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欧阳修(1007-1072)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5 题号:2189715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②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材料二:

①后唐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讳存勖,武皇帝之长子也。十三习《春秋》,手自缮写,略通大义。

②天佑五年四月,帝召德威军归晋阳。汴人见班师,知有国祸,以为潞州必取,援军无须再举,遂停斥候。梁祖亦自泽州归洛。帝知其无备,乃谓将佐曰:汴人闻我有丧,必不能兴师,人以我少年嗣位,未习戎事,必有骄怠之心。若简练兵甲,倍道兼行,出其不意,以吾愤激之众,击彼骄惰之师,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围,定霸,在此一役。甲子,军发自太原。

③五月辛未朔,晨雾晦暝,帝率亲军伏三垂岗下。诘旦,天复昏雾,进军直抵夹城。时李嗣源总帐下亲军攻东北隅;李存璋、王霸率丁夫烧寨,剛夹城为二道;周德威、李存审各分道进攻,军鼓噪,三道齐进。李嗣源坏夹城东北隅,率先掩击,梁军大恐,南向而奔。梁祖闻其败也,既惧而四曰:生子当如是,李氏不亡矣!吾家诸子乃豚犬尔。初。唐龙纪元年,帝才五岁,从武皇校猎干二垂岗,岗上有明皇祠在焉。武皇于祠前置酒,乐作,伶人奏《百年歌》者,陈衰老之状,声调凄。武皇引满,捋须指帝曰:老夫壮心未已,二十年后,此子必战于此。及是役也,果符其言焉。

④是月,周德威退保高平。帝遂班师于晋阳,告庙饮至,赏劳有差。乃下令于国中,禁贼盗,恤孤寡,征隐逸,止贪暴,峻堤防,宽狱讼。期月之间。其俗丕变。帝每出于路遇饥寒者必驻马而临问之由是人情大悦,王霸之业,自兹而基矣。

(选自《旧五代史·庄宗纪一》,有删减)

注:①梁祖,即后梁太祖朱温。②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帝A每出B于路C遇饥寒者D必驻马E而临F问之G由是H人情大悦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牢,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牲畜,即一头羊和一头猪,一般为诸侯祭祀所用,天子在祭祀社稷时用太牢。
B.既,在文中有“已经”“之后”的意思。与《过秦论》“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中的“既”的意思不同。
C.谓,在文中有“认为”的意思。与《兼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中的“谓”的意思不同。
D.甲子,在文中指具体日期,属天干地支纪日法。与《赤壁赋》“壬戌之秋”中“壬戌”的用法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王临终赐给庄宗三支箭,表现其对庄宗的了解和信任。而正是这一行为,愈加坚定了庄宗为父报仇的信念。
B.梁祖在夹城惨败后惶恐慨叹,认为庄宗这个对手绝不简单,并将自家诸子与其对比,突出了庄宗不同寻常。
C.武皇在明皇祠前命人摆设酒席,演奏乐曲。《百年歌》奏人生衰老,曲调凄苦,武皇听后感到了失意落寞。
D.庄宗在泽州之战后,率领军队回到晋阳,同时发布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一个月的时间,民俗发生了很大变化。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2)十三习《春秋》,手自缮写,略通大义。
5.结合两则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庄宗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禹锡,字梦得。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善五言诗贞元末,王叔文于东宫用事。禹锡尤为叔文知奖,以宰相器待之。顺宗即位,禁中文诰,皆出于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

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在道,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时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去京师又十余年,连刺数郡。太和二年,自和州刺史征还,拜主客郎中。禹锡衔前事未已,复作《游玄都观诗序》,执政又闻,滋不悦,终不得久处朝列。六月,出为苏州刺史,以政最,赐金紫服。徙汝、同二州,迁太子宾客。

禹锡尝叹天下学校废,乃奏记宰相曰:“言者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才之道。今室庐圮废,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振,病无资以给也。请下礼官博士议罢天下州县牲牢衣币籍其资半归所隶州可以营学室具器用则贞观之风粲然可复 ”当时不用其言。

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常与禹锡唱和往来,因集其诗而序之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梦得尝为《西塞山怀古》等诗,江南文士称为佳作。会昌二年七月卒,赠户部尚书。

