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欧阳修(1007-1072)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1148889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畋,字台文。畋举进士,时年甚少,有司上第籍,武宗疑,索所试自省,乃可奏。为宣武推官,以书判拔萃擢渭南尉。李德裕高其才,辟署幕府。宣宗时,白敏中、令狐绹继当国,皆怨德裕,其宾客并废斥,故畋不调几十年。刘瞻为宰相,荐授户部郎中,入翰林为学士,俄知制诰。会讨徐州贼庞勋,书诏纷委,畋思不淹晷,成文粲然,无不切机要,当时推之。勋平,以户部侍郎进学士承旨。瞻以谏迕懿宗,赐罢,畋草制书多褒言,韦保衡等怨之,以为附下罔上,贬梧州刺史。交、广、邕南兵,旧取岭北五道米往饷之,船多败没。畋岁煮海取盐直四十万缗,市虔、吉米以赡安南,罢荆、洪等漕役,军食遂饶。中和元年,贼将王璠率众三万来攻,畋使弘夫设伏以待。璠内轻畋儒柔纵步骑鼓而煎畋以锐卒数千当贼疏阵而多旗帜乘高伐鼓贼不测众寡阵未整伏发众皆嚣。日暮,军四合,鏖战龙尾坡,杀贼二万级,多获铠仗,威动京师。时诸镇兵在寰内尚数万,无所归,畋招来之,厚加慰结。弘夫取咸阳,以桴济兵渭水。贼伏甲伪走,弘夫与宗楚乘胜入都门,为贼所覆。畋数敕无轻进,二人不听,果败。时田令孜恃权,有所干请,畋不应。陈敬煊欲以官品居宰相上,畋曰:“外宰相安得论品乎?”卒不肯处其下,令孜、敬煊内常衔之。贼平,帝将还,而李昌言自以袭畋而夺之镇,今畋当国,内不喜。故三人相结,而遣客上畋过咎。帝得其情,不许。畋乃引疾去位曰:“乘舆东还,供张顿峙,一委昌言,乃可安。臣若以宰相从,彼且猜阻,非所以靖反侧也。”帝以其诚,乃授检校司徒、太子太保,罢政事。徙龙州,后卒,年六十三,太尉。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璠内轻畋儒柔/纵步骑鼓而前/畋以锐卒数千当贼疏阵而多旗帜/乘高伐鼓贼/不测众寡/阵未整伏/发众皆嚣
B.璠内轻畋儒柔/纵步骑鼓而前/畋以锐卒数千当/贼疏阵而多旗帜/乘高伐鼓/贼不测众寡/阵未整/伏发/众皆器
C.璠内轻畋儒柔纵/步骑鼓而前/畋以锐卒数千当贼/疏阵而多旗帜/乘高伐鼓/贼不测众寡/阵未整/伏发/众皆嚣
D.璠内轻畋儒柔/纵步骑鼓而前/畋以锐卒数千当贼/疏阵而多旗帜/乘高伐鼓/贼不测众寡/阵未整/伏发/众皆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判拔萃,唐宋时对资格未至者加试的铨选考试,合格者特予放选授官或超资授官。
B.学士,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文中指对在国学里读书的士子授予的学位的名称。
C.乘舆,旧指皇帝或诸侯所用的车舆,也泛指皇帝用的器物;文中以“乘舆”代指皇帝。
D.赠,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父祖加封的官爵或荣誉称号,有赠谥、赠官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畋富有文学才能。他应试进士科中第,因过于年轻,甚至引起了皇帝的怀疑;他起草讨伐徐州叛贼的诏书片刻便成,内容切合机要,为时人推重。
B.郑畋处理事情机智。当供给交、广、邕南军队的运粮船只经常损毁沉没时,他用以海水煮盐的收入从虔州、吉州购买大量粮食来供给军队,解决了难题。
C.郑畋军事才能突出。他指挥军队鏖战龙尾坡,多获铠仗,威震京师;弘夫攻取咸阳,郑畋多次告诫他们不要轻率进军,但二人不听从命令而全军覆没。
D.郑畋具有大局观念。面对李昌言等大臣对自己的积怨,他以称病辞职的方式来让李昌言负责事务,避免激发朝廷的矛盾,皇上却根据实情没有同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畋曰:“外宰相安得论品乎?”卒不肯处其下,令孜、敬瑁内常衔之。
(2)臣若以宰相从,彼且猜阻,非所以靖反侧也。
5.郑畋才华横溢,文武兼备,为何仍在朝廷中不得志?请结合文本简析原因。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韩熙载字叔言,北海人,少隐嵩山。父光嗣坐死,熙载来奔。时烈祖辅吴方修明法令,熙载年少放荡,不守名检,补和常滁三州从事。时人士自中原至者,多已擢用,熙载在京洛,早负才名,乃独落魄不偶,亦不以介意。烈祖受禅,召为秘书郎,使事元宗于东宫,谕之曰:“以卿早奋名场,乃未更事,故使历州县之劳,今用卿矣,宜善自修饬。辅吾儿也。”熙载亦不谢。在东宫,谈燕而已,不谙世务。

