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97 题号:1779073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自古以文化为族群认同的纽带,而不是以种族、血缘或地域为认同纽带。这一本质特征远在统一的秦朝形成前就已定型。以文化为族群认同标志的文化基因,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传承具有决定性的建构作用。文化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接受的,以文化作为维系族群的纽带,既为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使统一成为华夏族群的本能驱动——自有周一代,统一就是中华世界唯一的理想形态,也是最终形态。

除了以文化为族群纽带,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形成甚早、延续至今的文化基因,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向心与延续,那就是建立在儒家话语之上的对温柔敦厚的追求。温柔敦厚,语出《礼记》,其指的决不仅是人的性格或态度,还是个人对于大道的追求,对民众、家国、集体的深厚感情和悲悯,或者可称为集体性考量”“整体性思维等等。在四海升平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与邻为善、乐于助人;在天灾人祸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为了他人、家国可以慨然赴死。温柔敦厚的文化基因依然可追溯到中华文明的源头时期——先秦时期的文献典籍中。华夏传统中一些鲜明的文化特质,如好仁、不武、中庸等等,甚至诗歌的声韵对偶、楷书的端正庄严等艺术倾向,无不生发于温柔敦厚

是什么塑造了华夏历史的这种文化基因?我以为,文化的问题,最终还是要从文化中找寻答案。

文化是可以被引导和塑造的。中国从汉代起尊崇儒家学说,唐宋时期的政治家又以非凡的政治智慧设立并发展了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度。科举制使儒家的精神追求、文化倾向与普通大众的人生之间形成了无法脱钩的紧密联结,从科举制开始,儒家文化开始突破社会的上层,渗透至社会的每个阶层。文化具有可引导性、可塑造性,那么,如何讲述历史、讲述历史的源头就是塑造文化的重要手段。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帝王的封禅巡守,以及几乎持续整个封建王朝时期的尊孔祭孔,其实都是维系族群历史记忆、保持文化基因传承的外在形式。西方人言必称希腊,不断地讲述希腊文明如何恢宏,也正是欧洲人塑造近代欧洲文明合法性的历史叙事。而回顾自身,辉煌多样的文明形式自源头时期就具有的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心态、温柔敦厚的价值追求,是我们的文化在伊始时期就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换句话说,中国历史的文化基因从根上来说是健康的、有活力的。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如不用心维护和引导,基因也可能发生变异。放之于当下,如何讲述历史,如何追溯历史记忆,正是维持文化基因健康持续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王学典《江山胜迹,我辈登临——谈中国历史传承中的文化基因》)

材料二:

汤恩比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产生于金石并用时代,历经夏、商、西周的连续发展,到春秋时期进入生产力发展史上的铁器时代。同期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都没有走出青铜时代就消亡了。中国古文明在青铜时代没有为外部力量或内部因素所中断。

中华文明在经过春秋、战国之后,继续向比周朝更发达的秦汉时代挺进。过了近600年,到公元四、五世纪,中原地区也发生了民族迁移,还出现过若干少数民族的政权。但这些都属于常见的朝代更迭,没有产生本质变化。中华文明继续前行。

公元589年,隋统一中国。中华文明的传统又在隋唐时期得到进一步巩固与丰富。以后虽有元和清两代少数民族成为全国最高统治者,但这些皇朝都在中华文明体系下行政理事。中华文明一直没有中断。

从世界历史上看,两河流域与埃及是世界上最早走出野蛮、走进文明的地区。这里的居民创造了人类早期的辉煌,发明了文字,积累了丰富的文献,办教育,兴文化,但就是没有产生史学。古代的印度虽然拥有灿烂的诗篇,也有远古的法典,有宗教,但没有史学。在古代,只有古希腊和中国不但创造了历史,而且创造了与历史有密切关系的史学。但古希腊的史学主要是当代史,古希腊人没有形成数代史家连续按时叙史的传统。

