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38 题号:1793399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古代文化中,士人阶层的人格精神和审美标准都具有突出的意义,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与西方古代社会结构不同,秦汉以后的中国古代社会形态是由一种特殊“释式平衡”的结构方式支撑的,整个社会就像中国特有的衡器“秤”一样:它的一端是庞大的秤盘(宗法社会),而另一端是比重极小的秤杆梢(皇权)。要使这极不匹配的两极实现平衡,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它们之间加上一个秤砣,即士人阶层。由于上述具有根本意义的结构性要求,所以中国的士人阶层具有两个基本特质。一是它的内在质量极大,有能力凝聚整个社会形态中各个阶层共同的根本利益;换成常用的说法就是“内圣”。二是它对整个社会结构的调节幅度极大;既可以代表宗法社会的整体利益而制衡皇权,反过来也可以代表皇权控制各级宗法社会,就像秤砣可根据体系平衡的需要而在秤杆上大幅度移动一样;换成常用的说法,这种功能就是“外王”。与士人阶层的上述特质相适应的,是它的审美方式也同样具有对内和对外的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通过园林、文学、艺术、服饰、饮食等一切文化手段而建构、维系士人阶层特有的理想人格和文化传统;二是士人阶层的审美方式和标准对上至帝王、下至庶民的各社会阶层都有普遍的影响。这里我们只以室内陈设艺术为例来说明问题。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室内陈设是一门综合性和文化密集型的艺术,所以它对上述特质的表现也就较之其他门类的艺术更为突出和直接。在室内陈设中,士人阶层的理想人格和文化传统是通过书籍、书画楹联、文玩古董、盆景、文具、茶具、琴棋具等众多器物及其相互组合配置的艺术方法而表现出来的。以林黛玉居住的潇湘馆为例。我们知道,大观园中每处居所的庭园景物、艺术风格,都是与具体居住者的品格气质、审美风范相互协调映衬的,而曹雪芹对潇湘馆的描写,也正是为了突出林黛玉颖慧孤高、多愁善感的内心世界。潇湘馆突出的特点,在于庭园内清幽雅洁的景致与室内环境的统一。《红楼梦》中曾反复描写潇湘馆园景,如第二十三回中林黛玉说:“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而这种幽曲的庭园空间和景物风格又进一步延伸到室内,以此表现黛玉委曲深致的心理空间。在中国士人文化中,竹子以其苍翠挺拔的姿质而成为高洁人格的象征。宋明以后,这种象征意义在文化艺术中的运用更为普遍,例如明代初年著名儒臣方孝儒《友筠轩赋》描写庭园间的竹景与居室主人的胸襟及文化生活的关系:“惟青青之玉立,俯漪漪之轩构。憩乐矣之幽情,处蔚然之深秀。苍雪洒乎凉飙,绿荫蔽乎清昼。……或弹棋而雅歌,或解衣而脱巾,或焚香而啜茗,或联句而鼎真。《红楼梦》继承了这一审美传统,没有过多地铺陈潇湘馆室内的器物用具,而是除了点明藏书甚丰,只是反复强调其室内空间和艺术风格与庭园的沟通协调,甚至写明这屋连窗纱也是一色翠绿,这显然是为突出居住者过人的才识和高洁的人格。我们知道,在中国古典园林美学中,对居住者人格理想的表现是比单纯的造景技艺更高的审美层次。

(摘自王毅《中国古典居室的陈设艺术及其人文精神---从“大观园”中的居室陈设谈起》)

材料二:

中国古典园林有“崇文”的特点,也讲究“雅趣”,即表现知识与高雅的文艺修养,诸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竹林玄谈、曲水流觞等,这样的审美情趣,只有在园林里才能充分展开与发挥。文气氤氲的大观园是小说人物生活及赋诗作画之地。儿女们在此结社吟诗、弹琴下棋、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给这些天真烂漫的儿女们抹上了一层诗的色彩,也给她们的性格涂上了一层诗的气质。这种气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了人物性格。如林黛玉在平时似乎是个病恹恹、行动恼人、小心眼的林姑娘,可是在大观园里作诗时,她完全成了另一个林姑娘,不仅宽厚从容、豁达开朗,而且,在赞美湘云的诗写得好时,“又叫好,又跺足”,神采飞扬。当大家都在冥思苦想时,她或弄梧桐,或和人说笑,然后“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她是那样的俊迈、潇洒,一派才子的风采!黛玉深受古典文学的熏陶,她摆脱了“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的现实世界,沉醉到诗的境界中,沉醉到艺术创作中,只有在那里,她才可以获得精神饥渴的满足;只有沉到精神世界之中,才可以找到光明,她是大观园中唯一的必须在诗中寻找人生乐趣的女儿。难怪刘姥姥进潇湘馆,见到“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要说:“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

