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 题号:2150338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首要的价值标准,一向主张先爱国,后立家,信奉无国便无家,为小家,是大家。不管是国泰民安,还是国难当头,都要先大家而后小家。中华民族历来反对涣散分裂,追求团结统一,强调群体优势,崇尚众志成城。爱好和平,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向主张和为贵,追求天下大国的太平盛世,奉行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为本,反对战争与暴力,反对冤冤相报,主张以德报怨。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生命意志。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上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刻的大智慧,是东方哲学的杰出代表。这大智慧集中体现在儒、道、释互补之中。儒家思想以孔孟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以中庸之道为哲学理念。仁爱中庸,均极富智慧。道家思想以老庄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以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为主要内容。其代表性著作《易经》,是中国学问之根据,《易经》中的智慧渗透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道德经》和《庄子》,亦为两部智慧奇书,其中的奥妙哲思尤为士人与士文化所推崇。中华道家文化之,是深邃的大智慧。佛家思想,即佛教世尊释迦牟尼之佛法,其核心是(佛法博大精深,不可思议,难以言说),以心性”“色空”“因果”“涅槃等为主要内容,以揭示生命奥秘,达到了生脱死为终报。佛教的智慧精深奥妙,不可穷尽。儒、道、释,分而观之,各自智慧超群;综合起来,三位一体,交融互补后,其智慧在古代登峰造极。儒道释互补,便凝练出外儒内道”“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天地精神,人间情怀等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智慧与胸襟。上述儒道释互补的哲理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度,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睿智的头脑与博大的胸襟。

(摘编自郑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意义》)

材料二:

先秦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都在这个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社会变革中,不同阶层的人都有着自己独到的主张,于是,百家争鸣应运而生。百家,表明当时的思想家层出不穷。他们为后世播撒下智慧的种子。

儒家的仁心——和谐世界,稳定发展

孔孟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和谐而又美好的世界,是从身体到灵魂的洗礼。孔子的,孟子的性善都不约而同地告诉我们,要善待并且珍爱周围的各种事物,要谦虚礼让,尊老爱幼,要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意识。

细细品味孔子所说的,我认为其中包含的意思有这样几层:首先是孝悌之道,对自己长辈的尊重和对兄弟姐妹的团结友爱;其次包括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忠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恕也,当然还包括礼、智、勇等等。孔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要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把天下太平作为己任,这个任务虽然责任重大,路途坎坷,但是需要我们一直努力,不断进取。对于如今社会,国家是大家,家庭是小家,我们应该从孔子那里学到作为一个有素质的人,应该对自己的家庭先建立起责任心,对长辈要孝敬、对小辈要疼爱,努力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家庭,进而让一个个小家组成一个和谐的世界。

孟子的性善是说人生来就有不忍之心,但最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要经过后天的悉心培养才能成为完美的道德。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不免有外物的诱惑,假如只知道贪图一时之快,善良的心就会渐渐丧失,所以要求其放心,通过自我修养把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寻回来。

道家的智慧——上善若水,超脱世俗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老子认为,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刚强的东西难以持久。有着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我觉得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学会柔弱,太张扬个性总是有危险的,毕竟谁也没有包容你的义务。而老子提出的持续性,包含我们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终究要我们考虑到的是长久的战略。我们要从老子的话中领悟,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这大概就是老子给后世开出的治世良方。

对于庄子,他的超然让人心生敬意,无己无功无名。要达到这种精神状态,就要排除一切人为的桎梏,最终求得逍遥自在。当然,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他目睹了社会的黑暗、险恶和残酷,一面披露着现实的险恶,一面又思考着人在乱世困境中,如何保全生命,获得精神心灵的自由。我们和庄子要学到的是一种如何面对困境的心理状态,或许过分超脱我们不需要,但是总要知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意外,需要在困难和磨炼面前依旧无畏。

墨家的兼爱——兼相爱,交相利

墨家学派在当时是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政治团体,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必须积极实行墨家的主张。创始人墨子所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是一种政治哲学,他在不否定自爱的同时,提出了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他并不鄙视自利,而是希望自利和互利能共同发展。在这种爱意融融的互助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性与愿望,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这就与儒家有些不谋而合的地方,提倡和谐,追求和平。在当时阶级斗争激烈的背景下,他们对世界友好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过。对于今天也如此,兼爱互利应该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自己的利益固然重要,但同时应该共同发展,应该考虑到世界人民其实是一个大家庭的事实。