古代中国是史学大国,也是史学强国。政治文明的连续性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连续性,而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又为中国史学的连续性提供了丰厚的内容。从甲骨卜辞到金器铭刻,从《尚书》《春秋》到由历代史家编撰的文化长城——《二十四史》,都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更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最好见证。

中国历史资源之丰富,史事记载之连续,让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感到惊讶。他在《历史哲学》中曾这样写道:中国人具有最准确的国史……中国凡是有所措施,都预备给历史上登载个仔细明白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

汉字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也是中华文明所产生的标志性成果。汉字的整个发展过程清晰连贯,没有发生过断裂。圣哲的经典通过汉字滋养一代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华文明延绵发展,始终充满活力。

(摘编自杨共乐《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开放性特质——基于中外文明比较的视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大一统国家形成的需求,中华民族在秦朝之前便由以种族、血缘或地域为种族认同纽带转为以文化为种族认同纽带。
B.作为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文化基因,“温柔敦厚”生发出了中华传统的文化特质,而且还对艺术倾向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C.中国历史的文化基因从根上是健康而有活力的,这是因为“温柔敦厚”的价值追求为中华文明的向心与延续提供了保证。
D.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一脉相承,绵延至今。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只有中华文明形成了数代史家连续按时叙史的传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思想中“温柔敦厚”的文化基因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从个人性情到家国情怀,呈现出乐善共荣、献身共济特征。
B.从汉代起就被尊崇的儒家学说,随着科举制的建立和发展而与社会各阶层紧密联结,体现了文化的可引导性与可塑造性。
C.少数民族掌握最高政权并未造成中华文明中断,表明文化基因可以突破种族、血缘或地域限制,保持文明本质的稳定。
D.材料二通过将中华文明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等进行比较,揭示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开放性特质。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温柔敦厚”文化特征的一项是(     
A.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4.简要梳理材料一第4段的行文思路。
5.中华文明传承至今而没有中断的原因有哪些?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儒学,一向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当务之急是对儒学进行现代重构,使现代化建设植根于其上,并形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软实力。儒学的现代重构必须在它的核心范畴系统、道德观念系统、道德践履系统和儒学经典系统四大方面进行全面启动。

儒学的核心范畴系统是备受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崔大华认为“仁、礼、命”三范畴,构成了“心性的、社会的、超越的”三层面的完整体系。郭沂提出了“礼、仁、易”三范畴代表了孔子的核心的“教化”、“内省”、“形上学”三阶段思想。把“仁”和“礼”作为儒学在心性和社会层面的核心范畴,这在学术界没有大的分歧。但在超越层面的儒家核心范畴,既做到忠于文本,又注重现代价值的,当推“道”。儒经提到“形而上者谓之道”,而且“道”可用很多现代话语加以阐释,转化为现代人所能理解的超越性。还应该把“和”纳入儒学核心范畴系统。“和”是儒学在方法论层面和实践操作层面的最重要范畴,因此,儒学核心范畴系统为“道—仁—礼—和”。

儒学的道德概念非常丰富。表现为对上的有:忠、孝、恭数;对下的有:宽、厚、慈、惠;表现为左右的有:恕、信、义、敦、睦;还有范围较宽泛的有:智、勇、敏、让、廉、耻等。儒家论述的德目如此众多,各德目的内涵以及相互的关联性,都值得细细梳理和阐释。可是概念繁多,总难以一时使百姓弄懂,因此有必要根据不同的时代特点,选择重要德目加以着力阐释。例如,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四德,汉代董仲舒把“仁义礼智信”定为“五常”,在明清有人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合称“八德”。还要注意,儒学还有些道德观念并没有受到以往思想家的重视,譬如“公”与“正”观念。除此,重构儒学的道德观念系统,不单是从儒学资源中发掘,更要倾听社会的呼声。

