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235 题号:198471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类创造的文化,包括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两大部类,它们分别发展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科学技术作为最富革命性格的生产力,改造着世界,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为人类提供日益增多的方便与享受,使人类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19世纪以来,尤其是20世纪,相当多的人把科学技术视作全知、全能、全在的救世主,以为所有难题,包括精神、价值、自由都可以经由科学技术获得完满解决。

但由于科学技术是从研究自然界(尤其是物理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物质化”方法,或“非人格化”方法,其应用显然不足以解决人的精神领域的各种问题。用池田大作的语言来说,“科学之眼”自有其限定性,因为“科学的思维法产生了轻视生命的倾向,容易忽视活生生的人的真实风貌”,因而有赖人文的思想及方法的补充与矫正。

这首先表现在,对人类的生命意义而言,科学技术的健康走向,有赖人文精神指引。诚然,科技是“价值中立”的,但是作为社会人的科学家却不应是价值中立的。二战期间,爱因斯坦与“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联袂反对使用原子弹,便是从人类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的。

科技需要人文文化弥补的又一理由是:科学技术可以提供日益强大、有效的工具理性,却不能满足人类对于政治理念、伦理规范和终极关怀等层面的需求,总之,无法提供人类区别于禽兽的“价值理性”。而现代人类所面临的诸多困扰,往往发生在“价值理性”管辖的领地,发生在“意义危机”烦频袭来之际。中国古代优秀的人文传统,尤其是在道德层面,有若干超越性的意义,可以成为文明人类公认的生活准则。诸如不忍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仁爱之心,都是贯通古今、中外认可的。“人无信不立”,何尝不是成熟的现代市场交易所应遵循的经济伦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须臾不可脱离的黄金法则。

人文文化的不可或缺,还在于它能够提供人类所心向往之的审美情趣,这便是中国人将其与“礼”并称的“乐"。这种功能并不能用现金额度核算,但对于人类而言是绝对需要的。从人类整体而论,必须协调发展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对立,是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密的产物,但二者间达成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良性互动关系又是完全可能的。费孝通借鉴科学实证主义方法论开展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研究,便是人文学者借鉴科学实证原则的成功一例。二者之中,人文文化发展尤其需要关注。科学将继续长足进步,这是可以预期的,因为人类创造的“工具理性”已经赢得了无可阻遏的前行势能;而人类的“价值理性”还较为脆弱,我们并未寻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便是古人所云“礼乐所由起,百年积德而后可兴也”,而今天的中国人应当有此“百年积德”的自觉。

(摘编自冯天瑜《两种文化协调发展的随想》)

材料二:

半个世纪前,斯诺《两种文化》一书指出,人文科学知识分子和科技知识分子以及各自代表的文化正日益分化,彼此逐渐疏远,有无法沟通之势。今天,这一隔膜却似乎变薄了。相伴科学而发展的技术已渐渐深入一般人的世界,科学似乎不再是实验室里的高深研究。与此同时,人文学界开始从哲学、文学、史学各个角度,仔细审察科学在人类世界的角色。库恩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指陈一代又一代的科学研究经常受当时一些主题的约束。在主题转变时,科学研究的思考方式甚至表达思维的语言,也跟着转变了。于是,表面上看来是纯粹独立的科学研究,其实往往不能避免受社会的制约。

相对地说,人文与科学两个文化之间樊篱必须拆除。将来的世界,文化既是多元,而文化体系与社会体系中的各个部分又会有更多的互依与纠缠。有些学者,尝试跨越人文与科学之间的鸿沟,以了解不同学科的语言观念。另一方面,科学家也正在从人文的角度,尝试说明数理科学的内容。杨振宁先生在《美与物理学》中借用诗人布莱克的诗句,形容物理学的浓缩性与包罗万象的特色:

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

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

把无穷无尽握在手掌,

永恒宁非是刹那时光。

他认为,数学与物理的关系就像是在茎处重叠的两片叶片,重叠的地方同时是二者之根,二者之源。人文与科学之间又何尝不是人类心智中分离而又叠合的两个园地呢?