(摘编自《先秦诸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中华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B.材料一认为“儒、道、释互补”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最睿智的头脑与最博大的胸襟。
C.材料二认为要想达到庄子追求的无己无功无名的超然,就要排除一切人为的桎梏,不能有任何作为,保全生命,最终求得逍遥自在。
D.材料二认为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性与愿望,他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学习、借用了儒家的思想。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传统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儒家为主,道家、释家相互交融,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补充的格局。
B.道家认为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有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这种认识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C.我们今天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兼顾自身和子孙后代发展,就来源于老子提出的持续性,是老子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D.核心是“空”的佛家思想,以“心性”“色空”“因果”“涅槃”等为主要内容,终极追求是揭示生命奥秘,达到无生无死的境界。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一个分论点的一项是(     
A.儒家要求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把天下太平作为己任。
B.墨家主张兼爱互利,对世界友好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过。
C.道家的超然让人们在困难和磨练面前无惧无畏、充满力量。
D.佛法超越了生死,博大精深,不可思议,不可穷尽,难以言说。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儒家政治哲学研究颇成气候,然而从经济哲学视域研究儒学精神,发掘儒学与市场经济发展内在相关性的研究尚未成体系。就目前国内儒商精神研究状态而言,儒商实践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企业家运用儒商精神管理企业,收获了巨大的成功,而儒学理论界对于儒商精神问题的正视程度,尚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儒学到儒商,是儒学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精神的内在发展要求。“端木遗风、陶朱事业”流芳千年,泽被徽商、晋商等历代商帮,是中华儒商精神的宝贵遗产。徽商的开拓人物,多为习儒而后经商者。他们以儒家诚信理念为本,注重提携扶助家族血亲,注重反哺乡学,打造了中国历史上集商、耕、读、医为一体的独特家风文化。晋商代表乔致庸置信、义于利之先,以诚为本、格局博大、视野广远,以“汇通天下”之志奠基了晋商的海内外金融体系,对中国近代金融体系的发展影响深远。可见,儒商精神是华商文化的主干之一。当下推进儒商精神研究,应注重对以下问题的考量。

聚焦儒商精神研究的首要问题,就是结合当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发展,重新诠释义利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将“义”提升到了国家精神理念、国家行为品格的高度。义,是指导“利”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原则,它关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国际关系秩序的良性建构,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思维的厚德传统,是中国方案走向世界的核心价值理念之一。当下儒商精神研究关于义利关系的讨论,须融入以上新思想、新元素。商无不逐利,但以何逐利、逐利为何?其间的动因、方式、标准、目的、成效,体现的是一个企业家的行为水准和修为境界,是评判一个企业家是不是儒商的重要标准。

对儒商精神进行经济哲学追问,须回应经济正义问题。其中,良知与经济秩序的建构问题,是儒家经济正义的核心问题。当今国际经济秩序的建构,应当从“零和”走向“和合”。零和思维,在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丛林阶段,有一定的合理性。商业的发展,有非此即彼的残酷一面,这是天然的。然而伴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科技革新,商业共享、共赢的时代特性愈发明显。商业竞争的结果并不仅仅是非此即彼、一方消灭另一方,还有双方携手共进成为新生体,从而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走向更为广阔的空间。新时代,我们应当拥有更具未来视野的合作共享智慧,从“零和”走向“和合”。

儒商精神研究的现代化问题,应当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度发育和中国文化的近现代转型两个维度进行双向度考察,在某种意义上说,后一向度的考察,即将儒商精神研究的开展视作一种文化现象,而不仅仅是商业发展需求,更加契合儒商精神的内在气质。开展儒商精神研究,就是要精准切入中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际,赋予儒商精神以新内涵,既要看到传承的连续性,又要看到当下转换的本质不同。

