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刘向(约前77-前6) > 《说苑》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2 题号:1705634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公法则不阿亲戚,奉公举贤则不避仇雠。君子守国安民,足用保民,是谓至公耳。

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仲尼所谓大公也。

楚令尹虞丘子复于庄王曰:“臣为令尹十年矣,国不加,狱讼不息,久践高位,妨群贤路,尸禄素餐。臣窃选国俊下里之士孙叔敖,其性无欲,君举而授之政,则国可使治而士民可使附。”庄王曰:“子辅寡人,寡人得以长于中国,令行于绝域,遂霸诸侯,非子如何?”虞丘子曰:“久固禄位者,贪也;不进贤达能者,诬也;不让以位者,不廉也;不能三者,不忠也。臣愿固辞。”庄王从之,以孙叔敖为令尹。少焉,虞丘子家干法,孙叔敖执而戮之。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

晋文公问于咎犯曰:“谁可使为西河守者?”咎犯对曰:“虞子羔可也。”公曰:“非汝之雠也?”对曰:“君问可为守者,非问臣之雠也。”羔见咎犯而谢之曰:“幸赦臣之过,荐之于君,得为西河守。”咎犯曰:“荐子者公也,怨子者私也,吾不以私事害公事,子其去矣,顾吾射子也!”

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廷理拘之,闻其令尹之族也而释之。子文召廷理而责之曰:“凡立廷理者将以司犯王令而察触国法也。今弃法背令而释犯法者,是为理不端,怀心不公也。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着于国也。执一国之柄而以私闻,与吾生不以义,不若吾死也。”廷理惧,遂刑其族人。国人闻之,曰:“若令尹之公也,吾党何忧乎?”乃相与作歌曰:“子文之族,犯国法程,廷理释之,子文不听,恤顾怨萌,方正公平。”

节选自《说苑·至公》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
B.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
C.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
D.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公法”与“当神器之重”(《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当”字含义相同。
B.“国不加治”与“至今治强”(《谏逐客书》)两句中的“治”字含义不同。
C.“久固禄位”与“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两句中的“固”字含义不同。
D.“相与作歌”与“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两句中的“相与”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楚共王的胸怀眼界还不够大,还局限在楚国人的范围,不算“大公”,真正的大公无私没有国域界限。
B.虞丘子德才兼备足以胜任令尹之职,但为了楚国强大,他举荐孙叔敖代替自己,并为孙叔敖的公而忘私倍感高兴。
C.咎犯心胸宽广,一心为公,在国家需要人才时,举贤不避仇,放下私人恩怨举荐了虞子羔,两人也因此冰释前嫌。
D.令尹子文公私分明,大义灭亲。廷理执法不公,他愤而斥责,要求廷理秉公执法处罚自己的族人,受到百姓赞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寡人得以长于中国,令行于绝域,遂霸诸侯,非子如何?
(2)执一国之柄而以私闻,与吾生不以义,不若吾死也。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 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欢。”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欢而罢。

居三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奋,首却敌,卒得胜之,庄王怪而问曰:“寡人德薄,又未尝异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对曰:“臣当死,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加诛也;臣终不敢以荫蔽之德而不显报王也,常愿肝脑涂地,用颈血湔敌久矣,臣乃夜绝缨者。”遂败晋军,楚得以强。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①美人援其冠缨(               )   火来上       (                )
③卒尽欢而       (               )   ④庄王而问曰(                )
2.选出加点字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     
A.日暮酒酣B.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
C.使醉失礼D.王隐忍不加诛也
3.选出和“臣乃夜绝缨者”句式不同的一项(     
A.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B.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C.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D.此亡秦之续耳。
4.翻译句子。
又未尝异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
5.本文的主旨是(     
A.臣子当为国家出生入死B.施恩德者必有善报
C.作恶多端者必自取灭亡D.不可轻信女人谗言
2020-08-18更新 | 6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

或曰:“将谓桓公仁义乎?杀兄而立,非仁义也;将谓桓公恭俭乎?与妇人同舆,驰于邑中,非恭俭也;将谓桓公清洁乎?闺门之内,无可嫁者,非清洁也。此三者亡国失君之行也,然而桓公兼有之,以得管仲隰朋,一匡天下,为五霸长,以其得贤佐也;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

齐桓公使管仲治国,管仲对曰:“贱不能贵。”桓公以为上卿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管仲对曰:“贫不能使富。”桓公赐之齐国市租一年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对曰:“疏不能制亲。”桓公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遂霸天下。孔子曰:“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

桓公问于管仲曰:“吾欲使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无害于霸乎?”管仲对曰:“此极非其贵者耳;然亦无害于霸也。不知贤,害霸;知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不信,害霸;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

(节选自《说苑·尊贤》)

材料二:

文王问太公曰:“君举贤而不获其功,世乱愈甚,以致危亡者,何也?”