我们注意科学各部门间的对话,也在尝试使不同学科中已经发展的一些观念彼此对比,找出跨越学科的若干观念。我们的目的,只在提示同学们,学科的界限其实是暂设的,寻求知识的过程不过在设法了解自己及观察四周的世界;许多学术的术语,也不过是我们为了方便观察而设计的视角而已。

(摘编自许倬云《人文与科学之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技术因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而容易让人们产生崇拜心理,并被许多人当作解决所有难题的有效途径。
B.相比科学技术,仁爱、诚信等中国古代优秀的人文传统,能够为解决现代人类的“意义危机”提供更多帮助。
C.科学渐渐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以及科学研究受到时代主题的影响和制约,都导致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
D.人文学者可以从人文的角度来审视科学发展与社会的关系,而科学家也可以从人文的角度来说明科学的内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细密的社会分工造成科学与人文对立,但文化的多元发展以及各体系的频繁互动,要求人们设法减少这种对立。
B.人类的“工具理性”发展迅速,“价值理性”发展则相对滞后,要求人们的关注要从物理世界转移到精神领域上来。
C.应倡导人们更多地利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文,或广泛运用人文的方法来开展科研,以便跨越人文与科学之间的鸿沟。
D.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必须研究跨越学科的观念,想更好地求取知识,就要忽略学科的界限,抛开学术的术语。
3.对材料中所引用的论据,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池田大作“科学之眼”的论述——为了说明科学无助于解决精神领域的问题。
B.爱因斯坦与奥本海默反对使用原子弹——为了说明科学家无法保持价值中立。
C.斯诺《两种文化》的相关论述——为了引出后文人文与科学距离变近的观点。
D.杨振宁借用布莱克的诗句——为了说明数学与物理两学科在心智上同根同源。
4.同是讨论两种文化的关系,两则材料的侧重点却有明显的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科学崇拜”的态度主要体现在:相信科学的完美,视科学为万能,只关注科学自身的发展。为什么说这种态度是十分错误而且有害的?请结合材料合理分析。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天的社会,算法正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人们信息获取过程中,推荐算法已成为信息过滤的一种重要手段,无论是商品信息的获取,还是新闻或知识性信息的获取。推荐算法对于人们认知的影响,也将进入深层。而人们在各种平台阅读的内容,很多是由算法驱动下的机器自动完成。算法正在成为信息环境建构的重要力量。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价格算法影响着人们购买商品的价位,导航算法、网约车平台算法和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的算法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外卖平台算法在决定人们收到外卖的同时也在控制着骑手们的劳动。一些婚恋网站,则用算法来进行婚姻匹配。

从经济角度看,算法推动了新经济模式的发展,特别是诸如共享经济这样的新经济模式,也改变着传统经济模式,进一步,有研究者提出了算法经济的概念,即将生产经验、逻辑和规则总结提炼后“固化”在代码上,使生产经营活动成为无须人工干预、自动执行的经济模式,其目标是通过算法的应用大幅改善供需匹配效率和交易成本。

算法越来越多地左右着对个体的评价,影响着个体的社会形象,甚至影响着人们在社会中的位置及流动可能性。各种网络平台的评分机制,大多是基于数据与算法。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启用的健康码,也是一种综合算法,它可以计算出人们是否具有病毒传播风险。人力资源部门可能利用算法来决定人员聘用、升迁,银行利用算法来决定贷款发放。数据、算法以及由此形成的评分,成为今天社会一种重要的评价思维,这种评价思维,也对人的行为产生了越来越大的调节作用。可以想象,算法也将成为个人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的重要基础。

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接受算法的统治,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随时可能被算法算计的社会。而算法的基础——人的数据化,也正在改变我们的生存与生活。

(摘编自《生存、认知、关系——算法将如何改变我们》,有删改)

材料二

现代社会是一个以人的主体性为支撑的社会,是一个强调个人主义、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社会,它要求在人的生活领域全面贯彻个人主义、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等基本原则。然而,由于一系列原因,人工智能算法却在不断消解着人的主体性,动摇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特别是未来社会,随着人工智能通过深度学习具备了自身算法系统的反思能力和自己的万能算法语言,人的主体性将遭受更大的挑战。