面对当今全球经济、金融体系的失序状态,西方经济学所呈现的解释乏力。理论界需重视东亚商业文明思想,弥合中西,交融共鉴。儒商精神,是儒家文化圈共同向世界奉献的商业思想财富。儒学重民本、崇正义、尚和合,将儒家文化的这些积极特性与现代市场商业伦理相结合,对儒学乃至世界商业文明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摘编自朱璐《深化儒商精神研究的着力点》《光明日报》2019年8月26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并没有经济哲学视域下儒学精神的研究,而儒商实践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
B.徽商多是先习儒而后经商,他们打造了集商、耕、读、医为一体的独特家风文化。
C.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发展,重新诠释义利关系问题是儒商精神研究的首要问题。
D.因为商业的发展有残酷一面,零和思维在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各阶段有一定的合理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在分析儒商精神研究注意的问题时逻辑上是递进的。
B.文章举徽商开拓人物、晋商代表的例子,论述儒商精神是华商文化的主干之一。
C.文章论述儒商精神研究的现代化问题时,重点强调了中国文化近现代转型维度。
D.文章末段以当今全球经济、金融体系的失序状态为切人点,提出要重视儒商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端木遗风、陶朱事业”是儒学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华儒商精神的宝贵遗产。
B.当下讨论义利关系时应融入新思想、新元素,对义利关系的处理能体现企业家的行为水准和修为境界。
C.把儒商精神研究的开展当作一种文化现象,是契合儒商精神的内在气质的,但不能满足商业发展的需求。
D.开展儒商精神研究,既能精准切入中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际,又能影响世界商业文明发展。
2020-08-10更新 | 4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突然的陌生——语义饱和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长时间盯着一个字看,越看越不认识。小时候抄写课文,重复写某个字很多遍之后,你会惊奇地发现,它们突然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你竟然不知道自己写了N遍的东西是什么。这种现象叫做语义饱和现象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心理学家发现大脑在接受持续相同刺激后会产生神经疲倦。简单来说,就是大脑的同一个地方一直拼命地工作,高强度运转之后疲惫了,出现了短暂的罢工,即语义饱和,这属于正常的神经心理学现象。再通俗一点说,就是你的大脑神经觉得主人太烦人:干嘛老让我看一个东西?刚才是它,怎么现在还是它?

认知神经科学的观点认为,由于短时间内刺激重复呈现,神经元的持续激活导致了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产生抑制作用,使得发送神经元与接收神经元之间的连通性短暂缺失。这是大脑发出的信号,间接表明神经系统累了。

此外,语义饱和过程和文字识别过程也有一定关系。识别文字,首先是字形信号,即笔画、结构信息等视觉信息刺激神经元产生神经电信号,然后通过视神经投射到后脑勺附近的大脑视觉中枢,再与神经中枢中的文字记忆数据库比对,转化为语意,从而读懂这个字的含义。如果人长时间盯着一个字看,眼睛持续接受这个字的刺激,这个刺激信息重复发送到同一个区域的神经元细胞,也会反复读取记忆数据库中的储备信息。久而久之,这种重复刺激和重复信息读取会诱导这个区域的神经元产生疲劳,再有新的刺激信号,已经疲劳的神经元也不会将该神经电信号与中枢的记忆数据库比对,从而产生信号搜索停滞。这个时候,大脑看到这个字仅能注意到字的局部,而无法从整体上对这个字进行认知。这样我们先是不知道这个字怎么读,进而丢失对这个字的意思的联想能力,最后熟悉的字变得陌生了。

专家对此现象进行研究后发现,汉字的结构对语义饱和的难易会有影响。左右结构的合体字更容易发生语义饱和,即我们看左右结构的字更容易不认识,如”“等;而独体字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才会发生语义饱和,如”“等。

语义饱和现象不只发生在认读汉字时,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很普遍。比如,看镜子里的自己,看久了,连自己都觉得镜子里的自己像陌生人。

