带给后羿另一个更大的悲剧;他的妻子嫦娥因为不死的诱惑背叛了他,偷吃不死之药,飞身入月。后羿最后死在他最心爱的学生逢蒙的桃木杖下。逢蒙认为天下能胜过自己的唯有老师后羿,所以设下埋伏,杀了后羿。叛神、叛情、叛师,古代后羿的神话是由叛逆而组成的悲剧。

古代神话中的诗情、悲剧、叛逆,构成了中国文化中的另一个人文意境,存在于后世无数中国人的思想之中,个体自我的成长使它已不再浮现神话所含有的原初隐喻和象征,它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文意义。

在这种人文特性的笼罩下,这种叛逆思想在文学上一般衍化为两支系统。一支是作为的知识阶层的情感流露,大都体现为诗词创作常以佯狂的形象出现,流露出一种愤世嫉俗、不与黑暗现实合作的自然情绪;而在具体的文化规约下,这种倾向又大都有隐者的因素,回归自然是这批人所共同具有的美学理想。另一支主要体现了市民精神,尤其是进入明代以后,这种市民精神又主要以爱情婚姻的题材出现,像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许仙与白娘子的民间传说等。

当然,这只是一般而言,的文化与市民文化一直处在相互影响之中,清代的《红楼梦》可以说是融合了当时中国的各种思想精神,其流露出的叛逆精神就很难用某一简单的概念加以框定。

这种人文意义的逐步加强,固然明确了文学的特指内涵,但随着知性原理在思想方法上占统治地位,所观照出的世界也逐渐演化为一个价值的世界、一个有序的世界、一个善恶可辨的世界。这在美学上,反而丧失了神话所体现出的那种原初的混沌与无序,那种更有审美意义的叛逆悲剧。

在美学上,比较接近于神话的,有古典小说《封神演义》。其中哪吒剜肠剔骨,还骨肉于父母,除了表示好汉做事好汉当外,还意味着对亲情的割舍,在当时的道德文化中,确是一种大胆的叛逆。最富悲剧意味的还是纣王的儿子殷效,殷效的母亲因纣王而死,要报母仇就必须杀父,可是他又是殷王的太子,如果要维护殷商的江山,就必须助父抗周。结果终于叛师,违背了答应师父的诺言而抗周,最后惨死在太极图中。这幕悲剧展现出一种人的不可选择的叛逆结果,应该说具有极为震撼人的美学力量。

神话是集合了许多无意识活动的群体思想,具有人类更多的普遍性。后世的文学在具体文化的规约下,则呈现出它的特指含义,因为文明社会的价值判断逐步加强,社会要求代替了人的自然情欲,在知性原理的分割下,逐步丧失了神话所具有的那种原初的隐喻和象征。

(摘编自蔡翔《叛神世界》)

材料二:

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神话大抵以一神格为中枢,又推演为叙说,而于所叙说之神、之事,又从而信仰敬畏之,于是歌颂其威灵,致美于坛庙,久而愈进,文物遂繁。故神话不特为宗教之萌芽,美术所由起,且实为文章之渊源。惟神话虽生文章,而诗人则为神话之仇敌,盖当歌颂记叙之际,每不免有所粉饰,失其本来,是以神话托诗歌以光大,以存留,然亦因之而改易,而销歇也。如天地开辟之说,在中国所留遗者,已设想较高,而初民之本色不可见,即其例矣。

(摘自鲁迅《神话与传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西北大荒神话系统提供了鲧、共工、后羿、逢蒙等众多叛神形象,从而充满叛逆带来的悲剧性。
B.人文意义的加强使后代文学更强调社会价值判断,丧失了神话原初的混沌与无序所体现的美学价值。
C.《红楼梦》叛逆精神中体现的“士”文化和市民精神,是由古代神话包孕的叛逆思想所衍化的。
D.随着后世对神话的演说,先民当时所遇到的真实的自然现象,以及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状态全都湮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封神演义》中殷效的结局之所以呈现出震撼人的美学力量,是因为他的叛逆体现了人的不可选择性。
B.通过研究不同时代对古代神话进行改易的文学作品,我们能够发掘出不同时代的社会价值观念。
C.鲧偷天帝“息壤”而被杀和他不服尧让位于舜而造反的不同讲述,反映了神话在后世演说中会有改变。
D.面对具体的社会文化规约,市民阶层对婚姻爱情的追求比知识阶层流露的“狂”“隐”情感更具叛逆性。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人物形象的婚姻或爱情不能体现叛逆思想的一项是(     
A.焦仲卿与刘兰芝(《孔雀东南飞》)
B.觉新与瑞珏(《家》)
C.梁山伯与祝英台(民间故事)
D.张生与崔莺莺(《西厢记》)
4.两则材料都对神话与文学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请分别概括其内容要点。
5.有评论认为,从大闹天宫到修成正果,《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审美力量是逐步减弱的。请结合材料一的相关论述,作简要分析。
2022-07-12更新 | 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