(摘编自曹林娣《园林风花雪月——陶铸人物性格的典型环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决定了士人阶层的人格精神和审美标准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B.士人阶层在调节社会结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平衡宗法社会和皇权之间不可或缺的阶层力量。
C.林黛玉的理想人格和文化传统,可以通过潇湘馆清幽雅洁的景致与室内环境的统一表现出来。
D.远离现实世界的大观园为红楼儿女们提供了充分展现自身性格的舞台,使得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人阶层的审美方式蕴含着这一阶层特有的理想人格和文化传统,因此,它对其他社会阶层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B.潇湘馆的庭园幽深静谧,能够表现出黛玉委曲深致的心理空间,同时竹子孤高脱俗的特点也是她自身形象的写照。
C.方孝孺《友筠轩赋》描写庭园间的竹景:“惟青青之玉立,俯漪漪之轩构。”潇湘馆的居室风格与居室主人的精神一脉相通。
D.林黛玉借竹倾诉心事:“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可见竹子对林黛玉的性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写“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眄庭柯以怡颜”,都是借园中草木来寄托自己的高洁之志。
B.北宋时期大臣苏舜钦被罢职闲居苏州时,有感于沧浪之水“濯缨”“濯足”的意趣,遂购地筑园,于水边建“沧浪亭”。
C.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山林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D.贾宝玉居住的怡红院草木繁盛,种有俗名为“女儿棠”的西府海棠,符合宝玉同情、体贴女孩子,好簪花弄粉的性格特点。
4.两则材料都以林黛玉为论据,其论证的观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红楼梦》描绘探春所居住的秋爽斋的室内陈设:“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请结合材料内容,据此分析探春的形象特点。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何谓自然文学?在我看来,把自然作为书写对象的文学作品皆可称之为自然文学。有人曾问我,自然文学是不是只关注自然,不关注人呀?我的回答是:自然文学不是不关注人,而是与人相比,对自然的关注更多一些。文学是人学,但自然文学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学。在自然文学中,人不一定是主角,但自然一定是主角。这个主角表现在自然的坚韧与野性,自然的爱与美,自然的神秘与传奇。

在一定意义上,自然文学与生态文学几乎就是同义词,但还不能说自然文学就是生态文学。1866年之后,随着生态学的产生,有了生态文学一说。正如1600年,电被发现并被应用之后,才有了电灯、电话、电报、电脑、电视、手机等等。生态文学是现代意义的词,在《诗经》、唐诗宋词里找不到。而自然文学是与文学同时产生的。《诗经》开篇就是写一只落在河滩上的鸟,翘着尾巴仰着头,“关关”地叫一这不就是自然文学吗?《诗经》总共305篇,言及动物和植物的就超过两百篇。唐诗宋词里的动物、植物就更多了。

自然文学与生态文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作品是否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唐代诗僧寒山的诗,得到日本人、韩国人,甚至美国人的推崇,固然有其道理,但还不能称其为生态文学。寒山的诗最初是怎么发表的呢?他是刻在树干和石头上的。“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寒山的诗,多为对山林生活的描写和吟咏,叠字连用,拙语俱巧,俗语俱趣,劝善戒恶,富于哲理。胡适说,唐代以来,白话诗写得最好的就是寒山了。然而,尽管如此,还很难在他的诗中发现那种“自觉的生态意识”。我们对寒山不必苛求,不能用今天的尺子去衡量过去的一切。”

自然文学的功能是什么?我想首先是慰藉的功能。当一个人失意甚至落魄的时候,自然文学能使他的心灵得到慰藉。寒山三次科举不第,家人、朋友对他冷眼相待,他被迫出走,栖身天台山的寒岩里,才创作了那么多书写自然的白话诗。美国自然文学作家缪尔,跟父亲的关系闹僵,双目一度失明,陷入人生低谷。双目重见光明后,他决心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上最美的东西——自然。于是,他到美国西部的森林和荒野中寻找慰藉。

