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现代 > 赵树理(1906-1970)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45 题号:2226427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板人作总结

赵树理

老杨同志跟区干部们因为晚上多谈了一会儿话,第二天醒得迟了一点。他们一醒来,听着村里地里到处喊叫,起先还以为出了什么事,仔细一听,才知道是唱不是喊。老杨同志是本地人,一听就懂,便向大家道:你听老百姓今天这股高兴劲儿!‘干梆戏’唱得多么喧!

正说着小顺唱着进公所来。他跳跳跶跶向老杨同志跟区干部们道:都起来了?昨天累了吧?看神气十分得意。老杨同志问道:这场斗争老百姓觉得怎样?小顺道:你就没有听见‘干梆戏’?真是天大的高兴,比过大年高兴得多啦!地也回来了,钱也回来了,吃人虫也再不敢吃人了,什么事有这事大?老杨同志道:李有才还在家吧?小顺道:在!他这几天才回来没有什么事,叫他吧?老杨同志说:不用!我们一早起床到外边遛一下,顺路就遛到他家了!小顺道:那也好!走吧!小顺领着路,大家就往老槐树底来。

才下了坡,忽然听得有人吵架。区长问道:这是谁吵架?小顺道:老陈骂小元啦!该骂!区干部们问起底细,小顺道:他本来是老槐树底人,自己认不得自己,当了个武委会主任,就跟人家老恒元打成一伙,在庙里不下来。这两天斗争起老恒元来了,他没处去,仍然回到老槐树底。老陈是他的叔父,看不上他那样子,就骂起他来。区干部们听老杨同志说过这件事,所以区武委会主任也才来了。武委会主任道:趁斗倒了恒元,批评他一下也是个机会。大家就先往小元家。老陈正骂得起劲,见他们来了,就停住了骂,把他们招呼进去。大家批评小元,结论分三条:第一是穿衣吃饭跟人家恒元们学样,人家就用这些小利拉拢自己,自己上了当还不知道;第二是不生产、不劳动,把劳动当成丢人事,忘了自己的本分;第三是借着一点小势力就来压迫旧日的患难朋友。区武委会主任最后等小元承认了这些错误,就向他道:限你一个月把这些毛病完全改过,叫全村干部监视着你。一个月以后倘若改不完,那就没有什么客气的了!老陈向小元道:你也听清楚了,也都承认过了!看你做的那些事以后还能见人不能?老杨同志道:你老人家也不要那样生气!一个人做了错,只要能真正改过,以后仍然是好人,我们仍然以好同志看他!从前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尽责备他也无益,我看以后不如好好帮助他改过,你常跟他在一处,他的行动你都可以知道,要是见他犯了旧错,常常提醒他一下,也就是帮助了他……

谈了一会,已是吃早饭时候,老杨同志跟区干部们就从小元家里走出。他们路过老秦门口,冷不防见老秦出来拦住他们,跪在地上咕咚咕咚磕了几个头道:你们老先生们真是救命恩人呀!要不是你们诸位,我的地就算白白押死了……老杨同志把他拉起来道:你这老人家真是认不得事!斗争老恒元是农救会发动的,说理时候是全村人跟他说的,我们不过是几个调解人。你的真恩人是农救会,是全村民众,哪里是我们?依我说你也不用找人谢恩,只要以后遇着大家的事靠前一点,大家是你的恩人,你也是大家的恩人……老秦还要让他们到家里吃饭,他们推推让让走开。

李有才见小顺说老杨同志跟区干部们找他,所以一吃了饭,取起他的旱烟袋就往村公所来。从他走路的脚步上,可以看出比哪一天也有劲。他一进庙门,见区村干部跟老杨同志都在,便道:找我吗?我来了!小保道:这老叔今天也这么高兴?有才道:十五年不见的老朋友,今天回来了,怎能不高兴?小明想了一想问道:你说的是个谁?我怎么想不起来?有才道:一说你就想起来了!我那三亩地不是押了十五年了吗?他一说大家都想起来了,不由得大笑一阵。

老杨同志向有才道:最好你也在村里担任点工作干,你很有才干,也很热心!小明道:当个民众夜校教员还不是呱呱叫?大家拍手道:对!对!最合适!