当然,大家也不用为此困扰,通常这种神经疲倦是暂时的,只要停止接受刺激,转移一下注意力,让感官和神经休息,我们疲倦的神经系统就会满血复活啦。

(取材于王若雅的同名文章)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脑的同一地方接受持续相同刺激会产生神经疲倦,出现“语义饱和现象”。
B.发送神经元与接收神经元的连通性短暂缺失,是造成神经系统疲劳的重要原因。
C.“语义饱和现象”不只发生在识别汉字时,也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D.只要停止接受刺激,让感官和神经系统得到放松,“语义饱和现象”就会消失。
2.有同学为了快速记忆某些知识,在短时间内用大量重复抄写来加深印象,但效果并不好。请你用文章所介绍的“语义饱和现象”的原理,劝说他今后不要用这种方法学习。
2023-06-05更新 | 2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在一个由权力垄断大部分资源的社会当中,人们在政治观念上,多倾向于认同政治现实主义。这里的政治现实主义,简而言之,就是强权即公理。或者不如说,人们在暴力和利益的威胁和诱惑之下,无能或无力从道德上评价权力的对与错。这种政治观念,反映到现实生活当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权力崇拜,二是政治冷漠。人们崇拜权力,大半基于利益的考量,但在此之外,亦将权力视为价值和意义的来源。而这里所谓的政治冷漠,特指人们在自身利益之外,无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和习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一旦有人试图从道德的角度评价政治时,周围的人可能立马就问:你说这些,到底有什么用?
或许,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有关政治的言说,的确不能带来现实的改变。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所有关于政治的言说都没有意义,更不能随时以有用/无用这一对概念来评价所有事务;我们须认识到,并非所有的人类活动,都能以这一对概念来评价。甚至,我们可以用更强的表述说,人类活动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其实在此概念框架之外。进而,我们可以认为,试图评价现实政治的对与错,有可能是无用的;但如果我们均认同政治现实主义,则一定是无望的。
基于正当的道德要求,公民有不服从的权利。但这种权利所带来的,不是一种以恶抗恶的仇恨与破坏,而是一种基于自由的表达和守护,并遵从一种真正的法律精神。如果我们将此公民精神,与意识形态做一比较,即可看出明显的差异。关于此点,刘莘在上引论文中指出:“……公民精神与意识形态的根本区别比它与物欲意识的区别要丰富得多:前者基于自由,后者基于对自由的限制;前者鼓励自我批判并欢迎他者的批判,后者限制自我批判并排斥他者的批判;前者认为普遍法权高于任何主义,后者认为某某主义高于普遍法权;前者追问社会结构的合理性根据及内容,后者规定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及基础;前者通过追求社会基本结构的全面法权而实现自身,后者通过维系新旧内容的统一而捆绑自身。”简而言之,公民精神是一种开放的现代精神,而意识形态则带有极强的封闭性。
罗尔斯有言:“政治哲学的重点是公民社会,而不是政府。”沿着这一思路,中国政治哲学的任务即在于,为中国公民社会的诞生、运行和保持提供理论辩护,且在此过程中,为持有不同主张的公民进行公共对话提供平台,使他们能以理性沟通的方式,了解彼此的生活计划及政治诉求,从而为共建一个良序社会而努力。
(摘编自李文倩《政治哲学与当下思想界》)
1.下列关于“政治现实主义”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政治现实主义生存的土壤是一个由权力垄断大部分资源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在政治观念上多倾向于认同强权即公理。
B.人们在暴力和利益的威胁和诱惑之下,无能或无力从道德上评价权力的对与错。一旦有人做出相关的评价,就有可能立马遭到置疑。
C.政治现实主义反映到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在人们基于利益考量的权力崇拜和在自身利益之外无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和习惯的政治冷漠。
D.认同政治现实主义的人将权力视为价值和意义的来源,也可能认为试图评价现实政治的对与错的做法是无用的。
2.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类活动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其实在有用/无用这一对概念之外。但如果我们全部认同政治现实主义,那我们的未来就无望了。
B.公民有不服从的权力,这种权力基于正当的道德要求。它所带来的是一种基于自由的表达和守护,而不是一种以恶抗恶的仇恨与破坏。
C.为中国公民社会的诞生、运行和保持提供理论辩护,为持有不同主张的公民进行公共对话提供平台,都是中国政治哲学的任务。
D.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有关政治的言说不能以有用/无用这一对概念来评价。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所有关于政治的言说都没有意义。
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民精神基于自由,意识形态基于对自由的限制,公民精神与意识形态的根本区别比它与物欲意识的区别要丰富得多。
B.公民精神鼓励自我批判并欢迎他者的批判,认为普遍法权高于任何主义;意识形态限制自我批判并排斥他者的批判,认为某某主义高于普遍法权。
C.文章引用刘莘论文的内容,意在指出意识心态与公民精神的明显差异,简而言之,前者是一种开放的现代精神,而后者则带有极强的封闭性。
D.中国政治哲学的任务包括使有不同主张的公民能以理性沟通的方式,了解彼此的生活计划及政治诉求,从而为共建一个良序社会而努力。
2016-11-18更新 | 3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