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即事感怀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9 题号:18672000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寒夜独坐卧虹榭【注】

黄遵宪

今时何时我非我,中夜起坐心旁皇。风声水声乌乌武,日出月出团团黄。

层阴压屋天四盖,寒云入户山两当。回头下视九州窄,高飞黄鹄今何方?

【注】卧虹榭:位于人境庐内。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党人或被害或流亡海外。黄遵宪受到株连被清廷革职,回家乡梅州定居,蛰居人境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内心活动发端,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寒夜独坐,心神不宁,彷徨无定的情状。
B.颔联运用叠词,“乌乌”拟声,“团团” 摹状,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深夜的所见所闻。
C.阴云“压屋”、寒云“人户”写出了环境的寒冷和压抑,这也是诗人心情外化的表现。
D.诗歌以问黄鹄所在收尾,扩大了诗歌的境界,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具有韵味深长的效果。
2.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诗人感到彷徨的原因。
【知识点】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诸将五首(其三)

杜甫

洛阳宫殿化为烽,休道秦关百二重。

沧海未全归禹贡,蓟门何处尽尧封

朝廷衮职虽多预,天下军储不自供。

稍喜临边王相国,肯销金甲事春农。

【注】①《诸将五首》是杜甫在大历元年(766)秋作于夔州的政论体组诗。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边患未根除,诗人痛感朝廷将帅平庸无能,故作诗以讽。②《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裴驷《集解》引苏林曰:“得百中之二焉。秦地险固,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也。”③尧封:传说尧时命舜巡视天下,划为十二州,并在十二座大山上封土为坛以作祭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首联先叙写洛阳毁于兵火的史实,再以“休道”讽刺了诸将夸口潼关可以二抵百,揭示了他们不能御敌取胜的根本原因。
B.诗人在颈联一针见血地指出,朝中大臣兼任了地方节度使的重任,不屯田积粮,致使军粮不能自给。
C.诗人在尾联把王相国和其他将领进行对比,他让边军从事农耕,减轻了朝廷的负担。也包含对朝廷用人多有不当的批评。
D.诗人以议论为诗,引经据典,不但没有破坏诗歌结构的凝练,反而使内容丰富,感情抒发更为强烈。
2.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3-03-22更新 | 50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花秋月何时了”一句中,对“春花秋月”之美好景象,作者却一反常情,期盼它早日“了”却,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B.“小楼昨夜又东风”,一个“又”字,不仅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而且暗示此情此景多次出现,深切表达出词人的欣慰之情。
C.李煜在“应犹在”与“朱颜改”的矛盾旋涡中越陷越深,在物是人非的落差对比中难以自我救赎,亦在此过程中演绎着人生的“突围”之美。
D.“月明中”的“故国”只属于江南的那些较少忧虑的日子,最多也只是浮现在李煜“不堪回首”的记忆中,而且是他不忍心“触碰”的回忆中。
2.这首词七、八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化抽象为具体,下列四首诗词中与这种写法不同的一项是(     
A.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B.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C.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
D.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023-11-03更新 | 29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烛影摇红·上元有怀

张抡

双阙中天,凤楼十二春寒浅。去年元夜奉宸游,曾侍瑶池宴。玉殿珠帘尽卷。拥群仙、蓬壶阆苑。

五云深处,万烛光中,揭天丝管。

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今宵谁念泣孤臣,回首长安远。可是尘缘未断。谩惆怅、华胥梦短。

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

【注】①经历了靖康之难后,张抡于次年的上元之夜写下这首感怀词。②双阙:指皇宫前面两边高大的城楼。③宸游:帝王的巡游。④瑶池:本为古代神话传说中昆仑山上的池名,西王母居所。西王云曾在此宴请远道而来的周穆王。⑤长安远: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借指向往帝都而不得至。⑥华胥梦:这里喻指汴京往日的繁华。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描绘往日宫中上元节的热闹繁盛,写景极其华艳:下片抚今追昔,语含悲酸,情致豪迈。
B.下片“驰隙流年”二句由回忆转入对人世的慨叹,时光如白驹过隙,在一瞬之间又是一年。
C.“瑶池宴”喻指宫廷豪华宴会,后五句从声、色方面极写宫苑的豪华气派,乐声响彻云霄。
D.开篇两句写宫前双阙高耸入天,重重楼阁弥漫微微春寒,引出后文对去年上元之夜的回忆。
2.请简要分析下片的抒情方式。
2024-02-15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