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现代 > 郭沫若(1892-1978)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1 题号:2057583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迁发愤

郭沫若

汉武帝天汉四年的正月,司马迁正在书房埋头写《史记》的最后一篇《自叙传》,他的外孙杨恽,进来匍着向他报告:“任少卿先生来了。”

司马迁把头抬了起来,脸色寡白而微胖,很像中年妇人。他答道:“把他引进来罢。”连声音也和妇人相仿佛。

杨恽引了一位中等身材的胖子来,有几根稀疏的胡须在嘴边画成八字。

“少卿你几时进京的?”

“刚到,还没息脚就跑来看你。你的胡子呢,子长?”

“胡子吗?唉……” 司马迁含糊着说,“你坐下之后再慢慢讲啦。”

原来司马迁在天汉二年的夏天,因为李陵的老母为李陵的兵败失援投降了匈奴要遭诛戮,他在汉武帝面前多说了几句话触犯了皇帝而被投在了天牢。第二年的正月受了宫刑。

但在那年的三月,汉武帝要到泰山去封禅,需要有长于文笔的人做他的宣传工具,司马迁便被拜为“中书令”,这在当时是“领赞尚书,出入奏事,秩千石”的很荣耀的职分。

在他下狱受刑的当时深怕受了连累,就像忌避瘟病一样把他一家人也忌避了起来的一些亲戚故旧,等他一得了大官,都跑来加倍地巴结起来。那些反掌炎凉的亲戚故旧的态度,使他愤慨着不可救药的人性的卑鄙。

任少卿向司马迁叩了一个头说:“我们的中书令大人,我诚心诚意地向你恭贺。”

“去年正月我进京的时候,老兄还受着委屈,我们无从见面。仅隔一年,老兄竟成了天上人了。”

司马迁的愤慨又被任少卿激发了起来。去年他进京时自己在狱里受刑,诚然没有缘分见面,然而家中的儿女是没有得到他的光顾的。

“少卿,”司马迁说,“你假如和我还有点友谊,希望你莫提起那以往的事情。我受了宫刑做了中书令,你以为我是受着皇上的知遇吗?哼,真是自古以来所未曾有的知遇啦!”

少卿连忙摇着头说:“老兄,我看,你,你这样的话……唉,‘君子无易犹言,耳属于垣’[注]啦!”

“哼,”司马迁笑着说,“少卿,我这两年来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只是我有一件挂心的事,便是我所写的这一部《史记》。如今最后一篇的《自叙传》都已写了一半了。”

司马迁说着在稿卷堆中取了一卷出来展开。

“你看,一共是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我这部书寓《春秋》的褒贬之意,而比《春秋》详明。有权势的人能够在我的肉体上施以腐刑,他不能够腐化我的精神上的产品。我的全部的生命,全部的心血,都凝集在了这儿。”

“是。”少卿连连地点着头,但在那头的上下动中分明有些左右动。

“这《游侠列传》和《货殖列传》是我最近的快心之作,”司马迁说,“假使我是有钱,假使我的朋友中有得一两个人是朱家郭解,我哪里会至于受宫刑!?哼,我就是专意为要完成我这部书,在我这部书未完成之前,我是什么耻辱都可以忍受的。这是我心坎中最深处的话,因为你是我的朋友,我才敢告诉你。”

任少卿唯唯诺诺地听着,又像在点头,又像在摇头。听到说出朋友中没有一两个朱家郭解,觉得自己的脸皮微微地烘热了一下;但最后又听到司马迁仍称他自己为“朋友”,这才略略地放了心,他于是乎也就加意地呈出了一番“朋友”样的面孔。

“子长,有一件事情你是应该提防的,便是秦始皇的焚书。”

“多谢关心,”司马迁回答他。“这我早已预防。我每写定一卷便要抄成副本,我的正稿都已经装进了石匣,另藏别处。假如我的书将来传播了出去,那天下的人都是我的副本,就有一千个秦始皇出来也不能把我怎样啦。”

“是,”任少卿又连连地点起头来。“你很周到。我改天也很想来抄一部副本带到益州去。益州虽然偏僻,但大有贵本家司马相如的遗风。”

“你在益州是很幸福的,益州的风物是天下之冠啦。”

少卿说:“总不过是穷乡僻境。其实照我自己的兴趣说来,与其在益州做皇帝,我宁在首都做宦官啦……”

一说出“宦官”两个字,他赶快向司马迁赔起罪来。

司马迁老不高兴了,率性下起了逐客令来。

“少卿,假如你另外没有什么要紧话,我要请你原谅我,我现在是要赶着做文章啦。”

“是,”少卿连忙回答着,“现刻我也还要去拜望贰师将军。”

两人走出房门,不一会,司马迁回到了书房,把刚才写着的原稿的末尾几句念了一遍。

……七年,而太史令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念到这儿,他赶快把笔提了起来,趁着自己的愤慨的余势,写出了下面的几句: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写到这里,他把左手伸到嘴上向下抹了一抹。这是他往年有胡子时的习惯,文章做到得意处,总不知不觉地要理理胡子。然而他的左手往下一抹,却是抹了一个空。