(节选自《新唐书·刘禹锡传》《旧唐书·刘禹锡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请下礼官/博士议罢天下州县牲牢衣币/籍其资半归所隶州/可以营学室/具器用/则贞观之风/粲然可复/
B.请下礼官博士议/罢天下州县牲牢/衣币籍其资半归所隶州/可以营学室/具器用/则贞观之风/粲然可复/
C.请下礼官博士议/罢天下州县牲牢衣币/籍其资半归所隶州/可以营学室/具器用/则贞观之风/粲然可复/
D.请下礼官博士议/罢天下州县牲牢衣币/籍其资半归/所隶州可以营学室/具器用/则贞观之风/粲然可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言诗是在《诗经》时代创制的四言诗传统的基础上诞生的诗歌样式,汉魏时,与七言诗并称为长短句。
B.司马始置于殷商时代,是非常重要的军职。在唐代通称部下属官,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不亲实务。
C.金紫指金印紫绶,即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借指高官显爵。唐宋后指金鱼袋及紫衣。
D.户部为古代官署名,掌管土地、赋税、户籍、财政收支等。唐时属有户部、度支、金部和仓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况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禹锡才志出众,深受器重。刘禹锡考上进士后,又考中博学宏辞科,顺宗时,参与商议国事,他和柳宗元提出的建议都得到认可。
B.刘禹锡善于学习,文学成就卓越。身处穷山僻壤,他却不因遭遇贬谪而沉沦,任连州刺史时,深入民间,听取民歌,创作新词,并教人歌唱。
C.刘禹锡刚毅倔强,耿介不羁。刘禹锡宦海沉浮,从朝中重臣跌落为朗州司马,被召回京城后,因为诗文获罪,却没有低头,又一次因写诗获罪。
D.刘禹锡具有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为发展教育,他上书给宰相,指出学校教育的弊端,提出要注重培养人才的方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贞元末,王叔文于东宫用事。禹锡尤为叔文知奖,以宰相器待之。
(2)常与禹锡唱和往来,因集其诗而序之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
2020-12-05更新 | 6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穆宁,怀州河内人。宁刚正,气节自任。以明经调盐山尉。安禄山反,署刘道玄为景城守,宁募兵斩之,檄州县并力捍贼。史思明略境,郡守召宁摄东光令御之。贼遣使诱宁,宁斩以徇,郡守恐怒贼令致死,即夺其兵,罢所

上元初,为殿中侍御史,佐盐铁转运。李光弼屯徐州,饷不至,檄取资粮,宁不与。光弼怒,召宁欲杀之。或劝宁去,宁曰:避之失守,乱自我始,何所逃罪乎?即往见光弼。光弼曰:“吾师众数万,为天子讨贼,食乏则人散,君闭廪不救,欲吾兵耶?”答曰:“命宁主粮者,敕也,公可以檄取乎?今公求粮,而宁专馈;宁有求兵,而公亦专与乎?”光弼执其手谢曰:“吾固知不可,聊与君议耳。”时重其能守官。累迁鄂岳沔都团练及租庸盐铁转运使。当是时,河漕不通,自汉、沔径商山以入京师。淮西节度使李忠臣不奉法,设戍逻以征商贾,又纵兵剽行人,道路几与宁夹淮为治惮宁威掠劫为衰漕贾得通

大历初,起为监察御史,三迁检校秘书少监,兼和州刺史,治有状。后刺史疾之,妄劾宁多逋亡,贬泉州司户参军事。子质诉其枉,三年始得通。诏御史覆视,实增户数倍。召入拜太子右谕德。宁性不能事权右,毅然寡合,执政者恶之,虽直其诬,犹置散位。宁默不乐,唶曰:“时不我容,我不时徇,又可以进乎!”遂移疾,亲友强之,辄复一朝。