儒学在二千多年中有如此强的生命力,得益于它的道德践履及系统。它强调知行统一的“力行”原则。所谓的“力行”原则,并不是盲目的实践,而是知行统一基础上的力行。道德践履系统还强调“慎独与审察”,“慎独”是指在“人之所不见”的独处之境,能够自觉地坚持道德原则。但在现实中光靠内省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外界的督察。道德实践有其特殊性,不是认识了,即可付诸实施,而往往受到旁人的影响。所以儒家还强调“择善而从”、“见贤思齐”与“直道而行”。在道德实践中,不仅别人会影响自己,自己的实践也会影响别人,还要做到“推己及人”。儒家还重视在实践过程中以“自强不息”来提升人的道德境界。

研究儒学的现代重构与发展,不得不关注它的经典系统的建设。《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是我们把握儒学核心价值范畴系统、道德观念系统以及道德践履系统的最基本的教材它们在中国儒学史上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对四书的注释,现代人理应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得更精确、更富有时代性。除“四书”外,还可增选二书:一是《易系辞传》,二是《广学记》。《系辞传》对儒家的宇宙观、核心范畴“道”以及辩证思想都有充分的体现。《广学记》收《学记》与《劝学》,这二者反映了我国重视教育的悠久历史,也体现了在古代社会转型期思想家呼吁重视学习的重要性。

(摘编自夏乃儒《儒学的现代重构——在文庙“与孔子对话”学术讲堂上的讲演》)

材料二:

明代中晚期以来的新兴儒家学派(如泰州学派、明清之际顾黄王三大儒的儒学、20世纪现代新儒学等)通常被看作是具有“现代性”意义的转型儒学。这些儒学理论既有朝向“现代性”的开放一面。又有限制“现代性”的保守一面。要充分研究转型儒学的“保守”面,解开儒学现代化受限的困局。就要对现代性的内涵或特质有准确的把提。尽管中西方现代性文化的发生和开展不一样,西方现代性更强调“个人主义”或“个体主义”,中国式现代性更为强调“总体”。虽然“现代性”在不同民族、国家的开展中呈现出多元的特性,但多元开展的现代性文化背后,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即个体主体性的张扬。因此,只要深入考察转型儒学个体主体性的张扬情况,就能找到其“限制现代性”或者其“保守性”的根源。

明代中晚期泰州学派真正使个体主体性在儒家文化中确立起来。泰州学派主张“良知现成”,认为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圆满现成的,是判断是非的标准,肯定了个体的独立性平等性。但它的局限性是没能充分重视人心之理智,更多地表现为人欲或真情的流露。在明清之际儒学中,个体主体性表现为虽然存在但又不清晰的样态。明清之际的儒学强调“理欲互限”,即“以欲限理”和“以理限欲”。“以欲限理”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人欲的正当性,而“以理限欲”使得现实的人心之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被“理”所制约。20世纪现代新儒学则造成了个体主体性的虚显。所谓“虚显”,就是欲显而不能显,最终只是假显。现代新儒家认为,现代性与宋明心性儒学之间并没有根本的冲突,即宋明心性儒学的“道德的形而上学”能够在统摄工具理性——接纳现代性——的同时得到保全。宋明心性儒学虽然肯认人格先天的平等,但它无法肯认人格现实的平等。所以,现代新儒家虽然明确表示要开出个体主体性,但这种主体性在其理论中却根本不可能实现。综上可知,个体主体性的弱化,正是儒学现代化受限的根源。

