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考点 >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561 题号:16330951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泊岳阳城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注】两首诗均创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此时距杜甫去世大约只有两年。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岳阳楼》描绘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写出极其恢宏的气象,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
B.《登岳阳楼》中的“昔”今”是时间上的对举,呼应了“关山北”与“凭轩”在空间上的对应,都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引发联想。
C.《泊岳阳城下》首联从大处着眼,写江国之大、山城之高,意境壮阔;颔联转写远景,以外界大而冷,衬托舟内窄小孤寒,意境凄寒。
D.《泊岳阳城下》借用典故,诗人以《庄子·逍遥游》中能变化、欲图南的鲲鹏自比,把情感推向最高潮并与前面的宏伟景色遥相呼应。
2.两首诗歌的思想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添字丑奴儿· 窗前谁种芭蕉树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窗前谁种芭蕉树”的意思是:在这个国破家亡的时候,人人都栽种芭蕉,以寄托自己的情思。
B.词的上片描述了芭蕉树的“形”与“情”,下片写夜听雨打芭蕉声。本词写芭蕉,由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进一步将愁引向深处。
C.这首词借吟咏芭蕉抒发了怀恋故国、故土之幽情。上片首句借芭蕉以寄情思,表达了在失意、无奈与痛苦中煎熬的词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D.这首词将芭蕉与雨联系起来,就多了几分悲凉凄清,静寂的雨夜,词人辗转难眠,听窗外苦雨,绵长的愁绪,随着雨打芭蕉的声音,更重更深。
2.有人评论: 下片结句用“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煞住,看似平淡,实极深刻。试结合李清照生平做简要分析。
2020-08-13更新 | 5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眼儿媚

【南宋】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1.在词的上片中,作者感情经历了从___________的细微变化。
2.词的下片是如何表现“春愁”的?
2021-02-03更新 | 5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赴举别所知

李山甫

腰剑囊书出户迟,壮心奇命两相疑。

麻衣尽举一双手,桂树只生三两枝。

黄祖不怜鹦鹉客,志公偏赏麒麟儿

叔牙忧我应相痛,回首天涯寄所思。


【注】①东汉名士称衡曾作《鹦鹉赋》,因恃才傲物被太守黄祖所杀。②传说南朝梁徐陵四岁即聪颖异常,被高僧宝志赞为“麒麟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腰剑囊书”的具体形象,突出诗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壮心”。
B.颔联中“一双手”“三两枝”,在朴实无华的数词当中蕴涵着深意。
C.颈联中黄祖杀才子祢衡和志公赞幼年徐陵的两个典故,形成鲜明对比。
D.尾联用鲍叔牙之典,呼应诗题,点明此诗是诗人应举前告别友人之作。
2.本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021-05-17更新 | 2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