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6 题号:2197492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揖让之礼作为人们交往中的重要礼节,充分体现了中国礼文化主敬”“谦让的特征。《说文解字》中揖,攘也,从手,最声。一曰手箸匈曰揖即为推,双手置于胸前向前推就叫作。而字最早书写为,古同,意为谦让。揖让之礼承载的是儒家君子谦卑的德行,即便在射礼这种尚武的礼仪中也必不可少,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古人对揖让之礼十分重视,认为这是诚敬之心在行为上的体现,是礼乐文明的重要体现,因而有揖让而天下治者,礼乐之谓也的说法。揖让之礼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据文献记载,周公制礼作乐中已包含作揖礼。

揖礼在古代有许多类型。如《周礼》中记载了三种揖礼的形式:诏王仪,南乡见诸侯,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即推手时分别有微微往下推手、举手平臂向前推平、与眉齐平再行礼之别。《周礼·夏官·司士》还记载: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古人行作揖礼时不仅要区别身份官职,还有吉凶之分。《道德经》中记载了先秦时期吉事尚左,凶事尚右的观念。揖礼常与其他礼仪搭配使用。如周代宾礼士相见礼中就有士人相互作揖的交往礼仪,以示尊重和谦卑。不同历史时期,揖礼的名称和身体表达姿势有所不同。广义而言,先秦时期的揖礼、唐宋时期的叉手礼、明清时期的拱手礼及清代流行的抱拳手势都可以称为揖礼。尽管与其他礼仪一样,作揖礼最早也只用于贵族之间的交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礼下庶人成为重要的社会教化目标。随着礼文化的推广和下移,揖礼成为了规范平民之间日常交往的一种礼仪,实现了礼仪的流行化民俗化。宋代王说《唐语林补遗四》云:凡入门至食,凡数揖。祗揖者,古之肃拜也。这里的祗揖即宋时流行的揖礼,文人著作中多有记载。《吕氏乡约》是我国最早在民间乡里制定的由乡人共同遵守的成文规约,书中曾载,晚辈拜见尊长有揖而退”“揖而坐”“趋进揖”“揖而行”“下马前揖等详细的行使规范。由此可见,在古代中国民间,揖礼也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礼仪之一。

国内推行揖礼最主要的困境就是封建标签难撕,刻板印象阻碍。揖礼主要借助手势以及躯体上半部分的动作来完成,对尊卑贵贱的区分没有拜礼那么显著。整体而言,揖拜之礼自周代一直延续到清代。朝代更迭,凡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的时代,为了强化皇权及尊卑,揖拜之礼中的拜礼得到强化。反之,汉族政权则致力于恢复传统,如明朝推翻元朝统治后,明太祖就多次下令禁止跪拜礼,从而强化了揖礼。为了维护皇权和社会等级秩序,在清朝跪拜之礼再次得到了强化,清政府甚至将其推广至与外国人的交往中,这导致了近代中西方的礼仪之争。握手礼起源于中世纪欧洲,自辛亥革命后在中国流行。1928年,国民政府拟定了《相见礼》,规定朋友相见时彼此互行一鞠躬礼或握手礼,已不见揖礼。1949年建国以后,从官方到民间,揖礼逐渐消失,握手礼取而代之。

握手礼虽然体现了西方的平等观和价值观,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最大的问题在于手部的接触容易传染疾病,尤其是在流行性疾病爆发期间。相比之下,非接触式问候的揖礼具有显著的优势。作家韩少功就曾指出揖礼具有卫生、省时、优美和自主的优点。鸦片战争后,西方礼俗文化的流入动摇了我国传统的礼俗体系,在一个主权国家的传播场域里,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本末倒置会危及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体系的认知态度。重估并复兴传统揖礼更是重新建构中国文化主体性的重要途径之一。诚如赵世瑜教授所言:中国传统社会的良性运转,正在于礼俗互动的政治制度框架与弹性实践机制的设计:在社会理念上,国家讲究礼制而不至于脱离俗情,民众以贴近国家正统为正途。在国家政治层面,倡导‘为政必先究风俗’‘居官以正风俗为先’等民俗原则,注重因俗制礼与以礼化俗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冀望通过礼仪教化达到礼俗融合的社会理想状态。礼乐文明理念时至今日仍有现实意义,因俗制礼,以礼化俗是政治治理与社会教化的重要路径。