老杨同志向有才道:大家想请你把这次斗争编个纪念歌好不好?有才道:可以!他想了一会,向大家道:成了成了!接着念道:

阎家山,翻天地,

群众会,大胜利。

老恒元,泄了气,

退租退款又退地。

刘广聚,大舞弊,

犯了罪,没人替。

全村人,很得意,

再也不受冤枉气,

从村里,到野地,

到处唱起干梆戏

大家听他念了,都说不错,老杨同志说:这就算这场事情的一个总结吧!

谈了一会,区干部回区上去了,老杨同志还暂留在这一带突击秋收工作,同时还在健全各救会组织。

(节选自《李有才板话》,1943年10月写于太行)

注:①这地方把不打乐器的清唱叫干梆戏。②恒元,就是地主阎恒元。③板话,一种曲艺节目,表演者一边击打着竹板,一边演讲合辙押韵、有故事情节的词句。选文末尾就是板话。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叙述抗战时期敌后根据地农民斗争取得胜利、实行减租减息的故事,展现了当时乡村人物形象和社会风貌。
B.在老陈骂小元的情节中,运用侧面描写,塑造了小元身上斗争性不稳定,被地主收买拉拢腐蚀的青年农民形象。
C.斗争取得胜利,老秦给干部磕头谢恩,表明像老秦这样的人物要改变传统的思想是很难的,可见他固执、保守。
D.李有才的板话表现了一个民间艺人的天才和智慧,他热烈清醒、幽默风趣的思想性格也在板话中得到鲜明的反映。
2.小说的叙述特点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3.以赵树理为代表,形成了一个著名的文学流派,人们称为“山药蛋派”。请结合原文分析赵树理小说语言特色。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赵树理

金斗坪村龙王庙,建在村北河西高岸上。岸底是山脚崖石。老人们说,要不是有这段崖石,金斗坪早被大河冲得没影了。

解放前,每逢天旱,金斗坪人便集中庙里求雨。全村百来户人家每八人编一班,轮流跪祷。

组织这事的人在解放前是本村地主周伯元。周伯元怎样领导这事。只要引土改时老贫农于天佑在斗争周伯元大会上说的一段话就明白。于天佑说:“求雨时,你把你名字排在第一班第一名,跪香时你打发长工替你跪。大家饿肚子跪香,你屯着粮不出放,反而只用一斗米一亩地的价买我们好地,求了十来次雨,就把金斗坪一半土地都买成你的了。有一次你和你亲家说:‘我这领导求雨不过是个样子,其实下不下都好——下了雨自然数我打的粮多,不下雨我慢慢把另一半也买过来。’你长的是什么心?要不是解放,只有你活的了……”

土改后,金斗坪全部土地又都回到农民手里,这年夏天不幸又遇上旱灾。政府号召开渠、打井、担水保苗,想尽一切方法和旱灾作斗争。金斗坪就在河边,开渠有条件,党支部书记于长水和村政委员会商量了开渠计划,又请人测量了地势,就召开动员大会。

这渠要经过龙王庙下石崖,至少得二十天。于长水说:“只要把渠开成,苗干了还能再种晚粮;不开渠白等二十天,苗干了不是白干吗?只要我们大家有信心,就能克服灾荒。开成这条渠,就再不受旱灾威胁了!”一番打气,便开工了。

动工这天,大家正在画好石灰线的地方挖土,忽然听见庙里敲钟打鼓。大家议论开了:“谁还这么封建?”“不要管他,咱们干咱们的!”“叫他们停了!不要咚咚当当扰乱人心!”“叫人家求吧!求得雨来不更好吗? ” ……各有各主张。村长和党支部书记都计划石工去了,党员们虽有自己的主张可也说不服大家,最后都同意派个人去看看,一个青年接受了这个使命。