自然文学还有科普的功能。“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游记》是自然文学经典之作。徐霞客是一位奇人,是毛泽东多次盛赞的人物。毛泽东甚至说,自己有个志向,就是想学徐霞客,如有可能就去游历长江和黄河。徐霞客在没有任何官方资助的背景下,用了四十余年的时间,上千次游历,踏访过无数山峦河流,“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写出了260万字的旅行日记。《天台山游记》是《徐霞客游记》的首篇,写于400多年前的5月19日。为了纪念他,这一天成为“中国旅游日”。他的日记涉及地质、地貌、山脉、水系、火山、温泉、植物、动物、气候、宗教、风俗等博物学知识,还纠正了前人许多错误的结论和认识。《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著作,更是一部自然科普著作。

自然文学还有完善人格的功能。这里必须说说苏东坡。有人说,苏东坡一生不得志,遭受了种种磨难。遭受了种种磨难是事实,但一生不得志我不敢苟同。他曾官至三品,举朝能匹者,不过尔尔。才华成就了他,也几乎毁了他。然而,他终究活得通透,洒脱,其乐陶陶。“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是苏东坡自然文学作品中的主角。人该如何对待外物?人该舍弃什么?苏东坡说:“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此话何解?也许,对外物的欲望会占据人的内心。因为,欲望是无边的,人会在无边的欲望中迷失自己。

北宋官场,风云跌宕。“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东坡在失意的时候,并没有消沉、颓废,一蹶不振,而是寄情于自然、耕读、美食。在悲喜丛生中,与老友把酒言欢,尽诉衷肠。

也有“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的排场,也有“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窗扉静无尘,几砚寒生雾”的寂寥。然而,哪怕“累尽无可言,风来竹自啸”又有何妨?苏东坡就是苏东坡,他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在淡定中觅得趣味,在趣味中觅得快乐。

虽然自然文学有如此这般的功能,但自然文学并非时髦的文学。自然文学与众声喧哗及穷奢极欲背道而驰,它拒绝一切与美无关的事物。自然文学的美,不仅仅是指作品的辞藻和句式,也不仅仅是指描述的对象,它更意味着一切都应该是美的一一无论是我们置身的大地,享用的食物和空气,还是人的思想和灵魂。

(摘编自李青松《自然文学垫高人的精神世界》)

材料二:

自然文学和生态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有交叉性。第一,他们在主题内涵上,都关注环境,关注生态,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等等。而且自然文学有时候也可以看作是生态文学的一部分。如美国自然文学,到了20世纪就和生态文学很接近了,因为作家不但更自觉地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还关注环境保护并直接参与环境保护运动。这就使得他们的自然文学也符合生态文学的思想特征。第二,自然文学中有些作品也类似于生态散文,这是形式上的一些交叉和重合。20世纪以后的自然文学,很多不但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还有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因此这类作品都可以与生态文学合流。中国的刘先平、胡冬林等作家创作的大自然文学作品,有些可以算是生态纪实散文,或者说自然散文,它们可以归到生态文学里去。

(摘编自谭旭东《生态文学与自然文学辨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文学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学,自然是自然文学的唯一主角,它表现为自然的坚韧与野性,自然的爱与美,自然的神秘与传奇。
B.寒山的诗多写山林生活,通俗拙朴,有哲理妙趣,受到一些外国人的推崇,但寒山的诗尚未能称为生态文学,所以缺乏自觉的生态意识。
C.《徐霞客游记》不仅是一部地理著作,也是一部自然科普著作,它涉及门类繁多的博物学知识,纠正了前人许多错误的结论和认知。
D.自然文学具有完善人格等多重功能,当自然文学的美不仅体现在辞藻、句式等方面,更体现在一切事物上时,自然文学就成为流行文学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外物的贪婪欲望将会导致人在无边的欲望中迷失自我;因此,人要学会善待外物,理性取舍,才能活得洒脱、自在。
B.“苏东坡一生不得志,遭受了种种磨难”这种观点存在偏颇,苏轼备受贬谪的磨难是事实,但他曾官居高位,少有人可比。
C.苏东坡对“竹”情有独钟,其诗文中经常提到“竹”,“竹”成为他“寓意”之物,他才得以调适心态,觅得快乐。
D.作家更为自觉地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关注环保,直接参与环保运动,这些都可能促使其自然文学逐渐向生态文学靠拢。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组诗句中不属于寓意于物、寄情自然的一项是(     
A.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C.露叶霜枝剪寒碧,金盘玉指破芳辛。清泉蔌蔌先流齿,香雾霏霏欲噀人。(苏轼《食柑》
D.坐中八姨真贵人,走马来看不动尘。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
4.自然文学与生态文学二者的异同点各是什么?根据材料,请简要概括。
5.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分析。
2021-06-03更新 | 4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费孝通曾经对礼治秩序做出过探讨,他认为,乡土社会并非“无法无天”或者“无政府状态”的社会,礼治社会也“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礼”就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为人们理出合乎道德的经济秩序。礼不仅仅是一种个体的行为规范,也是一种传统习惯,更是一种社会秩序。作为一种礼治秩序,“礼”通过自身的特点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首先,礼治秩序主要是通过道德约束力来发挥社会控制作用。第一,礼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和意识形态形成普遍约束力,比如古人通常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等说法;第二,礼治秩序的形成不依靠强制力实施,它不同于法律,法律是国家规定并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以及国家强制力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而礼治秩序依靠的更多是乡规民约和民间习俗来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进行约束;第三,礼通过一种积极控制引导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表现为在调节手段上是费孝通所说的“让人主动服膺的”而并非让人被动遵从的,它是一种德治的社会控制。