复兴中华传统揖礼,需要正视文化资产,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推广,实现现代转化和国际传播价值。一方面,要师古不泥,简化身体姿势与手势,可参考清代流行的拱手礼甚至进一步简化,以保留其谦让、友好和尊敬的含义为重。另一方面,应以我为主,从国内开始推广普及,通过政治家发挥垂范引领作用、制定政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发挥大众媒介优势打造中国名片、拓宽深化国际交流渠道等路径,让中国揖礼走向世界。

(摘编自潘祥辉《揖让而天下治:中华传统揖礼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揖让之礼是深受古人重视的传统交往礼仪,尽管其确切的发源时间无法考证,但在周代已有文献记载。
B.古代揖礼类型繁多,手势不尽相同,根据场合吉凶可分为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三揖等形式。
C.广义揖礼的身体表达并不局限于双手置于胸前向前推的动作,也包括了叉手、拱手、抱拳、肃拜等姿势。
D.传统揖礼在历代政权更迭中经历过曲折反复的流变,是应被重估价值、合理取舍、着力复兴的文化资产。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种礼仪在历朝历代常常搭配使用,这些搭配丰富着揖礼的运用范畴,深化着揖礼的积极意义。
B.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礼俗体系受到西方礼俗文化冲击,揖礼自此逐渐从官方和民间视野中淡出。
C.近代握手礼与揖拜之礼的斗争,隐含着社会文明场域内“平等观”与皇权等级秩序之间的较量。
D.推广揖礼不但要发挥官方引导作用,还应拓宽渠道,鼓励在B站、抖音等自媒体平台上的创作。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五段观点的一项是(     
A.清代诗人汪缙以诗句“揖让看闾里,诗书慕搢绅”表达了他在灾荒凶年后出门见到平民百姓作揖礼让时的欣慰之情。
B.林语堂《论握手》一文曾言:“拱手之源,我虽然未考,但是由医学上卫生上讲比拉手文明,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
C.埃及驻华大使阿西姆·哈奈菲曾在“国际在线”网站《国际微访谈》栏目上写新春“福”字,向全球网友作揖拜年。
D.浙江省衢州市致力于打造“南孔圣地·衢州有礼”的城市文化IP,全体机关干部在市“两会”等活动上改行作揖礼。
4.论证时可以想象存在一个“虚拟论敌”,在对其驳论的过程中推出相关论点。根据本文的论证逻辑,对下表中的虚拟论敌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     
虚拟论敌本文论据本文分论点
A《唐语林》对宋代流行“祇揖”的记载;
《吕氏乡约》对揖礼详细规范的记载
揖礼在古代也是民间乡里的日常礼仪
B明太祖多次下令禁止跪拜礼,强化揖礼传统揖礼对尊卑贵贱的区分并不显著
C手部接触容易传染疾病;
韩少功曾指出揖礼具有卫生等优点
握手礼存在局限性;
揖礼相比之下有显著优势
D赵世瑜教授的言论礼乐文明理念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A.揖礼在古代只用于贵族间交往。B.古代政权曾弱化揖礼传统。
C.握手礼比揖礼更有优越性。D.揖礼体现的礼文化在当代已过时。
5.不同的情境中,有人作揖向“清芬”,有人相逢“尽”叉手,亦有先生授揖礼。请运用本文观点,参照示例,简要阐释下列材料中揖礼的意义。

[示例]材料: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唐·李白《赠孟浩然》)

阐释:李白用揖清芬表达了对孟浩然清雅品格的尊敬,揖礼是古代士人相见的交往礼节。

材料一: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

阐释一:

材料二:226月,我省接待了来自美国、意大利、印度等国的诗画浙江友好使者,在参观孔氏南宗家庙时,使者们跟着身着汉服的老师认真学习作揖礼。

阐释二: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北方大型皇家园林和江南小型私家园林两大类型。前者如北京颐和园等,后者如苏州的拙政园狮子林等。前者气魄宏大,富丽堂皇;后者精巧别致,饶有情趣。总的来看,中国古典园林最突出的特点,是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审美境界。

