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战国 > 庄子(约前369-前286) > 《庄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2 题号:1970189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节选自《庖丁解牛》)

材料二: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巳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节选自《种树郭橐驼传》)

1.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彼节者有               ②道芷阳
B.①謋已解                  ②隆伏行
C.①不抑耗其而已        ②其害之
D.①为止                      驼所种树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指解牛的厨师的名,与《陋室铭》中“往来无白丁”的“丁”意思不同。
B.肯綮,文中指筋骨相结合的地方,其比喻义与成语“切中肯綮”的“肯綮”意思相同。
C.名,指名字,与《石钟山记》中“而此独以钟名”的“名”字意思不相同。
D.生枯,在文中指活着,与《孔雀东南飞》中“便可白公姥”的“公姥”同为偏义复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厨师分解牛时,使用刀具或割或折,刀具的使用寿命很短;庖丁分解牛时,巧妙避开了复杂的筋络和骨头,所以他的刀具使用多年还光亮如新。
B.橐驼即骆驼,乡人称人为橐驼,原带有玩笑甚至嘲讽意味。但郭橐驼不以为忤,欣然接受,表现了他朴实善良、乐观豁达的个性特点。
C.他植者暗中观察仿效郭橐驼的种植方法,种出的树却是始终比不上郭橐驼,不是因为他们不够虚心,而是因为他们没学习到郭橐驼种树本领的精髓。
D.从郭橐驼的种树经验来看,想要让树木孳长茂盛,在树种下去后,就不要惦念它,不要再动它,要顺应树木天性,听任树木自由生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2)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5.材料一和材料二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人应该如何对待外物。请结合文本,分析两则材料观点的异同。
22-23高二下·河南驻马店·期末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文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②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③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刀而藏之。”

④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乙文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郑,又欲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秦以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甲文作者为__________(朝代)的庄周;乙文选自__________,是“《春秋》三传”之一。
2.解释加点字。
(1)批大(       )(2)刀而藏之(       )(3)焉用亡郑以(       )(4)又欲其西封(       )
3.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既东郑,又欲肆其西封
B.秦以
C.若郑而有益于君
D.越国以
4.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每至于族
D.以其无礼于晋
5.翻译句子。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6.文惠君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你读了此文,得到了什么深刻的道理?
7.烛之武为什么能退秦师?
2022-09-09更新 | 26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有删改)

文本二: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B.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C.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D.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牺牛,古代祭祀用的杂色牛。《礼记·曲礼下》曰:“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
B.大庙,即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礼记·礼器》曰:“太庙之内敬矣,君亲牵牲。”
C.惠子,即惠施,战国时期名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合纵抗秦的主要组织者和支持者,也是庄子的好友。
D.罔罟,指渔猎的网具。《周易·系辞下》:“(包牺氏)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为文恣肆,善于驳难。他擅长写文章,并攻击和驳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博学之士,也难免会受到他的指斥。
B.庄子淡泊名利,不愿为官。楚威王听说庄周很有才能,便派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请他做宰相。庄周以“牺牛”为喻,表明自己不愿为官。
C.在庄子看来,惠子拙于用大。在惠子眼中无所用处的大葫芦,庄子认为可制成腰舟缚系于腰间作济渡之用。
D.庄子追求绝对自由。他否定大鹏有所凭借,否定大樗无所可用等,都体现了其对逍遥境界的追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2)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
5.在文本二中,庄子借与惠子讨论大瓠之种与樗树是否有用,想说明什么道理?
2022-02-17更新 | 19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于利。”

(《里仁》《论语》十二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老子》四章,有删减)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有删减)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五石之瓠》,有删减)

1.有关下列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人于利                       喻:明白、知晓
B.非所以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求取
C.自者无功                       伐:批评
D.今一朝而技百金               鬻:卖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后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的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孔子弟子端木赐,字子贡。
B.《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合称“五经”。
C.小人,西周、春秋时代对被统治的劳动人民的称谓。又指道德低下的人。前者与“大人”相对,后者与“君子”相对。
D.士,在春秋时期,士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处于贵族的最低层。也泛指读书人。
3.《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以三字一句、押韵易读的方式编撰而成。《弟子规》源于《论语》等经典,内容上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相对应。下列《弟子规》的句子中,与《论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相应的是(     
A.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B.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C.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D.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4.把课内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之道》)
(2)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四章)
2023-10-21更新 | 1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