这青年跑庙里一看,庙里有八个老头,最想不到的是土改时积极分子于天佑也在内。青年问于天佑:“你怎么也来了?”“我怎么不能来?”“你不是亲自说过龙王爷是被周伯元利用着发财的吗?”“那是周伯元坏,不是龙王爷不好!”“原来你也是个老封建!”有个老头是这青年的本家爷爷。他骂青年说:“你给我滚!不是你们得罪龙王爷爷,早下雨了!你们长的是什么心肝!”晌午,党员把情况反映到支部,于长水说服他们,加紧开渠。

钟鼓把一些人又敲活动了:庙里又增加了好几个老头,青壮年也有被家里老人们逼到庙里去的。庙里又定出轮班跪香制。

于长水一边发动党团员加紧挖土搬石头,一边帮石匠钻炮眼崩石崖。土渠开得快,给人们增加了信心;石头崩得响,压倒了庙里的钟鼓。跪香的青壮年不值班时,也溜出来开渠;老头们说他们心不诚,妨碍了求雨效果。

两天后,上半截土渠挖到庙下石崖边,可石头太硬,两天才崩了一排鸡窝窝。原来估计不正确,光这一段五十尺长五尺深的石渠,一个月也开不过去。这时候退坡的,说闲话的慢慢多起来,有装病的,有说家里没吃的不能动的,也有不声不响走开的;剩下的人,有的说“一年也开不过去”,有的说:“现在旱得人心慌,不如冬天再开” ……

河边人少了,崩开的石头没人搬,炮声停下来。于长水一边仍叫党团员们搬着石头不让冷了场,一边脱了鞋,卷起裤管,到河对岸,坐在一块石头上想主意。他下决心说:“要不把这么现成的水引到地里去,就算金斗坪没有党!”他坐在几乎能烫焦裤子的石头上,攒着眉死盯这段石崖,好像要把它烧化,大约有点把钟没转眼睛,新办法就想出了。要是从石崖离顶五尺高的腰里,凿上一排窟窿,钉上撅子,架上木槽,就可以把水接过去。他站起来向对岸搬石头的人们喊:“问志们,不要搬了!有好办法了!”就过河来和大家商量。

午上开过群众大会通过了这个办法,退了坡的人听见有门道又都回来参加工作,党团员自然更加了劲,找木匠的、搬木头的、搭架的、拉锯的……七手八脚忙起来。

庙里跪香的人又少了,气得于天佑拼命敲钟。

一天过去,河边木槽已成形,庙里跪香的偷跑了三分之二。

两天过去,木槽上了架,跪香的人,不但后来参加的全部逃出,原来八个老头也少了三个。

石崖腰里架木槽是个新玩意,全村男女老少都来看新鲜,吵嚷得比赶集还热闹。庙里五个老头听起来心里很不安,钟鼓也无心敲了。于天佑说:“人们这样没诚心,恐怕龙王爷一年也不给下雨!”其余四个老头撇了撇嘴,随后五个人商量了一下,一齐跪地祷告。于天佑说:“龙王爷呀!不论别人怎么样,我们几个是真诚的!求你老人家可怜可怜吧!”就在这时,忽听得外边的人群疯了一样齐声大喊,喊得比崩石崖的炮声还惊人。一个老头说:“这一定是出什么事故了!”便爬起来跑出去,其余四个也都侧耳听。

出去的那个老头跑回来喊:“接过水来了!大着哩!”地上跪着的四个老头,除了于天佑也都爬起来要出去。于天佑说:“难道我们也不能诚心到底吗?”一个老头说:“抢水救苗要紧!龙王爷会原谅!”说着便都走出去。

最后剩下于天佑。于天佑给龙王磕了个头说:“龙王爷!我也请你原谅!我房背后二亩谷子也赶紧得浇水了!”说罢,也爬起来跟着别的老头往外走。

(有删节)