(节选自《新唐书》))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罢所(     )             (2)欲吾兵耶(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道路几     
A.穷尽                    B.断绝                    C.独特                    D.越过
(2)诏御史覆视     
A.查核                    B.袒护                    C.侦察                    D.安抚
3.把第段画直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或劝宁去,宁曰:避之失守,乱自我始,何所逃罪乎?即往见光弼。
4.对第段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与宁夹淮为治/惮宁威/掠劫为衰漕/贾得通。
B.与宁夹淮/为治惮宁/威掠劫为衰/漕贾得通。
C.与宁夹淮为治/惮宁威/掠劫为衰/漕贾得通。
D.与宁夹淮/为治惮宁/威掠劫为衰漕/贾得通。
5.结合第3段内容分析穆宁“刚正不阿”的性格。
6.第2段穆宁对李光弼的应答很有说服力,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2023-04-08更新 | 14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畋,字台文。畋举进士,时年甚少,有司上第籍,武宗疑,索所试自省,乃可奏。为宣武推官,以书判拔萃擢渭南尉。李德裕高其才,辟署幕府。宣宗时,白敏中、令狐绹继当国,皆怨德裕,其宾客并废斥,故畋不调几十年。刘瞻为宰相,荐授户部郎中,入翰林为学士,俄知制诰。会讨徐州贼庞勋,书诏纷委,畋思不淹晷,成文粲然,无不切机要,当时推之。勋平,以户部侍郎进学士承旨。瞻以谏迕懿宗,赐罢,畋草制书多褒言,韦保衡等怨之,以为附下罔上,贬梧州刺史。交、广、邕南兵,旧取岭北五道米往饷之,船多败没。畋岁煮海取盐直四十万缗,市虔、吉米以赡安南,罢荆、洪等漕役,军食遂饶。中和元年,贼将王璠率众三万来攻,畋使弘夫设伏以待。璠内轻畋儒柔纵步骑鼓而煎畋以锐卒数千当贼疏阵而多旗帜乘高伐鼓贼不测众寡阵未整伏发众皆嚣。日暮,军四合,鏖战龙尾坡,杀贼二万级,多获铠仗,威动京师。时诸镇兵在寰内尚数万,无所归,畋招来之,厚加慰结。弘夫取咸阳,以桴济兵渭水。贼伏甲伪走,弘夫与宗楚乘胜入都门,为贼所覆。畋数敕无轻进,二人不听,果败。时田令孜恃权,有所干请,畋不应。陈敬煊欲以官品居宰相上,畋曰:“外宰相安得论品乎?”卒不肯处其下,令孜、敬煊内常衔之。贼平,帝将还,而李昌言自以袭畋而夺之镇,今畋当国,内不喜。故三人相结,而遣客上畋过咎。帝得其情,不许。畋乃引疾去位曰:“乘舆东还,供张顿峙,一委昌言,乃可安。臣若以宰相从,彼且猜阻,非所以靖反侧也。”帝以其诚,乃授检校司徒、太子太保,罢政事。徙龙州,后卒,年六十三,太尉。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璠内轻畋儒柔/纵步骑鼓而前/畋以锐卒数千当贼疏阵而多旗帜/乘高伐鼓贼/不测众寡/阵未整伏/发众皆嚣
B.璠内轻畋儒柔/纵步骑鼓而前/畋以锐卒数千当/贼疏阵而多旗帜/乘高伐鼓/贼不测众寡/阵未整/伏发/众皆器
C.璠内轻畋儒柔纵/步骑鼓而前/畋以锐卒数千当贼/疏阵而多旗帜/乘高伐鼓/贼不测众寡/阵未整/伏发/众皆嚣
D.璠内轻畋儒柔/纵步骑鼓而前/畋以锐卒数千当贼/疏阵而多旗帜/乘高伐鼓/贼不测众寡/阵未整/伏发/众皆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判拔萃,唐宋时对资格未至者加试的铨选考试,合格者特予放选授官或超资授官。
B.学士,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文中指对在国学里读书的士子授予的学位的名称。
C.乘舆,旧指皇帝或诸侯所用的车舆,也泛指皇帝用的器物;文中以“乘舆”代指皇帝。
D.赠,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父祖加封的官爵或荣誉称号,有赠谥、赠官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畋富有文学才能。他应试进士科中第,因过于年轻,甚至引起了皇帝的怀疑;他起草讨伐徐州叛贼的诏书片刻便成,内容切合机要,为时人推重。
B.郑畋处理事情机智。当供给交、广、邕南军队的运粮船只经常损毁沉没时,他用以海水煮盐的收入从虔州、吉州购买大量粮食来供给军队,解决了难题。
C.郑畋军事才能突出。他指挥军队鏖战龙尾坡,多获铠仗,威震京师;弘夫攻取咸阳,郑畋多次告诫他们不要轻率进军,但二人不听从命令而全军覆没。
D.郑畋具有大局观念。面对李昌言等大臣对自己的积怨,他以称病辞职的方式来让李昌言负责事务,避免激发朝廷的矛盾,皇上却根据实情没有同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畋曰:“外宰相安得论品乎?”卒不肯处其下,令孜、敬瑁内常衔之。
(2)臣若以宰相从,彼且猜阻,非所以靖反侧也。
5.郑畋才华横溢,文武兼备,为何仍在朝廷中不得志?请结合文本简析原因。
2020-11-04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