人工智能算法中,个人逐步被数据化和被计算化。在数据处理和整合时,算法将人按照各种各样的自动化区分标准进行排列,并赋予相应的意义。个人一旦进入这种数据化的“微粒社会”,就成为被算法定义的对象。这种新兴的算法权力并不是从主体角度,而是从作为可以被计算、预测和被控制的客体的角度来看待个人的。

“信息茧房”是桑斯坦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他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伴随网络技术的发达以及信息量的剧增,每个人都能随意选择关注的话题,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打造一份“个人日报”,但这种信息选择行为将会导致“信息茧房”的形成。他所谓的“信息茧房”,是指传播体系个人化所导致的信息封闭的后果。当个体只关注自我选择的或能够怡悦自身的内容,而减少对其他信息的接触时,久而久之,便会像蚕一样逐渐桎梏于自我编织的“茧房”之中。 这种信息的自我锁定状态,使人们固守在自身的信息茧房,逐渐受到算法的“驯化”。这些都将逐渐消解人的主体性。

语言和思维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而具有主体性地位的重要原因。赵汀阳认为,语言具有自身的生成规则,并且能够在语言系统内部加以表达和解释。任何一个语句或词汇都能够在元语言层次被分析为可判定的(所有可清楚界定的句子)或不可判定的(比如语义恃论)。它能够生成无穷的语句并借以表达一切现实事物和可能性。语言的这些特性决定了语言具有构造世界的能力。因此,具备了等价于人类语言的任何一种语言能力就等于具有了思想的能力,并能够构造世界。具备了语言能力的人工智能在地位上也会迫近人类,动摇人类的主体性地位。

人工智能算法的高度智能化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愈来愈突破了人类以往的计量体系,人类对算法的依赖程度也愈来愈高。原本由人从事的劳动和工作,愈来愈交由机器来完成。这会大大减少人类的工作岗位,从而冲击人的实践主体性的特质。“当劳动,特别以改造自然为目的的劳动不再成为生存的需要,那么人作为类的普遍性本质,人作为实践主体的本质就部分地丧失。”另一方面,算法有助于财富进一步向少数精英集中。在算法集中财富的过程中,处于社会底层的“失能者”改变自己命运的难度便愈来愈大,社会阶层固化现象会更为明显。对此,尤瓦尔·赫拉利认为:“随着算法将人类挤出就业市场,财富和权利可能会集中在拥有强大算法的极少数精英手中,造成前所未有的社会及政治不平等。

摘编自《人工智能算法的伦理危机与法律规制》,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算法正日益渗透到并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还更深层次地影响了我们的认知
B.算法经济将大幅改善供需匹配效率和交易成本,但也会使人类丧失部分作为实践主体的本质。
C.随着人工智能的自身算法系统具备了反思能力和自己的万能算法语言,人的主体性将遭受更大挑战。
D.信息茧房使个体只关注有限内容,减少了其他信息的接触,导致了传播体系个人化带来的信息封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获取商品信息、新闻或知识性信息时,推荐算法是帮我们过滤信息的重要手段,同时我们也可能被算法算计。
B.人们利用算法可以计算出是否有病毒传播的风险,也可能利用算法来决定人员聘用、升迁,决定贷款是否发放。
C.在当今数据化的“微粒社会”中,个人是被新兴的算法权力从客体角度看待的,即可以被计算、预测和被控制。
D.如果具备了等价于人类语言的任何一种语言能力,人工智能就等于具有了思想的能力,从而有了构造世界的能力。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人工智能算法对人类生活影响的一项是(       
A.爸爸打开某APP,体育新闻立刻展现在眼前。
B.大学严禁学生利用语言模型ChatGTP4.0写论文。
C.某平台外卖小哥因不能及时送达外卖而失业。
D.Ai助力教师批卷,实现课堂和课下全时互动。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是如何论述人工智能算法遇到的伦理危机与法律规制问题的。
5.某企业对计划推出的一款人工智能模型“个人全能助手”进行需求调查,如果你是这个模型的潜在学生用户,请根据你阅读两则材料获得的认识,从获得尽可能多的生活便利和更健康的个体发展出发,为这一模型的设计提出两点希望,并简要说明。
2023-09-15更新 | 5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阅读心理:投射与认同