1.下面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引用老贫农于天佑土改时在斗地主大会上的发言,从侧面揭露地主周伯元以组织领导农民“求雨”为名,大肆兼并农民土地的罪恶。
B.本文通过对不同情景下的“钟鼓声”描摹,不仅深刻而生动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而且对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发展都起到一定作用。
C.本文描写庙里五个老头“钟鼓也无心敲了”,表现了几位顽固的“求雨派”人物的思想动摇,揭示了当时农民盲从、愚昧的思想。
D.小说结尾写于天佑明知水是开渠引来,不是“求雨”求来的,但临走时还向龙王爷磕头求原谅,体现了人物思想转变的复杂性。
2.下列对本文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庙下方的“石崖”是小说场景的一个巧妙设计,它不仅成为矛盾冲突汇聚的“空间”,且使村民们心理活动的“摇摆”更加真实可信。
B.“钟鼓把一些人又敲活动了”,此处钟声描写表明矛盾在发展,斗争在继续;表面上“求雨”仿佛占了优势,其实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
C.“几乎能烫焦裤子”“好像要把它烧化”用夸张手法,生动写出了于长水苦思冥想,试图破解开渠“拦路虎”的对策时的专注、急迫。
D.本文把“开渠”和“求雨”两件事的发生时间安排在同一天,聚焦于“求雨”,单线推进,便于更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增强了故事性。
3.简要概括于长水性格特点,并说明塑造这一形象的意义。
4.赵树理曾经说过:“我写的东西,大部分是想写给农村中的识字人读,并且想通过他们介绍给不识字的人听,所以在写法上对待传统的那一套照顾的多一些。”请以本文为例,简要谈谈你对赵树理小说写法上“传统的那一套”的理解。
2021-05-13更新 | 29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套不住的手

赵树理

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学技术,两个做活质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组员是流动的,经常分配在各小队。

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照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该不参加主要劳动,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因为规则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候腰太直了,有时候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陈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呼着那一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工作重新示范。

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老组长陈秉正便让他们休息一阵子。自己就招呼梯田下边沟岸上教徒弟们种田地的副组长王新春过来闲谈一会。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

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里!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

一次,有个年轻人练架势练得不耐烦了,说:“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陈秉正一本正经地说:“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

陈老人虽然不希望别人的手长成那样,可是他对他自己已经长成那样的一双手,仍然觉着是足以自豪的。土改以后,陈秉正老汉家里的收入也丰裕起来了。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向手上试着套了一套,巴掌不够宽,指头也太细、太长,勉强套上去,把巴掌那一部分撑成方的了,指头的部分下半截都撑粗了一,点,上半截却都还有个空尖儿。儿子陈满红说:“慢慢用着就合适了!”老人带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还好!”说罢,脱下来交给满红媳妇说:“暂且给我放过去吧!”儿媳妇也说:“爹!你就带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说:“戴上它搬石头不利落!”说着就放下走了。

以后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铡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哪一种活儿也不好戴着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

一天,白云岗有个物资交流会。满红媳妇劝老人说:“现在这些杂活计又不用您教多少技术,您还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应了。老人换了一件新棉袄,用新腰带束住腰。满红媳妇说:“这回可带上您的手套吧!”说着把手套给他拿出来,他带上走了。

他走到白云岗,逛了半条街,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杈,售货员忙着正往车下搬。这东西在这地方已经二年不见了,不论哪个队原有的都不够用。他以为机会不可错过。转眼工夫,就来了十来个人,每人拿着一柄看;见买杈的越来越多,他把手套卸下来往怀里一装,胡乱抢到手五柄,其余的就叫别人拿完了。他付了钱,把杈捆起来扛上,就返回原路走出白云岗村。一出了村,他伸手到怀里摸他的手套,摸了半天只有一只;放下篮子和桑杈,解开腰带抖搂了一下,也仍然不见那一只。他知道一定是丢在山货部里了。他想:“丢就丢了吧!拿上它也没有多少戴它的时候!”可是走了不几步,就又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这才又扭回头来重新返回白云岗物资交流大会上的山货部来。幸而售货员早已给他拾起来放在账桌上,见他来找就还了他。

隔了好久,陈秉正老人又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出席劳模大会。他除换上新棉袄和新腰带外,又把他的手套带上。