其次,礼治秩序是通过礼俗教化以及潜移默化的形式进行乡村治理和控制。“教化”的作用就是让人们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规范和意识形态,这是传统乡村礼治社会秩序建构的核心理念。社会学者赵旭东认为:“从乡村社会的传统治理而言,乡村秩序建构的核心理念从来都是强化礼教对人的教化作用,并不存在那种特意要改造农民成为新人的现代观念下的意识形态;更多地在于感化和树立礼教的榜样。”

最后,礼治社会秩序处理矛盾与调解纠纷的特点通常表现为“无讼”。这一特点在费孝通《乡土中国》“无讼”一节中有所提及。传统乡土社会秩序的一大特点就是——“不打官司”。传统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之间亲如一家,村民犯错误之后,通过家族内部进行“调解”“劝服”,而不会诉诸公堂。可以说,传统中国乡村社会,就是一个“无讼”而“自觉”的礼治社会。

传统乡村社会秩序就是通过“礼治秩序”保障了人们的权益,实现村民对公正的诉求。当然,费先生也提出,“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如果环境一改变,就需要“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

(摘编自赵旭东等《城乡中国》)

材料二:

经历了革命、改造、改革和转型的乡土中国,现如今已经迈入后乡土中国。

后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从乡土社会的熟悉关系转向熟悉关系加陌生人关系的混合型关系,乡村秩序形成基础和维系力量从教化权威力量转向代表国家法规政策的法理权威与乡村礼俗混合而成的力量,乡村秩序的形成和维护环境从封闭的共同体转向流动的开放空间。乡村社会所有这些重要的变迁,都反映出乡村社会治理及秩序的基本性质也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从基本性质上看,后乡土社会治理的秩序基础是一种“法礼秩序”。所谓法礼秩序,是指既非单纯现代法治秩序,亦非传统礼治秩序,而是法理秩序和礼俗秩序特性兼具的混合型社会秩序。

在社会秩序构建和国家治理方面,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就曾提出“隆礼至法”的理想境界,后乡土社会的法礼秩序或许尚未达到这种理想状态,但法礼秩序兼具法理秩序和礼俗秩序的特征。法理秩序,是指国家力量主导的权力、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在秩序构建和维系中起着根本性作用,即按国家法理构建起的社会秩序。法理秩序与法治秩序的区别在于,法治秩序更为偏重于狭义的法学意义上的法律规范在秩序构建和社会治理中的核心作用。礼俗秩序是指乡村居民按照传统和习惯而在平常生活中构成的一种自然有序状态。法理和礼俗秩序的混合而构成法礼秩序,即意味着乡村社会秩序的形成和维持包含了法理和礼俗两种力量的共存与混合作用。

之所以把后乡土社会治理的秩序基础概括为法礼秩序,主要是针对当前乡村社会的两个方面的现实而言的:

一方面,就国家与乡村、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现实而言,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法规政策和制度规范已成为影响和制约乡村居民行为的主导性力量。如今的乡村社会治理秩序,已经基本按照国家法理规范建立起来,并依靠合法的力量来维持秩序,从而具有法理秩序的特征。