(摘编自李海超、黄玉收《个体主体性的虚显——儒学现代化受限的根源》)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儒家核心范畴中,“道”是“形而上”层面,“仁”是心性层面,“礼”是社会层面,“和”则是方法论层面。
B.儒家经典系统为我们准确把握儒学核心价值范畴系统、道德观念系统以及道德践履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C.只要对现代性的内涵或特质有准确的把握,就能找到转型儒学“限制现代性”或者其“保守性”的根源。
D.明代中晚期以来的新兴儒家学派在发展过程中使个体主体性逐步由“确立”转向“模糊”,进而转向“虚显”。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超越层面的儒家核心范畴中,“道”比“命”和“易”更贴近儒家经典中的观点,更具有现代价值。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据当代的时代特点,通过倾听社会呼声,从儒家资源中发掘出来的重要德目。
C.泰州学派强调个体欲求的实现,而明清之际的儒学强调“理欲互限”,在个体主体性方面,后者更胜一筹。
D.儒学现代化转型受困的原因在于儒学理论对个体主体性凸显不够以及儒学现代重构未从四大系统展开。
3.结合材料二,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儒学现代化”观点的一项是(     
A.天理寓于人欲,无人欲则天理不可得见。
B.在现代世界中,所有独特不群的个体都自命不凡。
C.个体要戒除世俗的欢愉,以达到崇高的精神理想。
D.缩小“自己的我”和“别人的我”之间的鸿沟。
4.两则材料都围绕“儒学现代性”展开,但论述重点和结构却不相同。请分别说明。
5.日本汉学家沟口雄三在《作为“方法”的中国》中这样论述:“(中国)以私有财产权为基础的、市民的个人自由,一直停留在未发达状态。但是在其反面,他们创出了以总体的自由为本身课题的、特异的近代的自我,以及富有政治性、社会性、道德性的个我。”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这一“中国式近代”论断的理解。
2022-03-18更新 | 16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很早就开始对勇德进行理论上的阐释。孔子提出见义不为,无勇也,把勇与仁义、道义联系在一起,使见义勇为成为千古传颂的优良品德;孟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认真讨论了勇的性质、勇的根本及勇的途径,其浩然之气学说的提出,为勇气概念奠定了坚实基础;明代王阳明对勇的敢直其身,敢行其意力行力倡;等等。中华民族从未停下对勇和勇德追求、探索的步履。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勇德也经历过沉浮。随着近现代救亡图存思潮的兴起,人们对勇德的崇尚再次被激发出来。梁启超有感于中华民族强武之民,反归于劣败淘汰之数的悲惨命运,为中华民族寻找其武勇的文化基因,写就了《中国之武士道》一书。在梁启超的笔下,大智大勇的孔子,不畏强权的曹沫、毛遂,以死报恩的侯赢,宁折不屈的项羽……都被视为武勇精神的象征。国学大师章太炎通过儒侠说使尚武精神发扬光大,以刚毅特立”“坚苦卓绝”“奋厉慷慨的亦儒亦侠的古儒侠为典型,力倡古儒中固有的义薄云天的侠勇精神。

今天的人们同样要面对诸如瘟疫、地震、洪水这样的自然灾难,面对艰难、挫折等人生困境。这意味着,无论何时,每一个人都要在勇敢和怯懦之间做出选择;这也意味着,无论何时,勇德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必修之课。

(摘编自张再林《勇德: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必修课》)

材料二:

孟子和荀子对勇德进行了重构,使之具有道德内涵,成为独立的伦理德性。孟子的做法是对勇德进行分类,明确地区分小勇大勇:前者是基于一己之私产生的自然情感反应,是纯粹的、自发的情感冲动,没有自觉的道德目的;后者是基于道义而生发出来的道德情感及行为反应,是以道义知识和道德情感为基础的自觉选择,具有明确的道德意义。可见,孟子所言的小勇属自然德性,大勇属道德德性。

(摘编自赵永刚《勇德培养的三个基本问题》)

材料三:

中西德的比较可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但至少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首先,大多数中国和西方历史上的思想家都倾向于将无畏或不惧看作是勇的特征,但此一特征仅为德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说,仅有此一特征,勇不必然成其为德。若要使勇成为一种德性,必须有其他因素对其予以引导或规定。中国古代思想家多从智、仁、勇三者的关系出发来阐明勇之为德的条件,认为有智行仁之勇才是真正的德。而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西方思想家主要从理性或世俗法律的角度来规定勇,认为只有基于理性、符合法律规定的勇才是一种可称赞的德性。从柏拉图开始,西方依法规定勇的倾向就已初露端倪,近代以后,随着法制社会的建立,法对勇的制约更为明显。

