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赠友送别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3 题号:15905046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唐)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注]①劳歌:送别歌的代称。②三湘:泛指湘江流域、洞庭湖南北一带。
(1)对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许诗的第二句写深秋霜林尽染,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借美好的秋色反衬别离之 悲。
B.许诗三四句与上文有较长的时间间隔,朋友乘舟远去,诗人没有离开谢亭,一觉酒醒,已是薄暮时分,更觉黯然孤独。
C.贾诗一二两句既有时间的变换,又有地点的转移,巧妙的呈现宦游之人的漂泊不定。
D.贾诗用暮春时节的典型意象“柳絮”和“梅花”来写离情别恨,给人一种人生飘忽、聚散难测的感觉。
(2)赏析《谢亭送别》一诗“红叶青山水急流”中的“急”字。
(3)两首诗都写江边送友,你觉得哪首诗的结尾更胜一筹?请结合全诗探究分析。
【知识点】 赠友送别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张判官赴河西

王维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

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冠军

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

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注]①此诗为王维鼓励友人张判官赴边而作。②见:同“现”。逐:追随。张征虏:张飞,三国蜀将。③霍冠军:霍去病,因击匈奴之功封为冠军侯。④倚剑:拄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一反送别诗凄悲的基调,豪情满怀,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格调相似。
B.诗人认为成守边关、建立军功主要目的是要保卫国家,报效祖国,而非追求功名利禄。
C.诗人借用张飞被封征虏将军、霍去病被封冠军侯之典,旨在表达自己渴望出征之愿。
D.尾联写张判官身负长剑,突出其慷慨赴边的英武,诗人高歌相送是对友人出塞的激励。
2.诗歌颈联描写塞外景色有何作用?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019-12-20更新 | 12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国棋王逢

杜牧

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

羸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

守道还如周伏柱,鏖兵不羡霍嫖姚

得年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销


注:①国棋:指技艺高超的围棋国手②玉子纹楸(qiū):精美的棋子、棋盘;一路饶:即让一子。③羸形:原指形体瘦弱。此指棋型羸弱。④周伏柱:指老子,曾做过周朝的柱下史。⑤霍嫖姚:即霍去病,汉武帝时名将,两次大破匈奴,屡建战功,曾为嫖姚校尉。⑥销:消磨,度过。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从令人难忘的对弈场景入手,“檐雨竹萧萧”烘托出幽雅惬意的环境。
B.“羸形暗去春泉长”运用比喻,说明王逢棋型由弱转强,好似春水,充满了生机。
C.颈联不仅写出王逢以静制动、进攻厮杀的棋风,还写出了其精通兵法多才多艺。
D.诗人在尾联表明了自己在有生之年,期待有更多时日与朋友手谈消日,此生足矣。
2.从诗歌的题目看,本诗内容涉及到了“棋”,那么诗人借“棋”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020-06-10更新 | 8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奉寄别马巴州

杜甫

勋业终归马伏波②,功曹非复汉萧何。

扁舟系缆沙边久,南国浮云水上多。

独把渔竿终远去,难随鸟翼一相过。

知君未爱春湖色,兴在骊驹白玉珂③。


[注]①本诗写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 年),时客居四川的杜甫除京兆功曹,但没有到任,打算出蜀赴荆南。马巴州,杜甫友人,当时的巴州刺史。②马伏波:东汉开国功臣、名将马援。③骊驹玉珂,代指早朝骑马之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首联用名将马援、汉相萧何两个典故,感叹了朋友和自己的生不逢时。
B.颔联“南国”一句,描绘了南方水云相映的景色,暗示诗人南行之意。
C.尾联点明朋友志向所在,以此作结,含蓄表达对朋友的赞赏勉励之情。
D.全诗主宾并举,相互映衬,将“别情”写得既曲折委婉,又真诚坦荡。
2.本诗颈联使用了虚写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2022-09-24更新 | 5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