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春秋 > 墨子(约前468-前376) > 《墨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3 题号:1990885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役,修其城郭,则民劳而不伤;以其常正,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是故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故节于身,诲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财用可得而足。

当今之主,其为宫室则与此异矣。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宫室台榭曲直之望、青黄刻镂之饰。为宫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也,当为宫室不可不节。

古之圣人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故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

今则不然,厚作敛于百姓,以为美食刍豢、蒸炙鱼鳖,大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

古之民未知为舟车时,重任不移,远道不至,故圣王作为舟车,全固轻利,可以任重致远,其为用财少,而为利多,是以民乐而利之。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故民归之。

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女子废其纺织而修文采,故民寒,男子离其耕稼而修刻镂,故民饥。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奸邪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可不节。

(节选自《墨子·辞过》,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
B.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
C.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
D.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
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墨子:《墨子》一书里的“子墨子”就是墨子。《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所记,故在“墨子”前加上“子”。“子”即为“巨子”,墨家领袖。
B.陵阜:有“山丘”和“坟墓”的意思,文章中指“山丘”。
C.台榭:中国古代将地面上的夯土高墩称为台,台上的木构房屋称为榭,两者合称为台榭。春秋至汉代的六七百年间,台榭是宫室、宗庙中常用的一种建筑形式。
D.“饰车以文采”与“女子废其纺织而修文采”中的“文采”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圣王建造宫室时,只求方便于生活,而不是为了美观和享乐。
B.当今之主讲究宫室曲折多姿和装饰华美,左右的人也都纷纷效法。
C.当今之主以为刍豢、蒸炙鱼鳖才是真正的美食,实际上吃不到。
D.墨子反对当今之主追求舟车的华美艳丽,提倡俭朴节用的风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
2)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
5.概括本文的主旨。
【知识点】 《墨子》 诸子散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抛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士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选自《墨子·非攻上》)

材料二: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己,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己。’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若以此A说B往C杀D十人E十重F不义G必有H十死罪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鸡豚,指鸡和猪,古时候农家所养的禽畜。豚也指猪,与豕相比,豚指的是小猪。
B.仁义,是儒家的重要思想,意为仁爱与正义,孔子云杀身成仁,孟子曰舍生取义。
C.什一,古代十分税一的赋税制度,数字用法与《促织》中“冀有万一之得”不相同。
D.今兹,意即今年,这里“兹”的意义与《墨子》中“兹甚”的“兹”的意义不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的君子都懂得谴责杀人这样的错误行为,但对于大行不义攻打别人的国家,反而大加赞美。他们这是明知故犯。
B.《非攻》一文,体现了墨子的独特风格,语言浅显,逻辑严谨,层次井然,在论证中反复论说,务求把意思说得清楚明白。
C.戴盈之认为免除关卡和市场的赋税,目前还做不到,请求减轻赋税。孟子不赞同这样的做法。
D.《孟子》的论辩艺术,表现在善于抓住对方观点的疏漏,触类旁通,引申发挥,让对方理屈词穷,这在选文中可见一斑。
4.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2)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5.两篇文章都围绕“不义”展开论述,所持观点有何不同?
2024-03-07更新 | 7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心也,人皆有,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今谓人曰:‘予冠履而断子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节选自《墨子·贵义》)

【注释】①予:给,送。②子:你。③冠履:鞋子和帽子。④为:愿意。⑤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舍生而取                    万事莫贵于
B.不为苟得也                    
C.非独贤者有心也             贵义于其身也
D.人皆有                           断子手足
2.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C.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D.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在引出“舍生而取义”的论点后,运用比喻论证,分别从“所欲”“所恶”两方面论述。
B.甲文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是心”,相对于“贤者”来说,普通人容易丧失。
C.乙文论证的中心观点是“万事莫贵于义”。
D.甲、乙两文都是关于“义”与“利”的论述,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
4.将甲、乙两个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2)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2023-06-25更新 | 2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长松、文梓、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困有余。公输盘屈,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选自《墨子·公输》)


【注】①争:劝谏。②守圉:守卫。圉:通“御”,抵挡。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B.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C.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D.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墨子,前一个“子”指先生,是学生尊称墨子;后一个“子”是尊称男子。
B.“公输盘不说”与“客得之,以说吴王”(《五石之瓠》)中的“说”含义相同。
C.再拜,指拜两次,与“再拜,献大王足下”《鸿门宴》中的“再拜”含义相同。
D.方,现多指形状;文中指“方圆”,与“且知方也”(《论语》)的“方”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对公输盘说有一个人欺侮他,希望借助公输盘的力量杀了那个人,并愿奉上十金,公输盘拒绝并说自己坚守道义坚决不杀人。
B.墨子批评公输盘说,既然他崇尚仁义不肯帮自己杀人,那么他将要用制造的云梯攻打无罪的宋国而杀死很多人,就是不明事理。
C.墨子见了楚王后,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引发楚王对患有偷窃病之人的批判,然后将楚王同这个人进行比较,引发了楚王的反思。
D.墨子与公输盘模拟攻和守,公输盘方法用尽,墨子的抵御器械还绰绰有余。墨子警告对方即使杀死自己也无用,因为自己的学生已做好准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2)公输盘屈,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5.第二段中,墨子对公输盘采用了怎样的游说策略?请简要概括。
2022-12-24更新 | 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