元宗即位,拜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兼太常博士,始数言朝廷事所当施行者,尽无所回隐。 宋齐丘、冯延巳等皆侧目,元宗意独嘉之,命权知制诰,书命典雅。

契丹入汴,晋少帝北迁,熙载上疏曰:陛下有经营天下之志,今其时矣,若戎主遁归,中原有主,则不可图矣。”不省,陈觉福州丧师,初议置军法。齐丘为之请,止削官,熙载上疏请无赦,又数言齐丘党与,必基祸乱。熙载不能饮酒,齐丘诬以酒狂,贬和州司士参军。        

入为虞部郎中,迁中书舍人。周太祖有天下,用事者犹议北伐,熙载曰:“北伐,吾本意也,但今已不可耳。郭氏奸雄,虽有国日浅,守境已固,我兵妄动,岂止无功耶?”言虽切,而朝廷暗于机会,经营中原之意终不已。周人果以籍口,兵入淮南。齐王景达以兵马元帅临边,陈觉为监军使,熙载言:“出师,大事也,当先正名。莫信于亲王,莫重于元帅,安用监军使哉?”亦不从。

熙载才气逸发,多艺能,善谈笑,为当时风流之冠,尤长于碑碣。他国人不远数千里,辇金币求之。然性忽细谨,老而益甚。蓄妓四十辈,纵其出,物议哄然。熙载密语所亲曰:“吾为此以自污,避入相尔,老矣,不能为千古笑。”端坐托疾不朝,贬右庶子,分司南都,熙载斥诸妓。后主喜,欲大用之,而去妓悉还。后主叹曰:“孤亦无如之何矣?”宿直宫中,赐对多所弘益,后主手教褒之,进中书侍郎,卒年六十九。

后主谓侍臣曰:“吾竟不得相熙载,欲赠平章事,故有是否?”或对曰:“晋刘穆之赠开府仪同三司,即故事也。”乃赠右仆射同平章事。废朝三日,谥文靖,命葬梅岭冈谢安故墓侧。

初熙载尝使周及归元宗历问周之将相熙载曰赵点检顾视非常殆难侧也。及太祖受禅,人服其识。

(节选自《南唐世家·韩熙载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谈燕而已,不世务                           谙:熟习,熟知
B.元宗意独之,命权知制诰                 嘉:赞美
C.他国人不远数千里,金币求之          辇:辇车
D.宿宫中,赐对多所弘益                    直:值班,值守
2.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熙载尝使周/及归/元宗历问周之将相/熙载曰/赵点检顾视非常/殆难侧也。
B.初熙载尝使周/及归元宗/历问周之将相/熙载曰/赵点检顾视/非常殆难侧也。
C.初熙载尝使周/及归元宗/历问周之将相/熙载曰赵点检/顾视非常/殆难侧也。
D.初熙载尝使周/及归/元宗历问周之将相/熙载曰赵点检/顾视非常/殆难侧也。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熙载年轻时性格放旷。他曾隐居在嵩山,父亲韩光嗣犯罪被处死,来投奔南唐,不注重守护名声,补任和常滁三州从事。
B.韩熙载早有才名。初到南唐先不受重用,他也不介意。烈祖继位,他被任命为秘书郎,在东宫事奉元宗,韩熙载也不推辞。
C.韩熙载多才多能。他才气飘逸勃发,是当时儒雅风流之首,尤其擅长碑碣创作。性格上在细谨事情上疏忽,年老更甚。
D.韩熙载很受后主信任。曾当面要任韩熙载为相,但因他托辞有病不去上朝而罢。他去世后,后主废朝三日,追封谥号给他。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卿早奋名场,乃未更事,故使历州县之劳,今用卿矣,宜善自修饬。
(2)齐丘为之请,止削官,迁外郡,熙载上疏请无赦,又数言齐丘党与,必基祸乱。
2018-04-23更新 | 5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还也。亦去之。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苑君璋,马邑豪也,以矫雄自奋。刘武周引兵寇,君璋曰:唐以一州兵掇取三辅,所向风靡,此殆天命,非人谋,不可争也。太原而南多岩阻,今束甲深入,无踵军,有失不可偿,不如连突厥唐合从,南面称孤,上策也。武周不听,使君璋次朔州,引众内侵,未几败,泣曰:寝君言,竟至此!即与共突厥。武周死突厥以君璋为大行台统武周部曲使郁射设监兵与旧将高满政夜袭代州不克高祖遣使招之,赐铁券,约不死。君璋拒命,进略代州,刺史王孝德拒之。满政劝君璋曰:夷狄无礼,可北面臣之?请尽杀其众以归唐。君璋不从。而马邑困兵,人厌乱,满政因众不忍,夜胁君璋,君璋奔突厥。满政以城归,诏拜朔州总管,封荣国公。君璋引突厥攻陷马邑,杀满政,族其党,乃去,退保恒安。其部皆中国人,多叛去,君璋穷,降,自请障虏赎罪。