司马迁愤愤地“哼”了一声,便把他那篇《自叙传》写到了底。

1936426

(有删改)


[注]君子无易犹言,耳属于垣:出自《诗·小雅·小升》,意思是君子不要轻易说话,隔墙有耳。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的场景描写,能将读者迅速拉入遥远的历史场景中,具有鲜明的特色,激发着读者的强烈的阅读欲望。
B.小说以对话贯穿全篇,随着对话展开,人物形象形显色现,一个充满正义、不为权势所屈的司马迁形象呼之欲出。
C.小说注重动作描写,对话中多次写任少卿”点头”“摇头”动作,暗示他装腔作势假意呈现“朋友”面孔的心理。
D.小说借司马迁遭遇影射现实,渗透作者对国家、民族及个人命运的思考,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及个人心灵密码。
2.关于文中司马迁升官中书令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受到辱罚,又因文采出众做了中书令的高官,表现了世事变化的无常。
B.亲戚故旧的态度变化既表现当时人们的势利,也增加了司马迁得宫后的愤慨。
C.晋升中书令给司马迁的内心带来了羞辱和愤慨,为后文坚持创作《史记》实现人生价值作了铺垫。
D.司马迁的突然升官,与上文因言获罪,在荒谬中表达出本文抨击权势的主题。
3.在与任少卿会面的过程中,司马迁的情感发生了起伏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4.在汉书《司马迁传》中司马迁是一个隐忍著书的史官形象,本文则将其改写成性格鲜明、敢爱敢恨的形象,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炉中煤

——眷念祖国的情绪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1920年1、2月间作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每节以“啊,我年青的女郎”领起,从不同侧面倾诉,这种复唱手法,有一唱三叹之妙。全诗四节,每行三顿,一韵到底,在形式上统一、完整、和谐。
B.诗的第二节从煤的外形与内心的比较,进一步诉说自己的衷情,表白自己虽然卤莽直率,但胸怀中却有“火一样的心肠”。
C.诗的第三节交代煤的出身,隐喻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
D.诗的第四节进一步说出自己的心愿。“自从重见天光”,隐喻革命将起的中国;“燃到了这般模样”,表达了诗人渴望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2.郭沫若在《炉中煤》中用“炉中煤”比喻什么?
2020-09-18更新 | 10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贾长沙痛哭

郭沫若

贾谊自从受了一些老头子的嫉妒,在汉文帝面前中伤了他,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之后,总是爱哭。在汉文帝的前元八年,贾谊谪贬长沙的第五年上的夏天,天上出了彗星。那时候正随着长沙王入朝,进了京城成阳,文带便忽然想起了他,要特别召见他,叩问他关于彗星的意见。

贾生给文帝讲彗星的内容,文帝真是高兴得什么似的,他得到安心之后,便于彗星之外探问了好些天文上的事情,一谈便到了夜半。

兴奋着的贾谊早是忘记了自己的病体的,他只觉得自己的精神不知怎地分外地振作。文帝听得也真是专心,在贾谊说话的时候,把自己的坐席向前移动了好几次,几乎和贾谊接起了膝来。

……

贾谊经过一次召见之后,他的意见果然遭了采纳,他的位置也得到超迁:他由长沙王的太傅调为了梁王的太傅。贾生对于梁王的教育上是有所准备的。梁王本是喜欢读书的青年,但他却不让他专门读书,要教他习骑马射箭。他自己也不惜鞭策着自己的病躯陪着梁王练习这些武艺。这用意不消说是很明白的,他所期待于梁王的,是要他成为一个有文事又有武备的全才,以抵御中国的外患,预防中国的内乱,然而谁能料到贾谊这样的善人,终竟只能成为一幕悲刷的主角呢?

他在梁园住了将近四年,在前元十一年的六月又陪着梁王入朝。他们是一路骑着马进京的,临到成阳城下,刚好入冠的梁王有意矜示自己的英武便纵马飞跑起来。但不幸在成阳桥上马失前蹄,梁王便坠了马,把脑装跌破了,死了。

贾谊看到梁王的死,由于突然的冲击和过分的失望,顿时在马上便吐了几口血。贾谊的病已经没有再起的希望了,自然被罢免了,回到了他的洛阳的老家。以后便一直没有起过床来。

他在病床上荏苒了有一年的光景,每天所萦怀着的都是些悲哀的往事。

有一天行将破晓的时候,他一个人睁着眼睛仰卧着。颜面骨上只蒙着一层羊脂玉一样的皮肤。他突然看见虚空中有一位很憔悴很瘦削的人,年纪怕有六十岁的光景,颈上带着一串秋兰穿成的花圈,上衣是荷叶集成的,下面的裙子是白色的荷花瓣子集成的。那人很亲蔼地埋下头来看着他,他听见他在向他打招呼,是他听惯了的长沙附近人的声音。

贾先生,你认得我么?