另一方面,就乡村发展和农民生活的现实而言,聚村而居的生活仍是后乡土社会的基本形态。这意味着乡村熟悉社会的性质依然部分维续下来,那些已有传统和新形成习俗的规则,又在村落共同体的生活中被认同为自愿遵循的行动准则,从而对维持乡村社会秩序特别是生活秩序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乡村社会秩序又不完全是依靠国家法理规范和力量来支撑的,乡村社会秩序的礼俗基础尤其是生活秩序的自然基础依然存在并发挥作用,乡村秩序仍具有明显的礼俗性。

(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的法礼秩序及其实践》)

材料三:

最近复兴中学进行了一次“家乡文化生活”问卷调查。面对“如果有人借了您的钱赖着不还,您会怎么办”这一问题,火把赵村村民的解决方式及各种方式占比,统计如下。

解决方式

忍了算了

托熟人解决

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找村委会或村党支部解决

带上一帮人来硬的

其他

占比

2.3%

33.3%

25.7%

35.8%

1.2%

1.7%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治秩序”主要是通过道德约束力、礼俗教化等不外显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对社会乡村产生影响。
B.当今中国乡土社会中,虽然国家法理规范还没有完全起到核心作用,但已经具备法理秩序的特征。
C.从乡土中国到后乡土中国,社会治理秩序虽然有所不同,但都依托了中国乡村社会的现实基础。
D.前两则材料都围绕“礼治秩序”展开,各有侧重,但都肯定了“礼”在社会秩序中具有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乡村社会是一个礼治社会,那么在处理矛盾与调解纠纷方面,一定是主动遵从礼德而不打官司的。
B.乡村秩序的形成基础和维系力量发生了根本转变,可知礼治秩序已经不符合当今乡村社会治理的要求。
C.法理秩序和礼俗秩序融合在法礼秩序里,在后乡土社会秩序的形成和维持中,二者共存并发挥作用。
D.随着村落共同生活的延续,尽管一些历史的或传统的规则被中断或打破,但又会形成新的传统和习惯。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礼治社会”礼治特征的一项是(     
A.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B.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
C.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
D.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朱子家训》)
4.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5.请运用前两则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对材料三的统计结果进行简要分析。
2023-02-23更新 | 11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从2019年10月开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开启了三星堆遗址新一阶段的考古工作。考虑到本阶段的工作重心是“聚落考古”与“社会考古”,因此最先开展的是1986年抢救性发掘的一号坑和二号坑所在地的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2022年6月中旬,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了本次考古工作的最新进展及重要成果。透过这些全新的考古发现,除了能够领略古蜀文明的精彩物质面貌和丰富精神世界,也能够感受到三星堆遗址作为古蜀国都城的最后荣光。

在此次新发现的六座“祭祀坑”中已经出土编号文物将近一万三千件,其中相对完整的器物超过三千件,除了五百余根象牙之外,以铜器最多,超过一千件,金器和玉器都超过了五百件。这些出土文物中,部分大型铜器包含了多种功能和性质,如二号坑出土的Ⅱ号青铜神树,主体功能属于场景搭设,但枝头所立之鸟按以往学者的观点代表太阳,实际已经属于被祭祀对象了,树座上跪着的三个小人像无疑代表了祭祀活动的参与者,在树干和树枝上有形似玉璧的构件,或许属于祭品一类。八号坑新出的顶尊曲身鸟足铜人像,整体属于祭祀现场的场景搭设,但头上所顶之尊属于盛放祭品的容器,人像本身属于祭祀活动的主持者或参与者,因为眼珠外凸,面具狰狞怪谲,身体造型夸张,甚至有可能是被祭祀者。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活动是国家大事,八座坑出土的上述器物既然为祭祀用器,自然就是“国之重器”。铜器是其中最为精彩的。可大,如三号坑出土的青铜大面具,宽超过1.3米,高超过0.7米,是目前已知全世界最大最完整的青铜面具;可小,五号坑出土大量雕刻,其线条精细清晰,最细者宽仅0.03毫米;可中规中矩,八号坑发现的一件铜盆,与现实生活中的花盆并无二致;可天马行空,七号坑出土的龟背形网格状器,整体形似担架,主体部分呈长方形,两端伸出四个把手,末端铸造成龙头形象,主体部分外表为铜质,呈网格状,中间夹着一块可有限活动的椭圆形玉板,玉板表面覆盖丝绸,无论是器物的造型还是铸造的复杂程度均为此前所未见。