欧丽娟

①与现实的补偿这个阅读心理有些关联的,是读者很容易会对小说中的主角产生心理投射与认同作用,借由主角所发生的人生遭遇,一方面可以满足当主角的渴望,一方面则可以扩充生命经验,某种意义来说,也是对现实中自己平凡无奇的一种补偿。据《三借庐笔谈》所载,闻乾隆时杭州有贾人女,……读至黛玉绝粒焚稿数回,中夜常为隐泣,遂得颠痫痪。一日出门,家人问何之,曰:‘往警幻天,见潇湘妃子耳!’家人虽禁之,卒于夜深逸去。这便是投射与认同的极端例证。

②除了认同主角之外,读者也往往倾向于认为主角就是作者的代言人,并进一步在主角视角的诱导之下,去进行对人事物的判断。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作者=小说主角=正义化身的推演脉络,以致采取主角的眼光来看待其他人物和事件,结果就是:与主角亲近的就是好人/正事、与主角冲突的就是坏人/恶事,从而失去了局外人所可以拥有的客观立场。清代赵之谦就曾经对这类的《红楼梦》人物接受现象有了极佳的解释:人人皆贾宝玉,故人人爱林黛玉

③正是在人人皆贾宝玉的心理投射下,不仅宝玉年少时期的淘气任性被视为英雄革命,传达了所谓的反传统思想,而其所钟爱的黛玉更成了完美的女性,共同为超时代的新人;只要涉及作者对他们的负面描述,都会用贬而后褒或贬中含衰的立场进行讨论,如同凡遇到小说中明确是褒扬宝钗之处,则以褒而后贬或褒中含贬的逻辑咬定是贬抑,但事实上,所强调的褒中贬”“贬中褒本质上并不是对人格特质的客观分析,褒贬的价值判断标准还是一种简化的二元观,其终极立场仍然是以黑白二分法看待人物特质,因此,对前置语”“所代表的客观叙事予以刻意否定,而以代表个人价值观的后置语”“取代之,以符合自己的主观好恶。

④更值得思考的是,曹雪芹真的是在进行褒贬吗?小说主角的思想行为也未必就是作者在书写时所首定的理念。也许应该参考不同于二者为一的观点,如小说家米兰·昆德拉说:小说人物不是对活生生的生命体进行模拟,小说人物是一个想象的生命,一个实验性的自我。”“我小说中的人物是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诸种可能性。正因如此,我对他们都一样地喜爱,他们也都同样的让我感到惊讶。这就等于否定了作者小说主角的直接等同关系。而既然小说家并不以主角自居,反倒是以创作者的制高点对所有笔下的人物都一样地喜爱,则整部小说也必然失去那种一般以为是由主角来传达的绝对的声音和单一的价值观,以致如同法国文豪福楼拜所说的,小说家的任务就是力求从作品后面消失;而米兰·昆德拉引述福楼拜的这个意见并表示同意,声称:小说家不是任何人的代言人,……小说家是甚至不是自己思想的发言人。而由此所达到的境界,才会是复杂的精神,实践了小说的永恒真理。

⑤这种与传统不同的小说创作观,就是文艺批评家巴赫金所谓的复调小说:在一般独白型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作品中,人的意识和思想只不过是作者的激情和作者的结论,主人公则不过是作者激情的实现者,或是作者结论的对象。正是浪漫主义作家,才在他所描绘的现实中,直接表现出自己的艺术同情和褒贬,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独特之处,不在于他用独白方式宣告个性的价值(在他之前就有人这样做了),而在于他把个性看做是别人的个性、他人的个性,并能客观地艺术地发现它、表现它,不把它变成抒情性的,不把自己的作者声音同它融合到一起。因此,在他的作品里,不是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识支配下层层展开,这里恰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之中,而互相间不发生融合。从这个角度来说,贾宝玉就不是曹雪芹的传声筒,他和其他人物都是作者笔下平等存在的角色。