中国古典园林十分重视营造自然美和建筑美。一方面中国古典园林充分利用与创造自然美,几乎所有园中都有水池、假山、花草、树木等,呈现出一种小桥流水、荷花飘香的自然风光。如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的拙政园,进门后的一座假山,达到了明代造园家计成《园冶》中说“虽由人工,宛自天成”的效果。另一方面中国古典园林又非常注重建筑美,注意运用中华民族的建筑艺术形式,讲究形式的美感。

中国古典园林真正的精华与核心是它的文化美。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它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因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色彩,处处使人感受到悠久民族文化传统的氛围。作为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的狮子林,嵌有《听雨楼帖》等书条石刻60余方,镌有宋代四大名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的书法,以及文天祥的《梅花诗》等。中国文化传统强调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创造诗情画意的意境,古典园林艺术在这方面有许多实例。中国传统园林将风景美、艺术美和文化美融为一体,因而更加富有魅力。

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里,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美学思想,颐和园就采用了借景、分景、隔景等多种艺术手法来创造空间美感。颐和园中的借景,是指站在颐和园长廊东头的鱼藻轩,向西望去,可以望见远处的西山群峰,尤其是建有宝塔的玉泉山,从而扩大了欣赏的范围。颐和园中的分景,是指贯通东西的长廊,将颐和园分成了北边的山区(万寿山)和南边的湖区(昆明湖),使游人在其中游山玩水,收到步移景换的效果。颐和园中的隔景,是指颐和园中的谐趣园,是一个自成格局的江南园林风格的“园中之园”,从而使游人在颐和园这座北方大型皇家园林中,也能欣赏到南方小型私家园林的风光。园林的设计,常常突出幽深曲折的特点,许多园林在入口处都有一座假山或照壁,挡住游览者的视线,绝不让你对园中风景一览无余,还常常把全园分隔为若干个小园或景区,从而达到小中见大、变化多致的美学追求。整个园林的设计,有层次、有变化,虚实相生,曲折含蓄,咫尺山林,韵味无穷,风景时而开朗,时而隐蔽,犹如一幅逐步展开的画卷,让人回味无穷,颇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雅趣,在有限的环境中创造出无限的意境来。

正因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蕴藏着如此丰富的美学思想和历史文化内涵,因而它不仅能够给人们提供游憩玩赏的优美环境,而且能够陶冶人的情趣,丰富人的知识,使人们在娱乐休闲中增强审美能力,培养高尚情操。

(摘编自彭吉象《园林艺术》)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小型私家园林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审美境界,更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特点。
B.贯通东西的长廊,将颐和园分成北边的山区和南边的湖区,这就扩大了欣赏的范围。
C.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谐趣园在颐和园中自成格局,是隔景手法创造空间美感的典范。
D.园林人口处的假山或照壁突出了幽深曲折的特点,达到小中见大、变化多致的效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这一中心论题,从不同的层面展开了论证与分析。
B.在论述中国园林艺术美学思想时,以颐和园为例旨在说明北方皇家园林的魅力。
C.在论述中国古典园林三美的基础上,分析其艺术中蕴藏的美学思想,层次分明。
D.文章使用典型事例,引用名言诗句,既使文章论证有力,又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气魄宏大、富丽堂皇的,还是精巧别致、饶有情趣的,都体现了独特的审美境界。
B.融自然美建筑美、文化美于一体的中国古典园林,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旨趣,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C.拙政园进门后的一座假山,达到了“虽由人工,宛自天成”的效果,说明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营造自然美。
D.只要园林中有水池、假山、树木,就能陶冶人的情趣,丰富人的知识,使人们在休闲中增强审美能力。
2020-11-16更新 | 1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由于自然灾害以及伴生的社会动荡、国内战争、外敌入侵,世界上很多辉煌一时的伟大文明就此覆灭。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提出,两河文明、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的衰落,与自然灾害的频仍直接相关。而后来的历史研究,也证明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古阿卡德帝国、古印度的哈拉帕文明衰亡的主要原因都是气候波动和生态崩溃;瘟疫的爆发,也直接导致了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的结束以及阿兹台克帝国、印加帝国的迅速瓦解。但是,让灾难史研究者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何以同样遭受周期性、大规模自然灾害的中华民族,却每每能够在灾难中迅速恢复并持续发展?