贾谊的深陷着的两眼中闪出了一丝有润意的微笑。

呵,你不就是屈原先生吗?他叫了出来,声音是嘶的。难得你老人家远来。……我有一肚子的话正想对你老人家说。……我看,我是败北了。……我活了三十二年,…自从有了知觉以来,我自己问得过良心,……我从不曾做过一件对不起人的事。……我并不曾倾轧过人,并不曾想把别人挤掉让我自己称霸。……我教梁怀王骑马射箭,是念到天下的局面十分阽危,……内患随时有爆发的可能,外患没有一天的止息,……我希望梁王成为真正的园家的柱石。……然而……谁料得梁王……竟因此而夭折呢?………我自己努力了一辈子,……尽心竭力想做一个‘人’……然而,我到底因为什么得罪了他们,他们是这样执拗地残刻呢?……内忧和外患……一天一天地加紧了,而他们不管,……他们却只晓得来攻击我……他们到底是怎样的心肝呢?………屈原先生,我实在是不明白,我要请你告诉我。

贾谊气喘吁吁地唱着独白,就像真的在说梦话一样,但屈原的影子仍然在他的眼里,而且又在向他说话。

贾先生,你太兴奋了,长沙口音在对他说。你是很聪明的人,你所问的一切,我相信你自己都是已经明白了的。你怪那些老人们为甚要忌刻你,这理由不是很明白的吗?因为你比他们强,故而他们怕你,你太倔强了,所以便成为众矢之的。他们攻击你,忌刻你,事实上是看起了你,怕你。你何必要同他们计较,把他们的毒箭自己拿来插在心上呢?他们是希望你的肉体和精神赶快停止作用的,你的正当的防御,应该是保重你的身体,坚强你的精神,把他们的攻击看成一群蚊好过耳。天下赞成你的人很多,忌刻你的人究竟少数,你应该为赞成你的多数的人保重,你应该把他们领导起来作安内攘外的工作。你的精神和主张已经为多数明白的人所景仰,你千切不要自己承认败北啦。你是胜利了的。"

这一番话,其实是贾谊自己心里的话,他是起着了幻觉的现象,把自己脑中的屈原客观化了。是的,先生,贾谊伸出了手来,白珊瑚一样的手和空中的幻影作把握的形势。他又叫着:你的死决不是败北。我也不承认自己的败北了。先生,你虽然死了,但你永远是我们中国人的力量,是我们中国人的安慰,我们中国人的正义感是由先生的一死替我们维系着的。先生死了已经百年,但先生没有死,我相信就再隔千年万年,先生也永远不会死。我们在先生的精诚之下团结了起来,先生,你把死来战胜了一切了。我要跟着你来,先生,我要跟着你来。

贾谊愈见用力握着举头,像要从床上起来的样子,但他的身子突然像一段洋烛一样向枕上反倒下去了。

床头的矮桌上一盏如豆的灯光,为倒下去的风势所扑灭。室中黑暗,什么也看不见了。只是东壁的窗缝里漏进了一些破晓的光线。

193653

(节选自《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大系》,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谊因受到了老头子的嫉妒,总是爱哭,表明了贾谊在对抗生活的挫折上缺乏韧性,这也是他后文在梦中被屈原安慰的原因。
B.贾生给文帝讲解替星的故事,一方面说明贾生是一个非常有才能,通晓天文地理的奇才,另一方面为他的升迁,成为梁王太傅提供依据。
C.小说通过对比、心理、语言描写等揭示了西汉文帝时期社会现实,也影射了当下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所处形势。
D.“我要跟着你来”,小说最后通过贾生的心理描写,说明了屈原力量的感召力,也暗示了贾生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尾声,
2.作者描写贾生的独白和屈原的劝慰采用了不同的言说方式,取得了不同的效果,请结合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3.晚唐诗人李商隐在诗歌《贾生》中写道“宜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与这首诗相比,本文在情感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3-07-27更新 | 13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各题。

骆驼(节选)

郭沫若

骆驼,你沙漠的船,

你,有生命的山!

在黑暗中,

你昂头天外,

导引着旅行者

走向黎明的地平线。

……

看呵,璀璨的火云

已在天际弥漫,

长征不会有

歇脚的一天,

纵使走到天尽头,

天外也还有乐园。

……

1.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你沙漠的船”和“有生命的山”写出了骆驼的特点:是沙漠中的运输工具,有高大的、蕴藏生命所需能量的驼峰。
B.“昂头天外”写出了骆驼的茫然无措“走向黎明的地平线”写出了骆驼一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
C.诗人用托物咏志的手法,是写骆驼,又不是写骆驼,抒发的是从骆驼形象引起的感受,表面咏物,实为言志抒情。
D.诗人暗示读者,过去需要骆驼精神,今天仍然需要骆驼精神,骆驼精神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巨大动力。
2.虚实结合是第一节诗的突出特点,请分别找出实写和虚写的诗句。
2019-10-23更新 | 1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