⑥而对黛玉人物的评价,贾宝玉带有青梅竹马情人眼里出西施的主观成分并不等于客观上人格价值的评断。事实上,作者并未把黛玉当作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佳人典范,这一点在脂批里可以看得很清楚。因此,清人野鹤提醒容易受到这种心理盲点遮蔽的一般读者:不可有意辨钗、黛二人优劣……作是说者,便非能真读红楼梦

《<大观红楼>总论:经典的阅读与诠释原则》(有删改)

1.第④段中的“二者为一”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意能够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A.读者通过阅读满足当主角的渴望,可以扩充自己的生命经验。
B.采用主人公的眼光阅读,以致把主角当成作者代言人的读者倾向。
C.浪漫主义小说家不应该把自己的作者声音同小说人物声音融合到一起,破坏小说的艺术性。
D.传统浪漫主义小说主人公的意志实际上统一于作者的意识,丧失了自己独立存在的可能性。
3.下列不属于本文作者观点的隐含前提的一项是(     
A.读者不应把主角看成作者的代言人。
B.对小说人物的评价应客观。
C.作者应避免以主角自居。
D.曹雪芹不是独白型浪漫主义小说家。
4.作者为证明“贾宝玉就不是曹雪芹的传声筒”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请结合文章对此加以分析。
5.评析本文所倡导的阅读观。
2023-11-05更新 | 13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村文化的衰落可以追溯到近代。从1840年到1949年,在这100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文化掠夺从未间断,内忧外患、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使得乡村文化遭受了无数次的劫难,千百年来积聚起来的有形文化财富被抢、被偷、被烧、被毁,损失之惨重实属罕见。打倒“孔家店”,立“西学”之新、破“中学”之旧,引发了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厌倦乃至反对,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乡村文化的严重贬值。20世纪30年代,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等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也曾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提出并实验了“乡农学校”“博士下乡”“文艺教育治愚”等诸多方案,但终因没有一个人民真正当家做主的政府,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乡村文化的衰落史,是中华民族苦难史的生动写照。

而同样在这100年里,与中国农村文化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完成城市化进程,较早地开启了乡村文化的振兴之路。据统计,1848年时,中国、美国的城市化率分别为10.9%10.6%,而到1949年时,中国的城市化率仍然是10%左右,美国已接近70%。发达国家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造、空间规划,特别是乡村文化得到城市文化的直接反哺和辐射。美国的乡村“巧发展”战略、日本的“一村一品”农村振兴运动,使得乡村经济和文化一起得以重构和振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为迅速积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资本,我国确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以致城乡文化差距成为客观存在的事实并不断拉大。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出了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发展之路。当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近60%,乡村文化早已走出衰落的低谷,经历1949年到1978年的复苏期、1978年到2017年的建设期,具备了开启文化振兴的基本条件,历史证明,推动乡村文化由衰落走向振兴,是对近代以来仁人志士理想的再实践、再创造,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大历史责任,是中国人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摘编自王磊《乡村文化振兴的国学思考》)

材料二:

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亟须推行“乡村记忆工程”。各个地区可以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选择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具备传统文化特征的古村古镇进行整体的保留、保护和维修利用,结合生产用具、生产生活遗物遗迹的展示,形成集乡土建筑和乡村民俗为一体的“乡村博物馆”,集中展示当地的村史、村情,增强当地村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古村落是农村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保护古村落,要处理好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尽可能地保留古村落的历史风貌和特色,传承好文化根脉。古村落、文化名镇的开发要杜绝“千篇一律”的开发模式,要注重挖掘文化内涵,彰显地方文化特色。要在以保护文化和生态的前提下,适度控制开发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特色小镇的建筑规划和城镇建设要注意有文化特色,要能体现出地方风情、风俗和当地的历史文化。同时,非遗保护要利用好数字化技术,分门别类,将列入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资料逐一进行数字化采录、存储,以便长期保存。通过调查、采访,将各类非遗项目以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的形式记录下来。

