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90 题号:2007224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诗词与中国画,分属文学与艺术两大门类,二者之间的跨界融合,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开始。这种交融不仅有力促进了古诗词和文人画的蓬勃发展,还使二者各自取得了新成就——山水诗和山水画成为古代文学史和绘画史上的艺术典范。诗画合璧的中国画,逐步发展为东方艺术中独树一帜的文化形态和艺术样式。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在中国文化中,书画亦写心志。这是诗书画印能够结合的内因。由此亦可反观中西文化的异同。按照18世纪西方美学家对于诗画差别的论述来看,绘画主要运用线条和色彩来描绘空间中并列的物体,故与建筑、雕刻等统称为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而诗歌主要运用声音和语言来叙述在时间中持续的动作,故与舞蹈、音乐等统称为音律艺术或时间艺术,西方绘画注重对客观自然的再现和真实记录,吸收了大量科学技术成果,不断强化艺术的造型功能。

可以说,魏晋之前,我国早期的诗歌与绘画在艺术功能、表现方式和审美追求上,也分别具备上述时间艺术空间艺术的特征,各尽其职,各自发展。唐代,随着诗词创作的兴盛,特别是唐诗取得的灿烂成果,让画家得以在诗境的涵泳中,获得更多创作的主题和灵感。尤其是山水田园诗,不仅以人与自然的对话,把诗从玄理中解放出来,强化了诗的画面感和表现力,更通过对山水和田园的审美观照和抒情表达,推动了山水画的发展。同时,一些诗人在欣赏绘画时引发诗情,并开始尝试创作题画诗。只是,此时的题画诗大多没有题于画面之上,但是诗与画彼此启发的萌芽慢慢显现出来。到了宋代,苏轼用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对王维的诗画艺术进行总结和高度评价,从精神境界上将诗与画这两种艺术形式的共通之处讲得更加透彻,推动了中国画以诗入画”“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创作潮流,也涌现出许多探讨诗画关系的重要理论成果,随着文人水墨画的发展和兴盛,元代画家不仅自觉在绘画创作中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还流行用书法将题画诗跋写于绘画作品的空白处,并钤盖上自己设计镌刻的印章,形成了中国画诗书画印一体的独特艺术面貌,传承至今。

中国人自古崇敬自然万物,顺应宇宙运行规律,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山水画为例,其诞生之初,在艺术功能上就与标记地理位置的地形图迥然不同。无论是南朝宗炳的山水以形媚道,还是王微的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都为中国山水画奠定了以艺载道、托物言志的基调和方向,画家的情思和智慧时时隐现于山水作品中。

千百年来,诗与画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因,并化为中国人品性磨炼、自身修为、知常达变、人格塑造的一种独特方式。

近代以来,中国画面临难以突破自身高度程式化语言体系、适应时代需要的困境。这一困境以及用西画技法改造中国画的做法,曾引发广泛的讨论甚至批评,总的来看,对中国画创作状况的批评意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过度强调西方绘画求真的技法,逼真有余,意韵不足;一味追求笔墨效果,缺乏真山真水的陶养,流于技术语言上的低水平重复;沉溺于传统文人画趣味之中无法自拔,不能在新的时代语境和创作素材中融思创变,实现中国画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今天,重新认识诗画传统,有助于开拓中国画的艺术新境。

近年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重要课题。探寻并传承中华美学精神,从诗画关系入手思考中国画的当代发展,无疑更具启发性和现实意义。艺以载道,文以化人。重新思考并践行诗画传统,使其成为推动中国画创作与研究的重要力量,将有助于实现中华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摘编自孟繁玮《开拓诗画合璧的艺术新境》)

材料二:

诗画同源是文学家与艺术家常常谈到的一个重要话题,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有云: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而其后的贺拉斯更在《诗艺》中将其浓缩得简洁有力:画如此,诗亦然。虽然远隔千山万水,在中国,先辈们同样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云: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而苏轼论唐朝大诗人兼画家王维画作《蓝田烟雨图》上的题跋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一句最为著名,从而引起了许多关于诗画是否同源,诗画何以同源的论争。大文豪苏轼无疑给中国的书画同源说抬高到一定的地位,也给中国的诗歌艺术领域增添了魅力。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也是艺术的天堂。众多大诗人同时也是书画大家,对于诗画同源的理论,某些人认为是荒谬的,这是对诗画同源理论的理解不够深入,对理论的运用范围及其思想体系没有深刻探讨的缘故。某些人认为所有的诗画都是相通的,这也是一个误区,由此可见,构建诗画同源说的理论体系有其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淳道书画艺术《诗画同源如何理解?》)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诗词和中国画的跨界融合使二者取得巨大成功,成为古代文学史上和绘画史上的典范。
B.中国文化提倡书画表情达意,西方则把诗画作为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等同建筑、雕刻。
C.山水田园诗把诗歌从玄理中解放出来,强化出诗的画面感和表现力,也推动山水画的发展。
D.现在中国画发展遭遇瓶颈,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迫切需要用西方画的技法加以改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诗与画的跨界融合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相对漫长的历史过程。
B.源于对诗画表达手段差别的认识,西方文化史基本没有形成诗画合一的局面。
C.重新认识诗画传统有助于开拓中国画的艺术新境,有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D.诗画合璧就是把自己的诗题写在自己的画上,或在自己的画上题写他人的诗。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唐朝王维描绘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的《山居秋暝》。
B.唐朝阎立本描绘唐太宗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使者求亲场面的《步辇图》。
C.魏晋南北朝时期顾恺之描绘曹植与甄氏爱情故事的《洛神赋图》。
D.北宋时期著名画家张择端描绘汴梁城繁华景象的《清明上河图》。
4.两则材料都引用了苏轼对王维诗画的评价,作用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内容作答。
5.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词的创作史来看,唐五代、北宋总体上属于唐词的时代。晚唐五代的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等人是唐词范式的奠基者。他们的基本创作方法是以唐诗为词,即采用与唐人绝句、律诗相近的小令体式,将唐诗的艺术手法、创作经验运用到词中,营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含蓄委婉的韵味。其中,温、韦所代表的花间词风与冯、李所代表的南唐词风又各为唐词范式之一体。花间体纯为应歌而作,产生并传播于贵族宴饮娱乐的场合,多写类型化的艳情闺思。南唐体虽也有应歌的目的和作用,却常常融入忧生忧世之思。李煜亡国之后的词作更是像诗歌一样真率直接地言志述怀,抒写国破身降的深悲巨痛。北宋词坛在神宗朝以前,基本处于唐词范式的影响下。柳永虽以慢词创作打破了小令一统天下的局面,其以赋为词的手法也开启了宋词新风,但因名而未获主流认同。在北宋后期,随着宋型文化的发展、成熟,宋词范式也初步生成。

所谓宋词范式,指体现了宋型文化特色的词体审美范式。这种宋型文化特色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科举制激发了士人参政议政、关心社会的入仕情怀;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哲学思潮造就了敏于思辨的理性精神;知识普及化带来的对前代文化集大成式的学习、整合与运用。以此来看北宋后期词坛,则宋词范式的构建主要有如下两条道路。一是以苏轼为领袖的革新派。他将以唐诗为词变为以宋诗为词,把宋诗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作风引入词中,不刻意追求含蓄深远的意境。作词是为了尽情抒写士大夫的思想情感、人生际遇、哲理体悟。二是以周邦彦为代表的改良派。他的词在内容上保留了唐词特点,形式上讲究合律可歌,但在艺术表达上发展了柳永的以赋为词,注重铺叙、典故运用,体现出宋代士人深厚的知识素养与以理节情的美学追求。