其次,大多数中国和西方历史上的思想家都看到了德有两个对立面:鲁莽与怯懦。怯懦无论是在表面上还是就其本质而言,都与勇敢格格不入。鲁莽虽表面上类似于作为德性的勇敢,其实也并非德。中国古代思想家虽然对德的两个对立面有过较为细致的分析,但就理性深度而言,其在与西方思想家的类似分析相比较时,就显得有些逊色。中国古代思想家只是分别分析鲁莽与怯懦各自的问题所在,没有清楚地说明这两者与勇敢之间的关系;而西方历史上的思想家,主要是亚里士多德,则明确将勇敢作为鲁莽与怯懦之间的中道,从而揭示出三者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最后,大多数中国和西方历史上的思想家都看到了,勇敢作为一种德性可能发挥的多重作用及可能实现的多重价值。从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勇敢不仅可用于胜敌,还可用于自治和克难,勇敢可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实现其价值。尤其是在勇敢用于自治这一方面,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论述较之西方思想家的类似论述要显得更为丰富。西方思想史上有关勇敢之作用的论述的独特之处在于,有些西方思想家凸现了作为德性的勇敢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中国传统的德主要用于为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具有宗法性质的社会目标和社会秩序服务,在这样的社会里重农轻商是必然趋势,因而适应商业冒险、自由竞争的德就难以成长。

中西方德观的共同之处,体现了德最为基本的规定,是勇敢之为德性的共性方面。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无论是何种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勇敢都不能与其他德性相分离而单独起作用,人们都必须把握勇敢之为德性的度,过与不及都是作为德性之勇敢的对立面。

(摘编自吕耀怀《德的中西异同及其扬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勇德理论上的阐释,孟子对勇的思考可视为孔子思想的发展。
B.梁启超提出的“武勇”精神,章太炎提出的“侠勇”精神,是对传统勇德的反思。
C.明代王阳明认为勇要“敢直其身,敢行其意”,并力行力倡,体现了对勇的探索。
D.无畏或不惧是勇德的特征之一,但此一特征仅为“勇”德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勇德既是个体战胜困难不可或缺的品性,也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所必需的德性,着力培育勇德精神具有深远意义。
B.中国传统的“勇”德主要用于为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具有宗法性质的社会目标和社会秩序服务,更适合农耕社会。
C.根据古代思想家的论述,在自治、克难等实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价值上,中国对勇的把握较西方有着明显的优势。
D.尽管时代不同、环境不同,但在对待勇与德性的关系以及对勇德“度”的把握上,古今中外有着某些相似性。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对应关系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帝桀淫虐有才力,能伸钩索铁,手搏熊虎”——勇德的自然德性
B.“为事利,争货财,无辞让,果敢而振,猛贪而戾”——勇德的道德德性
C.“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勇德的道德德性
D.“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勇德的自然德性
4.材料三从哪三个方面对中西勇德进行了比较?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5.材料一中说“无论何时,勇德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必修之课”,作为新时代青年,你认为应该如何发扬勇德?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加以分析。
2023-10-18更新 | 4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如何评价判断

齐亮

①世人大多希望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确判断,可什么样的判断才是正确的呢?人们的答案或许并不统一。

②我们评价一个判断,有两种合理的方法:第一种是用经验上的标准,即在现实中它是否符合客观的事实;第二种是用逻辑上的标准,即在理论推导中它是否自相矛盾。按照心理学理论,方法一评价的是“通信”,即“判断”和“作为判断对象的事实”之间保持一致的能力;方法二评价的是“连贯”,即“判断”中各因素在逻辑上保持一致的能力。

③理性的人,常被认为应该有更强的评判力,然而理性往往只是跟逻辑联系在一起,用以衡量判断是否逻辑自洽,与方法一没有太大关联。假如我说,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宝塔有60米高(实为78米),如果不知道这宝塔的实际高度,无法找到任何资料去验证,也不能亲自前往实地去测量,不管你有多理性,都不可能通过逻辑评价我刚刚的判断是对是错。但假如我向你讲述自己填报高考志愿的故事,讲到“考分达不到一本线”,又表示自己“因爱好文学而放弃了北大医学院的临床志愿”,你会立即认为我“前言不搭后语”。显然,我没去北大学医,与所宣称的“文学爱好”没有关联,主要原因其实是考分不够高。