(摘编自李长庚《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材料三:

乡贤是乡村社会教化的启蒙者,是乡村内外事务的沟通者,是造福桑梓的引领者。在传统社会,皇权止于县,乡贤则以其特有的社会文化权威主导和推动着乡村社会的治理和发展。在现代社会,新乡贤既包括传统村落精英、返乡创业者和退休还乡者等“本土化”社会群体,也涵盖非政府组织志愿者、专家学者、村干部等“非本土化”社会群体。“要破解传统村落保护最后一公里”的难题,须发挥好这些新乡贤的作用。

村落空间布局与形态是传统村落的“筋骨肉”。保护传统村落要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与形态进行“修复”和“再造”。这一方面需要新乡贤利用新思想、新理念启蒙和引导民众,让他们拓宽视野、转变观念,对传统村落的自然资源、历史遗存、文化传统等进行普查、整理,认识到传统村落是迥异于城市聚落形态的,具有宝贵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人居形态,重新树立对传统村落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需要新乡贤指导村落民众修复传统村落中的山水、田园、道路、建筑等基本格局,保护村落中的文物古迹、历史遗存、特色民居等传统建筑,恢复传统村落的文化空间,修复传统村落的格局与形态,而非自鄙自毁,大拆乱建,盲目过度开发。

村落文化是传统村落的“精气神”,只有发挥新乡贤的“燎原”作用,示范和带动村落民众依托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和优化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恢复传统村落的公共文化生活,复苏传统村落的节日习俗、民间信仰、手工技艺等历史传统和文化记忆,才能激发传统村落的生机和活力,彰显传统村落的特色和魅力。

村落共同体是基于“乡、土、人”三者关系而结成的利益共同体。重塑传统村落共同体,需要发挥新乡贤独特的“聚合”功能,推动村落民众把村落传统礼治秩序与现代村民自治有机结合,提升传统村落的治理能力与水平,让村落民众在村落发展和村落事务管理中掌握主动权、增强话语权、赢得发展权,在与国家政策、市场力量以及现代城市的“互动”中增强对传统村落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从而“聚合”为新的村落共同体。

摘编自王院成《传统村落保护呼唤新乡贤》

1.下列对“我国乡村文化衰落”的原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代西方列强接连不断地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和文化掠夺使我国千百年来积聚起来的有形文化财富损失惨重。
B.打倒“孔家店”等文化运动引发了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厌倦乃至反对,这也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乡村文化严重贬值。
C.解放初期,我国为了迅速积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资本,确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这导致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差距越来越大。
D.新时期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我国城市化率较新中国成立时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我国乡村文化日渐衰落。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乡村文化走向衰落是从1840年开始的,中国乡村文化的衰落史,是中华民族苦难史的生动写照。
B.推动乡村文化由衰落走向振兴,是中国人民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也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C.特色小镇的建设,要以保护文化和生态为前提,适度控制开发规模,既要体现地方风情、风俗和历史文化,又要融入现代文化气息。
D.非遗保护要利用好数字化技术,从而使特色小镇的建筑规划和建设更有文化特色,更体现出地方风情、风俗和历史文化。
3.下列材料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的一项是(     
A.广东省汕头市积极开展传统村落保护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通过专项规划,保持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延续性,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环境宜居的古村落。
B.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村民们纷纷收集使用过的老物件,用集中陈列的方式展示其生产生活、民风民俗、乡村变迁等内容。
C.江苏省连云港市专门下发文件,深入开展新乡贤文化建设,为乡村治理、农村发展、文明乡风注入新活力。
D.山西省晋中市广泛发动群众发掘梳理本乡本土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老地方”“老物件老传统”“老故事”“好习惯”,形成完整准确的文字记录和清晰翔实的影像资料。
4.简要分析材料三的论证结构特点。
5.如何推动乡村文化由衰落走向振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05-27更新 | 1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