宋词范式尽管在北宋后期已初步形成,但无论是革新派还是改良派,都未能取代唐词范式的主流地位。苏轼与周邦彦的词作为经典的审美范式被广泛接受,是从南宋开始的。南宋为宋型文化成熟之后的稳固发展期。理学流行,复雅呼声高涨,士大夫日益内敛。前期由于国势剧变,士人多怀抗金复国之志,因此苏词言志述怀、不拘音律的作风受到重视。辛弃疾接过革新派的大旗,将以宋诗为词的作风发挥到极致,慷慨悲壮地书写英雄之志、失路之叹,完成了宋词范式苏辛体的建构。南宋中后期偏安之局已定,士大夫更加推崇文雅意趣,周邦彦注重技巧、用典丰富的词风由此大受尊奉。姜夔在周邦彦的基础上改良,以江西诗法入词,用健笔写柔情,矫秾丽为清空,开创了格高调雅的风雅词派,形成了宋词范式中的周姜体宋词范式成为南宋词坛的主流。

从唐宋词的接受史来看,历代不少人注意到了词亦如诗,存在着唐音”“宋调的美学差异,并且形成了宗唐派与宗宋派。词分唐宋的现象,也由此可证。明代词学进入自觉期,人们对于唐宋词的审美差异,有了明确的比较意识。明代李开先在《歇指调古今词》中说:唐、宋以词专门名家,言简意深者唐也,宋则语俊而意足。清代前期,王士禛、纳兰性德等著名词人都有宗唐的倾向。不过,宗宋的势力也在此时崛起,形成两大派别:一是以陈维崧为首,发扬了苏、辛词风的阳羡词派;一是以朱彝尊为宗,学习姜夔、张炎词风的浙西词派。

(摘编自符继成《诗分唐宋,词亦分唐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煜有很多词真率直接地言志述怀,往往抒发其国破身降的深悲巨痛,更像善“言志”的诗歌一样。
B.柳永的慢词采用“以赋为词”的手法开启了宋词新风,这标志着宋型文化的成熟和“宋词范式”的初步生成。
C.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风格,姜夔改良并扩充了周邦彦的体式,此两派构成了“宋词范式”的主流。
D.宋型文化在南宋稳定发展,先因国势剧变而言志抒怀,后因偏安之局已定转向高洁雅致、成熟内敛。
2.下列对原文论证或论据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围绕“诗分唐宋,词也分唐宋”的观点,按照唐五代、北宋、南宋的历史朝代顺序组织材料。
B.作者在论述“宋词范式”时,先阐释其内涵,后据其特色进行分类,然后分两大派别阐述了宋词的特点。
C.作者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论述了宋词的两个重要派别,有力地突出了宋代词人的知识素养和美学追求。
D.文末引用李开先作品中的话,意在说明明代词学的自觉使明人对唐宋词的审美差异有了明确的比较意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以创作史论,唐五代和北宋的词基本采用小令的形式,运用唐诗的艺术手法和经验、以唐诗为词,总体上属于“唐词”。
B.花间词为应歌而作,多写艳情闺思;南唐词不以应歌为目的,常常忧生忧世:两者相比有明显的不同。
C.宋词的革新派因不刻意追求意境,多写人生际遇和感悟而能做到以宋诗为词,以文字、才学、议论为词。
D.清代前期,词人出现了宗唐和宗宋两种不同的倾向,宗宋的势力崛起之后形成两大派别,力量略强些。
2022-11-12更新 | 16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谈起法律工具主义,还要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左右,管仲提出依法治国。此后,法律就被公认为是治理国家的工具。所谓治世之具,也可以叫治国之具,法律的工具主义从这儿就开始了。到唐朝,魏征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国家好像是一匹奔马,骑在马上的骑手就是皇帝,皇帝手中拿的鞭子就是法律,这样就把法律工具主义更加形象化。既然古代的法律是君主手中的鞭子,这个法律必然受到君主的影响。遇有开明的君主就能够发挥法律治世功能的作用,遇到昏君那就没有办法发挥法律的治世功能。历史事实也确实如此。唐太宗时期就是个讲究法制的时代。当时,针对官吏假冒伪造履历,唐太宗说了一句话,以后再遇到假冒履历的官员必死不赦。不久,又发现了假冒履历的事情,大理寺少卿戴胄据法断流,没有断死刑,唐太宗就非常不高兴,说我说过以后再有一定要处死。这时戴胄讲了一句话,他说什么是法,法是“国家布大信于天下”,不能因为皇帝一时喜怒的意见,使法丧失了大信,这样说服了唐太宗。唐太宗说了一句话,法乃天下之法非朕一人之法。所以皇帝也遵法了,这就发挥了法律的工具主义的作用,这是遇到了明主。