这一问题,有很多答案。其中不容忽视的是,自古以来资源的短缺、灾难的频仍,让中国人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心理,并积淀为一种深层的社会意识,我们可以称作“韧”的精神。这种“韧”的精神,蕴有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呈现出变通的智慧和顽强的活力,从而使得中华民族安然渡过历史长河中各种各样的困境,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历经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和变革而延续至今。

“韧”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表现是外向的儒家思想和内向的道家思想的配合。在大一统国家出现的前夜,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针对不同的社会情境,各抒已见,提出为人处世、治国安邦的种种方案,形成了数千年来民族智慧的“百宝箱”。其中两个相辅相成的代表思潮,就是儒家和道家。如果说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华文明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阳刚一面,那么道家思想则反映出谨慎内敛、谦虚忍让的阴柔一面。两者一刚一柔,一张一弛,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韧”性特质。

儒学是讲求“入世”的进取型思想,它以“修齐治平”为己任,追求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实现。这种思想恰可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相配合:现代社会崇尚进取,鼓励竞争;儒家思想重视群体,鼓励奉献,这些都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所以,儒家思想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巨大的潜能,东亚“儒学文化圈”在近代的成就也有目共睹。但是,如同《庄子》所谓“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当今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也是一个不断加速、高度紧张的时代。在高速的社会发展中,进取型的思想也会暴露其局限,那就是太过重视“成就”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协调,过于重视“功名”而忽视人与内心的平衡。由此而言,这次疫情的爆发,使我们能够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重新回顾中华文明中沉静内效的另一面。

实际上,瘟疫原本就是一种“社会病”,一种“文明病”,它在历史上就是随着人类进入农耕社会开始大规模地聚居而发生,并随着人群的移动而传播。而近三百年间开始的现代化进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的社会变迁过程之一,也是对自然的征服、资源的掠夺、生态环境的破坏最严重的时期。长期以来,人类都习惯于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为人的利益而存在,只有工具的价值,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完全不顾自然的利益,这就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中国道家思想的最深刻之处,就在于它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揭示和反思了文明发展的这种缺陷。在道家看来,自然界中的一切存在都是平等的,“物无贵贱”“万物一齐,孰短孰长?”人与自然万物在生态系统中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不要把人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人的社会秩序要去适应物的自然秩序。要摒弃对自然过度的强力扭曲、干扰和破坏,使万物能够“自化”“自均”“自定”“自正”,自然而然地达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存在与发展的最佳状态,这就是“道法自然”。“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只有遵循自然,顺应自然,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这种整体主义的生态自然观,能够纠正“生态扩张主义”的偏失。

(摘编自王学典《从战疫看中华文明的“韧”性特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灾害的频仍直接导致了两河文明、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的衰落。
B.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灾难中迅速恢复,并持续发展,只是因为有“韧”的精神。
C.在“韧”的精神中,儒家思想为外向、进取型的;而道家思想属内向、守旧型的。
D.瘟疫是随人类进入农耕社会开始大规模聚居而发生并随着人群移动而传播的“社会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自然灾害及其伴生的灾祸引发诸多文明覆灭说起,提出问题,再揭示答案。
B.文章不仅指出“韧”的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还分析了“韧”性特质的成因。
C.文章辩证地指出了进取型思想在当今时代的局限性,也肯定了道家思想的积极作用。
D.文章综合运用了引证、例证和类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大大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相契合,推动了社会前进,但如果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内心的平衡,瘟疫就易发生。
B.如果没有这种“韧”的精神,中华民族就难有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因而也就难以安然渡过各种困境,延续至今。
C.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为人的利益而存在,这与中国道家“物无贵贱”“万物一齐”的观点截然不同。
D.在当今时代,要想纠正“生态扩张主义”的偏失,达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存在与发展的最佳状态,可以借鉴道家思想。
2020-12-02更新 | 4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音乐家,常寻情于山水,问道于自然,堪羡仙风道骨,以示不同凡俗。所以,他们创作的古琴曲,格调高雅,特别讲究意境。艺术评论家也每每依照意境韵味的浓淡来评价作品的高下,意境则以深邃、幽远,具有可感的空灵美的品格为最高境界。