会议一共开三天半,老人又是听报告、又是准备发言,和大家一样忙个不了,直到第四天上午听罢了县委的总结报告,才算了结了一宗事。下午吃过午饭,人们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带,戴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间。他住的招待所因为刚刚装修完,院子还来不及清理。院里有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总觉着不太顺当。他想:“把它转过一边不就好走了吗?”他把手套卸下来放在阶台上,就来动手转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发现手套又丢了。“算了,不找它了!这手套对我也没多大用处!”老人干脆放弃了。后来还是招待所的员工帮他找到,洗干净还给了他。

第二天他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摘编自《人民文学》1960年,有删改)

文本二:

我也曾写过一些篇小说,都不怎么出色。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我总得到一些启发,学到一些窍门儿。最近,看到他的一篇新作——《套不住的手》,满心欢喜,情不自禁地想写出点个人的体会。

作品文字极为朴素严整,他好像一点力气也没费,事实上可是字斟句酌,没有轻易放过一个字去。这篇作品相当细致地描写了不少农村劳动的经验,这些经验非久住农村而又热爱耕作的人不会写出。不过,假若不拿一双手套贯串起来,恐怕就显着琐碎一些。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事情本来不相干,而设法用一条线穿上,就显出些艺术的手段。我看得出:树理同志知道多少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

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不过是一双手啊,可是创造世界的不是别的,而的的确确是仗着这么一双手。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大题小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

(摘编自老舍《读〈套不住的手〉》,有删改)


【注】①桑杈:农具名。用桑木做的杈,柔韧耐用。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对一个饱经沧桑的老农民手的真切描绘,刻画出一位农业生产技术、思想觉悟都很高的农民形象。
B.小说的语言质朴又生动,口语化明显,达到了通俗化和艺术化高度统一,如“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
C.小说情节可分为两个部分,先集中刻画陈秉正的“手”,再集中讲述“手套”的故事,后者是对前者的延伸。
D.小说通过赞美陈秉正和像他这样的人,歌颂了劳动者的美好品德,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上歧视劳动的现象。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套不住的手》注重从农村生活和劳作中选取题材,语言朴素严整,看似平常,实则精雕细琢,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
B.老舍认为,《套不住的手》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对“手”进行特写,比写一本《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
C.《套不住的手》通过运用一定的“艺术的手段”,避免了故事叙述的琐碎、零散,有助于集中表现人物的性格与品质。
D.标题“套不住的手”既指陈秉正老人的手不能被毛线手套套住,也指他不被一切困难套住,这样的表达言简而义丰。
3.赵树理是如何刻画陈秉正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老舍读赵树理的小说,总能“学到一些窍门儿”。请结合文本一,分析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窍门儿”。
2022-05-11更新 | 18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套不住的手

赵树理

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学技术,两个做活质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组员是流动的,经常分配在各小队。

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照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该不参加主要劳动,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因为规则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候腰太直了,有时候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陈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呼着那一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工作重新示范。

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老组长陈秉正便让他们休息一阵子。自己就招呼梯田下边沟岸上教徒弟们种田地的副组长王新春过来闲谈一会。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

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里!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

一次,有个年轻人练架势练得不耐烦了,说:“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陈秉正一本正经地说:“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

陈老人虽然不希望别人的手长成那样,可是他对他自己已经长成那样的一双手,仍然觉着是足以自豪的。土改以后,陈秉正老汉家里的收入也丰裕起来了。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向手上试着套了一套,巴掌不够宽,指头也太细、太长,勉强套上去,把巴掌那一部分撑成方的了,指头的部分下半截都撑粗了一,点,上半截却都还有个空尖儿。儿子陈满红说:“慢慢用着就合适了!”老人带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还好!”说罢,脱下来交给满红媳妇说:“暂且给我放过去吧!”儿媳妇也说:“爹!你就带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说:“戴上它搬石头不利落!”说着就放下走了。

以后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铡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哪一种活儿也不好戴着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