遇到了昏君的时候,就是法制的败坏。隋文帝本来是很重视法律的,但是到晚年任意为法。比如说六月天要判处犯人死刑,大家就劝解他从汉以来都秋冬行刑,六月天不能判死刑。他说六月天为什么不能判死刑呢?六月天还有雷霆震怒,雷还会击人呢,我是皇帝我也可以杀人。所以法律工具主义是人治下的法制,遇到明主确实起到了治世的功能,但是遇到昏君的时候便不能发挥积极作用。法律工具主义不仅影响了整个古代社会,也包括近代社会。想起用法就把法拿出来,不想用法就把法收起来。所以今天我们要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法律权威主义的观念,就必须肃清法律工具主义的残余影响。

法与改革的关系就是古人所说的改制与更法。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大变动时期,其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联在一起的。到汉以后,专制制度牢固建立起来,谈改革多半都是经济体制改革。无论是先秦的也好,以后的也好,体制改革总是和法制密切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成功的改制,成功的改革都是和法制相向而行。举一个大家知道的例子,就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就经济体制改革来说,是建立一家一户的封建的生产方式。政治体制改革是废除世卿制度,建立军功爵制。这次改革借助于法律,颁布了许多新法。开阡陌,封疆令,废除了过去的土地国有制。颁布二十等军功爵令,奖励首功,废除世卿世禄。这些法律明确地提出改革的内容和方向,对改革起了了引导作用。其次商鞅也利用法律扫除或者是减除阻碍改革的旧势力。把反对改革的旧贵族,甚至太子的师傅处以肉刑,借以推动改革。最后是运用法律来巩固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得到了秦国百姓的拥护,所谓秦民大悦。尽管商鞅被处以死刑,但其法未败。所以改制与更法密切相关,成功的例子都是改制与更法相向而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用法律来治理国家的认识起源很早,法律作为治国之具,从它用来治理国家那天起,就形成了法律工具主义。
B.魏征用比喻来阐释法律工具主义,他说国家好像是一匹奔马,骑手就是皇帝,皇帝手中拿着鞭子,就是法律。
C.戴胄能够依法断案,没有判假冒履历的官员死刑,他认为“法乃天下之法”,非皇帝一人之法,不能随意变更。
D.在古代要发挥法律治国之具的作用,皇帝至关重要。因为皇帝一时喜怒的意见会使法律失去它应有的信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追溯法律工具主义源头,指明我国在很早时候就有人提出了依法治国的主张。
B.文章第一段引用官员履历造假事件,论证古代社会君主对法律工具主义所起的作用。
C.文章第二段,以隋文帝为反面事例,论证君主不依法行事随意变更法律造成的恶果。
D.文章第三段,在论法与改革的关系时,运用商鞅变法,阐明改革与变法应相向而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管仲就认识到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而法律工具主义则影响了整个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
B.法律作为统治者的治世工具,在古代社会中的治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遇到像唐太宗这样的明君时发挥的作用更大。
C.商鞅变法的成功,说明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都要借助于法律,商鞅如果不颁布许多新法,其改革便难以成功。
D.商鞅以法推行改革,使秦国强盛,唐太宗遵守法治,出现了贞观之治,可见法律工具主义是应该继承的古代文化遗产。
2021-09-16更新 | 2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大数据基础上,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技术势如破竹,正引领着时下人工智能的热潮。一方面,相比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浅层神经网络,深层神经网络不仅在图像、语音及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大放异彩,而且与人类大脑神经系统的多层结构更加相似;另一方面,强化学习通过与环境互动所获得的奖惩来调节系统权重结构,使主体在最大化期望奖励诱导下不断修订从状态到动作的映射策略,从而实现快速提升系统性能的目的。前者受到认知神经科学的启发,后者则与心理学中经典的行为主义范式如出一辙。更不必说,为了改进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技术而引入的注意力、长短时记忆等机制几乎是直接照搬了心理学术语,用心理学词汇和理论武装人工智能现已蔚然成风。