在古典音乐与古代政治、经济、教育的交互影响下,古典音乐的审美不仅具备寄情山水的空灵,更是具备了真善美的统一。以《春江花月夜》为例说明,《春江花月夜》这样一首古曲正是来源于自然景观,符合真实的客观世界,具备了真;经过了人的创作改编与赏析,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心理结构和伦理观念,具备了善;生出了美的意境、美的韵味,具备了审美活动的非功利性和艺术社会功利性的统一。亘古未老的山川明月,逐步转化为人的心灵的对象,由音乐来传达、流露,寄情于景,融景入情,淳朴的自然美升华为超越时空的“意”和心灵深处的“韵”,最终达到了“妙合无限”的至高美学境界。

具备了真善美的统一后,古典音乐便又有了更高的追求——“和”,儒家倡导恬静淡雅的“中和”之美,道家则宣扬“法天贵真”的自然美,在大自然中寻求人和世界和谐相处的真谛。“和为贵”、“天人合一”,不仅成为中华民族性格之特征,也成为艺术家审美之理想。因而在音乐上就产生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平沙落雁》,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夕阳箫鼓》,讴歌大自然万物复苏的《阳春白雪》,以及追求内在和谐和外在自由的《酒狂》等不朽名作。

艺术是把美的深度的客观社会性和它的生动的具体形象性两方面,集中提炼到高度的和谐和统一,而用“意境”、“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样一些美学范畴把它呈现出来。“意境”一词最早是由唐代诗人王昌龄与物境、情景并列提出来的;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将意境这一范畴具体化,清末民初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将此范畴发展为“境界”。

首先,音色是音乐意境产生的重要条件。中国古代音乐家对于音色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仅要在音色中体现精湛的演奏技巧,更要在其中听出作曲家或演奏家的人生追求和意境情趣。其次,中国古代文人音乐中最普遍和突出的特征是节奏、节拍的不明确。节奏、节拍的不固定正是因为古代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希望通过自由的韵律同天地万物相应和,追求天人合一的自由境界。最后,古代的音乐与政治和人道的联系紧密,不同的调式有不同的含义,这一点古人赋予音乐的内容大大超过了今天。

除了通过一定的音乐要素表现音乐的意境,更重要的是“神”与“形”的统一。同时,意境的创造需要演奏者有高尚的人格涵养。古人强调演奏时要将音乐的音响与自然的情怀和对生命的感悟结合起来。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善弹《广陵散》,他学识出众,终身与琴为友,文学、哲学、琴、棋、书、画精通,性格卓越,既有阴柔之美,又有慷慨激烈的阳刚之美,在被推赴刑场后,以《广陵散》抒发其疾恶的悲愤之情,这种人格美反映在琴曲中,后人没有几人能效仿。这正说明人格的高尚和品质的清高是创造音乐意境的最高境界。

(节选自《浅谈中国古典音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音乐意境的创造要素有很多,但是想要创造最高的音乐境界,则离不开人格的高尚和品质的清高。
B.中国古典音乐的审美既具备寄情山水的空灵,更具备了真善美的统一,这是多方面影响的结果。
C.儒家倡导的“中和”之美、道家寻求人和世界和谐相处的真谛,这都体现了艺术家审美的理想追求。
D.由于中国古代音乐家具有仙风道骨,所以艺术评论家也常常依照意境韵味的浓淡来评价他们作品的高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来源于自然景观的《春江花月夜》曲子为例,有力地论证了中国古典音乐的审美具有真善美的统一这一特点。
B.以《广陵散》为例,是为了说明意境的创造需要演奏者有高尚的人格涵养,《广陵散》抒发疾恶的悲愤之情正是嵇康人格美的体现。
C.文章中列举了大量的古典音乐实例,以大家熟悉的音乐作品为例,说明了中国古典音乐重视意境的创造及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
D.《平沙落雁》、《夕阳箫鼓》、《阳春白雪》以及《酒狂》等不朽名作都体现了中国古典音乐所追求的“和”的境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意境”、“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样一些美学范畴把“美”呈现出来,因此音乐之“美”的呈现离不开意境的营造。
B.中国古代音乐家通过音色与节奏来营造意境,他们对音色的要求非常高,而对节奏、节拍的要求往往很宽松。
C.中国古代音乐家对于音色的要求非常高,最重要的体现是要在意境中听出作曲家或演奏家的人生追求和意境情趣。
D.古人强调演奏时要将音乐的音响与自然的情怀和对生命的感悟结合起来,这表现了古代音乐追求音乐与政治的联系。
2022-06-12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