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写景抒情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1 题号:19324694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蜀道难

杨士奇

蜀山峨峨连剑阁,百丈飞崖俯奔壑。

逶迤鸟道出云中,江横石栈凌虚空。

行人未行先胆落,马足凌竞度还却。

由来此路险莫当,王遵策驭如康庄。

未若人心有崎曲,眼前十步能摧毂。

注:①凌竞:战栗、恐惧的样子。②王遵:字子春,新莽末年至东汉初年将领。王遵为人豪侠,有辩才。更始元年,与隗嚣同时起兵,后投归更始帝刘玄,再后归顺东汉光武帝;并劝降隗嚣。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两句即入题,用“峨峨”形容蜀山的高峻,用“飞崖”“奔壑”描摹蜀道之险。
B.三四两句写蜀道凌空构架、高耸入云的特点,比李白的“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更具画面感。
C.五六两句与李白的“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异曲同工,都从正面描写路难行。
D.李白的《蜀道难》与本诗虽为同题杂言古诗,李诗语言形式灵活,但本诗语言相对整饬。
2.该诗与李白的《蜀道难》为同题诗,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知识点】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江城子

苏轼

原序: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此以寄之。

黄昏犹是雨纤纤。晓开帘,欲平檐。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捻衰髯。

使君留客醉厌厌。水晶盐,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忆陶潜。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


[注释]①朱康叔使君:《宋史·孝义传》载,朱昌寿字康叔,在鄂州为太中,清正爱民,东坡贬居黄州,与之往来甚密,成为至交。黄州,位于鄂州东面。②青帘:旧时酒店招引顾客的酒旗。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写景亦抒情,作者先状写雨后雪景,后由景到人,抒写了自己的处境和对友人的怀想。
B.作者因雨雪困于家中,一边孤坐着拭目捻须,一边吟诗。由“病”“衰”可见诗人的困顿疲惫。
C.想到友人此时正盛筵宴客,而自己却不能在席,作者内心十分孤苦,只能手持梅花遥忆陶潜。
D.词末以作者独白作结,以雪喻人,抒写了对友人的赞赏,同时表达诗人自我的遭遇感受,寓意深远。
2.本词上阕没有一个“雪”字,却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雪描绘得淋漓尽致。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词人是如何写雪的。
2022-11-20更新 | 12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泛若耶溪【注】

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注】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相传为西施浣纱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开篇以“幽意”二字透露了全诗的主旨,写诗人跟随伴侣,去隐居之地,不与世事。
B.“晚”字点明泛舟时间,“花”字切合题中的“春”,看似信笔写来,却又显得用心细致。
C.“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描写随着时间推移,舟行所至另一新境,抬头遥望南天斗宿,不觉已经“隔山”了。
D.“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抒发感慨极其自然,由夜景的清雅更觉世事的嚣嚣,便自然地追慕“幽意”的人生。
2.有人说所写的景物虽然寂静,但整体上却有动势,恍忽流动,迷蒙缥缈,呈现出隐约跳动的画面。请结合全诗,说说诗人是怎样表现这种动势的?
2022-04-08更新 | 64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

司马光

嵩峰远叠千重雪,伊浦低临一片天。

百顷平皋连别馆,两行疏柳拂清泉。

国须柱石扶丕构,人待楼航济巨川。

萧相方如左右手,且于穷僻置闲田。


【注】①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作者退居洛阳。君贶。司马光的朋友。潞公,曾任率相的文彦博。②丕构:大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大处着笔。将潞公的居第置于嵩山、伊浦的背景下,意境高远阔大。
B.第三四句写近景,以动衬静,描绘出一幅恬静、淡雅的庄园山水图画。
C.以渡河为喻,说明辅弼大臣须仰仗皇帝的赏识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D.全诗感情抑扬有致,起初平和舒缓,然后气势轩昂,最终变为消极无奈。
2.尾联运用萧何的典故,有何用意?
2021-07-16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