新出土的人物类铜器,尽管总体上属于写实风格,但无论是身体结构还是面部特征,都明显脱离了现实而脸谱化,唯有四号坑出土的三件扭头跪坐铜人像例外,它们整体造型十分稳定,人物双膝及双脚着地,着力点较多,上身挺直,头向身体右侧微扭,双手呈半合十状置于左胸前,一左一右形成平衡。人像细部特征十分写实,面部特征自不用说,不见青铜人头像面具呈现的脸谱化面容,四肢细节尤甚,手指关节的凹窝,尺骨下端凸起的脚踝、脚趾等展示得淋漓尽致,四肢肌肉突出,线条十分柔美,抓地使劲的状态呼之欲出。三件人像应该是一件铜器的三个支脚,其与铜器本体的联系主要通过“怒发冲冠”的头发来实现,将铜器的实际用途与人像身体部位巧妙融为一体。

(节选自《三星堆的最后荣光》)

材料二

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惊艳世界的同时,也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增添了实证。任何地域文明都离不开文明母体的滋养,三星堆文明并非无源之水,而是自成体系、传承有序。考古成果已然证明,在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史前新石器时代文化中,都能找到与三星堆早期文化相似的因素。同时,三星堆呈现出以地域特征为主的多元文化面貌,对外来文化既吸收借鉴,又发展创新。中原地区的夏商文化、位于长江流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等,都对三星堆文化产生过影响。对目前“祭祀坑”中出土的文物尚有待进一步科学解释,但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实证,已在科学研究的逐步推进中日渐清晰。

自1993年首次走出国门、亮相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以来,三星堆文物至今已“走过”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参观者达300万人次,在引发无数赞叹的同时,激发起世界各地对古蜀文明及中华文明的一次又一次探寻。日前出炉的《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展览)年度海外影响力评估报告》显示,三星堆博物馆高居全国博物馆海外综合影响力排名前10位;在海外社交平台上,超2000万海外网民“云参观”三星堆文物,三星堆在海外绽放出独特魅力。一次次海外展出、一次次“云端”亮相,已经成为中华文明与异域观众在世界语境下的直观式、开放式文明对话。

三星堆考古发现,重构了中国古代的文明图景,让世人认识到,在中原的商周文明之外,长江上游同时存在着一个独具特色、可以和同时代的其他文明相媲美的区域性文明。同时,三星堆考古成果还为世界欣赏东方文明、探索世界文明发展进程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随着考古挖掘的深入和科学研究的推进,三星堆之谜将一步步揭开。在这一过程中,世界或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又有一番新的理解。

(节选自《三星堆穿越时空惊艳世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宽超过1.3米,高超过0.7米的青铜大面具是一件大型祭祀用器,也是“国之重器”,还是全世界目前已知的最大最完整的面具。
B.脱离了现实而脸谱化的身体结构和面部特征的人物类铜器,与总体写实风格不一,如四号坑出土的扭头跪坐铜人像的面容。
C.从相关考古发掘的证据来看,宝墩文化和新石器时代文化由三星堆文化孕育,据此也证实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征。
D.三星堆博物馆与全国博物馆海外综合影响力相比,排名是靠前的,这主要得益于大量的海外国展出、云端展示和自身独具特色和魅力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号坑出土的II号青铜神树和八号坑新出的顶尊曲身鸟足铜人像都有场景搭设功能,而他们上面的人像属于祭祀活动的参与者。
B.三星堆遗址经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多家单位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已经出土的编号文物将近一万三千件,完整器物中以铜器最多。
C.二号坑出土的II号青铜神树主体功能是搭设祭祀的场景,上面的玉和鸟等造型则分别代表着祭品与被祭祀的对象。
D.三星堆的文物已“走过”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让300万人次参观者一览他的风采,引发无数赞叹与好奇,惊艳了世界。
3.下列不能体现三星堆考古发现的意义的一项(     
A.三星堆考古发现能够让世人领略古蜀文明的精彩物质面貌和丰富的精神世界,也能够感受三星堆是古蜀国都城的最后荣光。
B.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不应成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增添的实证,因为目前“祭祀坑”中出土的文物尚有待进一步科学解释。
C.三星堆考古发现重构了中国古代的文明图景——中原商周文明并不是唯一的文明存在,与之同时存在的还有能与之媲美的其它区域文明。
D.随着三星堆的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工作的推进,三星堆之谜一步步揭开,或将让世界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有一番新的理解。
4.根据材料简析三星堆考古发现的器物特征。
5.三星堆文化独具特色,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2023-07-07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