一天,白云岗有个物资交流会。满红媳妇劝老人说:“现在这些杂活计又不用您教多少技术,您还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应了。老人换了一件新棉袄,用新腰带束住腰。满红媳妇说:“这回可带上您的手套吧!”说着把手套给他拿出来,他带上走了。

他走到白云岗,逛了半条街,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杈,售货员忙着正往车下搬。这东西在这地方已经二年不见了,不论哪个队原有的都不够用。他以为机会不可错过。转眼工夫,就来了十来个人,每人拿着一柄看;见买杈的越来越多,他把手套卸下来往怀里一装,胡乱抢到手五柄,其余的就叫别人拿完了。他付了钱,把杈捆起来扛上,就返回原路走出白云岗村。一出了村,他伸手到怀里摸他的手套,摸了半天只有一只;放下篮子和桑杈,解开腰带抖搂了一下,也仍然不见那一只。他知道一定是丢在山货部里了。他想:“丢就丢了吧!拿上它也没有多少戴它的时候!”可是走了不几步,就又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这才又扭回头来重新返回白云岗物资交流大会上的山货部来。幸而售货员早已给他拾起来放在账桌上,见他来找就还了他。

隔了好久,陈秉正老人又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出席劳模大会。他除换上新棉袄和新腰带外,又把他的手套带上。

会议一共开三天半,老人又是听报告、又是准备发言,和大家一样忙个不了,直到第四天上午听罢了县委的总结报告,才算了结了一宗事。下午吃过午饭,人们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带,戴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间。他住的招待所因为刚刚装修完,院子还来不及清理。院里有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总觉着不太顺当。他想:“把它转过一边不就好走了吗?”他把手套卸下来放在阶台上,就来动手转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发现手套又丢了。“算了,不找它了!这手套对我也没多大用处!”老人干脆放弃了。后来还是招待所的员工帮他找到,洗干净还给了他。

第二天他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摘编自《人民文学》1960年,有删改)

文本二:

我也曾写过一些篇小说,都不怎么出色。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我总得到一些启发,学到一些窍门儿。最近,看到他的一篇新作——《套不住的手》,满心欢喜,情不自禁地想写出,点个人的体会。

作品文字极为朴素严整,他好像一点力气也没费,事实上可是字斟句酌,没有轻易放过一个字去。这篇作品相当细致地描写了不少农村劳动的经验,这些经验非久住农村而又热爱耕作的人不会写出。不过,假若不拿一双手套贯串起来,恐怕就显着琐碎一些。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事情本来不相干,而设法用一条线穿上,就显出些艺术的手段。我看得出:树理同志知道多少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

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不过是一双手啊,可是创造世界的不是别的,而的的确确是仗着这么一双手。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大题小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

(摘编自老舍《读(套不住的手〉》,有删改)


【注】①桑杈:农具名。用桑木做的杈,柔韧耐用。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对一个饱经沧桑的老农民手的真切描绘,刻画出一位农业生产技术、思想觉悟都很高的农民形象。
B.小说的语言质朴又生动,口语化明显,达到了通俗化和艺术化高度统一,如“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
C.小说情节可分为两个部分,先集中刻画陈秉正的“手”,再集中讲述“手套”的故事,后者是对前者的延伸。
D.小说通过赞美陈秉正和像他这样的人,歌颂了劳动者的美好品德,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上歧视劳动的现象。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套不住的手》注重从农村生活和劳作中选取题材,语言朴素严整,看似平常,实则精雕细琢,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
B.老舍认为,《套不住的手》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对“手”进行特写,比写一本《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
C.《套不住的手》通过运用一定的“艺术的手段”,避免了故事叙述的琐碎、零散,有助于集中表现人物的性格与品质。
D.标题“套不住的手”既指陈秉正老人的手不能被毛线手套套住,也指他不被一切困难套住,这样的表达言简而义丰。
3.赵树理是如何刻画陈秉正这一人物形象的(在刻画陈秉正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老舍读赵树理的小说,总能“学到一些窍门儿”。请结合文本一,分析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窍门儿”。
2022-02-09更新 | 2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