这并不奇怪,毕竟人工智能的核心目标就是研发愈加接近人类的高级的智能系统,而真正的智能也必然具有一定的心理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对人工智能的期望水涨船高,人工智能“友善论”或“威胁论”的论调层出不穷,文学和影视作品则及时将其呈现到人们的眼前,仿佛类人智能机器人明天就会到来一般。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产品也迅速地向心理学领域渗透。例如,基于面部表情的情绪识别系统,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舆情分析或自杀预警系统,基于GIS的大规模人群跟踪调查系统,基于VR技术的心理健康干预系统,基于行为特征的测谎系统等等。遗憾的是,琳琅满目的各色项目解决的只是心理学的应用问题,而对于心理学核心的理论问题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实际上,当前人工智能领域中主流的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与人脑和心理差距甚远。

首先,从构成单位上看,人脑的神经网络与深度神经网络非常不同,深度神经网络最小单元一般为同类的神经元,但人脑的神经元不仅类型众多,功能各异,而且神经元也不是最底层的加工单位;从网络结构上看,深度神经网络中大部分节点是等同的,但人脑不同的脑区甚至脑区内部,都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别;从编码方式上看,人脑神经元虽然能够产生可表征为[0,1]的动作电位,却是通过动作电位的频率对信号进行编码的,而人工神经网络却不都是如此;从信息加工方向上看,深度神经网络最经典的训练方式为反向传播,但大脑中似乎不存在类似的反向传播机制。

其次,人的注意力和记忆系统具有很强的语义性加工导向,而深度学习中的注意力机制靠的是输入与当前上下文信息的统计映射而非语义理解。

再次,人类的学习过程远非“刺激——反应”这般简单。无数心理学和教育学证据指出,人类学习是非常复杂的行为,是内隐和外显两种方式有机的融合,是对环境主动的加工,也是新信息与已有经验不断动态建构的一种生态表现。然而,类似巴普洛夫的狗和斯金纳的鼠,在强化学习中要求对行为结果必须具有确定性的奖惩判断以巩固经验。但是,在真实的开放世界中,人脑中经验往往具有模糊性,甚至有时是对抗和矛盾的,难以清晰辨识好坏优劣。

(摘编自刘凯《返朴人工智能与心理学融合的“貌合神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大数据为依托,在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的技术引领下,用心理学词汇和理论武装人工智能已蔚然成风。
B.受认知神经科学的启发,深层神经网络在多方面有所突破,且与人类大脑神经系统的多层结构更加相似。
C.人工智能产品迅速地诊透到心理学领域,但它们对于解决心理学核心理论问题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D.深度神经网络与人脑神经网络差别很大,在构成单位网络结构编码方式、信息加工方向上均截然不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三段运用较大篇幅从两个不同角度论述了人工智能与心理学之间的渗透融合。
B.文章运用例证、事理分析、比较分析等手法分析了人工智能与心理学的貌合神离。
C.文章列举巴普洛夫的狗和斯金纳的鼠两例,意在证明入脑中的经验具有模糊性。
D.文章先分析现状,再指出问题,然后对核心观点来展开论述,论证逻辑非常清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了心理学理论的有力支撑,才有了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技术的迅速发展。
B.测谎仪就是早期人工智能产品向心理学领域渗透的产物,它解决了心理学的应用问题。
C.文学和影视作品中表现出的对人工智能的“友善论”或者“威胁论”的担忧是杞人忧天。
D.不同于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在没有确定性奖惩的情况下,人也可以学习。
2020-05-14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