太公曰:“举贤而不用,是有举贤之名,而无用贤之实也。”

文王曰:“其失安在?”

太公曰:“其失在君好用世俗之所誉,而不得真贤也。”

文王曰:“何如?”

太公曰:“君以世俗之所誉者为贤,以世俗之所毁者为不肖,则多党者进,少党者退。若是则群邪比周而蔽贤忠死于无罪奸臣以虚誉取爵位。是以世乱愈甚,则国不免于危亡。”

文王曰:“举贤奈何?”

太公曰:“将相分职,而各以官名举人,按名督实。选才考能,实当其名,名当其实,则得举贤之道矣。”

(节选自《文韬·举贤》)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字母标号。
若是A则群邪比B周C而蔽D贤E忠臣F死于无罪G奸臣以虚H誉取爵位。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临,在文中指统治,指挥。与《岳阳楼记》中“把酒临风”的“临”字义不同。
B.市租,或称“市税”“市调”“市门税”,指向商人入市贩购货物征收的赋税。
C.务,指从事,致力。与现代汉语的“务农”“不务正业”中的“务”字义一致。
D.令,与(《孔雀东南飞》)中“便言多令才”的“令”词义相同,均为“美好的”。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以齐桓公与管仲的对话阐述建立功业与任用贤才的关系;材料二借文王之惑探讨举贤的标准。
B.材料一认为朝堂没有贤才就好比鸿鹄没有翅膀一样,君王即使有高远的理想抱负,也不能够实现。
C.齐桓公既享有春秋五霸之首的荣耀,又落得死后不得安葬的下场,原因就在于他任用了不同的人。
D.太公认为举贤的关键在于识别人才,打破世俗标准按名督实,将宰相职能分散,按官职推选人才。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
(2)吾欲使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无害于霸乎?
5.材料一中孔子所说的“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中的“三权”指的是尊贤的具体措施,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2024-03-26更新 | 15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政有三品: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强者之政胁之。夫此三者各有所施,而化之为贵矣。公叔子为楚令尹三年,民无敢入朝,公叔子见曰:“严矣。”文子曰:“朝廷之严也,宁云妨国家之治哉?”公叔子曰:“严则下喑,下喑则上聋,聋喑不能相通,何国之治也?顺针缕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廪,并小流而成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受也。”齐桓公出猎,逐鹿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之愚也。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曰:“爱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国之道,使民之谊也,爱之而已矣。故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齐人甚好毂击相犯以为乐,禁之不止,晏子患之,乃为新车良马出与人相犯也,曰:“毂击者不祥,臣其祭祀不顺,居处不敬乎?”下车弃而去之,然后国人乃不为。故曰:“禁之以制,而身不先行也,民不肯止,故化其心莫若教也。

(节选自《说苑·政理》)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B.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C.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D.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在此处为谥号,属美谥,这表明人们对公叔文子生平事迹给予了肯定和褒扬。
B.“是为何谷”与“是而不见可悔”(《答司马谏议书》)两句中的“是”字含义相同。
C.毂击指车毂撞击,车毂是车轮中心用来贯穿车轴的有孔圆木,外露部分较长。
D.然后,文中是“这以后”的意思,现在为连词,表示一件事结束接着发生另一件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叔文子担任楚国令尹,民众不敢入朝。公叔子以顺针缕、合升斗、并小流等为喻,指出善于听取民众的意见对治理国家有益无害。
B.齐桓公打猎偶入愚公之谷,询问谷名的来历后,认为自称愚公的老人的确愚笨。管仲则惭愧地向桓公行礼,说自己和愚公一样愚笨。
C.周武王向太公询问治国爱民之道。太公认为治国之道在爱民,而爱民要像父母疼爱儿子、兄长爱护弟弟一样,关心他们的饥寒劳苦。
D.晏子特意执驾很好的马车,与他人的车毂相撞,说这是自己祭神待人不当导致的不祥之事,便弃车而去。国人因此不再做这样的事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下喑则上聋,聋喑不能相通,何国之治也?
(2)禁之以制,而身不先行也,民不肯止,故化其心莫若教也。
5.“王者之政”重视用德来感化人,在这方面,选文给执政者带来哪些启示?请简要概括。
2023-05-23更新 | 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