④由此可见,方法一讲事实,方法二讲逻辑,两者的适用范围各自不同,“理性评判”也有其局限之处。某畅销书作家曾公开表示理论推导实际没什么用,理由是2000年美国邀请几百名军事分析专家和软件专家,建立了一个复杂、强大的军事推演模型“千年挑战”,然后请一位有丰富实地作战经验的军官与使用该模型的专家们进行模拟对战,结果专家们输给了军官。如今许多人喜欢讽刺专家教授,理由和这位畅销书作家相似。当专家们试图用逻辑自洽的方式来证实自己的判断时,老百姓已经在用事实反驳他们了。显然,在上述案例中,普通民众不可能去深入研究模型中各种方程是否合理,他们只会关心事实上的结果,即到底谁打赢了战争。也就是说,在方法二无法实施的情况下,人们就会用方法一来评价判断。

⑤那么,万一没有可测量的事实,人们应该怎么办?一个国家几十年没有经历大规模军事冲突而无法获取相关信息,该国的军队参谋人员也仍然需要战战兢兢地进行各种模拟和假定。你能说他们不该这么做吗?难道非要为了验证某个模型而发动真实的战争?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既然没有充足的事实信息来评价模型中的判断是否正确,专家们只好使用历史上已经存在的数据来开展工作。专家们觉得,虽然没有近期的事实作为依据,但至少要先保证模型在逻辑上没有问题。同行们怎么认定这个模型的好坏呢?无非也是看模型的逻辑是否讲得通,推断的结果是否符合之前对历史数据的分析。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专业人员也只能用方法二来评价判断

⑥因此,我们在评价某个判断时,往往是先寻求可利用的方法。方法一用不上就试着用方法二,方法二用不上就试着用方法一。两种方法都用不上怎么办?许多人就此化身为撒泼耍赖的吵架高手:你跟我摆事实,我就跟你讲道德;你跟我讲道德,我跟你论老子;你跟我论老子,我跟你装孙子。

⑦有学者悲观地认为,其实人类一直以来都知道,人是一种缺乏耐性、容易激动和发怒的动物,理性根本不足以引起人类的重视。但我依然要表明自己的立场: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理性。虽然理性并不是万能的,但正如古希腊先哲们所说的那样,人类是唯一有能力进行逻辑推断的物种。在现今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如果理性不可靠,那么我们还能靠什么?无论如何,爱智求真之路,感觉上总会让我们离愚昧的困境远一些,离幸福的未来近一些。

(有删改)

1.按照第②段心理学理论,以下属于“通信”能力不足的一项是(     
A.判断《红楼梦》原著有四十回,并说加上高鹗续写部分共八十回。
B.判断《红楼梦》主要人物个性鲜明,并说宝黛钗性格具有复杂性。
C.判断《红楼梦》以贾府兴衰为主线,并说小说注重描写家庭琐事中的细节。
D.判断《红楼梦》是现实主义作品,并说对太虚幻境的描写有浪漫主义色彩。
2.第③段中的“前言不搭后语”是指                  
3.第⑤段画线句的推断是如何成立的?请根据第②-⑤段内容分析。
4.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是(     
A.追求理性意味着不以身份论高下,坚持实事求是。
B.追求理性意味着提升逻辑推断力,坚持爱智求真。
C.如果拥有理性,我们就会优先选用方法2来评判。
D.如果拥有理性,我们就能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
5.有学生认为,掌握评价判断的方法一就足够了,理由是普通人平时很少用到逻辑,而且作者提倡理性,本来就只是对专业研究人员提出的要求。对此,你是否认同?根据文意,结合生活或语文学习中的例子,谈谈你的看法。
2022-06-25更新 | 1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