(节选自《新唐书·卷十七》)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                    陪:增加
B.又欲肆其西                       封:以……为疆界
C.即与共突厥                       趣:同“趋”,赶赴
D.刺史王孝德拒                 却:使……退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若亡郑而有益                         而马邑困
B.吾还也                                      可北面臣之
C.失其所                                     不如连突厥唐合从
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君璋穷,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武周死突厥/以君璋为大行台/统武周部曲/使郁射设监兵/与旧将高满政夜袭/代州不克/
B.武周死/突厥以君璋为大行台/统武周部曲/使郁射设监兵/与旧将高满政夜袭代州/不克/
C.武周死/突厥以君璋为大行台/统武周部/曲使郁射设监兵/与旧将高满政夜袭代州/不克/
D.武周死突厥/以君璋为大行台/统武周部/曲使郁射设监兵/与旧将高满政夜袭/代州不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苑君璋勇武矫捷,怀有长远谋略。他是地方豪杰,以雄健自励;在刘武周起兵攻唐时,他加以劝谏,认为天时地利不合,主张亲和突厥与唐,称帝为上。
B.苑君璋受命突厥,拒绝唐使招降。刘武周死后,突厥任命他为大行台,在夜袭代州一役中失利,唐高祖派遣元普招抚他,赐予优待的铁券,他没有接受。
C.苑君璋处境困窘,依然执迷不悟。他退保于恒安时,部下叛离很多,势孤力单之下,被迫降唐,但颉利的招抚又让他改悔,不听苑孝政劝谏,又依附突厥。
D.苑君璋率部归唐,终为一代重臣。他看见颉利政局混乱,审时度势,率部归降唐朝,并打败追兵;入朝后受到封赏,有熟悉政事的天分,得到贤能美称。
5.把选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②未几败,泣曰:“寝君言,竟至此”。
2022-01-07更新 | 26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存勖,李克用长子也。初,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还军上党,置酒三垂岗,伶人奏《百年歌》,声甚悲,坐上皆凄怆。时存勖在侧,方五岁,克用慨然捋须,指而笑曰:“吾行老矣,此奇儿也,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战于此乎!”存勖年十一,从克用破王行瑜,遣献捷于京师,昭宗异其状貌,赐以溪鸟勅鸟卮、翡翠盘,而抚其背曰:“儿有奇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天祐五年正月,即王位于太原。叔父克宁杀都虞候李存质,幸臣史敬镕告克宁谋叛。二月,执而戕之,且以先王之丧、叔父之难告周德威,德威自乱柳还军太原。梁夹城兵闻晋有大丧,德威军且去,因颇懈。王谓诸将曰:“梁人幸我大丧,谓我少而新立,无能为也,宜乘其怠击之。”乃出兵趋上党,行至三重岗,叹曰:“此先王置酒处也!”会天大雾昼暝,兵行雾中,攻其夹城,破之,梁军大败,凯旋告庙。同光二年,帝御文明殿,以教坊使陈俊为景州刺史,内园使储德源为宪州刺史,皆梁之伶人也。初,帝平梁,俊与德源皆为宠伶周匝所荐,帝因许除郡,郭崇韬以为不可,帝密召崇韬谓之曰:“予已许除郡,经年未行,我惭见二人,卿当屈意行之。”故有是命。

天成元年,郭崇韬、朱友谦皆以谗死,李嗣源以名位高,亦见疑忌。赵在礼反于魏,大臣皆请遣李嗣源讨贼,庄宗不许。群臣屡请,庄宗不得已,遣之。李嗣源至魏,屯御河南,在礼登楼谢罪。军变,李嗣源入于魏,与在礼合,遣石敬瑭将三百骑为先锋。李嗣源反,龙骧指挥军使姚彦温以前锋军叛降于李嗣源,入于汴州。帝自万胜至洛京,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反。夏四月丁亥,皇帝崩。七月,葬雍陵,追谥为光圣神闵孝皇帝,庙号庄宗。

(节选自《新五代史·唐本纪五、六》《旧五代史·唐书八、十》,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B.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C.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D.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坊,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俗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B.刺史,古代职官,初为监察官,后变成地方军事行政长官,相当于太守、知州等。
C.朔,天文学名词,又称新月,指农历每月初一,引申为“初生”“开头”等。
D.庙号,指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存勖实现父愿。李克用在三垂岗设宴,预言李存勖将完成未竟的功业。后来,初袭王位的李存勖果然在三垂岗大败梁军,奠定了晋国崛起的基础。
B.李存勖勇武善战。他曾在先王之丧、叔父之难等不利的情形下果断出击,雾中进军,攻破梁的夹城,把梁军打得大败,然后凯旋,祭告太庙。
C.李存勖寄信伶宦。后唐灭梁后,李存勖竟然要让梁之优伶陈俊和储德源做刺史,被郭崇韬劝阻,最终他还是履行了对伶人的这个承诺。
D.李存勖疏忌功臣。在位期间,对功臣宿将多有猜忌之心,郭崇韬、朱友谦等都被他诛杀,李嗣源也因位高权重而被疑忌,最终走投无路被逼造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梁人幸我大丧,谓我少而新立,无能为也,宜乘其怠击之。
(2)予已许除郡,经年未行,我惭见二人,卿当屈意行之。
2018-12-06更新 | 1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